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10K三线城市创业,你选择哪个?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线城市没房,目前租房,成家入户看来是比较困难,三线城市是家乡,有房子,新的。但是没有合适的工作,打算在三线城市互联网行业创业,但是目前看来也是要投资不小的。两难选择,给点意见啊。 2017年12月29日 1 条回复 967 次浏览 创业,品质,城市,生活
回复 ( 1 )
可以参考创业邦今年评出来的2015最佳创业城市
A股经历7月的“端午劫”后直接“疯牛”入“疯熊”,市场陷入担忧,创业投资霜降。统计显示,8月VC市场披露的案例为106起,投资规模仅为14.71亿美元,而7月则为186起,73.92亿美元,投资数目和金额规模呈现双双回落态势,而PE市场披露的案例仅为20起,投资金额更是仅为7.76亿美元。与A股股灾一道而来的还有宏观经济减速,这可能使创业者的信心动摇:美好的创业时光还会继续吗?还有没有必要关注哪座城市才是创业梦想家们的摇篮?答案是肯定的。此次“中国大陆最佳创业城市”榜单是由创业邦连续第四年发布,此间三年,大致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个经济短周期的长度。创业邦研究中心搜集了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中国VC/PE投资市场的基金募集、投资数据,进而发现,8月创业募投资骤然跌落不过是向着均衡趋势回归。换言之,这是对之前出现的创投狂欢的修正而不是真正冰点的来临。如果考察更长周期的募投资数据,比如八年、十年,或许我们甚至会觉得这个8月还算是创业繁荣的月份。“创业繁荣”,不是一群爱折腾的人头脑发热的产物。这里至少有四个支撑的论据。
九次方大数据是榜单的独家合作伙伴,搜集和整理了各项指标涉及的所有数据。此外,创业邦研究中心建立了组合评价模型,将由因子分析得出的客观评价结果和由德尔菲法得出的主观评价结果相结合,得出创业适宜度,以创业适宜度来反映一座城市的创新创业容纳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本年度的最佳创业城市评选,我们选取的样本城市为47个,除了厦门市之外,其他城市的GDP均达到3500亿以上。与2014年相似,创业邦研究中心将最终评出的20个最佳创业城市按照聚类分析的结果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最具创业优势,我们不妨称其为创业领导城市;其次是第二、第三梯队的城市,我们分别称之为创业有力城市、创业追赶城市。对于每个梯队内部的城市而言,创业的综合优势相差不大;但不同梯队的城市之间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对于这个划分,创业邦研究中心关心两个问题:一,同一梯队的城市,在创业适宜度接近的情况下是否有各自的特色?二,尽管目前存在差异,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同梯队的城市在创业适宜程度上会不会趋同?换个说法就是:它们在创业适宜度上的差异会不会越来越小?第一个问题相对比较好解答,因为每个城市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是有很大差异的。以创业领导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为例,它们都形成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北京以完整而深入的创业服务取胜,上海以海纳百川、万业竞发的高度容纳力见长,而提起深圳则不能忽视它强大、齐整的产业链链条。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回答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因为我们没有更长期和持久的数据作为支撑。但创业邦研究中心仍试图给出一个观察:全行业整体的创业适宜度差异不会缩小,但个别行业(如轻资产的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创业适宜度差异是有可能缩小的。之所以认为整体差异不会缩小是因为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创业成本最高的10个城市几乎就是今年的最佳创业城市前十——创业成本高,却依旧在创新创业上排名靠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支撑创业的各种禀赋资源高度集中在大城市,而这些禀赋资源即便会发生转移,也需要一个非常长的周期。
如果仅说它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能最快感知政策层面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支持并作出反应,集聚了最多的国内超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并促进成果转化,那便很可能忽略了它在成为创业中心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其他努力。
可以说,北京的创业服务机构是最完备的,深度服务的能力整体是最优的。创业者有什么理由不爱北京呢?「
然而,深圳的成功,还在于它是一座高度重视创新投入的城市,而创新投入既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深厚土壤。今年上半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30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04%。4.04%这一数字已超过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的水平,目前只有以色列和韩国超过4%。
知乎专栏 欢迎各位来讨论 硅谷密探 – 知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