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时四万亿救市为什么不直接发给民众?

理由
举报 取消

经济学小白恶补常识时突开脑洞,如果是用来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如果这笔资金不用于长期才能见效、而且向政府偏好所倾斜的大型投资,而是平均分给民众,能否达到刺激经济的效果呢?求分析。

2017年7月6日 5 条回复 1594 次浏览

发起人:Robot 管理大师

回复 ( 5 )

  1. Lee General
    理由
    举报 取消

    亲 转移支付的作用和政府投资的作用知道么….

  2.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首先来膜拜下题主大神!~!。。然后匿名回答

    一、从举措中回答,4万亿就是国家和地方财政出资建设社会基础设施,从而拉动国内经济的举措,是国家应对经济萧条的主要手段之一,和美国应对大萧条时期推出开工建设胡佛水坝是一个道理,这样既解决了就业,也带动原材的的市场需求,是很好的振兴经济措施。(08-13年 经济的腾飞作为亲历者,也确实带动了不少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少能在“十一五”和“十二年”期间有效的保障国民经济水平发展带动GDP升值,维持GDP年增长率在百分之8左右的水平。。。。。补一句万恶的房价增长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发展,炒房团人民走在了前面,基建建设带动了实业发展,同时也丧失了一部分的创新求实路线的发展)

    二、从人民的角度回答。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坚定的储户。他们知道,为了就医和子女上学和住房必须攒下大笔的存款。中国目前仍未能建立大范围的社会保障网络。而贪污腐败往往使许多努力化为乌有。中国居民储蓄14万亿,平均每人1万元。目前我国的居民存款率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近五成,国民消费刺激欲望并不高,就拿江浙一带地区人民来说,民富而地穷,平均每户人民都会将家中现金资产进行储蓄或者进行民间融资借贷保障自己家中在今后发生重大事件可有流动资金进行补源。(可能题主在美帝发展甚久,初到帝都,江浙一带尤其是浙江,民间借贷融资盛行,即使分发到民间,但是总归何为几处,14-15年国民经济水平增长缓慢,导致民间融资借贷风气甚嚣尘上,同时也引发大规模的民间“跑路”事件“,让许多小康及中产家庭一夜回到解放前,政府的宏观调控起不到根本性调解作用)

    总结这两个粗浅观点鄙人觉得政府举措是有利的,但是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国民金融神经过于紧绷,不善于处理资金,虽然政府贪腐风气甚行,但是此次4万亿资金还是交由宏观调控的政府掌握较好~

  3. 石头
    理由
    举报 取消

    货币只有集中才能打破平衡,才能刺激生产消费链条

  4. 巅谷阿老东
    理由
    举报 取消

    发了之后物价上涨个N倍,大家更穷了

  5. shawn
    理由
    举报 取消

    相当于把税收上来再退回去。

    如果突然给我发3000块,我不认为我会把它花出多大的贡献,每个人加在一起的效果是1+1<2

    但政府集中投资,效果是1+1>2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