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还没有开小卖店的老板日子过得舒服?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送货的会亲自把货送上门,自己坐着看电影打游戏找找零钱就行,老婆孩子热炕头,孩子将来也可以继续干这个,有的店面是自己家的,房租不用交,收入比白领都高。 2017年9月22日 1 条回复 998 次浏览 城市生活,工作,打工,教育,赚钱
回复 ( 1 )
大学生一天上班8个小时,到10个小时,保证有工资,几乎没风险。小卖店老板每天早8:00打理店铺,晚上10:00收拾完,一天工作时间14——16个小时,还要进货,承担压货、政府部门检查等高风险,收益自然要高些。
还有,大学生上班,产值是他个人能力的瓶颈,小卖店可能是10000个顾客的购买瓶颈
商界网的文章推荐一下
小生意到底有多赚钱?
经常听到很多职场人士转行去卖水果、烧烤摊、夜宵摊等等之类的, 并且都是月入好几万,这行的真实状况是怎样的?
暴利的神话,源自哪里
江湖上,摆地摊的暴富神话不绝于耳,难道只是路人艳羡后的盲目猜测?还是这些“富”了的小老板们的自我宣传。
一直都有很多传言说,这些生意非常赚钱,几年买房,几年买车。
事实而言,这个行业相对于这些城市打工者收入来说,的确是赚钱的,但是赚的真是血汗钱! 而且简单的把账单细分下来看,其实收入和付出也不一定能够成正比。家里一个小摊子,一共三个人,算下来,每个人一年的收入在万左右,这个收入水平,在社会上来说,只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更加重要的是,这个收入很不稳定,基本年年都要看政策,说不定哪天城管大军就直接把家伙就端了。这样的生意,是很难看到前途的,最好的结局就是存一笔钱,然后盘一家店,做正经生意去,但是知易行难。所以基本就是做一天看一天的节奏。
至于江湖上流传的暴富神话?
做地摊的人,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在进入这个行业,得到一笔财富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心理,希望得到周围别人的认可,这和大多数人在成功之后希望跟别人分享的心情一样。 他们不会计算什么叫做隐形付出,什么叫做 “闷声发大财”, 很多时候他们反而会带着跟多的“小伙伴们”,进入这个行业。这种现象,产生那样暴富的传言,也不足为奇了。
姨妈家的小摊
一个摊主讲述自己真实的经营情况,看看神话传说背后的现实。
早餐摊和夜市业务范围如下:
1.早上卖油条,包子和粥,顺便带着茶叶蛋。
2.晚上卖炒饭。
经营地点和客户:
大学周边,主要客户群就是大学生们,夜里面就是卖给网吧的包夜屌丝们。
人员配备:
表哥(主厨),表嫂(收钱,送外卖),姨妈(打杂)。
营收情况:大致在25万左右一年。
由于属于“流动大军”,一直被城管“追缉”,后来时间长了,和地头方面混的比较熟以后,每年“上贡”2万,获得了固定摊位。有些摊位会和一些店铺签订协议,每月交一些管理费,租用店面前的空位。
摊位工作的都是自家人,所以不涉及工资支出。
1.异常辛苦:
一开始,家里做早市和晚市。早上四点多必须起床,因为需要蒸包子,做早市的准备。因为要炸油条,夜里必须起床发面,连续睡眠时间基本不超过4个小时。早上6点出摊,早上10点半收摊,回家以后可以睡到下午,然后还要去菜场进货,为晚上的炒饭做准备(烧饭,剁菜,洗菜)。后来实在扛不住了,就放弃了早市,改做中午和晚上两顿,但也是辛苦非常。
2.隐形的付出。
姨妈已经做过两次手术了,都是由于劳累过度,胆囊出了问题。由于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前几年都没有医保,身体出了问题都是自己负责。个人也没啥意识去买保险。 作为一个淳朴的农村女性,她一心想帮儿子打理事业,即使手术后医生嘱咐不要过度劳累,她也还是继续每天起早贪黑的给儿子媳妇打下手,就为了省一点人工费,也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白吃白住。
嫂子也由于劳累过度,做了手术。表哥的衰老程度,也是基本可以用肉眼看得出来的。
也会有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比如和另外的炒饭摊子为了抢生意发生身体冲突。别的摊子雇佣社会闲散人士(多为老乡),打砸我们的摊子,表哥头上缝了5针。
关于城管的问题,其实这不是问题。不过是八个字:敌疲我出,敌进我退。所以有一些因素的影响是不能出摊的。
任何生意,总的来说都是等价交换的。不要只看到隔壁的农民小伙,做了生意,买房买车,其实背后他们交换了很多外人看不到的。
早市,夜市这样的生意,对于本来收入就不是很高的进城务工人员来说,算是一个很好的工作。但是,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现拥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广大在职员工来说,也许并不是那么容易玩得转的。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北大那个卖粉丝发大财的,我觉得,那也是人家苦出来的,同时,开始的基础也不同,对于大部分摆摊的人来说,本身就没有什么钱,根本不敢雇人,也从没敢想过搞连锁。
还原一个真实
1、账目流水好看,毛利率相对较高。
早餐夜宵摊的经营成本相对饭店低,开店启动资金不多,相对饭店来说劳动率高,人力成本摊下来比饭店要低,同样营业额饭店可能要5个人,这里3个人可能就能达到,这是最主要的。虽然起步赚钱难,但是基本不会亏本,亏本了也船小好掉头。单价低但是可以通过量上去,最后营业额不会很差,用料良心的情况下,毛利30%—40%,如果黑一点毛利可以更高。这个毛利率可以比得上甚至超过饭店毛利率。
2、行政类隐形支出不少,城管、环卫、街道都要那个,一年近3、4万。支出主要指罚款而非贿赂。
3、劳动强度大且时间跨度长,招工难,家庭模式居多,毛利减掉房租、人工、上面的隐形支出再除上人数,人均收入与劳动付出比例悬殊,一年365天360天在工作岗位。
4、不稳定,饭碗要看各类大爷的脸色。城管,环卫,街道,混混,影响生意的外力也有很多。
5、工作社会认同感低,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几乎为零。在传统中国人眼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身份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这一行在人们眼里社会地位是不高的。同时社会基本保障和福利也是很低的。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买房?养老?看病?只有靠拼年龄体力,现在多赚一点是一点,才能有或许足够的钱为自己支付将来的病痛、养老等开支。而恰恰从事这类工作的人群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一场大病可能就能摧毁一个家庭,影响经营。
像夫妻店,一方大病,另一方一个人往往很难再把店子经营下去,这样就断了经济来源,往往是到最后多年的经营血本无归。如果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往往更加困难。
6、资本的大潮也影响到这一行。这个行业慢慢也有资本进入的迹象,但我说的不是成百上千万的资本。有一些有前瞻的老板能够意识到要转型,KFC就是他们的目标,但往往只看到其门店干净整洁的优点,看不到或者做不到其客户管理、产品质量控制。对于中餐来说,标准生产流程的建立是很难的,往往靠经验和口耳相传、产业链管理等优点,但是苦于仅仅几十万的资金压力,举步维艰。
而有资本的有人脉的店家,连锁店可以慢慢铺开,慢慢开始做品牌,客单价可以提高,工作流程可以规范起来,虽然毛利不高,至少也是可持续发展了。
7、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国家领导班子上台以来,各项遏制公款吃喝的举措算得上是雷厉风行,连小小的早餐店都有那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味了。整个餐饮行业,其实不仅仅是高端餐饮都受到一定冲击。一些饭店老板开始关注这块以前不被看重的市场,饭店老板惊叹毛利率居然比我开饭店还高,准备或者已经转型到这一块来。
他们有资本,有管理经验,有团队,能够吸引一些综合要求高的顾客。这也从侧面看出小店转型哪怕成功,面临的竞争也将不小。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看商界客户端
在中国,做实业难,哪怕经营一个小成本的餐馆都不是易事。在这一行,想靠着手艺和良心赚点钱,往往需要你付出不成比例的代价。
(二维码自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