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10 )

  1. 徐慧琳
    理由
    举报 取消

    好像有点印象,十一放假前后微信朋友圈被这条视频刷过屏。

    腾讯家做产品也好、做传播也好,都有一个好特点,那就是:不把“受众”简单当成一个“受”众。

    最近网上有个段子:

    要是扒光了发现妹子的bra和内内是成套的,那说明你是被睡的那个。

    这个段子有意思在于,破除我们对于男女关系认知中存在的偏见,不再把女性定义为性行为的被动受众,它告诉男人们一个真相:很多时候,不是你选择她们,而是她们选择了你。

    在腾讯新闻“流浪汉街头借手机”这个案例中,同样的,腾讯没把新闻“受众”只是当做“受”众,而是把他们设定为话题的参与者、UGC的内容作者、以及新闻二次扩散的传播媒介

    要评价腾讯新闻的策略,最好先看看腾讯老板的初心。马化腾先生曾经在多个场合推荐克莱·舍基《人人时代》(Here comes everybody)一书(这位光头叔叔都快变成“腾讯人民的老朋友”了,小马哥不仅亲自为光头叔叔的书写序而且多次邀请光头叔叔来中国给腾讯公司的小朋友上课)。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互联网时代人与媒介互动方式的改变。克莱·舍基认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友分享信息到根据某些信息采取集体行动,参与成本可以说是“忽略不计”,这种组织力量也开始推动社会乃至世界的改变。

    克莱·舍基的观点,是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美国社会学家E ·卡茨提出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媒介理论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则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此前传播学研究效果主要是从传播者或传媒的角度出发,考察传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或者对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而“使用与满足”研究则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这在传播学研究史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却直到互联网时代来临才显现这套理论的深刻影响力。腾讯新闻“流浪汉街头借手机”这个案例,也正是承认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加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进行有广度、有深度、多维度地引导,突破了以往固有的受众群体,网罗所有公民参与到一场关于人性的讨论中,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品牌传播效果。

    一、事件切合中秋时点,有利于受众主动关注话题内容,并产生共情

    2015年中秋与十一是连着的,很多人会选择这个时点回家与父母团圆。关于“中秋”、“回家”等关键词在这个时间段则是人们脑子里潜意识关注的热词。由此产生了视网膜效应(也就是“孕妇效应”),大众对“中秋”、“回家”相关的话题会特别敏感,说通俗点,就是受众看到五花八门的满屏新闻,可能倾向于下意识的点击:“腾讯新闻在中秋佳节时上线了一部名为《社会实验:流浪汉街头借手机路人反应让人心寒》,引来网友热评”这则新闻。

    这相当于抛了一个诱惑受众上门关注/讨论的钩子。

    二、“借不借”是“扶不扶”的外延,基本上每个中国人在这个热点话题上都有一个纠结而强烈的态度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人怀念所谓“小时候的人和人之间保持着简单纯朴的人际关系”,那时候家长上班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给邻居帮忙照顾、出去买东西忘了带钱可以赊欠再付,当年那种美好而单纯的信任现在不复存在。原因是:伴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社会交往日益复杂,而社会资本

    说到底,“扶不扶”之所以成为大问题,是因为“不扶”没有直接的成本(“我自己家里也有老人倒地得不到帮助”这个问题太过遥远而且概率很低),而“扶”则很有可能立刻付出高昂成本:据人民日报10月10日刊文,前9个月149起扶人争议,诬陷扶人者84例,在上述84起被扶者恩将仇报的案例中,仅有1例受到了扣留的处罚,但因违法人员已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所以,“不信任”、“不帮助”仅仅是特定法制规则下由经济利益带来的自然结果,谈不上什么道德滑坡。

    而选择“不信任”、“不帮助”是会产生内疚、给当事人产生心理压力的,因此当事人可能在选择利他行为或者选择放弃利他行为之间纠结。受众在共情中也感受到相同的压力,这种不平衡感激发了受众强烈的参与讨论的欲望。

    三、TO BE OR NOT TO BE,受众只需亮一个态度旗帜,参与活动的行为成本门槛低

    一个好的话题能成为热点事件,那么它的参与门槛一定要适当,而且一定要有“撕逼”的空间。腾讯新闻选择“流浪汉街头借手机”这个内容,第一,肯定会有正反方意见(有公众辩论的基础),第二,正反方人数大致相当(辩论不至于一边倒),第三,这事儿不复杂人人都能参(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背景,都能有一点直戳你的心让你有表达欲望)。试想,如果腾讯新闻弄的是关于“屠呦呦凭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医的功劳吗”这个话题,能有几个人有参与讨论的入门资格啊?自然就没法形成EPR了。

    关于借不借手机的话题,只需亮一个态度旗帜,点个赞或者踩就能参与互动讨论了——写一段好评论可能要花10分钟,但下意识点个赞仅仅需要1/10秒,是参与成本极低的互动方式。因此,腾讯新闻也算践行他们小马老板的要求,把新媒体时代受众当作社会实践的主体,让其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延伸,激发他们的传播欲望,行使一个“受”众原来也可以有的“攻”能,而进一步让“受”众群体无限外延。

    这次腾讯新闻“流浪汉街头借手机”这个话题创意本身并不耀眼,既没明星也没网红,但胜在策略正确,时点、话题、方式都算贴切,很能吸引受众参与欲望且行动成本不高,因此也就达到了从受众角度挖掘话题的“金矿”、让事件达到广泛覆盖和深刻影响力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新闻大概从2-3年前换了SLOGAN,以前叫“事实的力量”,现在叫“事实派”,“事实”这个卖点没变(网易新闻的卖点是“有态度”,大家可以感觉下两者的差别,“寻找真相”的成本比“有态度”高多了,社会价值也更高)。我觉得强调“真相”对消费者的洞察是有前瞻性的,在标题党盛行、各种虚假信息冗杂的互联网时代,大众反复受虚假信息之害之后,会越来越讨厌靠标题党来哗众取宠的媒体、或者靠片面报道来误导舆论的媒体,渐渐的,大众会更关注、信任那些无限追求客观、力争多维度的还原事实的媒体品牌。

    腾讯新闻现在的新SLOGAN“事实派”比旧SLOGAN“事实的力量”多了一个“派”字,“派”就意味着组织,一个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组织,也就是说腾讯新闻想获得更理性、更关心真相的高净值族群,这个野心也是值得鼓励的。唯一需要腾讯新闻注意的问题是:选择“事实派”这个SLOGAN意味着给自己定了一个非常非常高的执行标准,万一哪天生产出假新闻就会很打脸了,腾讯新闻需要非常非常小心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流浪汉街头借手机”视频中反复强调“消除偏见”,不知道是不是在提醒大众消除对腾讯的偏见——“别老把我们腾讯家当娱乐网站了,我们也可以有事实派的”;这样做方向没错,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微信朋友圈的虚假信息问题泛滥,挺拖累腾讯新闻打“事实派”定位的。凭心而论,腾讯新闻这几年很赞,挖了南方系的人,产品方面《活着》系列纪录片专题简直是良心之作(推荐:《活着》汇总页

    鲜肉资讯·老司机分享·广告YAN值

    广告圈最值得关注的公众号:DHAplus

    专栏:广告老司机 – 知乎专栏;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2. 查内姆
    理由
    举报 取消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流浪汉借手机,而不是老人借硬币打电话? 一件事逃不出时间地点人物目的。。

    既然谈的是目的,那就要先看清事件当事人本身的目的和最终的目的。。

    腾讯的目的是什么?标题写的是揭发人性,结果呢?大家热议打嘴仗长吁短叹。还有其他实际意义么?好像并没有。。。

    那么这件事成功了么?其实成功了。。

    策划者其实很清楚这件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通过这件事吸引了眼球,而且还是少有的没有卖丑吸引了眼球(卖别人的丑不算卖)比比现在大部分热点,等于是少数当了立了的。这当然算成功而且是大成功。

    不要说我是阴谋论,看到热点就说炒作,我还真没这毛病。。但腾讯这次事件的出发点我绝不相信她们是冲着人性去的。。

    接着回答题主的问题,传播方式的创新我并没有发现,如果说新的,知乎提个问题叫你对这次事件怎么看一类的问题算吗?

    至于现在受众关注点,其实还是越庸俗越好,只是庸俗中要加入点逼格,让人能站到一个制高点去批评别人,边批判边偷着乐那种。腾讯这次是抓住豆瓣众的口味用那种庸俗的逼格刺激中低端大众而已。就是那些看到熔炉这类所谓批判人性但脸谱化严重到跟国产抗日神剧容嬷嬷有的一拼的电影就捧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样的那些人。。

    比如这次事件,首先是中秋,所有人居家团聚的日子,这里与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形成了对比,不得不说很多人表面上出于怜悯其实是因为某种优越感想要看看,这里重点其实是流浪汉的年纪(自己体会一下和失败率的关系)

    其次是借手机,手机对于现代人的价值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为什么这次事件是借手机也是为了提高失败率

    最后是综合以后得事件失败率。。只有失败率高这次事件才会引发热议。其实也是在揭发人性,但要批判的不是没有借手机的那些人,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口是心非的网民。。

  3. 大姐姐
    理由
    举报 取消

    有创新么?不是抄美国的what would you do么

  4. 赵争胜
    理由
    举报 取消

    用谎言验证谎言得到的一定是谎言。

  5. Shaco H
    理由
    举报 取消

    借过,因为我不相信在一个我熟悉的地方,有人能拿我的手机在长期健身的本人手下跑路。

  6. 腌cccc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见这种题目倒想说一个和这个相关的话题,前一段时间出差去北京,在中关村附近,下了班正打算回去,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看男人过来借手机,说自己手机没电了,说自己今天很倒霉,来找战友,战友也不在,想借我手机打个电话让人来接他。当时我犹豫了一下,又看他很真诚,就把手机接给了他,我也有过手机没电又着急联系别人的时候,借手机时周围人也都很借给我了,但是他拨通电话以后我就慢慢的察觉到他是一个骗子,他管电话那头的人叫秘书,估计暗示我他的定位是老板,说他一辈子没求过人,今天太倒霉了,让那个秘书派人去飞机场接他,在他打电话的时候一直偷偷盯着我,我看了下周围,周围成群结队的人走的很多,在他借手机之前我看他在那站了一会,突然意识到,他不找成群结队的人借手机,找我借是因为我就一个人,他给电话那头说的他来找战友,战友不在,他身份证也没带,钱也没有,我听了以后更觉得是骗子,试问谁出远门,身份证不带,钱也不带,来之前还不和你要找的人联系好,我开始担心他要拿着我的手机跑,离他的距离也在靠近,他让电话那头的秘书记住我的手机号,要好好感谢我,我心里却很焦虑,因为我北京同事都下班了,我一个人回宾馆。他自己又絮叨了半天,终于打完了,那时候我就抱定了一个想法,拿上手机就走,他把手机还给我,满脸堆笑,说谢谢你呀,真是个好人啊,等等,还非要和我握手,我应付了几句,拿上手机就走,他就在后面喊我,说我没有钱,给我点钱让我去飞机场,我没理,继续往前走。

    期间我都不敢回头看,怕他一直跟着我,已经基本断定他是骗子了,但是还是不确定他要骗什么,还是探我是不是一个人在北京,本来想晚上出去,在住的周围转转,也因为这件事,我回到宾馆就把门反锁上,怕的晚上都不敢睡觉,然后在网上百度那个他打过去的手机号,才放心了一点,网上有人曝光这个手机号,所叙述的情节,对那个男人的描述也和我遇到的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那个男的和她说的是手机被偷了,一个人来外地,没有钱,没有身份证等等,最后那个男的说会以电话费的形式还钱,那个人最终被骗了200块钱。

    整件事给我的感觉很心酸,因为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能够狠的下心去骗愿意帮助他的人,这种钱花的心安吗?我是因为出差外地,人生地不熟,所以警惕性很高,如果我一直生活在北京,遇到这么一个倒霉的外地人,我会不会给他钱呢,我发现被骗以后还会帮助别人吗,真的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在感受到别人的冷漠时又该怪谁伤了谁的心呢?

  7. 真名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太懂传播相关的东西,但我对视频内容很反感。节目的目的是为了用人性的“冷漠”来抓人眼球。于是精心设计了这么一个情节来烘托人的冷漠。但实际上节目只是偷换了很多概念,通过很多的心理暗示来误导人的行为。

    简单分析一下:

    1. 节目特意安排了一个流浪汉

    流浪汉身份会降低他人的信任与安全感, 这里的不借更多体现的社会治安不好,骗子太多。毕竟借电话给流浪汉或富豪,并没有什么利益上的不同。

    2. 节目把借电话的场景安排在了大马路上

    完全开放的空间进一步增加了骗子逃跑的可能,如果是在封闭的室内空间情况会好很多。

    3. 节目组找的都是行人

    路上的行人一般有明确的目的,停下来借电话会耽误自己的时间。找个公交站台等车的人借会容易很多。小卖部之类的地方更好。行人根本没时间细听你的长篇大论煽情。

    4. 节目组找的理由是给家打电话

    这个理由非常牵强,给家打电话不是急事,即便现在公共电话很少了,也不至于几天时间都找不到一个公共电话,再贫穷的流浪汉也不至于连几毛钱的公共电话都打不起。而且即便相信了,也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这会是一个时间很长的长途电话,这会进一步降低出借的意愿。

    所以这个理由是非常糟糕的。如果是在火车站借电话打给来接站的亲友就会容易的多。

    这四个问题中随便替换哪一个,都会大大提升借电话的概率。所以人性好恶根本没有在这里起主要原因。

  8.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上大街骗人竟然还火了!?

  9. 吴浩南
    理由
    举报 取消

    没看过这节目,只看了一点回答,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百度词条关于隐私的定义: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只能公开于有保密义务的人)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虽然大街是公共场合,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想要被人知道自己的行事风格、遇事的处理方式,比如捡到五百块钱,有人看到你会交给警察,没人看到会自己留着,想必谁也不愿意让自己捡钱偷偷摸摸留着的行为被别人看到吧?

    同样,遇到流浪汉借手机,我想十有九人是不愿意借的,有的甚至会恶语相向,这应该都是我们不愿意为人知、不愿让别人干涉的一面,说不上虚伪,谁不想隐藏自己的恶劣面而展示自己的善良面呢?

    但是现在这档节目居然将每个人的行为暴露在镜头下,而全然不顾当事人是否愿意,这完全属于违背当事人意愿而侵犯隐私的行为,不仅不应当提倡,还应该禁止!

    或许有人觉得说侵犯隐私太过牵强,但是我不这样认为,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若是有人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将我的事情公布于众,哪怕是我做好事的一面,我都会很愤怒!

  10. 四年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样的节目真的很无聊,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