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持货币的根本力量是什么?
是国家信用?黄金储备?还是社会生产力+产品流通?抑或是政府军事实力?为何拥有大量黄金储备的蒋介石「法币改革」会土崩瓦解?为何「红色政权」可以在没有准备金的情况下,能让自己印制的纸币在解放区自由流通,并不受「国统区通胀」的任何影响?金本位体系 崩溃后,全球已无国家对货币提供 黄金储备,是否可以说明“黄金储备支持货币价值”只是幻影?货币这么重要的价值符号用虚无缥缈的 “国家信用” 作保是否可靠?毕竟国家是一个为了利益(维稳、条件交换、巩固权力等)随时准备出卖国民的现实利益体,本质上无信用可言。对“国家信用”的信任,是否可理解为“信任当前的 生产力 所支持的 经济活力,与“国家”无关(只是这一届政府正好位于当下)”?为何古代中国的军事实力并未覆盖 东南亚、日本,但中国货币(尤乃宋钱)可以成为 东太平洋通用货币?为何军事实力并非首强的宋朝货币,可以力压军力更胜一筹的辽、金货币?
回复 ( 6 )
我觉得,理论上,货币的总量应与可交换流通的财富相当。财富才是支持货币的根本力量。没有财富就没有货币。
信用不是,信用可以让人产生货币幻觉。
以上说的是信用货币,如果是商品货币(物、金银铜贝等)可能复杂些,应为商品本身不仅仅充当货币。马克思说货币有五种功能,就是指商品货币。
谢邀
因为作为货币本就并不需要具有价值啊
货币的本质是物物交换的中间物,这并不是说A=B=C,这三者的价值相等,而是A相信B能够换到C,而C同样也相信B可以换到A,一旦A和C都不相信这一点,那么B就无法作为中间物,即使B是没有价值还是具有很高的价值。这里的B跟我们古代使用的信物很相似,有谁规定或者要求信物一定要具有价值吗?还记得周星驰演的九品芝麻官中,他爹跟那个高官作为信物的烧饼吗?
国家信用
我觉得是国家的实力吧,毕竟纸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
对交易过程中,充当中介的一般等价物的需求。
国家信用和GDP是维持纸币价值的根本力量。
比如每年GDP上涨10%那么国家必须加印这10%产值的钞票,来维持平衡。否则有可能造成通缩。如果太多,比如随意加印钞票,那么因为实际价值低于纸币面值,会造成泡沫,进而造成通胀,继而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横飞。
国家信用就是用来保证货币的实际价值等于面值,只有强有力的金融组织或国家才能保证货币的平稳流通。
P.S:要是货币价值和股票似得,货币就没有流通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