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C2B 模式,在中国能玩得起来吗? ?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鄙人刚踏入二手车行业,跟东家偶然聊天的时候,听他讲现在的二手车电商都拿巨额资金来打造C2B交易模式,东家觉得我们应该跟风效应一下,但是东家,啥是C2B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能玩起来吗? 会不会是昙花一现呢?我是小白一枚,不懂东家深意,求大神科普一下 2017年12月8日 7 条回复 1285 次浏览 C2B,二手车,交易网站,商业模式,汽车
回复 ( 7 )
二手车的终极模式肯定是2C,但是目前可能实现的还是2B,其中有很多的环节还没打通。就像马云再nb,找不到快递送货,淘宝也起不来,这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
但是就算大家都知道,也不可能等到那时候再去做,因为虽然证明不了1+1=2,但是先能论证1+1=3,相比之前也是进步,这是其一;大家都看到了方向,即使现在走曲线,相比路通了以后再出发,也能更快的到达终点,这是先发优势,算是其二;即使市场不完全,蛋糕也已经足够大到让资本和人才进入,大家都已经等不及了,这是其三。
原来的模式是,二手车商(包括黄牛)低价收车,然后转卖给渠道,层层流转卖给最终用户(C2B2B…省略若干B…2B2C)。那么当前二手车项目取代的环节就是收车,让C端的车主可以跳过收车的B,直接面向卖车的B。对卖车的B来讲,感觉就相当于 @美人如玉冰凉通透 答案中提到的,无数原始车源可以放在自己眼前,收来的车简单卖卖卖就可以挣钱了。这就是目前C2B平台创造的价值,有了价值,就有了生存的空间。
那么为啥卖车的B端活的这么滋润呢?主要还是因为各地汽车价格的巨大差异,物资流通不畅带来的巨大市场。大城市(北上广深)的二手车,转到4-6线城市随随便便挣个20%以上。目前来讲,达到这一步需要非常深的植根分散市场,高举高打运作的二手车项目还远没达到这个水平(淘宝京东之类的,现在也还处于下乡刷墙的阶段)。但是要说的是,一旦可以有某种方式来突破这个界限,把卖二手车B2C的这个B取代掉,眼前就是一马平川了。
目前市场上的二手车C2B的同质化程度很高,都是相同的检测流程,差不多的2B渠道,能争夺的就是卖车的C端车主,所以现在各种竞争激烈,X信二手车花了3000万的天价买了好声音的60s广告,个人觉得,这是竞争白热化的开始,而资本是保证自己不在当前市场被淘汰的基础。
虽然与主题无关,但是最后忍不住要说的是,上海最早做这个模式的是开新。可惜老林一开始没想清楚这个市场到底在哪里。眼里的敌人只有4S店(当然当初那个时点,最大的黄牛就是4S店置换),门店选址,只关注关注在4S店周边,以致错过了最好的壮大时机。若非如此,现在就没一群新平台什么事情了。
现在国内的二手市场B2B、C2B依然是二手电商的主流模式,虽然很多电商都飞奔使用C2C终极理想模式,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拥有车源的C和想买车的C获取成本非常高昂,而且要把两者之间配对成交,还是绕不过B的环节,所以到头来反误了卿卿岁月,所以C2B、B2B模式才是王道。
C2B模式,让个人消费者把车放到平台上去拍卖给车商
这种模式属于我们首创的一种创新模式,为什么发达国家没有这种模式,主要是因为中国车源比较分散,大多都掌握在消费者手中,所以C2B的核心是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一个竞价卖车的平台,满足消费者卖出高价的需求。让卖车车主通过线上平台预约线下检测,由平台出具检测报告后,终端车商通过平台出价竞拍,价高者得。平台在整个交易过程既不是买方,也不是卖方,能够获得双重信任和好评,是目前获益最多的一种新型模式。
二、B2B模式,帮助4S店把车批发给外地的黄牛和小车商
二手车B2B流通是资本最初青睐的市场,起初的理想是实现跨区域B2B流通,从车源发散地的车商销售至车源接受地的车商,因为这种业务模式属于高频对高频行为,更有利于业务场景发生,更接近商业成功模式,但是实现跨区域B2B流通必定需要大量的三、四线城市的小型车商才能进行扩展,所有上游车源供给与下游车商活跃度是关键,这考验B2B模式的地推能力。
三、C2C模式,让个人和个人之间交易
其实C2C的本质就是个人二手车寄售,与互联网粘合,就成了网上虚拟寄售平台。以前传统车商都会做个人寄售,但是成交量不高,因为人车匹配难度高,不好卖。互联网公司,C2C仍然解决不了这个痛点。所以目前C2C就是一个营销概念。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二手房市场上的“跳价”现象,这种“有价无市”的定价是对供需关系的绑架。没有统一的车况评估标准,你定价的依据是什么?谁会认可你的定价?没有成交可能的定价还有意义吗?而价格双方可以自行磋商,让这种定价模式极为低效。因为低效,所以流通环节才有B端的介入。B的介入让交易效率提升,这种提升效率,是所有的人都无法拒绝的。
获取车源一直是二手车行业的难题,新兴的各种竞拍,都在为抢车源大伤脑筋。C2B竞拍模式上游针对个人车主,下游是求车若渴的二手车商,而车商对二手车的认知十分专业,可以根据车辆检测结果快速决策出价,并且需求旺盛而稳定。而C2C模式需要从中撮合买卖双方以促进成交,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人力成本也将偏高。并且不能保证短期内成交,对车源没有任何掌控能力,即使推广而来的客户也会分分钟流失。与C2B竞拍模式相比,其收费标准完全一样,营销成本相当,但成交转化率却大大降低。
据了解,C2B竞拍模式对于二手车行业的最大意义在于去中间化,减少产业链的地区差价和信息不透明,通过竞价为车主卖出高价。上海以开新为首的c2b帮卖模式通过网络、电话和线下实体店等全渠道覆盖,为消费者提供立体式卖车通道。将碎片化的车源聚集,并通过官网对过往交易车辆价格、市场行情、汽车保值率和车况等众多信息的呈现,最大化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风险和隐患。
你还敢说,玩不起来吗?
任何互联网模式都标榜着缩短中间流程,实现利润最大化。检测报告越详细,评估价格越精准,交易流程越简化,就越受到青睐。C2B应该是以服务C为主吧。这类平台,大多采用线上平台+线下实体店服务融合的方式,再采用自主研发的车辆检测评级标准对交易车辆进行评估,包括对车况、车价、竞价数量、竞价时间及场次、商户偏好、商户数量、商户信誉等一系列因素的分析,然后将车子真实评估报告展示在网站上,让买家们看不到实车,而是通过这份报告在线竞价,最后以最高竞价卖给二手车商,让我们这类车主快捷高效、以合理价格卖车。
在二手市场上,想要卖出好价钱,就需要和二手车贩子斗智斗勇,还要忍受黄牛百般挑刺、无理砍价的情况,毕竟主动权在人手中,我们斗不出五指山,所以就算付出更多时间和汗水,想快速出手还是要承受“贱卖”宰割的命运,除非特别懂车。
在4S店置换,也不划算,大家都知道现在4S店卖新车不挣钱,利润全从售后来。二手车置换就是他们的主要利润来源。评估师都是凭经验来检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通常以极低价格收购,对于急于购买新车的我们来说,也往往只有认亏;而且传统的二手车交易是从车主到中间流转商,从中间流转商到二手车经销商,然后再最终出售,这个周期平均长达60天,中间的交易环节三到四次,效率极低。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和感受,不喜者勿喷~~~
当前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进二手车电商的每一环,细分领域做得最好的不是互联网巨头,而是垂直领域的个别几家平台。
C2B说白了就是直接将车辆过户给二手车商,免去税收成本。车主通过平台预约卖车,然后对车辆进行标准化检测,检测完毕,将车辆信息及检测报告发布到平台上,车商在网上看到车辆信息及检测报告后进行出价,毕竟是众多二手车商在线出价,所以车主可以自由选择最高价成交,大大满足了车主卖高价及快速卖车的需求;而对于二手车商来说,有专业机构长期提供车源,且每台车源都会进行全方位检测,并给出检测报告,让二手车商在在一个透明公正市场化的环境下出价并直接购买。这样的二手车交易平台,完全免费或者只收取信息费、担保评估费,没有其他多余的费用,这种模式才称得上是真正的C2B平台。
C2B拍卖在中国现在是被互联网人吹大了,其实很难在5年内有什么大的发展。
二手车重线下,C2B的核心对手其实真的是老林眼中的4S店,二手车的源头90%都个人车主的车子,这些车主为了换车才会去把车子变成二手车,那变成二手车的渠道,基本就是给4S、给二手车商家、给个人。
C2B拍卖其实只是给二手车商家的手段,而卖给二手车商家的比例占比其实并不高,因为车主大多是“换”车,而换其实就是卖旧买新,现在C2B只能帮忙做了卖旧车,虽然表面看起来卖旧车的价格能稍微高些,但只是帮用户做了一半,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买新车,这个并没有真正的满足。
而4S店别管他们是自己收,还是转给二手车贩子/商家,但用户最终都是做的一站式服务,且最终解决了买新车的需求,所以4S还会是主要的将车辆转为二手车的主要渠道。很多人看到了表面,4S的价格给的很低,其实应该结合整体的用户买新车的最终需求,由于厂商补贴,新车销售价格折扣等等,4S对用户的新引力绝不比卖给拍卖平台差。同时4S卖新车越来越不挣钱,他们更需要把这批置换车主抓到自己店面,转成自己的客户,完成厂商的新车销售指标,拿厂商的返点,并为维修保养这些能挣钱的服务积累客户。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有人居然在关注C2B。这个问题应该这样来回答……
二手车的C2B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C2B购销模式,所有收车的黄牛,4S店所谓的置换,都是所谓的C2B,从C收车倒给B嘛,挣个差价好轻松的。 在日本这种地方,C2B购销模式居然支撑了不止一家的上市公司,比如格列佛,苹果国际等等。
今天在中国,人们常说的C2B其实是指C2B平台模式,像开新帮卖,平安好车,车置宝之类的。 这个模式要是深究起来,是不折不扣中国发源中国光大的本土商业模式。假如有一天C2B平台模式真的做起来的话,开新帮卖一定要在世界商业史上留下一席之地的,不比UBER之类的公司原创性差。
这个所谓原创模式的牛叉之处在哪里呢?我来引导大家这样看。二手车产业链跟其他产业链有一点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二手车产业链的上下游各有一群消费者的存在。 这其实很少见…. 世间绝大部分的商业都是B2C,而二手车确是C2B2C,或者C to【n个B】to C。在世界二手车历史的几千年以来(有这么长么?),整个产业链的服务对象都是下端的C(即消费者)。无论是展厅啊,整备啊,质保啊,金融服务啊,上上上上的鬼畜广告啊,无不是为了提升下端C的消费体验。 但是对上端卖车的C呢,千百年来(?)整个产业链对他们的态度则是能骗则骗,能蒙则蒙,砍一刀是一刀,有便宜不占猪头三。 这还真不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范围,莫不如此。看官若是不信,最好的体验就是去二手车市场走一圈。如果你假装是去买车的,起码一众黄牛对你客客气气,斯斯文文,个个都是忠厚传家的老实生意人。但如果你是开这车去找买主的…… 呵呵这就惊心动魄了,好比宁采臣夜宿兰若寺,难得全身而退的。人人车CEO李健有一个演讲提到这个体验,绘声绘色地说的很有意思,可以去看看,我就不多添油加醋了。
二手车C2B平台模式的创立者,或者直接说开新帮卖的林老板,大约在07-08年左右,就突然电光火石,忽然想到… 白马是马,黑人也是人,卖车的消费者难道就不是消费者了吗?为什么就非要坑蒙拐骗,而不是靠真心服务他们挣钱呢?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就催生了这么一个纯纯粹粹的中国原创的商业模式。 着实令人佩服。
呃…… 原po主问的问题是啥来着? 哦,东家要做C2B? 我只能赞扬贵东家高瞻远瞩,能在C2B诞生不到十年的关头适时跟进,机会还是大把的。 至于这个模式“能否玩起来”,只需对我以上的大势观做出思考即可。 服务好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简化产业链,这都是C2B平台模式值得壮大的理由。 在南方大城市,沪宁深,C2B已经是车源供给的约10%且还在增长。 美国也有类似模式的相继萌芽。
我预测这一两年一定会有大资金投入C2B环节的。 所以小白骚年,和你东家一起努力吧。有空可以去上海拜拜大神取取经。无论是谁把C2B模式发扬光大了,一定要给上海的林老板送面锦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