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业者,与工商执法人员沟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创业者如何与工商执法人员沟通?有哪些常见的错误?或者说需要注意的地方?本题已收录至知乎圆桌 » 日常法律应急箱,更多法律常识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2017年8月9日 10 条回复 1485 次浏览 创业,工商,执法,法律常识
回复 ( 10 )
其实,任何部门任何行业,都既有好人也有坏人,但更多的还是既不会主动作恶,也不会在职责义务范围之外主动提供帮助的“螺丝钉”。将工商执法人员或其他部门公务员整体抹黑或整体歌颂,整体视为“坏人”或“好人”,都是不恰当的,对有效解决问题都不会有任何好处。
因文化传承因素,包括你我他在内的国人,在遵循法律规则的意识方面并不够好。经常是遇到法律规则对已不利时,千方百计地找熟人找朋友找领导,或者以威胁利诱等方式希望经办人员突破法律规则;而一旦执法人员突破法律规则办事给他人方便但损害自己利益时,当然是气愤异常。所以说,很多情况下,社会风气不佳,你我他可能都有责任。
言归正传,创业者与工商执法人员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方面?个人建议:有理有据、平和沟通、避免情绪化、灵活寻求帮助,更有利于事情顺利解决。当然,不同场景下,侧重点又有不同。
———————————————————————————————————————————
创业者需要与工商执法人员打交道的场景,不外乎以下几类:
一是申办企业个体登记备案、年度报告、查询其他企业信用信息;
二是自家商标权、企业名称权、知名而特有商品名称包装装潢权益、商业秘密等被侵害,或者被他人不正当竞争侵害,以及出现合同纠纷时,向工商机关寻求帮助,请求其查处侵权行为,或者请求对侵权纠纷赔偿、合同纠纷处理予以行政调解的;
三是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过程中,被消费者投诉举报的;
四是因涉嫌违法经营而被工商机关调查的。
———————————————————————————————————————————
先说说企业个体登记备案方面。
说实在话,这些年来,工商部门在简政放权、自我“革命”方面,相对于其他部门而言,是走在前列的。以前的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私营企业管理费、广告管理费、合同管理费都已取消,近年来甚至企业个体登记注册费也暂免缴纳。工商部门算是“零收费”了,目前申办营业执照连注册费和工本费都不用交了。近年来推行的商事制度改革,申办企业个体登记更加简便,创业者在申办工商登记方面门槛其实很低了。
如,除银行、保险等极少数行业由法律行政法规决定继续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度外,其他行业投资办公司都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创业者申办公司营业执照时,可分期缴付出资且未限定出资期限(但要在公司章程中承诺),也没有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由创业者自己决定公司运转需要投入多少资本金),不再登记公司实收资本数额、股东出资数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也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
又如,除金融等少数特定行业以及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还保留了企业设立登记前置审批外,其他行业申办工商登记时都可直接申请、未再保留前置许可审批,连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都改为工商登记后置许可。也就是说,大多数行业是先办照再去申请许可证。而前置审批难办,一直是企业个体办照难的重要因素。
再如,企业住所(经营场所)证明也一直是影响办照的一大门槛,尤其是“住改商”的需要提交利害关系人同意证明。2014年,国务院已经授权地方政府自行决定当地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的使用条件,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有条件地放宽“住改商”、一址多照,甚至有地方政府仅要求提供房屋场地租赁合同,而不再要求提供房屋所有权证。当然,具体条件得看当地政府。
大多数工商机关的企业登记窗口,都是设在当地政府集中办事大厅,其上班时间、上班纪律都由当地政府盯着,相关办事人员一般不敢乱作为、有意拖延。倘若真得遇上不按规定办事、乱办事的执法人员,相信您知道怎么投诉。
企业个体登记申请,只要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工商机关就得依法核准登记。尤其是企业个体设立登记时,一般都是实行形式审查原则,办照领照真得很便捷了。但为何还有创业者觉得办照很麻烦,或者感觉被工商执法人员刁难呢?
个人感觉,一些创业者未能做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未能对企业个体登记流程、材料要求作必要的了解,导致提交的申请材料严重不符合法定要求,可能是重要原因。”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这是《行政许可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工商执法人员肯定不会也不敢轻易突破。而这些有关申请材料的法定要求、办事指南,各地工商登记窗口、各级工商机关官方网站都会明示。建议创业者或其指定的工作人员事先查询,了解熟悉相关要求,再有针对性地填报、整理、提交相应申请材料。实在不行,找家靠谱的中介代理机构,或者在网上向相关专业人员事先咨询。
也许,您会说,工商登记执法人员难道不能当场直接给予全面、准确的指导吗?当然,按规定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得履行”首问首办负责制“,对您的申请材料收下后,得在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您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但是,我说但是,如果您连公司章程条款、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租赁合同最起码应有的内容及签名等形式要求都不懂或者没有,执法人员只能一次性告知你哪些材料欠缺或者不符合哪些规定,不可能逐条逐款教您怎么填写呀。即使执法人员想做好事,想逐一教您如何填制,也得有工作时间,还得其他等候办事的投资创业人员愿意呀。
提个小建议:创业者准备申办工商营业登记时,一定记得不要让其他人代签名盖章,也不要代其他股东签名盖章;不要使用其他人身份证明作为股东证明进行登记,也不要允许他人使用你的身份证明去登记办企业;不要耽搁年度报告,也不要找人随意填写年度报告。否则,后患无穷。”天津爆炸“事件中的名义股东,一定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实务中,还遇到过有公司设立登记时,使用手下员工或其他人甚至伪造的身份证明去申办营业执照,后来想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等手续时,根本就找不到这些名义股东来签名盖章。一些企业未按照年度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被查获,被工商机关列入异常名录,相应地在银行贷款、参加政府招标采购等业务时受到限制,错失商业机会。
另外,也建议创业者们在重大商业合作、商业交易时,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一下合作方、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
——————————————————————————————————————————
再说说企业自身维权、纠纷调处方面吧。
最重要的是,企业要准备充分,要向工商机关提交充分有效的证据材料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明确提出希望工商机关依法介入查处侵权行为、调解侵权纠纷或合同纠纷的请求。
对于此类事项,不仅涉及法律理解与把握,还涉及证据采信与事实认定,执法人员一般都会慎重,也很容易存在认知分歧。而且,工商机关的执法行为,都要受到法院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执法人员考虑执法风险是很正常很合理的。因此,对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有模糊地带或较大争议的事项,执法人员会更倾向于不认定违法而建议走民事诉讼途径。对此,创业者宜予充分理解,在此基础上,以平和的态度与执法人员多沟通,努力争取执法人员更多支持,让执法人员有足够的信心认定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实务中,若你认为工商机关承办人员对法条或证据的理解把握不够全面,而外地已有成功案例甚至法院判例,或者有权威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或理论著作,建议及时提供给执法人员学习参考。类似情形下,创业者也可考虑与该工商机关的法制机构进行沟通,请求其法制机构提供帮助。一般来讲,工商机关内设的法制机构,对其本单位执法监管行为有案件核审等内部监督职责。
——————————————————————————————————————————
按照我国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证据规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必须要有充分有效的证据证明当事人违法。
不过,企业因涉嫌违法经营而被工商机关调查时,还是建议企业尽量提供证据和理由来说明自己行为并不违法,或者虽然违法但不应处罚或应从轻、减轻处罚。若执法人员的调查监管,确无任何证据、理由或法律依据,建议有理有据、平和沟通,必要时,可通过申请听证等途径,向该机关法制机构陈述意见,尽量争取执法人员的支持。
现在行政追责并不轻,哪个执法人员都不会愿意办错案。即使有执法人员心存不良,面对有理有据的申辩,想想以后可能面临的纪检法制机构及复议机关、法院审查的监督,他们也会三思而行的。创业者在此过程中,平和沟通就可以了,情绪化的沟通反而于事无益。
同样地,对于是否违法存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争议的案件,若外地已有相关案例甚至法院判例,或者有权威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或理论著作,建议创业者们及时提供给执法人员学习参考。
——————————————————————————————————————————
最后谈谈被消费者投诉举报时的处理。
建议创业者们平和对待,务必诚信而负责任地参与消费纠纷调处。若有证据证明消费者的诉求不成立或者不合理,要及时向执法机关提供,及时有效地阐述自己的理由。对于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就务必负起责任来,该赔就赔。
消费纠纷调解时,是否达成调解协议需各方当事人自愿。工商机关不能强制经营者接受消费者的诉求,即使是消费者诉求合理,也不会强制企业签订调解协议。但这并不代表企业可完全无视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完全无视工商机关的监管行为。因为:
——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八)项,若经营者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退赔等诉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构成违法行为,依法应予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0万元以下罚款)。最近,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就对某电商屡次删单且在调解中拒绝消费者合理诉求的行为,认定为构成对消费者提出的合法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违法行为,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八)项,顶格处以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北京朝阳查处电商屡次删单侵权案
我创业以来,与各类部门打交道,工商、税务、卫生、公安、城管、街道、环境、劳动、消防等部门基本都接触,尤其你说的执法队,你得先搞清楚他为什么来找你,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找上门就两种可能,一,有人举报你,民不举,官不就,他必须上门看看。二,例行检查。三,找你麻烦来了。
一般这三类情况,沟通起来其实主要摸清楚了他们为什么而来,你就一一可化解。切记,降低自己的格,没必要横着来,因为你的底气没那么牛,最后换不来好结果,顺藤摸瓜,顺着毛摸,基本没什么问题。
如果来一大队人,就完全配合,不需要争论什么,先搞清楚他们是哪个部门,(别把工商看成城管),当时就问清楚我接下来去哪个部门找哪个人处理,事后就去吧,没解决不了的事情。
现场降低自己的格,他们是执法人员,你横他更横,好汉不吃眼前亏,笑脸相迎,理清来龙去脉,对症下药,有错就改嘛。(这个是核心哦)
这个是针对我这类创业公司的;以前在地产公司,就可以完全无视这些执法部门,他们在地产公司面前相对要弱势点,因为他们知道地产公司可以通这个城市的天的,呵呵,背景和平台还是重要。等到我们创业公司强大了,资源就会向你靠拢。
写这么多,经验之谈。
看了一些答案,忍不住说一句,工商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是两回事,
后者才是所谓的工商执法人员,
我曾经是工商执法人员,但是我现在已经退出该圈,
因后来的工作需要反以被管理的角色接触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不过我现在懒得讲,占个坑,有心情再来叨逼。
折腾过好几家公司工商的事,工商局跑了不下上百次,来说说经验,手机码字就不排版了。
一般来说如果你公司没有什么违规事项,能和工商打交道的无非就是注册、备案、变更登记、注销和年检。工商所一般有咨询窗口,客气点去问清楚需要的材料和填写要求,自己上网再仔细研究下就好。注意点是按规矩来,不争不闹,通常除了个别心情不好的没人会为难你,碰到了改个时段来或者换个队排就是。另外经常见到争执的都在文件不收、前后告知的文件标准不一致或者工商有额外要求。其实这个问题全国范围都有,就是每个所、每个办事员自己都没有很统一并且严格执行的检查标准。我的建议是所有要准备的材料都多备几份,除了证照原件以外的东西能盖章签字的都签了,注意不要代签,一般能找麻烦的点都在这方面上。
有问题的比如侵权和违章,真犯了就老实认吧,没内部关系说什么都没用。如果有疑问我建议是找代理或者律所咨询,自己在不懂的情况下乱试一气很容易被人当干扰执法。
===10.26补充===
再补充一下,一般创业公司都在创业园区或者政府招商引资的区域,与地方招商办、行业对应的管理办公室以及园区管理方搞好关系能省很多事,如果你的公司又属于热门行业,找他们代办也不是很大问题。
部分三四线地区存在工商权力寻租的情况,门口的中介就是让你破财消灾的,要么你关系后台硬,否则就找他们花个几千块解决,通常效率比你想象的还快。
如果国家真的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你就不会遇到这些问题。
正沟通,即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感情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协议的过程。即”信息发送一过滤一接受一反馈”回环反复的过程。沟通不仅仅是简单的讲话,它和书面语言以及肢体语言、音乐绘画艺术等非语言,共同构成了联系的渠道和媒介。在基层工商干部执法办案过程中,沟通既体现在按照办案程序法人之间的依法沟通(体现在办案文书的制作与使用)中,也体现在办案人员与当事人的约谈及案源的调查发现等环节。
这是我前几年的个人经验,不一定正确。
当时开一间店,先核名,就是起名字,去工商局前已经做了一些功课,知道某些特定名词或有重名的不能作名字,然后写下五六个名字作候选交进了窗口。
其实我在这工商局是认识人的,级别不高不低,但想着开个小店的小Case,就不麻烦别人了。
很快,窗口的服务人员说我提供的名字不行,我问为什么,她说某个是重名,某个有河流的名字,某个涉及宗教,诸如此类。
我心想,都让我碰着了,那就再想想呗。
然后苦思冥想了大半个小时,又再提供了五六个名字,再递进窗口,那个姑娘扫了几眼,又说到,这两个是重名,这个不能用在此行业,那个是城市名,诸如此类。
我有点急了,跟她说,那你告诉我什么名字可以用,法规也没这么死吧,就一个体户。
她不冷不热说到,反正你这些都不能用。
我心想这下不找人不行,连忙再想了五六个名字出来,然后拔通工商局朋友的电话。
朋友连忙出来,将我写下的十几个名字拿走。
过了两分钟,她给电话我,你想用哪个名字?
我说,不是大部分都不能用吗?
她说,只有一两个不能用,你喜欢哪个就说。
我就用回我第一次提交的名字。
本人一线城市‘前’工商基层执法人员一枚,主攻办案,俗称罚款。
我首先想分享的是:
1、工商是几个行政执法部门里面相对规范、严格、成熟的部门之一(现在去了其他部门有了对比才知道)。比如我所在的城市,工商办案室安装监控器,要求执法人员和当事人做笔录及交谈时全程开监控录音录像。比如工商的执法系统,和纪委监察联网,超期扣押了之类的都会亮红灯,更别说超额罚款或者低于法律规定罚款在系统内根本无法录入。
2、行政处罚罚没款与任何基层执法人员的工资收入无关,更何况罚款多了当事人跑了执法人员还要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增加工作量,所以大部分执法人员不会因为个人好恶为难你。
下面说几点建议:
1、尊重。不是说要低身下气之类的,而是请用基本待人的礼貌进行交流,不要带着情绪说话。办案三年我最不愿意听到的话是:你们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拿着纳税人的钱根本不知外面赚钱多么辛苦。
2、知法守法。我遇见过卖假LV还不认为自己是违法的。在这里多强调一句,以各种方式卖假奢侈品的亲们,还是不要做了。这种事情被抓到的话是以真品实价来计算货值金额的,有些牌子的十几个包包就够刑事立案标准了。
3、如果被行政处罚了,你遇到了不公,可以使用听证、陈述申辩、行政复议甚至起诉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千万不要想着一跑了之不交罚款。等到申请强制执行后被法院追着你可就更麻烦了。一方面是会按罚款金额每日3%收取滞纳金,法院问你要的金额就是罚款金额乘以2了。另外如上了个人征信系统或者商事登记系统黑名单就更加得不偿失。
4、是否需要贿赂?对于我这种基层人员,并不喜欢被贿赂,原因如下:1、罚款数额由法律规定,在自由裁量权内由领导决定。2、内部审案流程严格,要求笔录、照片、材料环环相扣相互印证,一般一个案件在出处罚决定书前要经过三到四个人审核,更何况案卷卷宗一直建档保存,大家都不会为了蝇头小利毁了自己职业生涯。3、拒绝了贿赂,也很怕有流言蜚语。(仅代表一线城市啊一线城市,小城市就不清楚状况了)
最后说一说一些杂七杂八的话:
大四时看大家都考公务员,做行测感觉像做智力题,所以我也报名参加了,居然歪打正着。其实一线大城市考公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黑暗,当然,待遇也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么好。开会培训从没出过市,福利分房公办幼儿园根本没见到,灰色收入更是呵呵呵。当然优点也是有的:加班不多,性价比高,对于我这种看重家庭的女生来说是很合适的工作。
在工商的那些年,曾经在很恶心的食品黑加工厂执法,苍蝇与蟑螂齐飞,腐肉共潲水一色,几个同事在里面差不多整整一天,呕到最后开始吐胆汁出来。曾经在凌晨4点搭的士穿过整个城市参加临时行动。也曾遇到暴力抗法。真是有很多印象深刻的回忆。
首次在知乎答题,如有冒犯敬请原谅。
有问有答,不多说,不回避。不清楚怎么回答的,先问清界定。
该做的事情做好,该知道的事情知道。
如果工商税务那么难缠,其实什么对策都没用,只有认栽。
我在的城市,这些部门还是不错的,效率透明度甚至态度都还好。地方政府开窍有远见,这些部门不会特意和创业公司较劲。毕竟谁成为下一个纳税大户,早期看不出来呢!
嗯还有,会计多次建议给主管的人送购物卡和小礼物,都被我拒绝了,因为我不想表现的很“懂”一套我不确定是否存在的规则。目前没有遇到给穿小鞋的。
可能很多才毕业刚踏出社会,正准备自主创业的学生都觉得人间自有公道在,认为社会没那么复杂。其实不然,可能有时候你进行一个项目急需工商部门批准的证件,你不送礼,就等着上级的批准,很有可能你就要等很久了。我在这里所说的不是要你就走歪门邪道,从此踏上不归路(现在正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呢^_^)。我的意思是偶尔做事情要圆滑一点,不要总是一根筋。到时候证件没拿到,还弄丢了本来唾手可得的项目,那就不划算了。
面对那些缠人的执法人员,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受他人的影响。可能会受气,但是人生在世,又有谁一辈子没受过气呢?遇到这些问题,可以跟父母或师长聊聊,汲取一些他们的经验。
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泥潭,我们坐不到习主席那个位子,也没那个权力改变这个社会,唯有尽量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当我们看尽百态、自己身处那个位子时,就要做到不让社会改变了自己。
以上是自己的观点,如有不对,请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