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告公司受资本市场欢迎么?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互联网广告行业发展快速,尤其以DSP业务为导向的公司近两年争相筹划上市,请问这行业会受资本市场欢迎么? 国外有哪些类似公司受到资本青睐? 2018年1月1日 10 条回复 1657 次浏览 互联网,广告,数据,营销,资本市场
回复 ( 10 )
谢邀。
利益相关:答主所提到的亿玛的产品负责人;
直接说我的结论:
1. 互联网广告公司是否受资本市场欢迎?
这一行拿到的融资数量并不少,可以说,是受资本市场青睐的。
但这一行,国内目前没有完全独立IPO的广告公司(如果算上新三板的话,有几个,当然大家都知道,新三板目前只是一个准二级市场,与A股完全无法比);
2. 为什么没上市?
原因很复杂,一般来收,之前拿融资的通常都是美元基金为主,基本没有人民币基金,所以通常以美股IPO为目标,但是在中国,做到一定规模的广告公司都会有代理业务,代理业务的问题是会产生较大的销售费用,这种费用带来的高毛利低净利的模式在美股通常大家看不懂;没有代理业务的纯技术型公司,受制于产品技术的高投入,毛利和净利都不高,而且,中国的整体网络环境还是资源导向的时代,纯技术公司的成长速度和难度较大。
3. 为什么这两年会想上市?
美股不待见,资本要变现,A股欢迎回来但是要排队,正好有了宽松度较高的新三板。
另外,上市只是变现的一种手段,更多的公司卖掉了。(易传媒、多盟、mediaV等等,哦,对,忘了卖了好几次的好耶,那就一只手不够用了)
4. 国外有哪些类似公司受到资本青睐?
不少,Criteo、Rocket Fuel、Adway、linkshare、cj等等,N多。
不要把国内市场等同于国外市场,国内的局域网广告和国外的互联网广告环境差别非常大!!!
不要把国内市场等同于国外市场,国内的局域网广告和国外的互联网广告环境差别非常大!!!
不要把国内市场等同于国外市场,国内的局域网广告和国外的互联网广告环境差别非常大!!!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分割线——————————————————————————
这是一个庞大的话题,从业四年以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若有不准确,欢迎拍砖。
以下这部分完全是发散的。
互联网广告并不是近年来发展迅速,而是整体发展速度一直都很快;但互联网广告发展迅速,并不代表互联网广告公司发展迅速。
为什么这么说?先定义一下互联网广告和互联网广告公司的区别。
1. 先说一下互联网广告,广告本质上是互联网流量的一种变现手段。因为从互联网盈利模式来说,游戏、电商和广告(借鉴自吴军《浪潮之巅》),广告是最容易想到的,也是相对最容易实现的,所以依附于广告而生存的,不仅仅是互联网广告公司,大多数公司都在依靠广告生存,如做媒体的新浪、做电商的阿里、做搜索的百度甚至做安全的360。我们不能把百度、阿里和新浪都称为互联网广告公司,他们是给用户提供服务,进而通过互联网广告变现。就像我们不能因为腾讯以前靠增值服务和游戏服务做用户变现,就把他们称为游戏公司一样。
2. 再定义一下互联网广告公司,这类公司,通常是指没有自身流量,而是服务于流量变现或者服务于流量投放的第三方公司。题主在楼上评论中提到的好耶、亿玛、品友等,都属于此类公司。
定义完互联网广告和互联网广告公司区别之后,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国互联网这么多年来,没有一家独立在二级市场上市的广告公司,而是纷纷被并购。当然,并购也是一种出路。但是作为一种行业而言,没有出一家独角兽类公司,是不是有点遗憾?
从互联网广告的黄埔军校好耶(1999年创立)被分众收购开始,众多表示想冲击IPO的广告公司纷纷被拍在沙滩上,最接近的应该是易传媒,在喊出IPO提交材料之后,又叫停。而在DSP行业做的较为出色的media V,在高歌猛进之后,也最终选择了分拆出售。去年则是一个顶峰,多盟、璧合、易传媒、新好耶等等,纷纷被各种并购。当然,并购也是一种不错的变现选择,从市盈率来说,大多数广告公司在不赚钱或者略亏的情况下,还卖了一个不错的价钱。但是,作为一个服务型公司来说,为什么会没利润?这里就要涉及一个很重要的点:广告公司靠什么赚钱?
作为流量——广告主的中间商,正常的模式是赚差价或赚服务费。BUT,在中国,对服务这种软性的东西,除非你有强硬手段或者搭售入IT系统之中,否则一般正常情况下是收不到的,而同时,以中国人的创造性和独立自主能力,只要自己做大了一定会甩开第三方服务商单干,无论是流量方还是广告主方,所以,差价成了正常的选择,低价买媒体,高价卖给广告主,而低买高卖,是由信息差产生的,如何通过这种信息差实现低买高卖,随着时代的不同,信息透明度的不断变化,操作方式并不一样,但本质上,广告公司都是通过挖掘流量价值洼地,实现低买高卖,当透明度=0或者广告主有能力直接找流量的时,广告公司就只能say goodbye了。
可以看一下,每一波崛起的广告公司,都是在流量有巨大变化或者震荡的时候出现的。好耶为代表的代理型公司,亿起发为代表的CPS平台,聚效为代表的程序化购买平台,多盟为代表的移动CPA平台,都是在流量在转移或者出现新的流量价值洼地的时候出现的,当价值洼地结束,市场恢复正常的时候,往往就是广告公司最难受的时候。
所以,对于传统广告公司来说,难点就是如何持续的挖掘流量价值洼地,保障高毛利,以保证销售费用(正常来说,只要是涉及甲方的,都会有销售费用,只是不同的公司不一样,一般来说,代理型公司最高,技术型公司最低)和研发费用(互联网广告公司好歹也是科技公司)。
——————————更新的分割线——————————————————
从资本的角度拆分下互联网广告业务
代理型业务:
代理型业务又存在不一样的地方,分为流量型代理和客户性代理;流量型代理指得是类似SEM、广点通等,你主要是去做某种流量的变现代理;而客户型代理,指的是你能够代理某一客户某一部分的全部预算;第一种是媒体导向型,第二种是客户导向型。第一种的特点通常是价格战,拼的是媒体返点(为了安全,媒体也会给不同公司做代理,当然也会有独代,但很多巨型媒体或者叫刚需媒体的独代需要付出的成本广告公司也hold不住),比如说SEM,最后可能都演变成拼盘子之后的价格战,为了拿最高的返点,不停的寻找客户拼盘子。第二种客户导向型的话,基本就是吃准几个客户,去把客户的需求去寻找供应商或者自己做(类似于4A的角色),拼的是服务(回扣,官方称销售费用,通常也是服务的一部分)。
以这两种类型的业务为主来进行业务发展,通常会导致一个问题:销售成本过高,或者说受上游渠道限制过于严重,得不到米国人民的认可。
技术型业务:
因为广告行业涉及产业链较长,所以会存在较多的公司切入。比如说专门做数据监测的、专门做广告系统(ad server)的等等做系统服务的业务平台,不涉及流量的直接变现,只是提供技术型服务;另一种,则是直接涉及变现的,比如DSP/SSP/ADX,以及之前的广告网络/网盟。
在行业前期,因为基础设施不具备,所以技术型服务业务会切入得特别快,比如说移动上的友盟等,但随着行业的发展,要么是大平台方会切入这一块儿,以免费或者更稳定的服务来cover掉市场,挤压你的生存空间,要么就直接收购,成为自身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技术型服务公司在流量转移前期的时候会过得比较滋润,但是后期会相对滞涨。 这一类技术业务,通常都无法成为行业中具备话语权的一环。
另一类业务,直接涉及变现的,则会比较有意思。在之前没有讲人群精准,更多的是基于媒体投放的时候,不存在特别明确的技术型网盟/广告网络,因为本质上有一头(流量或者客户)有一定优势,都能活得还不错,所以,网盟/广告网络在讲人群精准之前,基本还是类似于代理型业务,技术只是一个相对辅助的产品,在技术含量上,更多体现的是内部预算的动态平衡(因为流量和客户都是自己的,如何让客户把钱都花出去,如果让库存最小化,是最核心的问题,虽然也很难,但因为匹配量本质不会特别大,人工经常能解决大多数问题)
在讲人群精准之后,找人要比找媒体复杂很多,同时,可获取的流量一下子出现了指数级的增长,原来用在网盟上的堆人精细化运营战术就不太够用了,技术的地位一下子就上升了。所以,出现了愿意以技术解决问题的公司,但是,精准营销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给准确的人,投准确的广告,要在这四个维度上都做的准,需要投入的力量是较大的,互联网热不是一天两天了,人力成本又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获取、挖掘、应用的积累,精准的粒度就会极大下降,甚至会不如网盟的媒体精准。所以,技术型公司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力成本的前期投入,并且需要预算来进行数据的闭环验证。
这一类技术公司,会在前期投入的时候碰到较大的问题,只能依靠资本去支撑,但如果自身的成长速度比不上行业的成长速度,基本上都熬不到最后的时刻就挂掉了。
可以看出来,面对资本市场,几个核心问题点,是互联网广告公司不得不面对的
1)做代理有毛利,但是国外资本市场不看好;
2)做基础服务切入比较快,但后期比较苦逼,价值会不断被压缩;
3)做网盟,其实大多数时候本质上是个代理;就是从批发到零售的区别,也是资本市场的问题;
4)做精准服务(DSP),技术投入太高,没有毛利,压力很大,需要不断去扛。
这只是台面上的,台面下还会碰到很多问题。比如说,流量的作弊问题、运营商的劫持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这个行业黑产业链的一环。
所以,从规律上来看,走的较远的互联网广告公司通常会这样玩。
第一个阶段:发掘流量价值洼地,如果发掘不到,下面就不成立,就只能去红海里拼一碗饭吃
这个阶段,流量价值洼地尚未被发觉,这个时候,谁有流量谁就有发言权。
这个阶段的核心: 发掘流量价值洼地,在流量价值低估的时候,切客户或者切流量,攫取第一桶金;
这个阶段,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拉资本入伙。这个事情做得好,还是坏,决定了你能走多远。如果能拉到资本入伙,我们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如果我们拉不到风投入伙,那就别扩大发展了,踏踏实实赚钱,把这个业务当成一门生意来做,核心目的就是赚钱。
第二个阶段:绑定大客户,积累数据,做深某个行业。
这个阶段,流量价值洼地已经被发现,这个时候,谁有客户就有发言权。
这个阶段的核心:客户的需求是根本,流量只是基础,客户的需求会逐步影响流量,进而导致流量的分层或变革。(比如说微博广告,经历了微博内容广告——微博banner广告——微博信息流广告的三个阶段,基本都是客户预算分配导致流量的自我进化与调整);
在第一个阶段融到的钱,目的不是养业务团队,而是开始做基于流量变现/营销优化的产品技术团队,做大概念,对于代理业务本身的优化和对于自身营销价值的扩大化,都会对自身的估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只做代理很容易被流量掐死,只有扩大覆盖面,才有可能做大。
产品技术团队要开始做基于客户需求/行业需求的营销优化积累,即围绕『四个准确』来进行相应的积累,至少要在某个行业做的出类拔萃,能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东西,便于第三阶段的突破。
第三个阶段:扩大再发展
这个阶段,流量价值洼地已经不存在,基本行业对于流量的竞争已经处于红海,客户对于流量认识也足够,那么这时候拼的就是产品技术基于流量的深度优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向循环。
其实能挺到这个阶段,要么有自己独特细分的流量认识,要么有自己独特的行业投放经验,基本在某一方面已经相对有话语权了,在这个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资本价值。
所以,到这个阶段之后,就可以考虑出售变现/抱大腿或者上市了。
一般来说,以国内的并购环境,基本上被并购就很难有独立发展了。所以,并购肯定是要寻找最合适的买家,比如说可能在估值上最不利的代理业务,因为也是互联网,所以会被国内的A股传统公司所需求,做大概念和估值(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去年国内很多的广告公司会被什么水泵公司之类的收购了吧);比如说某些垂直领域的业务,你的积累恰巧是某些巨型公司所不具备的能力,那就有空间了,怎么卖个好价钱,看怎么谈了,嘿嘿。当然,本质上是彼此的需求程度了。
上市的话,其实之前也说过,能熬过这个阶段的公司不多,而中国的环境也确实比较复杂,从目前来看,纯互联网广告公司在这个行业中本质都是依附于上下游的一个中间环节,而在国内资源高度整合的趋势情下,互联网广告公司确实会过得比较累。
——————————————————总结——————————————————————
互联网广告公司由于发展速度会比较快,能有比较灵活的变现方式,在利润上对于资本市场有独特的价值;
而由于处于变现的前沿,在某些技术积累上,比大公司更灵活,也会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因为没有用户这一互联网估值中最核心的资源,同时也是依附于各个环节而存在的中间环节公司,所以在中国这种资源整合型互联网环境下,相对发展得没那么顺利。
end……
P.S. 在知乎回答问题基本都是不断打脸的过程,回过头看看我几年前回答的问题,经常出现对行业的认识不足而乱回答的现象,可能这个回答,很快也会被打脸:)
全文更新完毕,不过还是如蜻蜓点水,很多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谈透彻,但是废话了那么多,还是希望对业内业外的各位多少有些帮助。
===========================================
离开互联网广告业有半年左右了,算利益相关吧。
几年以前,是看好。现在,自然是不看好, @杨欢欢 的回答中已经讲了很多。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厘清几个问题。
第一,最大的几家互联网公司的主要营收都是广告,包括 google, facebook, 百度, 阿里,不过我们并不他们称作互联网广告公司,而是说他们是搜索,社交,电商公司。这里说资本看好不看好,自然说的也不是这些有2C产品的公司,而是说像Criteo, RocketFuel这样的2B的广告技术公司。
第二,互联网广告技术公司本身是有价值的,也是能够赚钱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是难以扩张,缺少生存空间的,这个就是我所谓的互联网广告公司的“商业模型问题”。
第三,风险资本的目的,是通过资金,帮助公司快速扩张,并通过特定的垄断地位,后续收到高额回报。但是广告技术公司,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也就意味着,被并购,是风险资本投的广告技术公司的最佳出路。
当然,还有一种出路,就是变得不那么像广告技术公司。
先写个提纲,慢慢回答这个问题
理解流量,互联网广告的产业终局
各个互联网广告公司,在对外宣传的时候,总是在说技术领先啊,处理大数据啊,但是互联网广告,和传统的广告业一样,是个流量生意。广告公司,广告主,并不是跟着技术走的,而是跟着流量走的。报纸兴起成为大众传媒的时候,广告投到报纸上去;广播能够接触到最多的听众的时候,广告投到电台里去;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更是带来了广告业的黄金时代。 在我们讨论互联网广告的各种技术优越性的时候,当我们使用广告业最喜欢用的buzz word——”digital marketing”的时候,我们要明白,技术优越性并不是互联网广告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用户在互联网上花了越来越多的时间才是。
比起传统的媒体比如新浪,或者传统的门户网站比如新浪,Google,Facebook和淘宝这样的“媒体”中的互联网广告是一个更好的生意。他们完全没有内容制作成本,内容是通过技术手段(比如爬虫)获取,或者干脆是由用户免费送给他们的(比如社交网络)。长期运营中不需要高额的内容制作成本,使得他们更像是“商业地产”这样的生意,只要把系统搭建好,坐地收钱就可以了。而他们比之商业地产又有一个优势在于,他们的扩张没有土地成本,也不需要担心垄断问题,所有的人都只能去家附近的购物中心。而所有的人,都使用同一个搜索引擎,同一个电商网站。
所以互联网公司争夺的,叫做“流量入口”,这个才是互联网广告的核心战场,而这个战场,是巨头们的战争,而不是各个独立互联网广告公司的战争。而依托于流量入口,各个巨头会进一步建设各自入口之外的广告网络,好似古代门阀豪强兼并土地一般。这场战争中,独立的互联网广告公司毫无胜机,因为他们手上的牌太少了,这个和“努力”,“技术”无关,这个是战略层面的差异,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弥补。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基于对于“流量”的结论,来看看互联网广告公司的商业模型问题。
互联网广告公司的商业模型问题
说道互联网广告公司的资本价值和商业模型,那么有几家公司是绕不开的,第一个是1998年已经上市,但是在2007年被Google以31亿美元收购了Doubleclick。Google以后者为基石构造了自己的展示广告网络,并在整个广告营收中占了相当可观的份额,算是相当成功的收购案。第二个是2010年,Google又以7.5亿美元收购了AdMob,将其变成了其移动广告网络,而AdMob成立于2006年。最后一个是2013年上市的专做retargeting的Criteo,目前市值25亿美元。而大量的新的互联网广告公司,其实都是以这三家为标杆的,特别是Doubleclick和AdMob。
Doubleclick和AdMob在收购前的路径非常清楚,就是在市场早期跑马圈地,并在市场上占据了足够多的份额之后,卖给市场上的支配者Google。Doubleclick成立的1996年,Netscape还如日中天,上市的1998年,第一次的互联网泡沫还没有破裂。在AdMob成立的2006年,iPhone都还没有上市。
Doubleclick和AdMob的商业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广告网络(AdNetwork)的模式,在流量端,尽可能接入多的媒体,在客户端,尽可能接入足够多的广告主。通过先发或者资本层面的优势,尽早获得规模效应。由于相对于单个的媒体,由于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广告主,使得媒体端的流量变现能力更强。
这个模式看起来非常清楚漂亮,不需要在媒体端经营内容,轻资产。但是,这个模式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在于没有“复利效应”,或者说,即使经营地不错,也很难挖出一条深深的护城河。
2C端的互联网公司,成长过程中,累积的忠实的用户,是他们最深的护城河,2B端的软件公司,通过深入嵌入到企业的内部运营流程中,锁定了终端客户,这也是他们最深的护城河。
然而对于单纯的第三方互联网广告公司,流量并不真正在自己手里,而在媒体手里,所以在C端没有忠实的用户,而在B端,客户是跟着流量走的,广告系统并不会嵌入广告客户的日常运营流程,所以始终不能真正锁定B端的客户。而更加尴尬的是,本来以为可以通过尽早进入市场而占有的规模优势,当市场上真正出现C端的巨头的时候,完全不值一提。市场上任何一家独立的DSPAN的收入,都不到百度搜索广告的1/10,而客户数量,恐怕连百度的1/20都没有。
所以当和巨头去竞争媒体流量的时候,独立互联网广告公司是没有任何机会的。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殚精竭虑,也只是减缓自己在媒体端不断被巨头挤压的过程。而最后的好出路,就是出售给某一个C端的巨头,成为其业务线或者产品团队的补充。
回过头来看,互联网广告公司的商业模型,由于在B端和C端都没有足够好的办法锁定客户和用户,仍然更像一个专业服务公司,也就是传统的广告代理公司,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的互联网广告公司,通常都有广告代理业务,并且常常以广告代理业务起家。
所以不少在市场上做得不错的互联网广告公司,通常都在特定的垂直领域薄有声名,比如有些成长于B2C电商大发展的时间,有些专注于游戏客户的流量采购,有些专注于为4A品牌代理提供服务,他们可以随着技术和产业链的变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从百度在2005年上市之后,成为一个垄断公司的战略机遇就已经失去了。
而作为一个专业服务公司,互联网广告公司又会遇上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人走茶凉”的流水和GMV。
误导人的收入
对于行外人来说,不同于那些2C的产品,任何一个获得投资的互联网广告公司在很早期,都会有吓死人的收入。成立一年的公司,有个几千万营收根本不是个事儿,成立两三年的公司,有个几亿的收入,也不鲜见。如果按照头几年的营收增长速度,这些互联网广告公司怎么也应该是个独角兽啊。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国内一家独立上市的互联网广告公司都没有呢?
因为,这些互联网广告公司在最早期,就把最容易“变现”部分的收入变现了。而这个,也是大量依托于人的专业服务公司会遇到的问题。而这些变现的收入,却不是“利润”,也没有成为这家互联网广告公司的护城河。
通常,互联网广告公司快速获得的营收,往往来自少数大客户,这些客户或许因为广告公司优秀的专业服务,或许因为广告公司管理层个人的情面 ,或许因为特定时期人无我有的广告产品,选择了某一家互联网广告公司。但是,这些营收,通常只能是账面上好看,由于广告公司本身并不能“控制”流量,通常这些收入对于广告公司来说,只是过一过账面罢了,实际真正获得大量收入,是对应投放广告的媒体。更糟糕的一点是,由于广告投放还存在一个账期和应收账款问题,对于大客户,广告公司常常要为客户垫款先付款给媒体,然后才能从客户拿到最终的广告费。好不容易从风险投资手上融来的钱,都扔到这些垫款里了,大大优化了客户公司的现金流,做了一回雷锋!
事实上,由于媒体成本对于广告公司来说是基本没有优化空间的,只可能一年比一年贵,看收入对于互联网广告公司是没有意义的,看毛利才有些作用。而因为 “吐返点”这个奇葩的中国特色的存在,带来了财务报表上高额的销售费用,某种程度上,看毛利也看不明白公司的业务,到底是健康增长的,还是只是账面上的一个数字。毕竟,如果资本只是对收入有压力,大可以让本来广告主直接采购包断的媒体流量,走一下我们这个专业服务商的账么。媒体的收入没有变,广告主的支出也没有变,但是通过广告公司走一走,广告公司的营收数字不就上去了么。然而,实际上这些收入又创造什么价值呢?
即使上面的这些问题互联网广告公司都小心谨慎地避开了,他们还面临一道槛,就是是否仍然可以以早期的成长速度继续扩张。如我在前面所说的,互联网广告公司的本质是一个“专业服务公司”,意味着对于客户来说,重要的是你的“专业服务”。而相比于会计师事务所,互联网广告“专业服务团队”对于公司品牌的依赖并不大。这就意味着,自立门户对于从业者来说,始终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如果说在早期团队通常还是互相信任的老伙伴,同时资本的投入让大家都还能看到Cash out的诱惑的时候,这个矛盾并不突出。那么当团队规模逐渐扩大,而独立IPO有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分行李”就不是说说笑笑的故事了。
所以,早期的快速增长的营收,到最终许多人自立门户,市场让大家看到不止一次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黑暗面和出售信用
这一部分其实和正经的互联网广告无关,但是又始终是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
作为一个专业服务公司,随着公司的成长,从不知名到知名,从少数几个客户到大量客户,实际累积得到的复利是什么呢?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信用”。每一次为客户服务广告投放的时候,我们从这个“信用”的池子里面借了一些东西出来,如果我们服务得不错,客户满意了,我们得到了一些收入,并且能够重新给池子里面还上更多的信用。如果我们搞砸了,我们也许还是能够收到广告投放的费用,但是我们借出来的信用,就不翼而飞了。然而,如同前面所说的互联网广告公司不掌握流量的尴尬境地,好好为客户服务其实不是个“来钱快”或者有“爆发性增长”的行业,所以,“原力的黑暗面”应运而生了。
既然不掌握流量, 那就去“偷”一点,于是,电信弹窗式的流量劫持大行其道,连垄断流量的2C的互联网公司都不堪其扰,换成HTTPS。如果效果不好,也不妨去“偷”一点,于是,替换入站来源的订单劫持也大行其道。如果流量不够,那不妨去“生产”一点,于是,虚假流量和点击到处都是。如果想要真实流量,还有更高级的“广告位随机部分流量替换”这样的高科技技术呢。
这些事情,对于纯粹是以赚钱为目的的“黑产”来说,是赚到了钱。但是对于以累积“信用”为长期经营之本的专业服务公司来说,却是一件得不尝试的事情,通过这些手段,也许你挣到了更多的钱,却是以永久地出卖掉了一些“信用”为代价换来的。而“信用”本身,可并不便宜。
事实上,无论是虚假流量,还是流量劫持,都是互联网广告商的大敌,因为一不留意,你的“信用”可能被他们卖了而不自知。无论你是AdNetwork,DSP还是CPS联盟,这些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黑产们挣到了钱的同时,你可是当作真实流量采购的,客户们骂的可是互联网广告公司,消失的“信用”也是这些互联网广告公司。
反作弊始终是互联网广告公司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反作弊是有成本的,比不得一本万利的流量劫持,这也始终是整个行业的一大痛点。如果不多抓几个运营商中高层进去个10年20年,我看,互联网广告业还是洗洗睡吧。
锁定客户,不做“广告公司”
最后一部分,来谈谈互联网广告公司的出路问题。如果你不希望像DoubleClick和AdMob一样卖身(这其实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哎),也不喜欢只是搞吹流水扯淡,而是要做一个”decent”的公司,其实也是有很多办法的。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忘了靠垄断,靠信息差去赚大钱,不要寄希望于像巨头一样,站到媒体端去依靠流量赚钱。任何技术和战术上带来的短期优势,也完全无法弥补在由于不掌握流量在战略上相对于媒体和巨头的劣势。依靠技战术来赚取收入是没有问题的,寄希望于靠技战术来作为公司基石是完全不可行的。
第二点,既然不可能站到媒体端,也不可能站在媒体和广告主的中间作为垄断平台谋取利润,那么,就要坚决地站到广告主那一端去,服务好客户,是广告业的生存之本,说到底,作为一个轻资产的“专业服务公司”,只要服务好一两个客户,就生存下来了,多服务好几个客户,日子就过得不错了。
当然,只是做好“专业服务”,仍然有一个问题,在于这样的公司,其实并不太需要大量的资本介入,几十个人的小团队也许获得更舒服。而且,这样的服务公司,对于做技术和产品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吸引力。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回头去看一看,在这么多广告技术公司中,独立上市,并且过得不错的Criteo和其它人有什么不同?
Criteo符合我前面说的两点,他本身不是靠垄断流量来赚钱的,虽然他自己通过各种方式,优先抢占了大量的优质流量,但是并没有垄断任何媒体,他也是彻底地站到了广告主那一端去,靠retargeting这一个产品服务所有的客户。更进一步地是,他越来越不像一家广告公司,而更像一家CRM的SAAS公司,Remarketing这个产品是只服务于存量客户,而不是增量客户的,而Criteo自己除了Remarketing的广告产品,还有Dynamic Email的EDM产品。并且,如果你仔细研究过Criteo的Dynamic Remarketing产品,他们是配合了广告客户,针对客户的行业特性,在客户端,做了定制的落地页的。不要忘了,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的软件时代,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的优越性就在于”Lock Down”客户,当客户使用了你的软件系统之后,就被你的软件系统锁定了,数据库产品,ERP产品,以及电信产品不都是这么挣钱的么?如果说作为广告代理公司,虽然有着轻资产的好处,但是由于单个客户流水金额大,可替换性强。任何大客户层面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搞垮一家广告公司。Mad Man里面Lucky Strike对于SCPD的重要意义,是有着现实生活中的原型的。
Remarketing本身不是一个独一无二,别人都做不了的功能,现在哪一家互联网广告技术公司做不了Dynamic Remarketing? 只有依靠超高的续约率(据说90%以上),才是Criteo不断扩张和高额利润的基石。
如果广告技术公司的服务,能够嵌入到客户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去,就像Oracle和SAP一样,会是一个更好更长久的生意,这个,也是我认为的数字营销公司的最好的出路。
资本市场欢迎一切能够为资本市场带来资本积累的模式和企业!
所以与其说互联网广告公司,你不如更加务实一些,是你的广告公司的模式!
概念好 数据都不准 一堆大忽悠 嘿嘿
阿里巴巴名副其实也是家广告媒体公司
当然啊,广告是互联网公司变现的重要渠道啊!
拿大家熟悉的滴滴打车来说吧!
你真以为他们现在能从打车上赚到钱?赚的还不够补贴给用户呢!
但是你每次打开滴滴打车的那张广告海报,可是有公司花真金白银买下的啊!
很多做大一点的互联网产品或者互联网平台,广告都是他们很重要的收入来源哦!
有关注大数据欢迎加我信微:idacker 纯手打!不玩复制粘贴。
受欢迎啊。乃是被并购的佳品啊。行业正快速增长,标的知道花无百日红,愿意卖。卖家也想来吃甘蔗最甜的一段,反正你能管三年就行。有点类似前两年的手游。
主要是不缺钱,几十号人,销售占大半,现金流可以过冬,也就没去找投资
没有垄断就只有服务,垄断的可能性较低,服务又有大部分看在和广告主的关系上
水一下:引入第三方检,对广告商测不做假;搭建流式计算平台为下游提供实时数据;将remarketing做到很高的续约率,这是不是一个较好的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