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Zygarde of Order 初入职场

白左克绿于欧罗巴

回复 ( 3 )

  1. 流浪猫猜想
    理由
    举报 取消
    • 10月5日,美国等12国经贸部长联合宣布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结束,达成TPP基本协议。美国将TPP视为稳固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的利器,奥巴马总统多次表示全球经贸规则应由美国制定,而不是中国。
    • 美国打造高标准的新经贸规则,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后,致力于推动两大协定,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区别于传统自由贸易协定,这些经贸协定将环境保护、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投资壁垒等贸易条件纳入到协议文本,叠加累计实现了“全面市场准入标准”、“原产地规则”等高标准的商品和服务的贸易条件。
    • 此次,悬在空中的锤子已经落下,TPP基本协议达成。但距离成功还有一步,需国会的盖章生效,TPP协定才算正式完成。那么,各国的国会能痛快签字承认么?
    • 具体分析一下美国。作为TPP协定的核心国家,奥巴马总统将TPP协定视为其任内给美国留下的政治遗产。白宫政府为了推动TPP协定,做足了政治功课和铺垫,重要措施是通过贸易促进授权法案(TPA)和贸易调整援助法案(TAA)。
    • 6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促进授权法案(TPA),6月25日通过了贸易调整援助法案(TAA)。其中,TPA法案使得国会就只能对奥巴马的白宫提交的TPP最终协议进行支持或否决的投票,而不能逐条审核修订,这在缩短了TPP谈判进程,降低了不确定性,同时鼓舞了日本、加拿大等摇摆态度的政府士气,最终催生了此次TPP基本协议的形成。
    • 而TAA法案是奥巴马政府安抚民众抵抗情绪,缓解国内抵触力量尤其工会的重要工具,TAA是美国对因全球化及贸易自由化而造成损害的美国工人、企业及农民提供救助的一种法律制度,提出在技能培训、医疗保险、劳工提前退休等方面,由美国政府出资补贴,提高美国人的就业情况。
    • 由此,奥巴马政府通过两大法案,对外为TPP谈判成员国打气鼓劲,对内安抚了主要反对力量的不满情绪,以此来提高了美国参众两院通过TPP协定的通过可能性,奥巴马将其视为加快通过TPP协定的重要武器。
    • 当然,美国参众两院一次性顺利通过TPP协定还是比较难的,特别是2016年总统大选将至,民主党和工会这两大力量将继续拿TPP协定作为筹码,继续死缠烂打,捞取最大限度的民愿。从未来发展情况看,会要求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更多的有利于补贴制造企业,提高美国产业工人的竞争优势的相关政策。那么,奥巴马政府能否找到和满足这些利益诉求的平衡点,就成为了TPP协定顺利过关的关键。
    • 再看TPP协定的另一核心国——日本。从大米到汽车,日本受到TPP协议影响的产业也颇多。但基本协议刚达成,安倍首相表示“TPP协议为亚太地区展开了新世纪的道路”,这表明日本执政党的力推国会达成协议的态度;同时安倍表示“日本将设立部门为TPP制定全方位措施”,这或暗示政府将有针对性地采取产业保护措施,减缓TPP协定对国内产业的冲击。
    • 国际社会认为,日本是运用贸易壁垒保护其产业最为成功的国家,其非关税壁垒运用得炉火纯青,最终虽然打开了国门,但外国商品和服务依然难进日本的局面。例如,日本对国外进口汽车实行零关税,如限制进口汽车的销售网络、制定排放标准、环保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销量最大的国外大牌汽车厂商(主要是奔驰、大众、宝马)在日本的每月销量也仅能维持在三五千辆,日本的进口品牌汽车销量占比长期低于10%,从而日本汽车企业驰骋欧美市场,欧美汽车难入日本。TPP协定虽然对日本的非关税壁垒已经提出了要求,如明确提出日本汽车产业降低限制条件,但估计日本通过TPP协定后,仍然继续给国内产业打补丁,通过贸易壁垒工具实现日本政府鼓励国货的产业政策。
    • 在TPP的12个成员国中,美国和日本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其全部的70%,其他国家除了个别产业外采取跟随策略,由此,TPP协定的顺利达成,关键就在于美日两国的政府态度。
    • TPP协定削弱中国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如何?
    • 一个环太平洋诸重要国家,且占据全球40%的经济总量的经贸区,其全面市场准入标准和原产地规则的贸易条件,致力于将TPP打造成为“对内高度贸易自由化、对外封闭”的经贸区,这将对中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彼得森经济研究所认为TPP最终谈成,中国出口每年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
    • 首先来理解TPP的我国经济影响的运行机理。比如在传统商品贸易领域,将对我国产生对外贸易转移效应。一是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TPP协定签署后,为满足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对外贸易伙伴首选区域内成员国,这势必会对我国对外出口造成挤压,减少我国的对外出口。二是TPP区域内部存在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或相似的经济体,对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具有一定的取代作用。例如,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贸易格局、贸易产品、贸易服务和相对比较优势基本类似,加之充分利用TPP贸易条款带来的贸易便利化,能够扩大对外出口,具有替代中国产品的一定竞争力。三是TPP属于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区域贸易组织,区域贸易安排对降低交易成本作用明显,特别是零关税贸易条款大大降低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
    • 在当前局面下,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 首先,进一步挖掘各类经贸协定的含金量。目前,我国在已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 普遍看,我国自贸区建设水平均有待提高。在这些双边协定中,中韩自贸协定的含金量最高,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最终,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但要看到,我国再进一步面对开放度更高的双90%(税目、贸易额都超过90%)谈判要求下(比如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向前推进谈判的难度就会增大,我国还要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提高双边、多边的自贸协定建设水平。
    • 其次,进一步开拓重点经济体的贸易和投资谈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名,2014年美国GDP达到17万亿美元,同期第二位的中国GDP10万亿,第三位的日本GDP为4.4万亿。尽管近年自贸区建设水平有所提升,2015年签署尚未生效的国家有澳大利亚、韩国,其全球经济排名中位列第12位和第13位。但要看到,我国自贸区建设水平滞后,没有跟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进步步伐,比如我们的近邻韩国,韩欧自贸协定、韩美自贸协定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生效,而我国已经达成的自贸区还局限在“小朋友”阶段,因此,我国要开展对全球主要国家的自贸谈判。
    • 对世界主要国家,我国的投资协定谈判走在了贸易协定谈判的前面。如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作为习主席9月访美重要议题,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已经完成了21轮谈判,进入交换负面清单阶段,美国希望中国更多地开放服务业,金融等美国强势产业;而中国的诉求要求美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要对中国实施频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贸易救济措施。现在看来,中美BIT谈判签署在望,只是时间问题,中欧投资谈判也在进行中。
    • 欧美等国家率先将投资协定谈判放在了和我国开展双边经济协议的首位,这源于中国投资环境已经取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统计,中国2014年首度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流入量1290亿,吸引了全球10%的FDI。
    • 但一个问题在于,中国是服务贸易逆差第一大国,我国外管局公布,2014年服务贸易逆差达到1980亿美元。我国的强项在于商品制造,中国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4年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2.2%左右。所以,我国开展对外经贸谈判,突出自身优势,我国更需要开展贸易谈判,在当前投资谈判局面难以逆转情况下,要依托投资协定谈判,为和欧美进行传统贸易谈判铺路。
    • 最后,进一步建设更广泛的区域自贸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失败后,区域贸易协定已经成为了全球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那么,我国要做好自贸区,要仔细研究手中的牌,目前,我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存在着低水平自由化目标问题,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分歧较大,而亚太自贸区(APEC)至今尚未启动谈判。
    • 所以,我国要一面打造自身的经贸投资协定平台,另一面要借助的世界上的现有平台,开展区域自贸协定建设。TPP等诸多自贸区的建设基本原则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开放的方向是基本一致的,我国要在国有企业改革、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知识产权等进一步深化改革,与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家的现有协定进行对标分析,从中找到差距和原因。即便短期内难以实现加入TPP等协定,但随着我国自贸区谈判和建设的经验足够丰富,在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终会与全球主要自贸区进行对接,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开放。
  2. 三千
    理由
    举报 取消

    在1024上看的,美国这个WTO群主把天朝拉进了群,结果天朝只抢红包不发红包,群成员看不下去了,结果群主自己开了一个小群号叫TPP,不跟天朝玩了

  3. 雨后青兰
    理由
    举报 取消

    协议基本谈成,好像还没正式签署,不过不远了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