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西西啊 初入职场

性空山

回复 ( 9 )

  1. 云舞空城
    理由
    举报 取消

    下面有人提到竹叶状灰岩。

    图中右侧绿圈里的可以称为广义的竹叶状灰岩。

    但通过题主图片的拍摄角度,我默认题主是想问中间红圈里的岩石发育何种构造。

    这是灰岩里的虫孔构造,是遗迹化石的一种,为古代海洋底栖动物在沉积物里活动形成。

    这种生物可能是鱼类,可能是虾蟹虫子等节肢动物,也可以是贝壳等软体动物,或者各种你能想到的在水底泥砂里打洞的动物。

    在沉积岩中十分常见,科学家们可以借助这种现象来分析岩石形成的环境。

    高能图片预警!!!!!密恐者速速退散。

    第一次预警!

    第二次预警!!

    第三次预警!!!

    一种名为花园鳗的鱼类,大半截身子埋在砂里,捕食时把上半身伸出来,遇到危险时就缩回去。

  2. 周半仙
    理由
    举报 取消

    目测是遗迹化石的一种。

    由于没有标本剖面图只能推测这些痕迹是大致平行于沉积面的,轨迹的运动呈平直或微弯曲,应该是一些软体或者节肢动物在尚未固结的软底上拖行的印痕。按形态分类问题中的遗迹化石属于直-弯曲形遗迹化石

    按照这些印痕的细微特点进行分类:

    1.以光滑表面为代表的Planolites漫游迹Sabularia沙脊迹

    2.具有横向纹饰的Gyrichnites环节迹Arthrophcus节藻迹

    3具纵向纹饰的Palaeophycus古藻迹

    4瘤装纹饰的Hormosiroidea绳球迹

    5具新月形回填纹的Scoyenia斯可茵迹

    就照片而言,最可能的是Planolites漫游迹,多是生活在浅海或潮下带水体较宁静或低能的沉积环境。

    附图一张,21便是Planolites,沉积环境是潮下带或浅海,是Cruziana(克鲁斯)遗迹相的代表遗迹化石之一。

    参考文献:杨式溥.《古遗迹学》,1990;胡斌,等.《痕迹学理论与应用》,1997.

  3.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暂定名:灰白色竹叶状灰岩。

    具体需要显微镜镜下观察确认。

    是或似竹叶状仅为了反映当时沉积环境,仅仅通过几张细节不清晰,表面模糊,没有新鲜面没有多角度内容的照片,能 推断 出多少干货呢?

    很多时候 答案的字数多,图片多与可信度或者准确性之间并无因果联系。

  4. 韩磊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太像狭义的化石(生物遗体),生物遗迹化石的可能比较大吧。但是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并看不出岩性来,如果是砂岩啥的可能性更大;再一个是看不出层面,不知道是顺层还是切层的,所以不清楚是钻孔还是爬行迹。

    类似的好像还有古土壤里的植物根,但是题主这个感觉不像。

  5. 一二
    理由
    举报 取消

    水平管状的潜穴 可能是Planolites 没有什么时代与环境意义

  6. 钟雍伟和猫
    理由
    举报 取消

    像化石,

    —————————————————

    但是如果想要确定是不是化石,需要区域的地质背景。

    专业一点的需要磨薄片镜下鉴定

    ————————————————

    在外喝酒,回家更。

    —————————————————

    从保存特点看,大致可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

    实体化石:生物遗体部分或全部保存下来的化石。

    模铸化石: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印模。分为印痕、印模、核。

    遗迹化石:古生物活动过的痕迹而保留下来的化石。如,风暴岩中的逃逸迹。

    化学化石:古生物遗体遭到破坏未能保存下来,但遗留下来的有机质可提供当时生物存在的沉积相。

    我在网上找到的图片和题主的很像吧——虫迹化石(属于遗迹化石的一种)

    这种化石形成条件十分苛刻!

    “这些虫子是在湿度、粘度、颗粒度都十分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痕迹,然后有痕迹的泥沙被另外一种成分的泥沙迅速掩埋。这层保存有虫子移动痕迹的泥沙下沉,受地下的高温高压而变成石头,上面的痕迹也就跟着硬化。”引自古生物博士张峰。

    专家说,比恐龙化石还稀有!

    如果是真的,题主,赶快上交国家

    —————————————————

    再说几句地质学科不是一门死板的学科,对同一沉积现象的解释也会有很多种。在学界也存在争论了几十年的问题,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的意思是,我不一定是对的,只是提出一种解释,或许有人有其他的解释,能提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就需要题主自己来识别了。毕竟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动辄以百万年计量!谁都很难说的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现有的观点可能会被一一推翻。您就以运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我的解释吧。

    —————————————————

    还有,痕迹学在国内真的是后继无人啦!作为曾经走在国际前列的学科,现在的衰落感到心痛。呼吁有志青年积极报考。当然,我并不是学痕迹的

    —————————————————

    以上,写的很烂,不好意思地匿了。

  7. Eric Zhou
    理由
    举报 取消

    很多人说是遗迹化石,对我而言似乎不是很像,大多数的条纹太直并且不连续,dikes倒是常见的一种解释,但是具体还是得多角度观察

  8. 大哥哥
    理由
    举报 取消

    层面为遗迹化石!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