发起人:timothy 初入职场

医患沟通办 在职

回复 ( 10 )

  1. 柔王丸
    理由
    举报 取消

    商业(贸易) 带来实物流通, 金融带来货币(通用交易品)流通,而互联网带来信息流通, 流通必然带来价值

    ,就好象 A 在甲地挖铁矿打铁,B在乙地种地,A需要粮食,而B需要工具,中间的流通就创造了价值。

    但这种流通,交换,并不直接生产或者采集到生产资料的方式,必然会因为信息/资源持有不对等产生欺诈,过度扼利造成价值负面增长的活动,虽然只占一部分。

    比如囤货投机(贸易)比如 庞氏骗局(金融),互联网的嘛,大家应该见过不少了。

  2. Fan Francis
    理由
    举报 取消

    首先要对“价值”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凡是能够增加人的“效用”的事物,就定义为“有价值”。

    而互联网的功能,用精简得不能更精简的描述来形容,功能有二

    1,连接了人和人(纯粹的人与人的链接)– 如微信,如知乎,如线上会议

    2,连接了人和资源(可以是通过人来连接资源)– 如所有电商

    而这里所说的“资源”,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服务

    对于1,互联网当然创造价值,形式有二:

    1.1,纯满足人与人更密切交往的需求 — 这是人的核心需求之一,与“效用”直接挂钩

    1.2,通过促进人的聚集,创造更多更新的资源

    对于2,互联网也创造价值,形式也有二:

    2.1,让已有资源能更方便更动态地分配到有需求的人身上

    2.2,挖掘创造人的更多需求,从而促进更多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来

    以上是标准小清新式的回答。正确否?当然正确。

    ——————————————————————————————————————————————–

    以下是在当今和未来科技环境下,围绕我朝国情的具体观点。。。

    目测人类在短时间内尚无能力搞定以下三个黑科技

    1,低成本受控核聚变

    2,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电池

    3,可实质代替诸多现实需求和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

    于是,传统的“资源” — 基于物的产品和基于人的服务 — 依然是满足和提升人们“效用”的核心要素。于是一个经济体的所谓“成功”,即经济体内大多数人的“效用”的长期稳定满足和提升,本源依然是取决于这个经济体生产“资源”的能力

    而分割线以上提到的互联网价值的四种表现形式中,只有1.1是纯粹架空“资源”而独立存在的,而剩下三种的本质其实都是围绕“如何创造和分配资源”来展开的。

    而在这三种表现形式中,“互联网”与“资源”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

    没有“互联网”,“资源”依然可以被创造和分配,仅是效率会降低;但没有“资源”,“互联网”的独立存在却没有任何意义。即人们常说的,“1”和其后面跟着的“0”的关系。

    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在我国这么一个远未完成工业现代化、服务标准化、商业契约化、科研干货化等等的纯发展中大国里,最有精力、活力、创造力的一代年轻人中的主力,都不假思索地投身于泛互联网大潮中,像极了一个连妹子都从来没追过的毛头小伙子就已经研究预备了一大堆计生和情趣用品的观感。

    所以,考虑到当今和未来的人类科技发展,结合2015年我国的国情,我们年轻人在“互联网浪潮”中能去静下来思考一下“互联网不创造价值”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含义,个人觉得于国于己,都大有好处。

  3. 腾天
    理由
    举报 取消

    this is bs.

    互联网极大降低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信息交流效率。带来的结果就是生产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大幅度增加资源转化为价值的效率。

    实际上带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发电机、电报、电话和流水线都是通过提高资源的价值转化率来产生价值的。

    来值乎问我问题

  4. 章孜
    理由
    举报 取消

    有些人啊,知识结构还停留在几百年前,觉得价值就是锅碗瓢盆。经济知识仅限于,五块钱买的木头,做成木棒只能卖六块钱,否则就是黑心人,要拉去开水烫死。

  5. 石亦磊
    理由
    举报 取消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有些东西不产生价值不是就没用,它可以增加产生价值的量或者降低产生价值的成本。尽最大可能地去调动资源和配置信息。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作用。通过互联网雇佣方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工人。通过互联网商品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买主。通过互联网交易可以更快更便捷地进行。这都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体现。这样一来,社会价值增值不就更快了么,互联网的作用不就体现了么。其实就是一催化剂,没啥特别的。

  6. yuedongqing
    理由
    举报 取消

    网线:“我们不生产价值,我们只是需求的搬运工。”

  7. 何先森饭扫光
    理由
    举报 取消

    现代社会之所以称作信息社会,正是因为社会创造的财富约有 2/3 是通过交换信息而使原有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而获得的,而直接从生产中得到的财富反而只占总财富的 1/3。

    如果人和人能发现社会上存在的某种浪费,并且能想办法避免这种浪费,那么他就能从节约的金额中得到一部分。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朝大而全的企业组织去发展,而是朝尽量降低交易费用的方向去发展。

    摘自 茅于轼 《生活中的经济学》

  8. 宁道奇
    理由
    举报 取消

    如果把“创造价值”改成“增加社会总财富”,就比较说的通了。

    只有把自然资源转换成人类社会内部资源的部门,才能称为增加社会总财富。互联网不增加社会总财富,金融也不增加社会总财富。

    过去书生一受打击,就喊着要去当渔樵,因为渔樵是增加社会总财富中之最自由者,“古今多少事,豆腐笑谈中”……

    相比较负面典型唐伯虎,身在明朝那种资本社会里,就只能喊“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卖个画,增加什么社会总财富了?显然被资本迷了眼睛。

  9. Tony Fan
    理由
    举报 取消

    互联网整体来讲,在创造价值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还比不上实体经济,这是现状。

    Bat 大量的收益来自于娱乐,少部分来自于流通,更少部分来自于直接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提升。所以说,当前其价值创造与其社会资源投入比例不匹配。很多实体经济的从业者抱怨甚至怨恨,是有道理的。

    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也许这种大比例投入是合理的。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风险更大,要发展就要有更多的资本堆上去才行。

    从人的个体来讲,追寻这个趋势是明智的。反之则会被沉淀。

    所以说互联网+这个概念非常好。谁在本行业做好,确实是顺应趋势、顺应政策的。

    但这对每个人也是挑战,复制和简单的叠加靠不住了。下一个十年,又是英雄辈出、差距拉大的十年。

    光去深读互联网圈子大佬们的书和报道是不行的,因为他们已经落伍了。

    创新,转型,哪里有捷径?

  10. Finder
    理由
    举报 取消

    价值的体现是以人为本的,有需求就有价值。

    是否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机器”,也是没有价值的。

    是否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电气”,同样也是没有价值的。

    手工->蒸汽机->电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

    它们的发展的递进的,是以上一个为基础的。它们的价值在于提高了生产力,增长了经济,造福了人类。

    互联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产物来说,它提高了生产力,它促进了经济,它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举个例子:以前你听歌要播放器,要买磁带。你看电影要买DVD播放器,要买光盘。现在只需要一个app就可以搞定了。

    钱省了,物料节约了,你爽了,这不就是价值吗?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