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7 )

  1. 巩夫建
    理由
    举报 取消

    学会融合社会资源,真正解决用户需求才能笑到最后!

  2. 老燕
    理由
    举报 取消

    汽车后市场是一块还没出现绝对霸主的蓝海,这年头蓝海不多了,君不见外卖和社区配送上门按摩啥的已经被怀疑是用补贴创造虚假需求,他们的那片海红的都要发紫了。

    嗯,最近回答总被人怀疑,先说明,利益相关,我也是扎进去汽车后市场去创业的,比较背的是碰到互联网寒冬,属于楼上答案中天使都没拿到的那批。

    话说这个行业我对它有着很多的思考,不一定正确,拿出来分享而已。大的方面讲,中国贫富差距加大,同时经济下行,老龄化加剧,我相信最后会成为M型社会,论证可以参看大前研一的书,我比较认可他的观点。那么外卖,上门按摩这样的高频o2o,目前是无差别对所有消费者进行补贴,也就是说,M的两头,富人,穷人他都补贴。那么就激发了穷人的原本没有的需求,目前美团外卖甚至于低于我到店支付的价格,这个低价激活了穷人市场,造成了虚假用户。我认为高频应用主要是做量,它所针对的是整个社会,但是如果不区分客户群体的话,其实会有很大的问题。社会上占大多数的穷人,以他们为客户的时候,就必须做到针对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低价。而针对富人提供服务的话,就必须给客户提供享受,便利或者提升他的效率。外卖省去的时间成本不是穷人的基本需求,便宜才是,所以这些高频应用现在出了问题。某种程度上说,高频服务天生走量,必须兼顾穷人群体,因为他们数量大,所以高频服务最好有价格优势,而不是服务和效率上的优势。

    那么汽车后市场这边,几乎都是相对低频的服务,谁也不会每天在车上花钱,如果我们要做这个市场,是否要细分客户群体呢?如何分呢?如果针对穷人提供服务,跑量,那么你可能发现,这帮人的时间成本低的无下限,又是低频需求,他们宁可淘宝,或者使用各种比价工具来降低价格,反正间隔好长时间才一次,服务质量无所谓,差不多就行。这样我们就很难赚到钱。而富人群体就好得多,他们时间成本很高,不会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维持一个交通工具性能上面,这样我的各种服务对他来说就有了意义,也就有了利润。从这个角度讲,其实,低频服务,由于单量少,天生就是高端服务,是专门伺候富人群体的。

    那么未来会如何呢?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个人感觉互联网将成为穷人群体和富人群体的一个桥梁,(中产阶级将在M型社会里逐渐萎缩)。富人通过互联网产品使用穷人提供的廉价服务,可能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主要形态。不管是汽车后市场还是其他服务行业,我认为如果能做到如下两点,就能够称霸天下:

    1. 能够将穷人有效的管理约束,使之转化成为受控的服务产品的公司,就一定能大放光彩。
    2. 另外一个,谁能够掌握细分客户入口,具体就是富人群体消费入口,谁就能够拿到高利润。

    基于这个想法,我想和创业的大家说,车后市场的互联网产品在新时代可能不仅仅是个软件或者页面,它也应该真实的承载着活生生的人,是客户体验人的服务的一种延伸,我们投身于互联网,打磨产品的同时,也需要打磨人力管理体系,内部管理体系,客服体系,需要吸收更多传统行业的管理精华,把高质量的服务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释放给消费者,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客户粘性,至于低端用户,随他去吧,他们消费能力太差了,让他们把车放回家,到我们这里来上班吧!

  3.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当下的汽车后服务市场,各种平台和APP不断涌现,并且有好多个汽车后市场创业项目正在不断刷新着融资记录。出现这种场面,证明越来越多的资本倾向于汽车后服务市场。

    据投融界披露的一组参考数据显示,买车前主要是车价、车险、税款,这在整个汽车消费链中仅占10%。而90%的消费是出现在买车后,油费、保险、停车、保养及维修四大类。汽车后市场的创业项目主要是设计汽保行业、汽车养护行业、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文化与运动行业。

    其中汽保、汽车养护行业的项目数快要达到项目总数的1/2,竟然高达46%。由于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习惯的改变,汽车保养也面临着行业变革,由平时不保养,有病就大修或者以换代修的时代进入到深度养护阶段。而互联网企业正是瞄准了市场需求开始着手布局。

    纵观目前的互联网+汽车后市场创业项目阶段分布,“互联网+汽车后市场”项目以早期为主,初创期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43.3%,种子期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38.8%,成长期、扩张 期、成熟期及Pre-IPO四阶段项目数仅占到总项目数的18%。初创期的项目资金缺口最大,达到了281亿元;种子期和成长期项目资金缺口接近,分别为 113亿元和105亿元。表明我国汽车后市场起步较晚,但在互联网的助推下,表现出了惊人的增长速度。

    “互联网+汽车后市场”项目在地域分布上仍然是北上广三地最多,一些超一线、一线城市、例如江苏、山东、四川、河南等地,“互联网+汽车后”市场项目已经是遍地开花了。

    现在众多的“互联网+汽车后市场”创业项目大多停留在模式上,还不能真正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无法去真正的解决用户痛点。如果还是简单的采用020 的模式,线上平台、线下消费将无法适用于行业的标准化服务。未来,汽车后市场一定会经历一番洗牌和沉淀的变革过程。

  4. zizi
    理由
    举报 取消

    寻投资总监或高级投资经理一枚,base地杭州;5年以上企业投资并购项目运作经验;有成功的运作案例,熟悉汽车行业的优先;有四大背景或知名投资或知名汽车相关领域投资优先。

  5.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在这行业呆过一年多,最大的感受就是深切体会到O2O项目最终还是线下为王。

    我们现在的项目亦是以线上全平台+线下实体店+合作门店的形式推进,希望会有突破。

  6. Ma克
    理由
    举报 取消

    都在讲体量,车后市场是低频消费,如果你没有庞大的车主用户群,并且他们都是忠实用户的前提下,车后市场根本不是你想像得那么美好。

  7. Pluto
    理由
    举报 取消

    汽车后市场是目前所有分类领域中,市场容量最大的一个。目前全国两亿以上的汽车保有量,仅计算用于车辆的直接费用,也轻松过亿万,周边市场和行业深挖想象力更是无穷大。

    后市场中的分类很多,从市场模式的成熟度来说,二手车和汽车租赁应该是走在比较前面的,资金已经开始比较坚定的搏杀;而其他的象洗车、养护、停车之类的,目前还仅限于烧钱买用户的阶段,之后怎么转型都没有方向,所以当前开始由热转冷。

    我们相信后市场的规模,足以孕育1家甚至数家市值百亿美元级别的公司,但是目前格局还不清晰。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每个投资者都不愿意错失这样的机会,大家都虎视眈眈的判断每一种模式的未来。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