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购物比价平台没火起来,反倒很多商品推荐平台火了(美丽说、蘑菇街、礼物说)?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很早前就有很多多平台商品比价平台,你只要在平台搜索你要的商品,它可以把淘宝、天猫、京东、一号店等的价格列出来,并推荐一个低价。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没有哪个平台最终火起来。另外一种引流方式是推荐商品,这样的平台很多,美丽说、蘑菇街、礼物说等等,这些平台的发展势头一直不错。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比价的需求比接受推荐的需求大,但最终比价还是没有玩过推荐。 2017年11月8日 10 条回复 1274 次浏览 互联网,比价,电子商务,美丽,购物
回复 ( 10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我也思考过
加上海淘行业的工作经验
现在的理解是这样的:
价格很重要
但都是最终考虑的因素
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东西
才是消费者核心需求
选好东西 最后再比价
然后各种花式购物推荐累应用就火了
内容丰富
尤其适合消磨时间
这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没有严密论证
为没有调查和数据支持
凭感觉说说而已
~
而这种比价应用更适合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商品的用户
比如我明确知道自己要一款菲尔可二代忍者青轴机械键盘
那么我剩下就是比较一下哪里最便宜
这时候还会因为我京东用的顺手
退换货方便
而放弃比价
直接京东了
用户的需求也是有阶段的
比如我是怎样知道我想要这款产品的呢?
当然还是相关的信息网站里面泡一段时间
如果这个信息网站直接有链接
可以直接下单
并且这个网站过来的还可以有优惠
并且可以保障正品
那就没有比价应用什么事儿了
需求频率需求量解决需求要用的时间都会导致单纯的比价应用干不过信息推荐导购类应用~
这个反过来倒是说明一个问题,
现在网上消费的群体,大部分是不理性的,但是比价这个东西,反而是理性的工具。
这个不理性是一点。
还有一点恨关键,很多普通的网上消费者,对于平台是有潜在的依赖性(这个依赖性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何那么多导购的平台都是真的淘宝天猫做的了),造成这个依赖性的因素有很多。
既然,就喜欢在淘宝天猫上买东西,那比价工具还有什么意义?淘宝、天猫的一个按价格排序功能就把这个比价工具给干掉了。。。。
如果有单一网站比价网站可能会火。毕竟淘宝上面卖的东东同款的还是非常非常多的,能挑个最便宜的出来看上去是个不错的主意。
多平台比价的主要问题在于用户每愿意把自己的银行账号输入到一个网站上面都要经过一番挣扎的。新启用一个购物网站意味着:一个新的密码,更换手机号时需要增加一个绑定修改,手机或者银行卡发生丢失的时候需要增加一个新的账户冻结操作,等等其它我暂时没有想到的未知麻烦。这些事情足以让一个略有谨慎的人在看到推荐的一堆自己从未发生过支付的网站时觉得崩溃。
比价平台只是对比价格,不考虑电商的服务、物流和商品质量
比价只是正常价格几选一,并没有什么值得买等价格大幅推送刺激购买欲望
电商的用户行为偏好为逛,而不是目的品购买。这也是淘宝单店粘性不佳的原因
我老婆说了,看中某件衣服有时候是很冲动的买下来,但是有时候比来比去的过程中,就会冷静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买了。
买什么做决策的需求大于价格需求。无论是人群规模还是使用频次。我们不知道具体买什么喜欢逛逛。
从团购引入类似问题的思考:
曾经有个团购比价叫团800,那是当年百团大战中唯一一家盈利的团购平台,原因很简单,因为团800不需要去洽谈商家、不用去地推、不用提供商家补贴,他只是把各个团购平台抓进来比价。
但后来它没有活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后来百团大战后没有百家争鸣的景象,团购就只剩下那么三家,而且每个人对团购平台有自己的偏好,所以比价的意义不大。
另外,反过来想。购物平台的比价不成功,推荐成功了。一个美团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美团通过专题的形式来为商品导流,但效果一般,现在内部一直在思考着除了砸钱补贴的方式,有没有其他导流的方式。而在电商平台美丽说、礼物说都是扎根一个垂直领域做推荐导流,如果团购也在默写垂直领域出推荐或攻略,有没机会开辟新的导流模式?
慢慢买就是做比价的网站和APP,可能也是仅存的一家坚持为用户提供价格服务的平台,包括历史价格查询和全网同款比价。
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更注重品质和服务,对价格的敏感度有所下降,但不管消费怎么升级,消费者骨子里对商家还是不信任的,会担心商家做的促销活动(比如双11)是真是假?京东的商品价格是不是比其它商城高了?总之谁都不想做购物的冤大头。
所以比价平台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只要足够方便使用,消费者肯定会顺手用一下。
我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每个网站都要注册多了乱还记不住..那还是用淘宝和京东好了…如果比完价后可以用他的帐号直接买那就好了
可能因为大家都想买点什么 却又不知道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