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公司及本人宣传片http://
未来工资性收入不怎么涨,房价危险
我国财富生产力GDP不久就会低于6%逐步降低(没计通货膨胀3%)GDP增长减速,像发达国家靠拢1%到3%(没计通货膨胀)
(1):GDP,是一年内该地区生产的最终产品折合成钱的总财富(生产的东西最终都被消费掉,钱只是交易的中介,所以财富生产力(GDP)等同总工资(只是还有一部分被国家收去了,很多建设都需要钱,但最终体验消费的人还是百姓,所以也是一种收入))。GDP是 1年生产的总财富,例如大米苹果可乐汽车棉被房子等,你会发现一个道理,由于保质期不同,以及折旧率不同,每年生产出来的财富他都会迟早变成0,大米苹果可乐吃掉了,汽车棉被房子旧了不值钱了。但是为什么房子会涨得多些呢,因为房子下面的土地是固定不增加的,而每年的GDP 生产力在增加(生产这类大米苹果等的产能在提高)总物品增多,土地没增多,那是不是体现在每块土地上的物品总量提高,所以价格提升了呢?那中流砥柱房价和土地的长期提高值其实就是GDP(需要加上通货膨胀)的增长值,而中途房价会由于市场行情,起伏不定(中流砥柱的底线估值+市场热情),但长期和GDP增长同步(每20年的周期不同,每5年的周期可能不同步)。过去百年GDP+通货膨胀数 等于6.5%每年。而21世纪开始,这个数依然逐年在降低,目前世界GDP3%+通货膨胀1%=4% 的生产力提高速。
(2):工资性收入,GDP代表的生产力提高不了了,哪里还有会涨的工资?查一查这么多的GDP大于2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人均收入是否增速都低于GDP。且工资性收入只是总收入里的一个项目而已,另外还有经营性收入(泛指做买卖做生意),也就是说经营性和投资性收入依然在增长,而工资性收入要落后收入增长年均2个百分点(97年到2014年香港人均收入提高了50%,年均2.5%,但这个数据中有80%是富豪贡献的,因为例如李嘉诚2014年的年收入是1997年的800%,这样才拉升了香港人的平均数)。也就是说当人均GDP超过1万8千美金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地区人均收入依然年均增长4%到6%(因为富豪依然在赚钱啊,靠投资赚钱增加年收入,他们的年收入依然在增加)但是你观察你的身边的朋友他们的年收入几乎是停滞的,日本台湾美国人均月收入的历史变化:
历年中国美国日本台湾人均收入。
我国目前的实际人均GDP马上要跨入到9000美元的水平。人均收入增长为6% 加通货膨胀3%=9%。接下去的10多年 这个数 会逐步降低到你的感官的0。
(3):房价的中流砥柱的增长力量也是生产力的提高,而GDP放缓,有一个双杀的作用(戴维斯双击的反作用:100万企业一年利润0,卖价200万,那就是高估,但一年效益有20万,那对来年盈利就有了预期,给予一个预期的附加估值,所以最终100万可以卖到400,他包含了本身高估和盈利预期。当企业出现亏损,预期消失,原本高估也消失,就形成了双向下跌,跌回到100万的成本价)1:本身高估要变得合理。2:增长预期打破,原先预期的消失。所以说长期支持房价上涨的动力在迅速衰弱。可以查询一下各个国家的发展历史,都会发现这个状况,长期(百年计)房价和GDP增速年均不相差1.5%。且前期社会落后,增速会和GDP一样增长较快。后期房产土地是一个稳定的资产,可以对抗通货膨胀,但仅此而已(可能还不及,因为房产税也是迟早的),但前提是他在之前的经济周期里没高估过,我国目前来说显然是高估的,超过生产力增速太多。无论是从房价收入比还是房价租售比来说,我国都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房产未来是无法判断短期年份的涨跌,但是知道回报率不高甚至是极端情况下是期间内负数。
更多精彩内容见财乎网:财乎网
未来机器会代替人干活,工资就下降了,工资下降房价也就下降了~因为贵的买不起了~
昵称*
E-Mail*
回复内容*
回复 ( 2 )
未来工资性收入不怎么涨,房价危险
我国财富生产力GDP不久就会低于6%逐步降低(没计通货膨胀3%)GDP增长减速,像发达国家靠拢1%到3%(没计通货膨胀)
(1):GDP,是一年内该地区生产的最终产品折合成钱的总财富(生产的东西最终都被消费掉,钱只是交易的中介,所以财富生产力(GDP)等同总工资(只是还有一部分被国家收去了,很多建设都需要钱,但最终体验消费的人还是百姓,所以也是一种收入))。GDP是 1年生产的总财富,例如大米苹果可乐汽车棉被房子等,你会发现一个道理,由于保质期不同,以及折旧率不同,每年生产出来的财富他都会迟早变成0,大米苹果可乐吃掉了,汽车棉被房子旧了不值钱了。但是为什么房子会涨得多些呢,因为房子下面的土地是固定不增加的,而每年的GDP 生产力在增加(生产这类大米苹果等的产能在提高)总物品增多,土地没增多,那是不是体现在每块土地上的物品总量提高,所以价格提升了呢?那中流砥柱房价和土地的长期提高值其实就是GDP(需要加上通货膨胀)的增长值,而中途房价会由于市场行情,起伏不定(中流砥柱的底线估值+市场热情),但长期和GDP增长同步(每20年的周期不同,每5年的周期可能不同步)。过去百年GDP+通货膨胀数 等于6.5%每年。而21世纪开始,这个数依然逐年在降低,目前世界GDP3%+通货膨胀1%=4% 的生产力提高速。
(2):工资性收入,GDP代表的生产力提高不了了,哪里还有会涨的工资?查一查这么多的GDP大于2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人均收入是否增速都低于GDP。且工资性收入只是总收入里的一个项目而已,另外还有经营性收入(泛指做买卖做生意),也就是说经营性和投资性收入依然在增长,而工资性收入要落后收入增长年均2个百分点(97年到2014年香港人均收入提高了50%,年均2.5%,但这个数据中有80%是富豪贡献的,因为例如李嘉诚2014年的年收入是1997年的800%,这样才拉升了香港人的平均数)。也就是说当人均GDP超过1万8千美金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地区人均收入依然年均增长4%到6%(因为富豪依然在赚钱啊,靠投资赚钱增加年收入,他们的年收入依然在增加)但是你观察你的身边的朋友他们的年收入几乎是停滞的,日本台湾美国人均月收入的历史变化:
历年中国美国日本台湾人均收入。
我国目前的实际人均GDP马上要跨入到9000美元的水平。人均收入增长为6% 加通货膨胀3%=9%。接下去的10多年 这个数 会逐步降低到你的感官的0。
(3):房价的中流砥柱的增长力量也是生产力的提高,而GDP放缓,有一个双杀的作用(戴维斯双击的反作用:100万企业一年利润0,卖价200万,那就是高估,但一年效益有20万,那对来年盈利就有了预期,给予一个预期的附加估值,所以最终100万可以卖到400,他包含了本身高估和盈利预期。当企业出现亏损,预期消失,原本高估也消失,就形成了双向下跌,跌回到100万的成本价)1:本身高估要变得合理。2:增长预期打破,原先预期的消失。所以说长期支持房价上涨的动力在迅速衰弱。可以查询一下各个国家的发展历史,都会发现这个状况,长期(百年计)房价和GDP增速年均不相差1.5%。且前期社会落后,增速会和GDP一样增长较快。后期房产土地是一个稳定的资产,可以对抗通货膨胀,但仅此而已(可能还不及,因为房产税也是迟早的),但前提是他在之前的经济周期里没高估过,我国目前来说显然是高估的,超过生产力增速太多。无论是从房价收入比还是房价租售比来说,我国都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房产未来是无法判断短期年份的涨跌,但是知道回报率不高甚至是极端情况下是期间内负数。
更多精彩内容见财乎网:财乎网
未来机器会代替人干活,工资就下降了,工资下降房价也就下降了~因为贵的买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