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Yichuan Zhang 初入职场

经济学

回复 ( 10 )

  1. Reinhardt Jin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 @Zampeli Diana 邀。我个人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据长辈讲述,计划经济时期的票据用法是这样的:

    假如你希望买二两肉,那么需要到肉店,交二两肉票与二两肉的钱,然后售货员给你切二两肉。

    也就是说,这种票据代表商品配额,和我们今天用的商业汇票、银行汇票等东西是不一样的。商业汇票、银行汇票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用来支付的,和货币性质更接近,但肉票、粮票等不能拿来支付。而且在我们的语境中,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肉票一般叫做“票证”,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等具备支付功能的叫“票据”。

    那么粮票,肉票这些“票证”有没有价值呢?有。与它最接近的金融资产是美式期权。如果现在我告诉你美式期权可以替代纸币,那你可能会觉得我疯了。因为这东西虽然有价值,也有流动性,但它是一个风险资产,拿来承担支付功能就不合适了。

  2. Nash Lew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谢 @Zampeli Diana。这种问题可能需要一位精通经济史的朋友来回答。我就简单说说我的理解。

    (一)是否可以不使用纸币?

    可以不使用。有票据足够生活。

    (二)纸币的意义在哪里?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纸币与票据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两个不同阶段。

    1、改革开放前

    一个是在改革开放前,实行较为严格的配给制度,这个时候票据的作用意义要远大于纸币。此时纸币具有三方面意义:经济生产建设监测、交易支付凭据(并非交易功能,而是凭据)、超额奢侈品配给。

    当时的货币政策是以马克思货币流通理论为基础,主要关注货币量在统一调配下的供需均衡,即我们初中都学过的“货币需求=货币流通*流通速度”。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实行计划性的现金统一调配管理制度,以满足实际生产的临时性和季节性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纸币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监测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具体生产建设任务开展情况的。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此时的人民银行仍然是一家商业银行与政策银行一体的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同时收回晋察冀边区银行、冀南银行、陕甘宁边区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山东北海银行与华中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又于1949年收回了中州农民银行的货币,1950年收回南方人民银行的货币,1951年收回东北银行、内蒙古银行与新疆地方银行的货币,1959年收回了藏钞。1955年3月1日以一元新人民币兑换一万元旧人民币收回全部旧人民币,实行现金收支统一调配管理,从而实现了国家对货币的掌控权。

    “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国民经济计划化,一方面把商品掌握在国家手中,按照国家计划投入市场,另一方面把货币掌握在国家手中,按照国家的计划进行调节,这就保证了货币流通能够密切适应于商品流通的需要,并且从而保证了币值的稳定”(杨培新,1965)。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那个年代,央行会统放统收,比如一到了农收季节了,央行就根据实际预测粮食产量需求发放纸币到各大储粮收粮机构,进而下分到各粮库各粮站,然后粮库粮站拿纸币去收粮,大队统一卖出粮食以后,再把钱按照固定渠道返回各分行,统收回央行。这样就保证了“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流通”,这样不就不会有通货膨胀了嘛。因此,当时的货币政策很关注纸币回笼状况、与回笼的周期,由此就可以判断出实际生产建设中的问题。比如哪里的粮站钱不够用了,就知道粮食丰收了,就从钱还有富余的县调过去。其实这种设计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只是实际执行中都是经济人,怎么可能按照没有市场自行调节监督的说好的规矩办事呢。谁会用不完?等于今年粮食生产中学习精神不到位。总之确实没有通胀,通胀在50年代末就迅速打压下去了,但是确实带也来了很多其它货币政策问题。

    当然,在计划经济年代,票据是比纸币更重要的,即便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初期,也是如此。大部分超出配给的需求,以及部分稀有商品,仅仅凭纸币是买不到的,必须要有对应可以购买的票据,当然没有市场经济下纸币也不是容易得到的。那个时候的餐厅当然不是谁想去吃就能去吃,有钱也没用,你没有可以去消费的资格票据,何况基本都没什么钱。大部分职工都是领了票据,少数群体会在票据之外再发放一些纸币,前线军队也会有一些纸币作为补偿。不愿吃米粉想要买奶粉,想要多买一些鸡蛋,超出了你的配给,你没有票也是难以买到的。当然,这还都是生活水平相对不错的城市,在农村那就没得说了。

    2、改革开放后

    在初期,纸币与票据是同时并存的。此时纸币开始承担交易功能、定向刺激(电子货币较少)、宏观监测的现代职能。此时随着商品的不断丰富,能够不使用票据就可以购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当然,这个时候也有部分商品是靠钱买不到的,比如稀有的高压锅。

    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但我国的基本建设与投资仍由国家统一调配,利率政策由中央政府决定,货币供需并没有实现市场化,这就决定了货币工具依然是通过直接信贷统管制度调节货币供需平衡。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口号”
    作用影响下,急于求成带来了负面效果。从1978年到1981年的四年间,货币流通量增加76.25%,而同期国民经济收入只增加了29.16%,扣除物价上涨之后实际增长值仅为15.93%。1979年、1980年分别出现170亿元和127亿元的巨额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赤字,1979年财政动用了历年财政结余80.4亿元,向人民银行透支92.2亿元,1980年财政向银行透支80亿元,发行国库券47.5亿元。1983与1984两年消费金与基建投资失控,导致货币发行失控。“1984全年银行的工资奖金现金支出比上年增加257亿元,增加22.3% ,远高于国民收入增长12 %的速度,加上滥发实物,总数在300亿元以上。投资与消费基金失控,造成了庞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形成了超过总供应的总需求。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没有切合我国当时的国情,在改革开放之初希冀通过货币的量化刺激政策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相比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与消费资料相当有限,不满足通货膨胀刺激经济所必须具有的生产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前提。“我们不会出现资本主义国家所谓‘最佳通货膨胀率’
    时期(Friedman,1969),即低通货膨胀率与高经济发展并存时期,过多增加货币,会直接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或物资严重缺乏,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曹凤岐,1982)。事实上,道理很简单,利率是完全开会决定的,宽松政策除了定向刺激效果以为,不会形成现代货币经济体制下的各种市场效应。

    1984年今天的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剥离了商业银行职能,唯一的承担起中央银行职能。当年开始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汇率工具、利率等现代货币政策工具。当然,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那时候还未成形(1987年实行官方汇率浮动制度,1995年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路径)。同样重要的货币工具仍然包括统一调控的信贷管理。这个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主力政策,一直保持到了90年代末,并将影子一直留到了今天依然存在。在改革开放后期,纸币的意义就不用说了吧,票据随着纸币的丰富和商品的丰富,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某些个别部门的信用凭据,如餐票、打折票等。

    可能我有说错的地方,请不吝指正。毕竟不是搞经济史的,很难回答清楚这种问题。

    ——-

  3. Megamind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我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不好回答关于纸币的问题。

    但我想说说我对这两种经济的理解。

    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

    小明喜欢学数学,不喜欢学语文。

    所以小明的妈妈说:“你应该也学一些语文,以后回家后我监督你背书!”——这就是计划经济。

    小明的爸爸说:“小男孩还是按他的天性发展吧。也许以后还是陈景润呢。”——这就是市场经济。

    实际上,这两种做法都是合理的,并不存在孰优孰劣。虽然总的来说人类可能还是更喜欢向往自由。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在某些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上,我们恰恰就是需要一定的强制手段让人们来做一些为国家长远发展而做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的做法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并不能让大多数人都富起来。可是不经过这一步肯定是行不通的。

  4. 张义潮
    理由
    举报 取消

    所谓计划经济时代,是指中国还是指苏联、东欧???????

    显然中国不是严谨计划经济(非产品化生产),因为还没有完全工业化。

    一、与苏联不同,中国是票证供给,而苏联是计划供给(计划价格,编制物质产品平衡表),从这个意义上苏联使用某些人思维中货币,但几乎没有什么票证。

    二、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中,一切商品哪怕实物、票证都可以成为货币,因为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与别的商品没有多大区别,但它不再是商品时,是否还是货币?从这个意义说苏联很大程度上消灭货币或或终化货币功能了,因为一切经济都在中央计划之上,不为利润而生产。而中国确很大程度保留了商品生产。

    如货币通过流通增值,甲买乙生产商的商品,乙得到钱又买丙商家的手机,丙又得到钱买丁公司的个人电脑,这样货币通过在每个环节流通吞噬剩余劳动,而不断增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货币也是货币。但在苏联货币确弱化,钱还是原本意义上的货币么,正如在中央计划这下,只是个 与社会的直接关系,不管所谓的钱是否消毁,都与消毁了没有区别,因为计划之下,社会无需考虑赢利、金钱增值与否,正如个人自己给自己生 一样无需考虑赚自己的钱,榨取利润,而计划经济也是一要,社会有计划使用总劳动时间,赢利与否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总劳动时间的节约。在这里货币已经不是货币了,它不能吞噬剩余劳动而增值,并且本身也不可能作为资本去支配劳动、支配生产,因为生产被置于计划之下,拿不到劳动配额货币在这里能有什么用。

    从这个层面上说,苏联消灭货币比中国走更远,但它确很少使用票证,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后几乎没有。

    而中国使用票证,票证一要可以像货币一样流通,只不过票证一定程度限制了交换,但也间接存在通过这种交换不断榨取剩余劳动的过程。

  5. 李林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正好在做货币理论的研究,不过涉及到计划经济这种制度方面的研究倒还没做,是个有意思的点,有机会加入到模型里讨论一下。

    看了上面几个回答,大概知道这个票据的用法了,实际上它相当于一种有限的资源,即购买权,在交换的过程中,会附着在你交换给对方的劳务上。当然,这种购买权本身不会被消耗掉,可以在市场中流通,所以政府不需要提供与市场总劳务等额的购买权,流通速度越快、周转次数越多,需要的购买权总额就越少。

    但购买权的存在,其目的是为了调节资源配给,或者说,影响供求,它与货币的本质用途是不同的。货币的意义在于提高交易效率,就好比买二斤肉需要再付二斤肉的钱,这里的,即货币,即对你提供的劳务的价值的货币度量——比如我在知乎码字能给我的酬劳(真的有就好了……),没有了货币,我该如何去买那二斤肉?给屠夫写几天的账本么?

    所以简单总结来说,票据是一种购买权,影响的是资源配置和市场价格;纸币是一种交易媒介,影响的是交易效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也不存在有了这个就不需要那个。另外,市场经济中也会出现所谓的票据,比如排污权、碳排放权,实际上就是一种产权的表现形式。

    要是有空就补充个模型上来,没空就……算了_(:з」∠)_

    ———————————————————————————————————————————

    补充一点,之前忘了讨论的一点是,票据是如何获得的。如果它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发放的,比如按家庭为单位发放一定量的粮票布票等等,那么它就是一个纯粹购买权,跟货币完全不沾边;如果它是由劳动换来的,比如作为工资的一部分发放,那么它除了是一个购买权,还带有一定的商品货币元素在里面,但它不能取代货币的根源在于没有办法提供足够高的交易效率,肉票只能买肉粮票只能买粮食布票只能买衣服,一个拿着布票的裁缝和一个拿着粮票的农民,该如何进行货币交易呢?

    (当然我相信那个时代一定有票据的黑市交易,尤其在粮食短缺的时候。这其实让我想到提出这种政策的人的目的何在,票据+货币,实际上是多收了一份铸币税的……)

  6. 钱逸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腰

    货币 代表购买力

    票据 代表购买权

    不恰当的举个例:

    货币 就像你的性能力 你存着好几亿 购买力爆棚, 天天都想花出去。

    票据 就像你找女朋友 大量适龄女青年,看起来美女泛滥,其实是稀缺资源。

    票据代替纸币 就像 用泡妞绝技代替性能力.

    你认识再多美女 要是没有那几亿 也只能是杯具.

    业余爱好者 纯属强答

  7. 周强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最近都是手机上知乎就不多说了。 1.计划经济不是共产主义,所以需要货币,计划经济并非社会主义的专利,帝国主义或者战时的资本主义、封建社会都会选用阶段的计划经济。 2.票据在商品短缺时代是一种凭证而非一般等价物,所以它不是货币替代物,属于行权标识物。不具有大范围流能力。3.纸币的社会价值在于一般等价物的流通价值,而只要商品非无限丰富就需要价格价值标的物。纸币(包括虚拟化的纸币)的特殊性在于其主要是剩余价值的载体,这是资本需要的,也是市场需要的。4.只要不是共产主义其实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不管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主义还是福利国家的社会市场本质上都是生产资料不足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实际上也是有纸币上的不平等的,比如价格剪刀差的剩余价值,这些客观的讲都是纸币必须存在的原因。所以共产主义必须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才能消灭货币消灭国家消灭组织消灭阶级。

  8. 友人A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懂,瞎说。

    恕我直言

    计划经济下我学的西方经济学都是垃圾

    勉强用政治课学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一下。

    我暂且认为你讲的计划经济指的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和我朝建国初年那样的计划经济,而不是现在洗白了的市场经济中的国家计划。

    也就是说是计划,而不是市场在资源的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

    即便是最最“共产”的年代也是无法杜绝市场的分配作用的,因为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和民众素质远没有达到按需分配的程度,计划再周全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就必然会产生市场交换,所以货币这个充当物物交换媒介的东西就会有存在意义,当然这个货币可以是布票粮票之类的,但这样又回引出一个问题,作为兑换券存在的这类票据的“准备金”是实物,票据发行的限度就是生产的限度,同时也是交换的限度,而且在实际中几乎都不可能达到这个限度的十分之一。

    所以一般等价物还是不足,因为需求是刚需,所以这样民间就会自发的使用其他一般等价物形成所谓的黑市,就像《1984》中明明国家给外党党员有分配券,牙刷剃刀等生活必需品还会去群众的黑市购买。与其放弃在货币方面的阵地,任由民间发展,不如主动印发货币来控制小规模的交换。

    那如果在完全“共产主义”情况下,也就是本来设想的那样的话,我就有空再添……

  9. 蓝断旧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 @Zampeli Diana邀。

    经济学的东西我是一无所知。不过以前中国是必须要有相应的票和钱才能买到东西的,光有钱没用。至于纸币在计划经济中的意义,我的理解是中国以前的计划经济中市场不是完全不存在的,还是存在一丁点的。要是纸币完全用不上了,那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就达到共产主义了。

    以上个人愚见而已。

  10. 枫之华舞
    理由
    举报 取消

    感谢 @Zampeli Diana 邀请。 诚惶诚恐。

    这是个很庞大的题目。一般而言,对这种庞大的理论问题可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别讨论,即理论可行实践也可行、理论可行而实践不可行、理论不可行但实践可行,理论不可行实践也不可行。
    对于“计划经济时期是否可以不使用纸币?”这个课题,我想上述四个角度都可以进行言之有理的回复。

    为何可以如此?我想原因首先在于“计划经济”是个未定的概念,学界就“计划经济”是何种经济形态未取得过共识,不同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者不论是批判也好支持也好总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进行相关表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无论是批判也好还是支持也好,理论家们总是在批判或者支持自己定义的”计划经济“。

    第二个因素是”纸币“的含义。一般来说,理论家们会讨论”货币“在”计划经济“下的作用,而不会把”纸币“从货币中分离出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述货币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虽然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主要理论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但国内金融学教材就货币本质的论述还是以马克思的”五因素“为模板。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货币更本质的说法是,货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即货币的使用价值是可以作为商品价值的具体存在形式、可以作为一般的价值交换工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纸币“只是作为“一般价值工具”的货币职能的”特殊的物“,甚至可以说“纸币”是“货币”的辅助形式。

    我们先不讨论“计划经济”,泛泛的来说,“纸币”这种“辅助的形式货币”是否能够被取代呢?或者说,“纸币”这种特殊的“物”是否会消亡呢?

    外媒:纸币太累赘!丹麦将成全球首个无现金国家(图)_网易新闻中心

    纸币的出现一是便捷涉及大宗商品交易下大额金属货币支付难题,二是弥补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情况下金属货币生产不足。也就是说,在商品经济初步发达的历史条件下,纸币代表大额货币,在日常的买卖活动中还是以金属货币为主。比如100以上的英镑主要作为银行间结算工具使用,而非交易货币;最大面值的英镑钞票发行过百万元,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百万富翁)》就以此为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银行间的清算系统进一步完善,大额纸币作为银行结算工具不在属于必须,从而让位于汇票、支票、本票等其他结算凭证;小额纸币逐渐取代金属货币称为交易工具的主体。这个历史过程是统一:纸币源于交易便捷化和商品生产的扩大化,纸币的消失也由于不在能够满足交易便捷化和商品生产扩大化的需要。

    1914年11月,美联储建立了自己的清算系统——联邦储备通信系统,1918年起开始通过自己专用的摩尔斯电码通信网络提供支付服务,从每周结算逐渐发展到每日结算。20世纪20年代,政府债券也开始用电报系统进行转让。1972年,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开始与其在洛杉矶的分支机构交换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s)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银行团体开始建立各自的自动化电子通信系统。

    就当下的现实经济生活来说,网络购物和便捷的电子支付手段,纸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小。虽然中国目前无法像丹麦那么实现无现金,但对一部分人来说,无纸币的生活似乎并不那么遥远。

    说完了“纸币是可以消失”,再来讨论讨论“计划经济”。

    上面已经说过,各种理论家都从不同角度定义过“计划经济”,我本人对这些“揭示不存在之物的本质”没什么兴趣,也谈不上什么研究,我感兴趣的是马克思为何要提”物质生产过程应当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换句话说,马克思为何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质生产过程并未处于人有意识的计划控制之下?

    从一个宏观视角来看,生产指的是一定时间段内一定范围内的人与一定的产品的关系,消费是一定的产品与一定时间段内一定范围的人的关系;按照宏观经济学的理解,GDP的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时等价的。按照数学的说法,集合(时间,人,产品)与自身的映射是平凡的。

    但在商品经济生产情况下,具体的企业生产,其产品是面向社会的,换句话说,企业总是在生产其不需要的产品。因此,集合(时间,企业,产品)的映射不能是平凡映射:企业必须卖出其生产的产品;当然,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买入产品(劳动力、原材料、资本品等等)。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论述逻辑是这样的:生产消费全过程要满足价值均衡和实物均衡;价值与实物是相互约束的。比如,很多人讨论为何马克思认为机器不创造价值,其实理由很简单,机器的价值贡献等于其价值需求,其实物贡献等于其实物需求;机器的实物需求是原材料、动力和自身损耗,所以机器的价值需求也不会超出实物限制。这个逻辑的本质是上述的宏观视角,即集合映射的平凡性,我们首先认为机器的作用是平凡的,即在价值分析中去掉C和V这些不变资本以及对应的价值;其次,把工人的工资收入与工人的实物相应(按照微观经济学的说法,消费者效用可能边界的实物),这个映射也是认为是平凡的。

    问题就归结为剩余价值与剩余产品是否能够对应,马克思认为这里存在生产结构的问题,即剩余产品是否满足剩余价值所有者即资本家(企业)需求。马克思首先假设了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即资本家不需求生活用品,换句话说,资本家不出现在生活资料市场,只出现在生产资料市场;反过来,工人只出现在生活资料市场,而不作为买方出现在生产资料市场。

    宏观经济学有个大炮黄油模型,按照马克思的逻辑,黄油的生产以工人工资的规模为限制,然而工人工资是生产大炮工人的工资和生产黄油工人的和;因此,黄油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在量上等于生产大炮的工人工资;进而,黄油资本家购买的大炮的量也是大炮工人工资的量。换句话说,大炮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必然是0,如果不为零则其价值只能以大炮的形式存在。马克思认为,生产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无法有效实物化,而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又无法完全使第一部类的实物价值的实现。

    从逻辑来说,马克思所说的”计划经济“指的是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的平衡问题,第一部类必须以一定的”无偿“形式投放到社会上,这个”无偿“形式是没有所有制归属的,因此是”公有的“(公共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有制“逐渐占据社会生产的主体地位。在资本主义情况下,第一部类并不意味着“物质实体”,更多的是债券、抵押、再抵押的形式出现,当然也以资本品价格(不动产、股票等)上升为标志,金融危机的实质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公有化的过程,资本的损失是公有化的量,只不过金融业的价值生产是虚拟的,公有化也是虚拟的。

    综上,纸币消亡与计划经济无关;计划经济与货币消亡无关。

    关于具体的中国“计划经济”实践,关于实物票、货币回笼,我认为没有经济学研究的意义,即便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说也是一样;但是从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