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中的特里芬难题?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会有的特里芬难题 人民币如果实现了国际话怎么才能够避免这个问题? 2017年8月2日 3 条回复 1831 次浏览 人民币,国际化,经济,经济形势
回复 ( 3 )
推荐你看一篇文章:《破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特里芬难题》,作者范智勇用非常浅显的数字和博弈表说明了,当中国、美国、欧洲共同承担国际储备货币的责任,可以有效加强国际货币的稳定性。数学原理来源于陈建奇的文章:《破解特里芬难题: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的稳定性》。
以下是数学原理:
“
当实际经济增长率小于通货膨胀率与国际储备货币收益率之和时, 储备资产稳定性难以保证。 可见, 国际储备与实际GDP之比r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经济增长率——n;
通货膨胀率——π;
国际储备收益率——i。
当 n > π+ i 时, 国际储备与实际 GDP 之比 r 的动态路径收敛, 国际储备具有内在稳定性;而当 n < π+ i 时, 国际储备与实际 GDP 之比 r 的动态路径发散, 国际储备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范志勇提出,当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这三大世界经济马车的货币结合在一起时,能够有效提高n,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几率也会变小。在国际货币稳定性增强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必要性减弱,收益率也会因此变小。下文是简单的数据说明:
“
在 2000~2012 年之间, 美国、 欧元区和中国三大经济体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1.88%、 3.28% 和9.96%, 这三大经济体增长率的总体平均值为 5.04%, 要大于美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 1.88%;在此期间, 上述三大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平均值分别为 2.48%、 2.29% 和 2.31%, 这三大经济体通货膨胀率的总体平均值为 2.36, 也要小于美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2.48%。因而, 当国际储备的收益率基本一致, 甚至比现在美元的收益率还要低, 加权经济增长率高于美国一国的经济增长率, 加权通胀率低于美国一国的通胀率的情况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 国际储备与三大经济体的实际 GDP 之比的动态路径收敛的可能性更大, 国际储备的稳定性将比现在的状况更加稳定。
”(范志勇 31)。
其中的博弈模型(范志勇 32)我觉得蛮扯淡的,这里就不赘述了。大意是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这件事上,美中欧同时选择合作的策略是占优策略。SDR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完成了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使命,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各国广泛使用。理论上可以减弱并延缓特里芬难题的效果。
目前来看有美元在 作为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未来还很难说,所以暂时不会面临特里芬难题的。
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实现 成为国际货币 那就跟美元一样要面临特里分难题的 。
现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就是使用非主权国家的货币 比如S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