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式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正如作者文中介绍的一样,从吃,喝,到理发,健身,美容,足疗,甚至能送药到家,物业上门服务。说实话,这确实是十分便捷的,省去了你出门路上的时间,可能还省去了你出门去做这些事情产生的额外费用,可以用这些时间来谢谢商业模式的作业,用这些前去买些粉丝给我点点赞什么的。
O2O(Online to Offline),一种最近几年兴起的,是继C2C、B2C之后最流行的电子商务模式。顾客与商户均处于线下,同时通过线下方式进行服务,而交易则在线上平台进行。线上平台一方面召集商户入驻,另一方面推出 APP (或者公众号)招揽消费者,构成了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到线下的资金-服务链。
回复 ( 10 )
从曾经的「百团大战」到如今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战斗从未真正停止。如今,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几乎都能被一些互联网产品所满足 – 正如本文中所提到的 – 作者依靠 O2O 产品成功地在家中度过了 18 天。与此同时,不仅「吃」这样的基本需求被互联网 O2O 产品所满足,如今一些高端服务也渐渐开始尝试 O2O 模式。虽然这些产品中很多不乏「炒概念」的嫌疑,但 O2O 产品正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这一趋势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从文章中不难看出,这些互联网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 – 面对同一需求,各大公司蜂拥而上,而他们所制造的应用所提供给用户的功能几乎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大概只在于其依托的平台和吸引用户的手段罢了。不知从何时开始,服务商们开始热衷于「砸钱」,用补贴来吸引用户。创业公司推出一个全新的产品,小获成功,便会有大公司来插一脚。大公司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去做一个新兴的产品,而一个个小公司在这样的过程中,要么死去,要么壮大。每一场互联网产品的战争,是会有胜者的。无数创业公司的倒下正证明了这一点。在一些非新兴的领域,用户已经形成了少数的固定选择。比如曾经的团购时代,数千家团购网站百花齐放,到如今,只剩几家网站苟延残喘,甚至不仅上百个网站倒下了,连「团购」这一概念都有被时代所淘汰的可能。简单地来说,我们只是身处另一个这样的淘汰赛之中罢了。尽管成功的商业模式是有价值的,但模仿一个既有的商业模式的成本却很低,这也正是我们能有如此多选择的原因。而尽管互联网产业十分繁荣,但却很难再带给用户「耳目一新」的感觉了。尽管他们提供的服务各不相同,但在用户眼中已几乎没什么区别,就连吸引用户的手段都已经固定了。可以说,互联网 O2O 模式已经迎来了饱和期,这一模式需要更多的创新。
不论如何,在互联网 O2O 产品的战争中,最终的受益者永远是用户。但是,用户也很容易被这些产品所裹挟。面对定点投放的广告、推广短信,用户似乎已无隐私可言。当选择使用这些产品时,用户也需要作出自己的选择。最后再看这篇文章,其描述的无非是一个用户 18 天的经历。只是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一窥如今中国互联网界的现状。而如果你也愿意体验这样的生活,你也可以尝试 – 只要你愿意,而且你有钱。
第一次在知乎上认真的回答问题,想想还有一点小激动。
之前的回答被朋友指出太naive,所以打算重写一篇。
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
而18天这个新闻要不是作业需求,我可能都不会发现有这么一篇新闻,从知乎这个问题回答人群的分布来看,也没有什么人关注这件事。这是为什么呢?现在网购早日成为像日常便饭一样令人习以为常的事,放假期间宅男宅女们在家呆上十天半个月早就不是新鲜事了,这个事情不止这个作者额能做到,给我钱我也能啊,他不过是写了一篇报道贴出来,还有一点像目前O2O行业测评报告,自然关注度不如之前。
发展契机
比如购物不方便,后来出现的阿里巴巴现已跃居世界互联网公司第二名;当时送货不方便,现在当天下午下单一台电脑,晚上就能收到,同时也促生了如顺丰、韵达等知名快递企业的发展;当时电子货币付账遇到障碍,现在大学生上学期间身上几乎不带现金,钱都存在支付宝余额包各种钱包中,连外卖都不再用货到付款的方式。。。
当时测试人员遇到的问题,都成为了后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商机。那么18天这个文章中作者遇到的不爽或者是没有达到他期望的那些事,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商机呢?再过16年的类似文章又会是什么样呢?
首先膜一膜陈老师,这门课可能是与我想象中的上科大课程最为接近的一门课了。(认真脸)
其实看完18天没出门,我如何试了103个应用,认识了95个陌生人这篇文章最大的收获是很多很新奇的app,忍不住下载了几个准备要使用(捂脸)。
上学期的时候由于前女友的关系也算是个外卖大户,见到过很多外卖界的乱象:点了美团的外卖结果来了个淘点点的派送员;半夜点的M记麦香鸡盒少了个鸡翅;点的几份微辣麻辣烫迷之重辣……这些情况让我彻底对外卖失望了,变成了一个孤独的食堂美食家(才不会说是因为饭卡里面有500呢)。就我个人的用户体验来说,这些大牌的app基本上是在使用各种优惠把你“骗”的使用它们app,“骗”你点单,之后就再也不管了。实际上这些大牌app都有评价这一功能,但这个功能简直鸡肋,你再怎么对那个送餐员表示差评也不会对人家的职业生涯产生任何的影响。以上是对于常见外卖app的一点小吐槽。
这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O2O模式下的中国市场的冰山一角。O2O开始摆脱生活常用功能,向着一些奇怪的功能迈进了。乍一看是很好的,这么多贴心的app,这么方便快捷的服务,对我们的生活肯定是有帮助的。但这种百万大军过独木桥的感觉让我还是有点担心。拿私人助理app举例,今年3月,Magic在拿到红杉领投的1200万美元A轮融资,之后私人助理app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中。实际上在2015年一月左右国内首款私人助理软件神猪已经开始测试。而私人助理软件真正热门起来似乎是在八月的时候。七月一日上线的助理来也采取了十分迅猛的宣传,微博上微信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差不多跟它同时上线的get一下相比之下宣传力度略小了些。根据中国O2O市场的一贯表现,我们不难推测之后还会有很多类似的软件的出现。这便是我想要说的,O2O的创新问题。在我看来,虽然作者提到的app都各具特色,但都大同小异,我不承认这叫创新。一个产品的用户积累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对一个新公司来说最最缺少的就是用户。原天涯社区版主,现在的互联网知名人士,漂网董事长雕爷孟醒,在用户积累方面似乎有着独到的经验。从阿芙精油,到雕爷牛腩,到河狸家,他完成了三个估值三亿的公司的“神话”,尤其是文中提到的河狸家,更是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三轮融资。他的用户积累大多来自于个人的言论、行为中透露出的“魅力”,比如跟京东叫板还钱什么的。对于他这个人,我不过多讲什么,大家有兴趣站内搜索下,有不少干货。我想说的是,他的故事其实不是个例,每一个文章里面提到的新app背后,都有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这些人在各个平台上发表一些有些过激的言论,以此吸引人们关注他们,尝试他们的产品。这些app到最后是生是死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这些人因为这些app开始出名,大不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是了。这个社会,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现在的中国市场,真的不是微商们想的那么好进入的。
老实讲作为一个青壮年劳动力,文章所述的生活基本上是与我无关的,但也许有那么一天我有点钱也很闲,品味依旧这么糟糕的时候,或许会想着尝试下。
此答案为李天昊的“商业模式”第一次作业之一,因为我对管理学、对商业模式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对客户群体做问卷,调查其意向和评价,所以,以下内容中包含的或许显得无知可笑的“主观臆断”和“妄加猜测”,还望知友们海涵。
其实文中涵盖的这些“O2O”的商业模式图还是比较简明的,主要的三大利益相关者——店家、中介+配送团队和用户间紧密相连。接下来我将分为饮食类(详)、上门服务类(略)、在线助理类(略)三大板块分别进一步阐述竞争手段、推广方式和产品服务的形成和流向。
饮食类
就外卖APP来说,主要趋势是:1、各应用的竞争和推广方式都在补贴上做文章。2、很多相关或不相关的应用也想在外卖市场上分一杯羹。3、除了三餐,零食、饮品、水果等非常规外卖也在融入该领域。
而用户所在意的三大核心则是:1、快捷方便。2、味道好。3、性价比高。
味道好坏取决于当地餐厅;且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APP们的补贴力度下降且差异不大。那么各应用目前的主要竞争点就在“快捷方便”上。一方面,是用户筛选、下单操作流畅简单;另一方面,则是送货速度快。
实际上,以我目前的个人体验而言,由于该领域的成熟度较高,我不会在手机上安装好几个外卖应用,并每次对比补贴力度和送货速度(和订餐时间和地点关系较大)而选择下哪个,则是基本取决于同学间的口碑和该应用普及度的高低。对于像文中提到的“去哪儿”、“百度地图”、“搜狗”等新奇订餐入口,我的态度会在下文总结中提到。
再来说一些相对小众、且相对“高端复杂”的美食APP。
到家美食会、锦食送。有了这类APP,在家吃顿好的确实便容易了。但什么时候、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吃顿好的?大致会选择在在心情好时表示庆祝、与人社交时表明态度、以及壕的日常这几个情况下。而中高端餐饮之所以消费高,不只是因为菜品的味道,更是消费一种服务。而这些服务包括了内部装潢、座位和餐具、服务生服务态度和内容等方面。而在美食送货上门中我们只消费了装在低廉打包盒子中的“高端美食”;看似省去排队时间,但配送时间相对较长,这些都是得不偿失的。
“挑食”火锅外卖。解决了上述餐具问题和小部分服务问题,但善后问题仍然较严重。
回家吃饭。这是一种新奇的体验,非常吸引人,但因为相对普通外卖APP操作较麻烦,所以主要问题可能是目标客户群体数量较小,但我个人很看好。
京东到家、味库、新味。目标用户主要为白领,操作相对麻烦的方式换来更为健康的生活。对于周边较为便捷、大超市多(新鲜配好的菜都是有的)的居民而言相对竞争力较差。主要看个人权衡。
零食饮品水果类。和外卖APP相比,只是更换了配送内容而已,便不做讨论。
总结。常规外卖APP做好配送,非常规饮食APP创新点要够亮。小型APP公司发展得不够出色,其创意或许会被大型知名APP囊括或公司直接被并购。而知名APP提供相关非原创业务方便了用户,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仍需要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
上门服务类
健身、美容、按摩等生活休闲类。就文中所介绍的,没有提及相关的竞争手段和推广方式,我猜测此类APP就完全靠服务质量取胜了。从作者的个人体验来看,它们的确吸引了很多原本不会考虑去健身房或美容院的人成为客户。
其他上门服务类。的确,此类应用只是把熟人介绍、电话预定那一套转化为了APP在线筛选、预定的寻找方式,服务内容没有大的变化。
总结。此类型APP的出现算是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动向,方便了新时代人们的生活,但本身无大的创意,因此如何有大创新应该算是未来占据市场的关键吧。而有些服务选择上门则会触及到隐私、财产安全等问题,说明它们选取的点是不合适的。
在线助理类
我在读过本文三遍后并无强烈地想下载新的APP的需求,手机上装太多纷繁的APP对我的生活而言也是一种没有品质的表现。就像我在餐饮类中的总结一样,做应用的大企业如果能开展出相关的业务,即使是非原创的,但只要体验简洁流畅、质量有所保证,我都会选择它们。
而在线助理类显然提供了另一种好方法。以目前的技术,再智能的应用也无法胜过人们的感性。我很看好在线助理,但因为没有空闲和合适的机会去体验,所以也算是结合作者体验的主观臆断。
本文系上海科技大学2015秋季学期《商业模式》课程的第一次作业的第1/3小题
【是的知乎已经沦落为交作业的地方了←_←原文请见宅在家怎么靠手机 App 过得滋润?18 天没出门,我们带来这份指南Screenshot of
Diagram made by sjhstone
我觉得O2O最独特的,能维持其长足发展的要素流动就是大数据的流动,以及基于此的商品信息服务的提供。
通过信息的传递,小众的需求同样能聚得很拢。尝试Soylent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的想法,但恰巧你生活在大都市,和你同时冒出这个念头的人还不少,通过O2O,需求被聚合,也得以被满足。在机器学习等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深谙老顾客的习惯的系统也能留住新顾客。原来没有的市场就一点点被开拓,一点点被稳固了起来。
文章的作者也很明显地体会到了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其通过去哪儿、百度地图和搜狗的外卖预订经历都并不令人满意。然而,这三个应用自身把平台对接做得再好一些,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就怕认真”,如今微信的平台整合度,和微信公众号开发平台的无限可能,就是功能整合的典范,其他O2O应用开发者要做不到这个程度,未来发展也很堪忧。
在线下的观察告诉我,没有投资者的资本加持,O2O平台很难依靠自身能力出入相抵,毕竟大多数O2O都是在做十分依靠人力资本的业务,而人力资本是很难降低的。整场游戏最大的赢家,在我看来,往往是那些敢于拓展业务渠道的服务/产品提供商,他们的市场被拓宽,他们的外卖都不用自己招人,他们要做精准营销也找得到比塞信箱小广告有效得多的地方了。
资本热潮下,敢于拥抱时代潮流的人们正享受着最超值的生活。
简直是大众点评的既视感,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对每个app细腻的介绍让人感受到了o2o模式在中国崛起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哪怕是在10年前也很难想象可以完成这个任务。虽然我也有时使用“饿了吗”这种软件,但令我没有想象到的是外卖app居然也产生了细分市场——低端中端高端一应俱全,甚至为各种症状不同的“懒人”设计的各种各样的居家生活app市场也被相继瓜分。
外卖作为最为入门级的上门服务,如今也遵循着o2o模式。以往人们理解的外卖仅仅是给饭馆打个电话或是手握外卖餐馆的宣传单点菜,然而如今的外卖软件却鸟枪换炮。1、将地理位置不同价格不同的餐馆整合到一个界面上,使得信息密度大大提高,换句话说就是为app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多种途径吸引消费者,“满20减5”“免外送费”“新用户立减15”等优惠活动被app制作者摆在了显眼的位置,随着越来越多的app挤入网上订餐外卖市场,这些优惠和补贴就显得极为关键,因为信息有限,在无法感受到餐厅质量和饭菜优良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选择那些补贴力度大的app和餐馆。
这篇十分冗长的用户体验还有一个奇怪的点就是健身上门(文中的健身上门分为网上授课和家庭私教两种)。作为一个偶尔健身的男子,我承认我没有想过健身上门这种服务。首先,我不会接受网上现有的健身视频(比如腹肌撕裂者),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和状态都有所不同,很难遵循千篇一律的训练方法;其次,若是在网上和教练视频聊天似乎也只能让他给你一些建议,也并不是所有教练都有水平在网上能够相对完整的了解你的身体状况(反正99块钱约得教练应该是不大可能);另外,能约上门的怕是只有瑜伽教练,因为正常人家里面不可能有和健身房一样规模的健身器材。所以这种app只适用于极为入门级的健身者,和长期宅在家中的人(他们只要在家里活动活动就行)。它很难让健身爱好者们信服,诸如此类的app由于切入角度不够优秀,必然有发展的瓶颈。
另一个角度:从文中林林总总的app我想到了“滴滴出行”这个软件,它从无数的打车软件中厮杀出来,诚然它做的是比一般软件好,但它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国互联网业的怪圈——BAT的强势。不单单是“滴滴出行”,有大量的o2o模式的高品质软件都在BAT的控制之下。这会让o2o模式健康发展吗?中国原创的app品牌又将何去何从?真的令人深思。
匆匆来迟的作业。
首先说一点无关乎商业模式主题的内容。
1.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定位是谁,18天花4980可不太寻常,花了4980也不会在乎外卖平台25-5的优
惠了吧。
2.作者如何证明自己的这篇文章不是一篇“App”推广介绍(或者收了这103个应用的广告推广费用),当
进度条拉倒一半的时候,依旧在介绍各种外卖App,接下来就开始其他各种非外卖类App的简介(极度怀疑这些APP的介绍是否是从各种市场上直接拉下来的)。
3.“认识了95个陌生人”这个标题是什么用。
好吧,开始作业的正文了。
上门服务式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正如作者文中介绍的一样,从吃,喝,到理发,健身,美容,足疗,甚至能送药到家,物业上门服务。说实话,这确实是十分便捷的,省去了你出门路上的时间,可能还省去了你出门去做这些事情产生的额外费用,可以用这些时间来谢谢商业模式的作业,用这些前去买些粉丝给我点点赞什么的。
这些个上门服务式的模式,亦或是寄托在第三方平台上,亦或是自己独立运行。譬如举个自己熟悉的例子,ele,第三方平台,凭借着巨额的补贴吸引商家入驻,也吸引消费者使用,曾近,好吧现在也是,ele这种模式能盈利吗?商家入驻费,广告,融资,这真的能盈利吗,深表怀疑。O2O模式能否作为一种商业模式长期发展,我认为,需要满足几点条件。
1.注重自身产品/服务,而不是靠过度包装的广告:
产品/服务永远是一家公司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竞争力。而且要牢记自己的主要产品,主要服务,主要重
点是什么,譬如,一家餐饮的店,不能因为O2O模式,过度宣传自己的配送多么高效,从而忽视自己饭菜的质量
;还有例如文中的健身App,也不能因为O2O模式,过度宣传自己能让你足不出户,从而忽视了健身的质量(家里的健身器材还比健身房好?)。O2O模式只是一种辅助,并不是你产品“倾销”的一种途径。
2.思考何种行业适合O2O模式。
在我看来,例如文中提到的物业上门,送药到家,这中符合生活类,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东西使用上门服务式的O2O模式还属于恰当,然而像是健身,你都懒得出门了,还提什么健身。
3.保护O2O模式的支付安全。
使用一个软件,需要注册一个账号,支付的时候或者支付宝/微信支付,或者需要绑定银行卡。作者用了103个软件也不知道绑定了多少账号。然而有些东西真的是用过一次就不会再用了。
以上是我对这篇文章幕后做出的一些拙见。愿意分享你的观点。
最新消息,美团和大众点评这对冤家要合并,这简直和之前的快的滴滴一模一样,又一步证实了我的预测,巨头垄断正在形成。
————————————————
谢不邀。
如果说2014年是 O2O 元年,那么2015年绝对是 O2O 爆炸性发展的一年。
归根结底,作者之所以能在18天内足不出户却能享受到滋润的生活,主要得益于 O2O 的疯狂发展。这篇文章便是一篇很好的调查报告,从中可以窥探出O2O的前世今生。
一、O2O 的现状
O2O(Online to Offline),一种最近几年兴起的,是继C2C、B2C之后最流行的电子商务模式。顾客与商户均处于线下,同时通过线下方式进行服务,而交易则在线上平台进行。线上平台一方面召集商户入驻,另一方面推出 APP (或者公众号)招揽消费者,构成了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到线下的资金-服务链。
O2O 的概念非常广泛,涉及餐饮、电影、打车、旅游、百货等等领域,不同领域各家的份额并不相同。不过根据统计,美团、大众点评、糯米三家的 O2O 涉及范围最广,规模也最大,而其他公司推出的 O2O 则是在很多细分市场占得先机。
作者在文末有链接详细记录了每一天的使用情况,我并没有将其全部看完,不过仅从这篇文章中就可以看出 O2O 的几点现状:
细分领域极广,战线极长
作者18天的使用的 O2O 覆盖了外卖、健身、医药、洗衣、购物、直播等等各个领域,其中有些领域(比如外卖)被巨头瓜分,早就是红海甚至血海,而另一些领域却仍然处于蓝海。
同质化严重
同质化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通病,某熊某鹅某数字的名声也是家喻户晓。 O2O 尤其是在巨头杀入的血海领域中,由于创新力已消磨殆尽,或者创新的成本过高,导致多家 APP 从 UI 到功能到供应链甚至盈利模式存在高度的同质化,以至于各家的 APP 去除了logo后基本没有区别。
红海中也有蓝海
以外卖为例,在这个早已被美团和饿了吗瓜分,百度和淘点点觊觎的血海市场里,不少人依旧看出了蓝海,比如发力高端,联系品牌商家;或提供上门服务,靠差异性形成优势,尽管市场并不大,却能保有一席之地。
新的细分领域被不断飞速开辟
外卖和打车可以算是 O2O 的「史前时代」,而进入2015年后,很多领域通过引入 O2O 的理念之后迅速增长爆炸。正如作者所说,过去很少有人会对在家按摩美容有需求,可一旦商家释放出这种需求的提供,消费者自然会响应。
80/20法则
甚至要更加夸张,绝大多数的 O2O 服务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文中提到的不少 O2O 都是仅在北京提供服务。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服务处在创业期,没有能力扩展到其他城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三四线城市的人相对比较封闭和保守。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前两天在家用嘀嘀打车,司机说用这个的人很少,而同行的长辈则根本没听说过。
二、O2O 的盈利模式
这是令不少人困惑的一点,赚钱是商家和平台方提供 O2O 的最终目的,而公众所看到的都是 O2O 平台同时给买卖双方补贴,离盈利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小议其盈利模式就成了件有趣的事情。
拉天使投资
与一般的创业公司一样,获得天使投资是其在早期得以发展壮大乃至继续烧钱的办法,每年因此获得注资的 O2O 公司不计其数。
洗衣O2O:“我要洗衣”已获薛蛮子等400万元天使投资
还有一天200+的花费,不是土豪能承受的起吗?
ps:笔者在咖啡厅写完这篇文章,一抬头就看见了穿着制服的某某外卖小哥。
我看到的是这一案例背后深刻的哲学意义。
几年时间,智能手机从无到有,从有到向每个人渗透,这将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哪些改变,将会对原有的行为方式、社会结构、法律制度造成怎样的变革?
哪些人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哪些人将获得无与伦比的权力?
外卖,大家看到的是补贴大战,饿了么美团不可思议的估值。背后的,这对餐饮业造成了怎样的改变?原有的餐厅每天只能服务100个客户,现在移动端每天可以获得200、300个客户,这意味着什么?
在淘宝之前,我的工厂只能服务方圆10公里的客户;淘宝之后,我可以面对960万平方公里的客户,这意味着什么?
这将造成的直接影响:客户半径扩大,全国、全球性竞争。
服务业,原来我要吃饭,要美容,必须到门店上去,现在反过来了,它要上门找我。这对30万亿服务市场意味着什么?
这个加速变动的社会,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它将变成什么模样?现在看着不可思议的未来,正在扑面而来。
原文地址:宅在家怎么靠手机 App 过得滋润?18 天没出门,我们带来这份指南
大家看完这篇文章,我相信大多数同学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什么?有这么多好用的APP?
这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些APP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可能性:
1.原文作者身在帝都,而我们不是。
2.这些APP确实普及程度不够。
第一种可能性在原文中确实也有提及:
通过APP获得宅在家里就有人上门的服务无疑是一种新式的服务,目前只在大城市出现也是合情合理。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身在魔都的我们也不知道有类似的服务呢?
如果只是我一个人不知道,那说明是我见识浅薄,坐井观天了。然而通过大家的反应,我认为是这些APP确实普及程度不够,要么是它们还处于发展阶段,要么这种服务是一个失败的产物。
来分析一下这些APP的盈利模式:服务对象是那些不愿出门,不便出门,或者是一些特定的需要在家里完成某些工作的人(比如打扫,做菜等)。而成本呢?在没有发展出一个完善的制度之前,这些APP的服务人员一定是来自于某个实体店的。原因有几点:
1.APP的受众小,收入不够。
2.没有实体店的话也要设立专门的服务站,否则上门的时间会很长,导致糟糕的用户体验。
3.没有实体店会让用户没有安全感。
也就是说,这些APP提供的服务的成本是很高的。要算上从实体店上门的交通费,路途上浪费的时间的费用,服务人员额外的人工费(一般来说,这些服务人员的人工费应该是高于快递这类工作的人工费的),以及专门维护APP所消耗的费用。去除砸钱补贴的阶段,这类APP的费用应该是明显高于同类的实体店的。也就是说,除了一些额外成本很低的服务,(比如简单的外卖,送货上门),这类服务应该是面向中高端人群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类似饿了吗这类的APP更为人所知的原因:额外成本很低,使得价格也不会高于实体店太多。有竞争力就有去争夺市场的必要。所以它愿意砸钱去补贴,去抢占市场。吃饭是人类的刚性需求,而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多支付一小笔费用来免去出门的麻烦,算上人口基数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其他服务大多不是刚性需求,很多可能是在外面逛街时看到心血来潮,进店里享受一下服务,而不会是在家里时刻提醒自己我需要这个服务。只有对于中高端人群,他们认为出门的成本很高,这些APP才有盈利的可能。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大家都有钱了不想出门了它们就能赚钱了不是吗?大错特错。大家都有钱了的时候,服务业的成本会大幅上涨,因为没有人愿意跑这么远帮人家上门服务。也就是说,这些面向中高端的服务是注定无法做大,赚大钱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这些学生为什么连这些APP不仅没有听说过,甚至没怎么想象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