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投资人不看好百度做 O2O 相关的业务吗?为什么?

理由
举报 取消

彭博商业周刊> 投资者对这些尝试能否取得成功持怀疑态度。纽约市场周一,百度的美国存托凭证下跌1.9%,至141.27美元,从而使年内跌幅扩大至38%。由于这方面资金的投入,今年第二季度百度的营业利润率从3年前的52%下降到了21%。中国经济中更广泛的不利因素,也加剧了百度利润率的下降。李彦宏说,美国公开市场上的典型投资者很难真正理解为什么百度要在那些未经检验的业务中投这么多钱。

2017年8月23日 4 条回复 990 次浏览

发起人:Joe De 管理新人

回复 ( 4 )

  1. 孔嘉鸿
    理由
    举报 取消

    当然不看好,百度又不是谷歌,没有那么强大的洗脑能力,换成谷歌宣布搞O2O,它的市值马上上升两个京东。

  2. 汪洋海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停地思考、探索、实践,对于餐饮O2O我想说点儿什么

    团购业务已经逐渐式微,逐步沦为支付方式,必将被支付宝/微信支付取代。

    外卖业务极大受制于超短距离物流,除非解决物流问题,否则无盈利可能。

    但是百度外卖收取商家分成的经营思路我认为是对的,但是不应该插手物流,这个问题需要严肃对待,而百度并不擅长。

    链接是我根据自己的创业经历写的一点思考。

  3. 茶人孙明玮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以下纯属个人看法:

    1)O2O概念在美国确实没有中国的这样的火爆,而美国O2O公司的代表 Groupon 上市后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令很多投资者对O2O概念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

    2)O2O在中国确实有着很好的未来,这点我非常看好,但百度这个公司在对华尔街的影响力上,当然和谷歌比相形见绌很多,而且百度自身作为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建树有限,因为在华尔街不招待见也在情理之中;

    3)百度大力投资做O2O,我个人觉得是受了阿里和腾讯的刺激,不是一种自身的主动求变或创新,更多的是一种“跟随”,假设百度重金投入到智能穿戴、电动汽车、物联网等领域,是不是资本市场的表现会大不一样呢?

  4. 孙明琳
    理由
    举报 取消

    针对的不是百度,而是O2O

    实习的时候跟同事讨论过这个问题,当前国内O2O用户转移成本太低,以外卖为例,最早的饿了么,到后来的美团、百度外卖,几家公司玩法类似,在模式上几乎没有区别(众包配送和自建物流配送的区别就忽略吧),哪家给的补贴多,用户就会自动选择哪家。所谓的抢占市场,不过是比谁融资多钱可以多烧一会儿,拖到其他家都烧不起了就可以坐地起价。除非是模式上的区别,如神州专车和滴滴,用重资产对轻资产的平台,这时投哪家才更值得讨论。

    花大力气布局O2O,从Uber到蜜芽,做的都是轻资产平台,如果有类似的模式,更好的团队,融到更多的钱,用户流失速度是很快的。

    还没毕业的实习狗一只,轻拍~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