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茶品牌teavana算是成功吗?哪些方面比较成功?是否还有teavana没有顾及到的市场?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Teavana是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一家茶叶零售商,市值近10亿美元。2012年星巴克收购茶品牌Teavana。作为产茶大国为何到目前为止还没能有一个国际化的茶品牌闻名于世呢?是因为茶文化在各地大不相同,不大好统一么? 2017年7月30日 5 条回复 820 次浏览 健康,品牌,商业,市场
回复 ( 5 )
谢邀,抱歉,不熟。
没人回答我来答,重感冒躺床上码字我也真是醉了,鼻噻加头疼!~~鉴于利益相关隐去国内品牌名称,本文只代表自己观点:
知乎需要把重点放在前面
国内要想出现类似Teavana这样的企业需要几个条件
1、资本层面
茶叶属于农产品,你怎么估值能有互联网\o2o\机器人等科技行业高吗?资本没有进来都是在看热闹
而真正做好农产品必须要从源头开始,从生产基地开始。
2、文化沉淀太大了
美国许多地方个人窃以为他们没有底蕴,根本不用背负什么包袱。
信不信你找国内任何一个人说你要做茶,起码100个人会给你100个方向,因为他们觉得太熟了。
铁观音说他牛逼,龙井不服了;碧螺春说他好喝,毛尖在偷笑——关键是这些目前主流的用户根本不懂,然并卵
所以,国内茶行业要是走Teavana的路,一定要清空自己(在此层度上面,我认为Teavana是成功的,同样因为楼上的许多问题,国内的焦点根本没有在这,不然你中文搜索,看能有几篇关于他们的报道?)
个人比较看好后消费时代,也在做类似的事情,但这条路不是一两年就能走起来的,成为类似Teavana那样的企业。
顺便提一句,Teavana在美加有竞争对手。
teavana在美国算商业上比较成功的茶品牌,这离不开北美的市场环境的背景。
从TEAVANA的VI及SI就可以直接看出,它的品牌诉求是为了宣讲Oriental Zen文化相关的,这些东西对于北美社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Teavana在北美的受众只能说是家庭妇女为主,并不是年轻人群。星巴克收购它后几次想尝试帮它升级或年轻化,但并不成功。另外,品牌代言人奥普拉的选择也不是年轻人群所认同的。
从产品层面,他以拼配调香茶或混茶为主,单味口味为辅,这些更贴近北美受众的口味。茶具多为东方类型,比如日本系列,单价颇高。
私有化前的年报中的销售额中茶品为55%左右,茶具用品为40%,外卖为5%。
北美活跃的David’s Tea,开始进入纽约市场的T2和校园市场的argos都是覆盖了Teavana独立门店没有覆盖的市场。
另外Teavana只有在星巴克门店,自己的独立门店和自由电商中可以购买,并不是一个多渠道品牌,也没有覆盖茶包产品。
自己也算是半个喝茶人,为什么说是半个就是因为一直执着于自己的口味,不喜听从那些所谓喝茶高人的指点和推荐。好茶就是贵,好茶就是要慢品之类的原则。
一直希望在国内也有这样的茶店,价位亲民,没有传统中国茶叶店的樊笼拖沓,没有某些茶店高高在上的b格,也没有快餐式的消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相反的,可以在teavana里轻轻松松选茶,无论茶品质口味的好坏,无需在乎高人的评价,轻轻松松喝杯自己喜欢的好茶,享受轻松一刻。
Teavana的定位在北美市场应该掌握的还不错,来中国可能会水土不服。但是现在年轻人喜欢茶的也不少,可能是需要找准时机以及契合点进入市场。本来他们是想来中国的,但是迟迟未入。
国际化的茶品牌?为什么中国也要类似的茶品牌问世呢?那国外有类似龙井,铁观音类似的茶叶品牌吗?中国人是宁愿去龙井村买高级龙井茶叶,回家慢饮品酌,也是不会去类似星巴克这样的门店买杯喝吧,反正我不会。
茶是要细细品的,特别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