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难道不是用美元?
美元就是统一货币。
来自网络
TPP是中国面对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它有可能逆转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大局面。
有没有这么严重?
主流媒体对TPP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是轻描淡写,很多评论都是从正面论述,对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几笔轻轻带过,最终的结论大半都是这样:TPP对中国外贸有影响,但并不大,中国本身的市场够大,不相信世界其它国家可以绕得开中国。
我突然想到了北洋水师海战开打前,想到了清末清军与八国联军开战前,那个历史时候中国人也是一边倒的轻视外敌。皇帝喜欢听什么观点?我强敌弱,我军必胜。于是,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某种高傲的、轻视问题的大语境下。当人们把舆论和思维集中到这样的一个结论——“TPP是美国给中国设的一个局,咱不怕,老祖宗早有应对之道,中国多发展几个自贸区就可轻易化解”的时候,是否我们真的就可以躺下了继续安心赚钱了呢?
关于“踢屁屁”的来龙去脉和它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之前三篇文章都有专门阐述。今天谈谈TPP的货币效应。
TPP背后的货币和金融势力
TPP看似一个国际自由贸易区,其实它也是一个货币体系。在这个经济圈中,最关键和本质的问题是,成员国用什么货币进行贸易结算和交易。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美元是TPP货币体系的根基,这也是美国人玩命推行TPP最重要的考量。当然,日元、澳元和加元也是TPP经济圈中的重要的交易结算货币,但相比美元都无足轻重。
TPP成员国在贸易和资本交流的基础上,自然会增进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储备方面更深层次的合作,对各国货币的国际化都有好处,当然最大得益的是美元。美元的霸主地位会因此而得到不同级别的强化。一旦TPP货币势力圈形成,随之而来,必定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比如,TPP投资银行,TPP国际保险,等等。
TPP + TIPP = 美元 + 欧元 + 日元(经济圈)
再考虑到紧随TPP之后要开张的TIPP,世界至少70%以上的经济体连成一体,从货币角度看,会有什么变化?
从长期看,如果汇率是充分自由化的,那么一定会出现一个货币同化的过程,也就是,在成员国之间汇率越来越趋于稳定,汇率波动越来越小,大国货币有取代小国货币的倾向。这个时候主要国际货币将受益,而小种类货币的发行市场将缩小,变成大国货币的一种服从。
当TPP和TIPP都达成协议并开始生效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经济圈将自由三种主要功能性货币:美元、欧元、日元。我估计,在各国货币储备和结算交易总量中,美元将占到至少70%以上的货币份额。这显然大大提升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和价值。
因此,从远期看,美元的升值大周期刚刚开始。
TPP给人民币国际化加了一道锁链
人民币成为一揽子国际货币的一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当中国还在为争取成为一揽子国际货币特别提款权(SDR)的成员国而努力时,TPP就像一条无形的大锁链,凭空套落想要国际化的人民币。从国际金融角度看,TPP的问题不仅是贸易问题,更是货币问题。为什么?
TPP和TIPP这两个美国主导的大贸易圈子主要用什么货币结算?人民币吗?当然是美元。美国人暗度陈仓,“踢屁屁”和“踢我屁屁”这两个圈子表面上看起来是贸易圈,实际上是货币圈,是金融圈。通过这两个圈子的贸易和资本流动,增加了国际上对美元的隐形和硬性的需求,巩固和加强了美元在世界经济市场的霸主地位。
国际上至少70%的市场流通美元,剩下30%的地方也大部分流通美元,你人民币怎么走出去?边贸可以消化一部分人民币,但是很有限。
对中国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是漫长的一条道路,急不得,也未必要担心,不国际化也没什么大不了。但TPP给中国在金融方面带来最主要的问题是汇率稳定方面的挑战。当美元在国际市场上需求增加,而人民币国际化受阻,相对而言,人民币比值可能面临高估,汇率调整的压力很大。人民币未来很难不面对贬值的压力。
TPP一箭双雕,不但打压中国的国际贸易空间,而且也锁定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
TPP侵蚀人民币经济圈地盘
在没有TPP的时候,假定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交易总量中占10%,在TPP生效后,特别再加上TIPP,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交易活动总量中的比重可能会下降到3%以下。
从货币流角度看,贸易充当着货币资金流的渠道,有贸易的地方一定有货币,而且,有什么样性质的贸易活动就有什么样性质的货币。
TPP协议要求:成员国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要享受相同的待遇,并限期逐步实行国有企业私营化;成员国实行自由贸易、货币自由兑换、开放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开放金融、建立诚信体系、降低GDP能耗、建立环境保护体系等等;成员国的政治体制必须尊重自由、民主、法制、人权等普世价值观。
其他条款我们不说,单说货币自由兑换。按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再给十年时间,人民币也不能做到自由兑换。特别在最近几年,人民币自由兑换基本是一个空谈。如果现在放开人民币自由兑换,必然会导致经济大幅动荡,资本大量的外流。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在这个前提下,人民币不但进不了TPP和TIPP的经济圈子,而且在圈之外的交易需求也可能大幅度地减少。
人民币国际化将受困于TPP原产地规则
“踢屁屁”圈子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彻底原产地规则。这是啥意思?就是TPP成员国要享受零关税,所有商品的原料必须在TPP的圈子里买,否则没有任何优惠。这是强制性的条款,没有时间缓冲,没有弹性空间,不商量。
比如说,日本现在从大陆进口大量汽车零部件,以后不行,只能在TPP圈子里采购,不然没有税收优惠,这就迫使日本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向越南等国家转移;再比如,越南现在从中国进口大量棉花做衣料服装,以后就不行,要享受TPP圈子里的税收优惠,就必须从其它TPP国家采购,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在这样严格的原产地规则下,你的选择貌似只有两条:要不在TPP里玩,要不在TPP外玩。
如果严格限制原产地的规则,中国优势将荡然无存。为什么?第一,中国三十几年来建立的出口工业主要是加工类型,真正像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很少,如果原料是中国的,你就进不去TPP的贸易圈,如果是到这个加工的,你也进不去TPP的贸易圈;第二,过去中国出口优势建立在劳力低成本和政府出口补贴这两项上,未来TPP圈子零关税,加上越南这样的低劳动力成本国家,我们的产品哪里有优势?
这两天有不少专家认为,应对TPP的策略早已成熟,那就是搞双边和多边的国际自由贸易区,你美国搞大圈子,我搞小圈子,这个完全可以化解TPP给中国外贸带来的困境。截止到今年6月,中国已签署的双边自贸协定已经达到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西兰、新加坡、巴基斯坦、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这个是不是跳出TPP大圈子封锁的办法?
目前看起来,这也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真正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论证。
假定越南与中国签订双边自贸协定,在中越自贸区和TPP这个圈子之间,越南怎么选择?因为有了严格的原产地规则,越南销往TPP成员国的产品不能使用中国的原料,这肯定减少了越南向中国进口原料的需求。同时,这把越南对中国的贸易品严格限制在越南本国市场需求上,不说市场量的大小,这种需求肯定是那些绝对低成本的产品,这个在中国劳力成本大大高于越南的情况下,又有多大的成本优势?不容乐观。而且随其它东南亚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申请加入TPP,对中国出口产品形成新的竞争冲击,会进一步挤压中国的出口市场,市场容量会显著减少。
其实,未来最大的问题不是对外贸易的通道变窄了,而是外贸的综合成本变高了。首先,双边和多边贸易的谈判和交易成本变高了;其次,国内的生产成本加大了。总体上看,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弄清了原产地规则,那么从货币角度看,TPP的严格原产地原则将阻碍人民币对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的货币渗透,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将因此遇到未曾料及的阻碍。
真正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有没有应对之道?目前看起来有以下四个应对的策略:
第一, 就是很多专家谈到的,发展国际多边自贸区经济。虽然TPP在某种程度会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不利,但在TPP的12个成员国中,新加坡、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已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与中国有自贸关系,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也与中国有双边自贸协定,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顺利,“踢屁屁”游戏圈也就剩下美加墨三国。比如,越南成功加入TPP,中国企业可以去越南设立工厂,然后将产品从越南出口,这样就可以弯道突破TPP的封锁。话虽然这样说,但上述加入了“踢屁屁”的国家都是脚踩两只船,看哪边获得的好处多。如果在与中国贸易交道中,还是掉到坑里,它们也没有那么傻了,我们参加的那些双边贸易协定也会形同虚设,关键还是要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
第二,中国进不了TPP,俄罗斯也进不了TPP,这样使得中俄两国在经济合作上进一步靠拢,这就至少保证了中国的能源供应,对俄国来说,中国向其提供了优质的制造工业和消费市场,互惠互利;
第三,台湾和香港是很好的棋子。这是杨恒均(博客,微博)提出的方法。台湾和香港应该有资格申请加入TPP,如果它们成功,中国大陆可以曲线救国,弯道出击,这至少是一种值得思考的选择;
第四,前三个办法都是短期效果的、被动的,或者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真正的办法和希望还是毛泽东说的靠“自力更生”。但今天的自力更生不是闭关锁国,不是勒紧裤腰带,而是靠挖掘内部的潜力,这个潜力就是改革。不要人家推你一把,踢你屁屁一下,你才动一步。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但今天的发展不是再拼GDP,不是再搞钢筋水泥砖头大产业,不是再加大政府投资,再集中力量办大事。今天的发展是搞真改革,不是文件上的改革。没有全面的真改革,我们几乎走到了路的尽头,河里没有石头了,连沙子也摸不到了。不改革,死抱着自己的权力利益不放,必然死路一条。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看中国人的自我觉醒,是不是真正推进改革,是不是继续努力保持对外开放,对内深化改革,是不是继续打破垄断,继续鼓励创业创新。如果是这样,情况并不会像大家预估的这么坏。如果中国多一些像华为这样的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让这些企业去参与世界贸易竞争,中国就完全不用担心。如果中国改革不顺利,还是沿用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内生的需求就无法得到激发和释放,国内消费市场就很难崛起,内需不可能成为经济的主动力。从过去WTO实战经验中,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教训,该擦屁股的就要擦,不能不认账。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玩小聪明,白纸黑字承诺的事情不落实,在江湖上混,别人怎么继续跟你玩?
中国的改革从来都是被逼出来的,从来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发生的,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也许“踢屁屁”不是一件坏事,它也许可以从客观上推动中国的政经改革真正深入体内,不再徘徊在表层。
作者:范棣博士,自由撰稿人、独立经济学家、亚联资本董事长、银票网董事长。师从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教授。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先后担任过招商局集团常务董事、财务总监、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总行副行长高级顾问、香港友联银行(现香港工商东亚银行)总行副行长、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美国1990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银行体制改革处副处长、《金融研究》月刊主编、招商迪辰董事长等。本文摘自范棣博士的微信公众号“财经这点破事”。
引自网络
“踢屁屁”简史
昨天午间睡了一觉,还没醒,微信就不断嘟嘟地报信,好几条都关于“踢屁屁”(TPP)的。总之,听说很快要“踢屁屁”了。
哪个网民这么幽默,把最近闹腾的沸沸扬扬的TPP,叫成了“踢屁屁”,还挺形象。TPP全称是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即“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关系协定”,它的前身叫“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近年来中国人和美国人闹得有点情绪激动,美国几乎已经成为了阴谋的代名词。就说“踢屁屁”吧,很多人连TPP的全称都不打算整明白,但大家都认定了所谓TPP就是美国人设计的专门针对中国的一个局。是不是,咱不肯定,从踢屁屁的历史看,起码最初的主意不是美国人想出来的。
最初想搞“踢屁屁”的是新西兰、新加坡、文莱、智利这四个小屁屁,那还是在2002年,就在中国刚加入WTO几个月。尼玛,中国刚加入一个大圈子,就有小屁屁搞起了小圈子。当时,WTO绝对是一个大江湖,谁看得起踢屁屁的小水塘?搞去呗!话说这四个小屁屁就真搞起来了。2005年5月,四个小屁屁签署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咱大中华没看上,但老美看上了。老美看上的时候,大中华也没怎么在意。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一起玩踢屁屁。小庙来了一个大神仙,一个大神不好玩,美国马上把澳大利亚和秘鲁一起拉过来踢屁屁。最重要的是,美国人把小庙的名字改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变成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战略”没了,“经济”也没了,好大气啊!
不要战略,不来虚的,玩实的,这个容易理解。不要经济什么意思?这里貌似有特么的阴谋。没有“经济”是甚意思?是不是不光是贸易协定?不光是经济协定?还有别人?是的,美国人暗中做好了一张协定的底牌:TPP协定不光是贸易和经济内容,还有政治等内容。说白了,凡是到这一桌来打牌玩踢屁屁的屁屁们,要和普世价值挂钩。
到2010年,马来西亚和越南宣部要入伙,之后日本、加拿大、墨西哥也嚷着要入伙。
TPP谈判涉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谈判至今已历时5年多。根据《央广财经评论》本月5日的报道,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也就是TPP,这项协定的协商今天出现了新的进展。在经历长达五年的谈判之后,参加谈判的各国接近达成一项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就是说,协定很快就要签订了。华盛顿邮报说,这是历史性的一笔!
踢屁屁的“底牌”
美国加入踢屁屁游戏后主导了TPP规则的制定,在TPP一系列规则中,最主要和核心的精神是:贸易和服务自由和货币自由兑换。这是底牌!
自由贸易包括什么呢?
包括零关税,包括货物、服务全部自由流动,包括所有经济监管制度必须统一标准!主要是:贸易和服务自由,即禁止设立市场各种准入门槛(比如电信、银行、煤炭、新闻等);货币自由兑换,即禁止操作汇率;税制公平,即禁止政府对行业和国企的行政补贴;国企私有化,即禁止国企参加市场竞争;保护劳工权益,即禁止把人当机器、禁止低人权成本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即保护原创、反对山寨;保护环境资源;信息自由,即包括新闻自由、互联网自由等等。
总而言之,底牌就是玩“踢屁屁”,你得接受普世价值和民主国家的规矩。据传越南为了顺利签署,准备将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越南民主共和国》。
设立TPP,是专踢中国的屁屁吗?
人家没有说中国不能加入一起玩,但是人家说,“踢屁屁”的准入资格是这样的:
TPP协议要求成员国的政治体制必须尊重自由、民主、法制、人权和普世价值观;TPP成员国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要享受相同的待遇,并限期逐步实行国有企业私营化;其他要求还有诸如自由贸易、开放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金融开放、金融监管、市场开放、诚信体系、降低GDP能耗、环境保护体系等等。
这上面的几条,哪一条中国能够做到?
货币自由兑换。这一点几乎是针对中国,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刚起步,如果现在中国放开货币自由兑换,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大幅度动荡,资本大量的外流。这一点就将中国排斥在外。
国企私有化。这一条也是针对中国的,故意以此将中国排除在外,过去十年期间,中国的国有企业不但没有弱化,反而越来越大,国进民退,越来越垄断。要想加入TPP,就要国企私有化,这对于当前的财富分配既得利益阶层的国有企业,几乎比登天还难。
与其说TPP的成立是为了限制中国对外贸易,不如说是为了躲避中国而成立的。原则上讲,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这一经济组织,但是中国不行,当然这种拒绝不是生硬的程序上的拒绝,而是采取绿色壁垒的温和方式进行的,TPP的很多规则就像是针对中国量身定做的。
除掉踢屁屁(TPP),美国又玩了个“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IPP),这个其实就是TPP模板,不过是跟欧洲和非洲玩。把踢屁屁(TPP)和踢我屁屁(TIPP)加一块,全球GDP总量至少70%都包括进来了。所以,美国这两“踢”,又被称为“经济北约”。
中国会不会主动加入踢屁屁?
即便中国有主管主观的愿望,从短期来讲,加入比较难。美国方面宣称,中国如果作为后来者要加入,必须一对一的和TPP的所有成员进行双边谈判,并且取得对方的认可,如果要和美国、日本进行双边谈判,并且要经过它们国会的批准需要很长的一个周期。
从中长期来看,美国肯定会要求我们先签署中美的BIT双边协议。最后,它还要看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措施和它所倡导的贸易投资新规则是否契合。
同时,这也要以及未来假设TPP的文本协议公布了,中国对协定中规则的认可程度将怎样,这些因素将决定中国是否会主动参加TPP。
TPP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多大?
最恶劣的影响是,TPP和TIPP如果达成,WTO就剩下中国等几个国家玩了。TPP和TIPP要求,关税为0,这基本宣告了WTO体系的瓦解,因为这样一来贸易成本大大降低,WTO体系内的国家,加上关税成本,贸易就缺乏竞争力。
说直接一点,这两个鬼“屁屁”实际上就是变相取代了当前的WTO贸易体系。TPP和TIPP这两个鬼东西几乎将全球百分之70%以上的贸易纳入囊中,而中国不在其中。如果这样,中国就基本被排除在世界主要的贸易体系外。如果中国被排除在世界主要贸易体系之外,那么中国的贸易数额会大大减少,因为加上制造成本、商务成本、关税成本等,中国的商品价格已经不可能和TPP体系内的商品竞争了。换一句话说,美国等进口大国,可能就不会从中国进口商品,这样一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会大打折扣了。中国贸易顺差大打折扣,中国的外汇占款就大幅度减少,外汇储备也将大大减少,甚至可能经常性出现逆差,因为中国进口的原油、铁矿石等是刚需。
从此中国可能从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大幅度倒退为贸易中等国,中国从世界第一贸易顺差国,可能大幅度倒退为世界第一贸易逆差国,中国从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可能大幅度倒退为外汇储备小国。
如此,这等于将中国这么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中国的贸易地位将一落千丈,甚至可能被动走向闭关锁国。更为严重的是,制造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并将引发连年的失业大潮。
WTO是谁的一个坑?
WTO不是玩的好好的,为什么他们要另起炉灶?
让我们回到2001年。那年,中美WTO谈判陷入僵局,美方准备闪了。朱镕基总理亲自去谈。以前不能接受的条件,朱镕基一个接一个的答应了。龙永图在后面急的不停给朱镕基递纸条,说“不能答应!”朱镕基不爽了,回头大声说:“龙永图,不要给我递纸条了!”
后来呢,就谈成了!此前死不答应,这次全部答应的事是什么呢?主要是开放农业、汽车、金融和医疗等服务行业。当然也不是立马开放,美国给了中国6年以上的保护期,逐步开放。而美国市场对中国是一步开放的。按照这个协议,中美贸易是不可能出现严重的贸易顺差,大致平衡。美国签了字的东西就是法律,所以回去就执行了,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签了字的东西回去还是要“研究”的,执行是要打折的。结果保护期到了,美国的农产品倒是进来了,但汽车、金融和医疗等服务,一个都进不了中国!比如,海淘货物按当年WTO的约定是免税的,但那又怎样?海关总署下了个文件,说海淘的东东是物品,不是货物!所以,后来经常有代购海淘的被以走私判刑。美国人跟咱们的商务部提异议、谈判、吵架,好久后,商务部终于认可了美国的意见,给海关总署发了函,对海关总署的文件提出异议,然后又扯了好久,海关总署回了个函,说我们没违反规定。然后商务部跟美国说,我们没办法,一起再努力!
这种游戏美国人就算看懂了也说不赢,反正我们就是没违反契约,反正你们的契约精神就是被我们的聪明才智打败了!直到几年前,美国人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是挖坑的。于是,奥巴马生气了,他发表了一个讲话,说中国一直在搭美国的便车。奥黑决定在中国主导国际贸易新标准前,抢先制定新规则。“两个屁屁”协定 TPP+TTIP,就是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如果说美国人坏,那么为什么其他国家也要加入“踢屁屁”,还是经济利益所致。WTO如果有利可图,为什么大家还要绕道而行?
当初中国历时十多年加入WTO时,不少国家就担心中国能不能认真履行WTO成员国的协议,能不能遵循游戏规则与世界各地伙伴做生意。历时多年之后,各成员国发现中国在借助加入世贸组织打开出口其它各国的大门的同时,并不能认真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各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行为屡见不鲜,并且警告无用。我们缺少契约精神,不遵守WTO的规则或者不太严格遵守WTO的规则,这也许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决定绕过中国,另起炉灶。
呵呵,流氓玩不起,但人家总可以躲的起把?人家挖坑不如你,但总可以躲着坑走吧?
我们会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擦屁屁:“一带一路”突破TPP?
到现在你明白了吧,为什么习大大要猛推“一带一路”的战略,为什么克强总理要提人民币国际化,这些策略都是应对踢屁屁的。要想突破TPP的包围,一带一路就像是一把利剑。而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民币如果不能国际化,怎么落实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要真正走出去、落实到位,人民币如果不能国际化,一带一路怎么可能走远?
TPP终于来袭了,但问题也许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严重。
第一, 虽然TPP在某种程度会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不利,但在TPP的12个成员国中,新加坡、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已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与中国有自贸关系,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也与中国有双边自贸协定,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顺利,“踢屁屁”游戏圈也就剩下美加墨三国。比如,越南成功加入TPP,中国企业可以去越南设立工厂,然后将产品从越南出口,这样就可以弯道突破TPP的封锁。话虽然这样说,但上述加入了“踢屁屁”的国家都是脚踩两只船,看哪边获得的好处多。如果在与中国贸易交道中,还是掉到坑里,它们也没有那么傻了,我们参加的那些双边贸易协定也会形同虚设,关键还是要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
第二,TPP和TIPP取代WTO,恐怕也需要一个过程。美国想在TPP和TIPP中获得绝对的领导地位,就必须驯服两个贸易大国,一是日本,二是德国,日本现在几乎完全听从美国,德国则不然,否则也不会有大众事件。再说,虽然TPP和TIPP是美国发起的民主国家的贸易俱乐部,但里面也并非和谐声一片,真正要搞成一个共赢的大圈子还需要相当的时间;
第三,中国进不了TPP,俄罗斯也进不了TPP,这样使得中俄两国在经济合作上进一步靠拢,这就至少保证了中国的能源供应,对俄国来说,中国向其提供了优质的制造工业和消费市场,互惠互利;
第四,最主要的还是看中国自己的努力,是不是真正推进改革,只要继续努力保持对外开放,对内深化改革,继续打破垄断,继续鼓励创业创新,情况并不会像大家预估的这么坏。如果中国多一些像华为这样的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让这些企业去参与世界贸易竞争,中国就完全不用担心。如果中国改革不顺利,还是沿用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内生需求就无法得到激发,国内消费市场就很难崛起成为经济的主动力,TPP就会真的踢到了中国的屁屁。
一句话,“一带一路”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国内改革是否得到落实。
美国国会一些重要议员现在正非常积极地参与到一场全新的全球货币战争中来,他们还倡议让正在进入最后谈判阶段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议员们建议,应该在谈判章程中就汇率操纵处罚问题专门列出一条:如果伙伴国违反这一义务,将受到严厉的贸易制裁。
当前,汇率操纵问题在贸易伙伴国之间几乎泛滥。然而,如果把汇率操纵等条款与贸易协议相挂钩,造成的经济、金融和就业率损失将是巨大的。
首先,当前的TPP谈判根本没有包含有关防止货币战的条款。如果美国坚持要把汇率操纵加入到TPP谈判中,那么必定会再次延迟谈判进程。因为美国之外的11个参与谈判的其他伙伴国对议员们的这一提议根本不感兴趣。对他们而言,这一提议根本无利可图。
尽管没有任何一个TPP成员国被正式按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但成员国已经很清楚一个事实,一旦TPP生效,就会有一些成员国因违反此规定而受到处罚。这些国家包括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潜在成员国韩国。比较发现,除了新加坡对美国有贸易盈余外,其他TPP经济体都存在经常账户盈余的问题,且近年来它们都大规模干预货币政策,防止本币升值而削弱出口贸易。更重要的是,近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不断提出惩处建议,因为这些成员国为了促进其出口并限制进口,都人为地压低汇市,这对美国经济非常不利。
美国已告诉其TPP伙伴国,美国希望在今年夏季之前完成谈判,这样协定就可以在2015年底之前递交国会,赶在2016年总统大选升温之前获得通过。然而,对那些一直以来都不看好TPP且不希望其通过的人而言,只要能让TPP谈判延迟,任何理由都可以,所以他们不管是否会带来经济和金融成本的增加或者美国会失去什么好处,他们会想方设法借助汇率操纵条款来阻挠TPP谈判进程。所以,必须谨防一些人找借口推迟TPP谈判进程。
其次,如果美国执意要把汇率操纵条款写入TPP章程,美国谈判代表势必会做出更多让步才能劝说其他成员接受,这样做无疑削弱了美国最初出于扩大贸易和增加投资而筹建TPP的价值。
再者,将汇率问题写入TPP章程会大大削弱国际金融架构。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的核心权力降级。此外,TPP成员国的央行独立性也会受到威胁。
汇率是重要的经济变量,而汇率都有两面性。188个成员国一直以来赋予IMF权力对全球汇率制度运作进行监督,各个成员国必须按照规定在制定汇率政策时履行其义务。然而,近年来,IMF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不敢对一些国家的汇率操纵提出指责,这一现象不是IMF由该组织的基础员工导致的,而是IMF的董事会成员加以干涉所致。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TPP伙伴国内部,如果由贸易部长们干预汇市,届时IMF在全球的角色和合法性必然会受到削弱,全球金融架构必然陷入乱局。
(作者系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前助理部长、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本报记者 王丽颖 译)
统一结算方式就是这一类组织的目的之一。
作者系美国*****助理部长。。写这么多是给中国人看的?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5 )
难道不是用美元?
美元就是统一货币。
来自网络
TPP是中国面对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它有可能逆转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大局面。
有没有这么严重?
主流媒体对TPP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是轻描淡写,很多评论都是从正面论述,对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几笔轻轻带过,最终的结论大半都是这样:TPP对中国外贸有影响,但并不大,中国本身的市场够大,不相信世界其它国家可以绕得开中国。
我突然想到了北洋水师海战开打前,想到了清末清军与八国联军开战前,那个历史时候中国人也是一边倒的轻视外敌。皇帝喜欢听什么观点?我强敌弱,我军必胜。于是,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某种高傲的、轻视问题的大语境下。当人们把舆论和思维集中到这样的一个结论——“TPP是美国给中国设的一个局,咱不怕,老祖宗早有应对之道,中国多发展几个自贸区就可轻易化解”的时候,是否我们真的就可以躺下了继续安心赚钱了呢?
关于“踢屁屁”的来龙去脉和它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之前三篇文章都有专门阐述。今天谈谈TPP的货币效应。
TPP背后的货币和金融势力
TPP看似一个国际自由贸易区,其实它也是一个货币体系。在这个经济圈中,最关键和本质的问题是,成员国用什么货币进行贸易结算和交易。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美元是TPP货币体系的根基,这也是美国人玩命推行TPP最重要的考量。当然,日元、澳元和加元也是TPP经济圈中的重要的交易结算货币,但相比美元都无足轻重。
TPP成员国在贸易和资本交流的基础上,自然会增进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储备方面更深层次的合作,对各国货币的国际化都有好处,当然最大得益的是美元。美元的霸主地位会因此而得到不同级别的强化。一旦TPP货币势力圈形成,随之而来,必定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比如,TPP投资银行,TPP国际保险,等等。
TPP + TIPP = 美元 + 欧元 + 日元(经济圈)
再考虑到紧随TPP之后要开张的TIPP,世界至少70%以上的经济体连成一体,从货币角度看,会有什么变化?
从长期看,如果汇率是充分自由化的,那么一定会出现一个货币同化的过程,也就是,在成员国之间汇率越来越趋于稳定,汇率波动越来越小,大国货币有取代小国货币的倾向。这个时候主要国际货币将受益,而小种类货币的发行市场将缩小,变成大国货币的一种服从。
当TPP和TIPP都达成协议并开始生效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经济圈将自由三种主要功能性货币:美元、欧元、日元。我估计,在各国货币储备和结算交易总量中,美元将占到至少70%以上的货币份额。这显然大大提升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和价值。
因此,从远期看,美元的升值大周期刚刚开始。
TPP给人民币国际化加了一道锁链
人民币成为一揽子国际货币的一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当中国还在为争取成为一揽子国际货币特别提款权(SDR)的成员国而努力时,TPP就像一条无形的大锁链,凭空套落想要国际化的人民币。从国际金融角度看,TPP的问题不仅是贸易问题,更是货币问题。为什么?
TPP和TIPP这两个美国主导的大贸易圈子主要用什么货币结算?人民币吗?当然是美元。美国人暗度陈仓,“踢屁屁”和“踢我屁屁”这两个圈子表面上看起来是贸易圈,实际上是货币圈,是金融圈。通过这两个圈子的贸易和资本流动,增加了国际上对美元的隐形和硬性的需求,巩固和加强了美元在世界经济市场的霸主地位。
国际上至少70%的市场流通美元,剩下30%的地方也大部分流通美元,你人民币怎么走出去?边贸可以消化一部分人民币,但是很有限。
对中国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是漫长的一条道路,急不得,也未必要担心,不国际化也没什么大不了。但TPP给中国在金融方面带来最主要的问题是汇率稳定方面的挑战。当美元在国际市场上需求增加,而人民币国际化受阻,相对而言,人民币比值可能面临高估,汇率调整的压力很大。人民币未来很难不面对贬值的压力。
TPP一箭双雕,不但打压中国的国际贸易空间,而且也锁定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
TPP侵蚀人民币经济圈地盘
在没有TPP的时候,假定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交易总量中占10%,在TPP生效后,特别再加上TIPP,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交易活动总量中的比重可能会下降到3%以下。
从货币流角度看,贸易充当着货币资金流的渠道,有贸易的地方一定有货币,而且,有什么样性质的贸易活动就有什么样性质的货币。
TPP协议要求:成员国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要享受相同的待遇,并限期逐步实行国有企业私营化;成员国实行自由贸易、货币自由兑换、开放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开放金融、建立诚信体系、降低GDP能耗、建立环境保护体系等等;成员国的政治体制必须尊重自由、民主、法制、人权等普世价值观。
其他条款我们不说,单说货币自由兑换。按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再给十年时间,人民币也不能做到自由兑换。特别在最近几年,人民币自由兑换基本是一个空谈。如果现在放开人民币自由兑换,必然会导致经济大幅动荡,资本大量的外流。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在这个前提下,人民币不但进不了TPP和TIPP的经济圈子,而且在圈之外的交易需求也可能大幅度地减少。
人民币国际化将受困于TPP原产地规则
“踢屁屁”圈子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彻底原产地规则。这是啥意思?就是TPP成员国要享受零关税,所有商品的原料必须在TPP的圈子里买,否则没有任何优惠。这是强制性的条款,没有时间缓冲,没有弹性空间,不商量。
比如说,日本现在从大陆进口大量汽车零部件,以后不行,只能在TPP圈子里采购,不然没有税收优惠,这就迫使日本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向越南等国家转移;再比如,越南现在从中国进口大量棉花做衣料服装,以后就不行,要享受TPP圈子里的税收优惠,就必须从其它TPP国家采购,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在这样严格的原产地规则下,你的选择貌似只有两条:要不在TPP里玩,要不在TPP外玩。
如果严格限制原产地的规则,中国优势将荡然无存。为什么?第一,中国三十几年来建立的出口工业主要是加工类型,真正像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很少,如果原料是中国的,你就进不去TPP的贸易圈,如果是到这个加工的,你也进不去TPP的贸易圈;第二,过去中国出口优势建立在劳力低成本和政府出口补贴这两项上,未来TPP圈子零关税,加上越南这样的低劳动力成本国家,我们的产品哪里有优势?
这两天有不少专家认为,应对TPP的策略早已成熟,那就是搞双边和多边的国际自由贸易区,你美国搞大圈子,我搞小圈子,这个完全可以化解TPP给中国外贸带来的困境。截止到今年6月,中国已签署的双边自贸协定已经达到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西兰、新加坡、巴基斯坦、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这个是不是跳出TPP大圈子封锁的办法?
目前看起来,这也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真正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论证。
假定越南与中国签订双边自贸协定,在中越自贸区和TPP这个圈子之间,越南怎么选择?因为有了严格的原产地规则,越南销往TPP成员国的产品不能使用中国的原料,这肯定减少了越南向中国进口原料的需求。同时,这把越南对中国的贸易品严格限制在越南本国市场需求上,不说市场量的大小,这种需求肯定是那些绝对低成本的产品,这个在中国劳力成本大大高于越南的情况下,又有多大的成本优势?不容乐观。而且随其它东南亚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申请加入TPP,对中国出口产品形成新的竞争冲击,会进一步挤压中国的出口市场,市场容量会显著减少。
其实,未来最大的问题不是对外贸易的通道变窄了,而是外贸的综合成本变高了。首先,双边和多边贸易的谈判和交易成本变高了;其次,国内的生产成本加大了。总体上看,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弄清了原产地规则,那么从货币角度看,TPP的严格原产地原则将阻碍人民币对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的货币渗透,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将因此遇到未曾料及的阻碍。
真正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有没有应对之道?目前看起来有以下四个应对的策略:
第一, 就是很多专家谈到的,发展国际多边自贸区经济。虽然TPP在某种程度会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不利,但在TPP的12个成员国中,新加坡、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已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与中国有自贸关系,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也与中国有双边自贸协定,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顺利,“踢屁屁”游戏圈也就剩下美加墨三国。比如,越南成功加入TPP,中国企业可以去越南设立工厂,然后将产品从越南出口,这样就可以弯道突破TPP的封锁。话虽然这样说,但上述加入了“踢屁屁”的国家都是脚踩两只船,看哪边获得的好处多。如果在与中国贸易交道中,还是掉到坑里,它们也没有那么傻了,我们参加的那些双边贸易协定也会形同虚设,关键还是要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
第二,中国进不了TPP,俄罗斯也进不了TPP,这样使得中俄两国在经济合作上进一步靠拢,这就至少保证了中国的能源供应,对俄国来说,中国向其提供了优质的制造工业和消费市场,互惠互利;
第三,台湾和香港是很好的棋子。这是杨恒均(博客,微博)提出的方法。台湾和香港应该有资格申请加入TPP,如果它们成功,中国大陆可以曲线救国,弯道出击,这至少是一种值得思考的选择;
第四,前三个办法都是短期效果的、被动的,或者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真正的办法和希望还是毛泽东说的靠“自力更生”。但今天的自力更生不是闭关锁国,不是勒紧裤腰带,而是靠挖掘内部的潜力,这个潜力就是改革。不要人家推你一把,踢你屁屁一下,你才动一步。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但今天的发展不是再拼GDP,不是再搞钢筋水泥砖头大产业,不是再加大政府投资,再集中力量办大事。今天的发展是搞真改革,不是文件上的改革。没有全面的真改革,我们几乎走到了路的尽头,河里没有石头了,连沙子也摸不到了。不改革,死抱着自己的权力利益不放,必然死路一条。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看中国人的自我觉醒,是不是真正推进改革,是不是继续努力保持对外开放,对内深化改革,是不是继续打破垄断,继续鼓励创业创新。如果是这样,情况并不会像大家预估的这么坏。如果中国多一些像华为这样的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让这些企业去参与世界贸易竞争,中国就完全不用担心。如果中国改革不顺利,还是沿用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内生的需求就无法得到激发和释放,国内消费市场就很难崛起,内需不可能成为经济的主动力。从过去WTO实战经验中,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教训,该擦屁股的就要擦,不能不认账。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玩小聪明,白纸黑字承诺的事情不落实,在江湖上混,别人怎么继续跟你玩?
中国的改革从来都是被逼出来的,从来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发生的,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也许“踢屁屁”不是一件坏事,它也许可以从客观上推动中国的政经改革真正深入体内,不再徘徊在表层。
作者:范棣博士,自由撰稿人、独立经济学家、亚联资本董事长、银票网董事长。师从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教授。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先后担任过招商局集团常务董事、财务总监、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总行副行长高级顾问、香港友联银行(现香港工商东亚银行)总行副行长、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美国1990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银行体制改革处副处长、《金融研究》月刊主编、招商迪辰董事长等。本文摘自范棣博士的微信公众号“财经这点破事”。
引自网络
“踢屁屁”简史
昨天午间睡了一觉,还没醒,微信就不断嘟嘟地报信,好几条都关于“踢屁屁”(TPP)的。总之,听说很快要“踢屁屁”了。
哪个网民这么幽默,把最近闹腾的沸沸扬扬的TPP,叫成了“踢屁屁”,还挺形象。TPP全称是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即“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关系协定”,它的前身叫“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近年来中国人和美国人闹得有点情绪激动,美国几乎已经成为了阴谋的代名词。就说“踢屁屁”吧,很多人连TPP的全称都不打算整明白,但大家都认定了所谓TPP就是美国人设计的专门针对中国的一个局。是不是,咱不肯定,从踢屁屁的历史看,起码最初的主意不是美国人想出来的。
最初想搞“踢屁屁”的是新西兰、新加坡、文莱、智利这四个小屁屁,那还是在2002年,就在中国刚加入WTO几个月。尼玛,中国刚加入一个大圈子,就有小屁屁搞起了小圈子。当时,WTO绝对是一个大江湖,谁看得起踢屁屁的小水塘?搞去呗!话说这四个小屁屁就真搞起来了。2005年5月,四个小屁屁签署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咱大中华没看上,但老美看上了。老美看上的时候,大中华也没怎么在意。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一起玩踢屁屁。小庙来了一个大神仙,一个大神不好玩,美国马上把澳大利亚和秘鲁一起拉过来踢屁屁。最重要的是,美国人把小庙的名字改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变成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战略”没了,“经济”也没了,好大气啊!
不要战略,不来虚的,玩实的,这个容易理解。不要经济什么意思?这里貌似有特么的阴谋。没有“经济”是甚意思?是不是不光是贸易协定?不光是经济协定?还有别人?是的,美国人暗中做好了一张协定的底牌:TPP协定不光是贸易和经济内容,还有政治等内容。说白了,凡是到这一桌来打牌玩踢屁屁的屁屁们,要和普世价值挂钩。
到2010年,马来西亚和越南宣部要入伙,之后日本、加拿大、墨西哥也嚷着要入伙。
TPP谈判涉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谈判至今已历时5年多。根据《央广财经评论》本月5日的报道,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也就是TPP,这项协定的协商今天出现了新的进展。在经历长达五年的谈判之后,参加谈判的各国接近达成一项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就是说,协定很快就要签订了。华盛顿邮报说,这是历史性的一笔!
踢屁屁的“底牌”
美国加入踢屁屁游戏后主导了TPP规则的制定,在TPP一系列规则中,最主要和核心的精神是:贸易和服务自由和货币自由兑换。这是底牌!
自由贸易包括什么呢?
包括零关税,包括货物、服务全部自由流动,包括所有经济监管制度必须统一标准!主要是:贸易和服务自由,即禁止设立市场各种准入门槛(比如电信、银行、煤炭、新闻等);货币自由兑换,即禁止操作汇率;税制公平,即禁止政府对行业和国企的行政补贴;国企私有化,即禁止国企参加市场竞争;保护劳工权益,即禁止把人当机器、禁止低人权成本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即保护原创、反对山寨;保护环境资源;信息自由,即包括新闻自由、互联网自由等等。
总而言之,底牌就是玩“踢屁屁”,你得接受普世价值和民主国家的规矩。据传越南为了顺利签署,准备将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越南民主共和国》。
设立TPP,是专踢中国的屁屁吗?
人家没有说中国不能加入一起玩,但是人家说,“踢屁屁”的准入资格是这样的:
TPP协议要求成员国的政治体制必须尊重自由、民主、法制、人权和普世价值观;TPP成员国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要享受相同的待遇,并限期逐步实行国有企业私营化;其他要求还有诸如自由贸易、开放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金融开放、金融监管、市场开放、诚信体系、降低GDP能耗、环境保护体系等等。
这上面的几条,哪一条中国能够做到?
货币自由兑换。这一点几乎是针对中国,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刚起步,如果现在中国放开货币自由兑换,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大幅度动荡,资本大量的外流。这一点就将中国排斥在外。
国企私有化。这一条也是针对中国的,故意以此将中国排除在外,过去十年期间,中国的国有企业不但没有弱化,反而越来越大,国进民退,越来越垄断。要想加入TPP,就要国企私有化,这对于当前的财富分配既得利益阶层的国有企业,几乎比登天还难。
与其说TPP的成立是为了限制中国对外贸易,不如说是为了躲避中国而成立的。原则上讲,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这一经济组织,但是中国不行,当然这种拒绝不是生硬的程序上的拒绝,而是采取绿色壁垒的温和方式进行的,TPP的很多规则就像是针对中国量身定做的。
除掉踢屁屁(TPP),美国又玩了个“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IPP),这个其实就是TPP模板,不过是跟欧洲和非洲玩。把踢屁屁(TPP)和踢我屁屁(TIPP)加一块,全球GDP总量至少70%都包括进来了。所以,美国这两“踢”,又被称为“经济北约”。
中国会不会主动加入踢屁屁?
即便中国有主管主观的愿望,从短期来讲,加入比较难。美国方面宣称,中国如果作为后来者要加入,必须一对一的和TPP的所有成员进行双边谈判,并且取得对方的认可,如果要和美国、日本进行双边谈判,并且要经过它们国会的批准需要很长的一个周期。
从中长期来看,美国肯定会要求我们先签署中美的BIT双边协议。最后,它还要看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措施和它所倡导的贸易投资新规则是否契合。
同时,这也要以及未来假设TPP的文本协议公布了,中国对协定中规则的认可程度将怎样,这些因素将决定中国是否会主动参加TPP。
TPP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多大?
最恶劣的影响是,TPP和TIPP如果达成,WTO就剩下中国等几个国家玩了。TPP和TIPP要求,关税为0,这基本宣告了WTO体系的瓦解,因为这样一来贸易成本大大降低,WTO体系内的国家,加上关税成本,贸易就缺乏竞争力。
说直接一点,这两个鬼“屁屁”实际上就是变相取代了当前的WTO贸易体系。TPP和TIPP这两个鬼东西几乎将全球百分之70%以上的贸易纳入囊中,而中国不在其中。如果这样,中国就基本被排除在世界主要的贸易体系外。如果中国被排除在世界主要贸易体系之外,那么中国的贸易数额会大大减少,因为加上制造成本、商务成本、关税成本等,中国的商品价格已经不可能和TPP体系内的商品竞争了。换一句话说,美国等进口大国,可能就不会从中国进口商品,这样一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会大打折扣了。中国贸易顺差大打折扣,中国的外汇占款就大幅度减少,外汇储备也将大大减少,甚至可能经常性出现逆差,因为中国进口的原油、铁矿石等是刚需。
从此中国可能从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大幅度倒退为贸易中等国,中国从世界第一贸易顺差国,可能大幅度倒退为世界第一贸易逆差国,中国从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可能大幅度倒退为外汇储备小国。
如此,这等于将中国这么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中国的贸易地位将一落千丈,甚至可能被动走向闭关锁国。更为严重的是,制造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并将引发连年的失业大潮。
WTO是谁的一个坑?
WTO不是玩的好好的,为什么他们要另起炉灶?
让我们回到2001年。那年,中美WTO谈判陷入僵局,美方准备闪了。朱镕基总理亲自去谈。以前不能接受的条件,朱镕基一个接一个的答应了。龙永图在后面急的不停给朱镕基递纸条,说“不能答应!”朱镕基不爽了,回头大声说:“龙永图,不要给我递纸条了!”
后来呢,就谈成了!此前死不答应,这次全部答应的事是什么呢?主要是开放农业、汽车、金融和医疗等服务行业。当然也不是立马开放,美国给了中国6年以上的保护期,逐步开放。而美国市场对中国是一步开放的。按照这个协议,中美贸易是不可能出现严重的贸易顺差,大致平衡。美国签了字的东西就是法律,所以回去就执行了,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签了字的东西回去还是要“研究”的,执行是要打折的。结果保护期到了,美国的农产品倒是进来了,但汽车、金融和医疗等服务,一个都进不了中国!比如,海淘货物按当年WTO的约定是免税的,但那又怎样?海关总署下了个文件,说海淘的东东是物品,不是货物!所以,后来经常有代购海淘的被以走私判刑。美国人跟咱们的商务部提异议、谈判、吵架,好久后,商务部终于认可了美国的意见,给海关总署发了函,对海关总署的文件提出异议,然后又扯了好久,海关总署回了个函,说我们没违反规定。然后商务部跟美国说,我们没办法,一起再努力!
这种游戏美国人就算看懂了也说不赢,反正我们就是没违反契约,反正你们的契约精神就是被我们的聪明才智打败了!直到几年前,美国人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是挖坑的。于是,奥巴马生气了,他发表了一个讲话,说中国一直在搭美国的便车。奥黑决定在中国主导国际贸易新标准前,抢先制定新规则。“两个屁屁”协定 TPP+TTIP,就是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如果说美国人坏,那么为什么其他国家也要加入“踢屁屁”,还是经济利益所致。WTO如果有利可图,为什么大家还要绕道而行?
当初中国历时十多年加入WTO时,不少国家就担心中国能不能认真履行WTO成员国的协议,能不能遵循游戏规则与世界各地伙伴做生意。历时多年之后,各成员国发现中国在借助加入世贸组织打开出口其它各国的大门的同时,并不能认真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各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行为屡见不鲜,并且警告无用。我们缺少契约精神,不遵守WTO的规则或者不太严格遵守WTO的规则,这也许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决定绕过中国,另起炉灶。
呵呵,流氓玩不起,但人家总可以躲的起把?人家挖坑不如你,但总可以躲着坑走吧?
我们会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擦屁屁:“一带一路”突破TPP?
到现在你明白了吧,为什么习大大要猛推“一带一路”的战略,为什么克强总理要提人民币国际化,这些策略都是应对踢屁屁的。要想突破TPP的包围,一带一路就像是一把利剑。而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民币如果不能国际化,怎么落实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要真正走出去、落实到位,人民币如果不能国际化,一带一路怎么可能走远?
TPP终于来袭了,但问题也许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严重。
第一, 虽然TPP在某种程度会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不利,但在TPP的12个成员国中,新加坡、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已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与中国有自贸关系,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也与中国有双边自贸协定,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顺利,“踢屁屁”游戏圈也就剩下美加墨三国。比如,越南成功加入TPP,中国企业可以去越南设立工厂,然后将产品从越南出口,这样就可以弯道突破TPP的封锁。话虽然这样说,但上述加入了“踢屁屁”的国家都是脚踩两只船,看哪边获得的好处多。如果在与中国贸易交道中,还是掉到坑里,它们也没有那么傻了,我们参加的那些双边贸易协定也会形同虚设,关键还是要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
第二,TPP和TIPP取代WTO,恐怕也需要一个过程。美国想在TPP和TIPP中获得绝对的领导地位,就必须驯服两个贸易大国,一是日本,二是德国,日本现在几乎完全听从美国,德国则不然,否则也不会有大众事件。再说,虽然TPP和TIPP是美国发起的民主国家的贸易俱乐部,但里面也并非和谐声一片,真正要搞成一个共赢的大圈子还需要相当的时间;
第三,中国进不了TPP,俄罗斯也进不了TPP,这样使得中俄两国在经济合作上进一步靠拢,这就至少保证了中国的能源供应,对俄国来说,中国向其提供了优质的制造工业和消费市场,互惠互利;
第四,最主要的还是看中国自己的努力,是不是真正推进改革,只要继续努力保持对外开放,对内深化改革,继续打破垄断,继续鼓励创业创新,情况并不会像大家预估的这么坏。如果中国多一些像华为这样的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让这些企业去参与世界贸易竞争,中国就完全不用担心。如果中国改革不顺利,还是沿用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内生需求就无法得到激发,国内消费市场就很难崛起成为经济的主动力,TPP就会真的踢到了中国的屁屁。
一句话,“一带一路”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国内改革是否得到落实。
作者:范棣博士,自由撰稿人、独立经济学家、亚联资本董事长、银票网董事长。师从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克洛夫教授。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先后担任过招商局集团常务董事、财务总监、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总行副行长高级顾问、香港友联银行(现香港工商东亚银行)总行副行长、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美国1990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银行体制改革处副处长、《金融研究》月刊主编、招商迪辰董事长等。本文摘自范棣博士的微信公众号“财经这点破事”。
引自网络
美国国会一些重要议员现在正非常积极地参与到一场全新的全球货币战争中来,他们还倡议让正在进入最后谈判阶段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议员们建议,应该在谈判章程中就汇率操纵处罚问题专门列出一条:如果伙伴国违反这一义务,将受到严厉的贸易制裁。
当前,汇率操纵问题在贸易伙伴国之间几乎泛滥。然而,如果把汇率操纵等条款与贸易协议相挂钩,造成的经济、金融和就业率损失将是巨大的。
首先,当前的TPP谈判根本没有包含有关防止货币战的条款。如果美国坚持要把汇率操纵加入到TPP谈判中,那么必定会再次延迟谈判进程。因为美国之外的11个参与谈判的其他伙伴国对议员们的这一提议根本不感兴趣。对他们而言,这一提议根本无利可图。
尽管没有任何一个TPP成员国被正式按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但成员国已经很清楚一个事实,一旦TPP生效,就会有一些成员国因违反此规定而受到处罚。这些国家包括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潜在成员国韩国。比较发现,除了新加坡对美国有贸易盈余外,其他TPP经济体都存在经常账户盈余的问题,且近年来它们都大规模干预货币政策,防止本币升值而削弱出口贸易。更重要的是,近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不断提出惩处建议,因为这些成员国为了促进其出口并限制进口,都人为地压低汇市,这对美国经济非常不利。
美国已告诉其TPP伙伴国,美国希望在今年夏季之前完成谈判,这样协定就可以在2015年底之前递交国会,赶在2016年总统大选升温之前获得通过。然而,对那些一直以来都不看好TPP且不希望其通过的人而言,只要能让TPP谈判延迟,任何理由都可以,所以他们不管是否会带来经济和金融成本的增加或者美国会失去什么好处,他们会想方设法借助汇率操纵条款来阻挠TPP谈判进程。所以,必须谨防一些人找借口推迟TPP谈判进程。
其次,如果美国执意要把汇率操纵条款写入TPP章程,美国谈判代表势必会做出更多让步才能劝说其他成员接受,这样做无疑削弱了美国最初出于扩大贸易和增加投资而筹建TPP的价值。
再者,将汇率问题写入TPP章程会大大削弱国际金融架构。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的核心权力降级。此外,TPP成员国的央行独立性也会受到威胁。
汇率是重要的经济变量,而汇率都有两面性。188个成员国一直以来赋予IMF权力对全球汇率制度运作进行监督,各个成员国必须按照规定在制定汇率政策时履行其义务。然而,近年来,IMF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不敢对一些国家的汇率操纵提出指责,这一现象不是IMF由该组织的基础员工导致的,而是IMF的董事会成员加以干涉所致。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TPP伙伴国内部,如果由贸易部长们干预汇市,届时IMF在全球的角色和合法性必然会受到削弱,全球金融架构必然陷入乱局。
(作者系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前助理部长、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本报记者 王丽颖 译)
统一结算方式就是这一类组织的目的之一。
作者系美国*****助理部长。。写这么多是给中国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