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马逊、易趣这些国外的电商网站商品详情页都是如此简陋?

理由
举报 取消

商品的详情页做的好不好,对于商品的成交转化率是不用多说的,国内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在详情页的设计制作上都是由专业的美工人员来完成,这几乎成为提高转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想象到,好看详实的详情页对在线购物起到的作用绝对是巨大的,当消费者无法看到实物的情况下,详情页是消费者了解产品、信任产品的主要方式。但是反观国外的购物网站,比如亚马逊和易趣这些电商平台上,不论是平台自营还是第三方的商家,似乎对商品详情页都不怎么重视,很多都是简单几句文字描述,做的好点的也就是加个一两张图片,有的干脆空着不写,外国购物网站的这种现象跟国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老外们这种对详情页设计的忽视呢?这背后有着哪些消费或者文化或者商业层面的原因呢?

2017年9月9日 10 条回复 2409 次浏览

发起人:未孵化的蛋 初入职场

交个盆友呗

回复 ( 10 )

  1. Liu Rio
    理由
    举报 取消

    看到一帮自以为是的分析真是醉了,拜托!就不能老老实实承认亚马逊,易趣的页面设计就是简陋么?

    之前因为有亲戚去美国,所以请他帮我带点东西回来。说是亚马逊上有,让直接送美国,结果我上去找,资料根本就找不齐好不?还要我把同样型号在淘宝里搜索,看清楚内容以后再去把链接贴给我朋友。真是超不愉快的经历。

    简陋的原因很简单,缺乏竞争!

    国内淘宝,天猫就不说了,都是一个个小店,同样的东西,同样的价格,老板肯定拼命在任何地方努力吸引你对吧,之后起来的京东,苏宁,一号店等等,也都是想尽法子让你掏钱。但亚马逊,易趣之类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动力,而且大部分算是直营,没有精力,也没有动力去改善用户体验,导致一直起不来。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是用户习惯。中国人的买东西习惯很多时候都是随性的,比方说你去想买A,结果看着看着就买B了,然后转个链接发现C也不错,也一起买了。而美国佬则喜欢开单子,A就是A,B就是B,看看怎么逛超市就知道了。所以国内购物网站热衷于给你各种链接,而国外网站知道如果你要买A的话肯定已经了解A了,上网无非就是最终比价格下单而已。所以我说用户习惯也是因素之一。

  2. z Cenia
    理由
    举报 取消

    Good Question!

    1.从宏观上看,像亚马逊之类的属于大型的B2C网站,商品数量太多,涵盖各种类目。而产品编辑不可能对某一个产品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只能提供最基本的产品说明。大多数都是直接从生产厂家和官网上获取产品信息。或者让供应商提供产品描述。其实像国内的B2C,例如京东,当当,1号店的产品描述也是差不多的。只是看起来视觉上更好一些。但是描述依然很简单。我想应该是亚马逊这种作为一个大平台并不在意这些,他就像一个大超市一样。

    2.我觉得要说描述做的最花的那肯定非我大淘宝莫属了。但是我们说这样的描述真的很好嘛?我看未必。实际上让我们来看下亚马逊的描述和淘宝的描述。事实上虽然描述看起来简陋,实际上却不简陋,这是经过了相当多的用户调研和视觉设计出来的。

    就拿我的老本行玩具来说

    我在亚马逊上随便点一个玩具。

    就看这个车吧,点开车的第一屏,6张高清晰大图。最后一个产品视频。

    右侧,标题-星级评分-价格-最重要的商品说明。

    实际上,在这第一屏中,父母对于这辆车的基本信息已经到位了。这车的样式他是否喜欢,产品视频让他知道这车开起来的实际效果是怎样的。然后它的评分有4星半,非常不错。然后重要的描述他也知道了。喔~可以坐2个人。最大承载重量是怎样的。动力如何。

    OK,实际上,在我们淘宝卖这些的过程中,顾客其实也就关心这些问题。

    然后我们再下拉

    然后,我知道了退换货的问题。然后是这个车的非常详细的参数。

    ———————————————————————————————————-

    有了这些信息完全足够我来做决定我是否愿意购买这个吉普车,

    让我们来想一想你自己在京东上要买一个电子产品的时候你干了些什么?首先你看了下图片,或者你原本已经想好了要买这个。然后你看了下价格。紧接着你直接拉到下面看了一下好评和中差评。再接着你可能直接点了一下参数说明和附件说明。说实话你真的有去仔细看他真正的那些广告描述图片吗?其实没有。你想要的信息就是图,价格,评价,参数。当然,电子产品是比较简单的东西。类似于服装这些你会更想多的看一下衣服的微距实拍图,模特前后左右的实拍图。然后看下评价看下价格,就可以决定是否下单了。而对大多数女人来说,她们甚至只看了一张图片就决定了她们是否想要买这件衣服

    ————————————————————————————————————

    OK,让我们来看看淘宝的卖电动儿童车的描述吧!

    大部分都这个样子的

    唔,5张几乎一样的图片,推车自驾遥控。噢~ok,我大概明白了。可以推可以自己开可以遥控。无尽摇摆功能?炫酷巡航功能?我不太明白这个是什么意思。

    呃~~可选配置,颜色!摇摆?早教?巡航系统?变速箱?

    好吧,这第一屏我啥都没看到,不过这辆车看起来还不错,不是嘛?挺帅气。

    看来我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

    让我往下再看看

    哇哦~送12样东西,等等,刚才有一家他好像是送16样东西。

    这绝逼是给女人看的

    好吧,确实送不少。让我再往下看看

    这已经是第四屏了。因为上面我看了3,4张很帅气的官网图。

    这张图,对我的帮助最大,不是嘛?我知道了这些关键的东西,已经这个车所有的功能。

    噢,慢着,早教功能是什么我还是不知道,SD卡可以干嘛?摇摆我还是不知道?新型避震系统?额油门踏板这是很特色的吗?

    从这张图中,大家觉得对你们有用的是?

    载重,速度,充电时间,尺寸,蓝牙遥控,电量显示,储物箱,缓启动。

    其他的其实我还是不怎么明白?对吗?

    ok,我再往下看看

    (⊙o⊙)哦~不好意思 其实我想告诉你们我又看了8张精美广告图。这已经是第12屏了。

    我看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这个车的细节我看到了一部分,可是我关心的时候这个车的轮胎他究竟是塑料的还是橡胶的?我们都知道塑料的容易坏。对不?

    让我再往下看看……

    大家好,我又看了3屏的广告图,我看到了这个,这个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虽然我不是太明白。不过他写了。全铁加固底盘。

    恩,继续~

    恩,还是我,抱歉,我看了几张这个模特乘坐的图片了。我已经知道了这个孩子很帅,这辆车也很帅。这已经是第20屏了。

    oops~到低了。这已经是第26还是27屏了我有点不记得了。总之接下来全部都是这样的照片。

    等等。我好像还是不明白……主图上她说的巡航和摇摆功能到底是什么?额。轮胎究竟是什么材质的?车辆的细节图我也没看到什么。

    让我再回到最上面,看看评价吧!

    呃,好像没有什么我需要的信息?他们难道不能写点别的吗?

    好吧~现在我看来已经无计可施了。我得问问老板这个摇摆是不是按摩功能?

    ——————————————————————————————————-

    以前,我们的图片也很喜欢花里胡哨的多,而现在,随着淘宝顾客群体使用手机占了70%以上了。而且慢慢的增加,而且手机屏幕小,流量贵,并且手机下单的客户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浏览。所以我的描述又开始从从复杂往简单转变。经历了从2010年的简单到复杂再从2015年的复杂回归简单。将最最重要的信息写在最最前面。才是对顾客最好的体验。要明白顾客想要知道什么。让他们在头3次下滑中全部获得。如果他们需要,再往下看更多的。才是提高转化率的根本。

    所以,描述做的漂亮花哨不重要,这不是一个平面设计,根本上只要让顾客知道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就可以了。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只关心顾客是否能够促进转化。货能不能卖的掉。

    我完全不必为了满足那5%的喜欢看漂亮精美大气大师作品的人去耗费95%的时间。

  3. Pilro
    理由
    举报 取消

    人家亚马逊是b2c啊,亚马逊作为一个企业最早都是干自营事儿的,你能想象一个企业自己花那么大的精力功夫去从摄影、搭配、文案、设计去做么,所以都是模版化、模式化即可,对于产品单页按照对应的标准来做,上面有朋友截图的很详细。

    我们淘宝呢,最早是c2c,那怕tmall平台的b2c,都有一个共同点,特么的是一群卖家混着过平台啊啊啊。

    我们这些卖家们为了生意好,也是迫不得已这样做,从09年起 nala刘总 @刘勇明 就提过观点详情要长,那时候还有鞋子mring提出三米长的观点,商家们,找到专业的摄影师从摄影做起,灯光、搭配、背景,每个环节都在努力做着。

    再到店铺内部大家集体选择图片,ps修图,文案,美工加班加点的设计页面。

    一群人剖析卖点,功能,对比国际潮流天下大势

    做这么辛苦,只是为了有买家买帐,对的,就是这么简单。

    然后同行们每个环节对比都越来越精细化,以后估计还会越来越厉害

    当然着过过程淘宝/天猫平台也有着一些引导,他们的ued也在辛苦分析。

    -----------

    京东自营的页面相对也简单

    京东第三方的(其他的一些平台也是),你们可以看到,是淘宝、天猫卖家们进入,把淘宝详情页按照平台细微差别修改即可。。

    同样,都只是为了在竞争中打动买家活下来,变得更好,我看来就是这么简单,这就是一个精细化进化的过程。

  4. 羊Vv
    理由
    举报 取消

    因为大部分老板看不起文案,舍不得花钱。

  5. 李建秋
    理由
    举报 取消

    尽扯淡,亚马逊只不过把他们的国外模板直接套到中国。

    如此而已

  6. 双木
    理由
    举报 取消

    人文环境不一样,国外个人理解更多的是稳,安心,喜欢就买,有需求就买,而且售后贴心,有的甚至拆过了用过了要退货换货也可以,所以不需要冲动型消费,信赖平台,上面的商家就仅仅是超市的一个产品,当然,这只是个人认为,而国内的平台,你敢说你能在淘宝随便闭着眼睛,然后瞎挑买件东西就一定是质量好售后好的吗?答案是不会的,你给C店一个差评,分分钟10几个电话打进来,商家水平参差不齐,那商家的个人魅力就要更加深化了,平台的信赖度反之变得较低,自己做电商那么久了,我都觉得天猫淘宝还是有一些刁民商家的,毕竟自己购物试过几次,这些页面呈现都是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产物,包括京东也是,里面的POP商家很多也是有开天猫店铺的,那所以呢,消费者无法信赖平台,只能自己去选择商家,变成了一种取悦自己的消费体验因素主导权还是在商家,那商家的个人魅力就要更加深刻了,这时页面就变得很重要。Ps.京东自营还是可以的。

    ⊂((・▽・))⊃表示亚马逊在中国的网站也是屌屌的,有种你爱买不买的魄力。

  7. 君子不器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题主的提问是从国内消费者的思维来发起的,尤其是“商品的详情页做的好不好,对于商品的成交转化率是不用多说的”。

    事实上,需要用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资料来进行描述说明,全部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感觉到一种真实感,促进冲动消费!

    研究一下国内电子商务平台详情页的做法:

    首先是各个角度的图片,还是做过ps的,为的是全方位复原,美其名曰:尽可能还原!

    其次就是关于产地、各种优点的对比,设置场景描述,为了是让人们产生消费场景的欲望;

    最后还要加上各种好评,各种用户评价,为的就是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究其跟本,是因为消费者不相信商家,无法判别产品的质量好坏!

    而事实上,商家竭尽可能的去美化详情,但是就是在产品质量保障上不能做到极致,做的再好,该作假还作假!

    有没有发现,现在就是对于天猫,对于各种评价很好的产品,已久还是心理忐忑!?

    所以说这个现象是社会状态引起的。

    =======================================================================

    反观国外,由于整体的商业信用环境较好,商品在外包装的基础描述就与产品是一致的,再加上整体的搜索排名机制更为科学,人为干扰因素少,所以,产品的详情是否丰富并不是是否能够卖的好的硬性指标。

    真正影响产品销售好坏的是,品牌、价格、售后服务,销售量等。

    个人吐槽,绝非崇洋媚外,非喜勿喷!

  8. Yinghao Zhou
    理由
    举报 取消

    手机打字。我在加拿大的电商公司工作,做工业工具电商的。我们线上线下都有做,线下卖给的客户大多数是工厂和经销商。线上的客户就都是一些企业和专业工具的一般爱好者了。我们公司的产品在eBay、加拿大亚马逊和美国亚马逊都有卖。也有自己域名的在线网购网站。还准备在墨西哥和西欧几个国家的亚马逊开店。我工作了几年,对北美这边的电子商务有一定认识。就说说我的看法。

    亚马逊的产品页面实在是太简约了。我们的产品由于专业的原因。通常需要非常详尽的数据描述以及大量的图片,亚马逊只允许几个bullet point以及两千字节的描述。根本不够。只好尽量压缩。很多客户在亚马逊看到我们的产品后还要打电话或者发邮件过来询问清楚后才下订单。所以我们对亚马逊很无奈。

    eBay的平台限制就没那么多了,产品描述的页面支持HTML编辑。想简约就简约,想花哨就花哨。非常适合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每个产品的eBay 页面都很长,我们的同行则比我们还要长很多。我们也再想办法要把页面变得更长更好看,最好让顾客看一个我们的页面,就不仅能了解这个产品的所有信息,也能知道我们公司的所有产品信息。上千种产品要想在一个页面显示出来,我个人都觉得特别变态。同行中有十几万sku 的,也想在一个eBay 页面显示出来,真是丧心病狂。跟国内的淘宝天猫卖家差不多。

    然后就是bigcommerce 的网店,当初在bigcommerce 和shopify 之间考虑了很久,两家其实差不多,最后因为前者给我们很大折扣,于是我们就选了前者。自己的网店,可以做得产品页面特别详细、华丽,能更方便地和客户打交道。在我们网站下订单的客户基本不会有啥问题,看了产品描述和图片就直接下订单。

    对比几个平台,我们在eBay的销量最好。但亚马逊上的销量的增长是最快的,亚马逊开店一年,只上架了部分产品,销量就直追eBay 了。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看到这样的趋势,我们也将重心放在了亚马逊上。

    说到网页的漂亮和简陋,我觉得这也许是个人感觉的不同和信息的不对称。亚马逊是简陋了点,但eBay 是和淘宝什么的没区别的。bigcommerce 和shopify 上的各种模板比国内的绝大多数电商网站要漂亮。还有个叫做etsy 的专做手工产品电商平台的,精美程度在国内没有网站能望其项背的。

    转过来一想,国内也能接触到magento ,上面也有精美的模板。也许是我没看到国内做得漂亮的使用magento (以及其他公司)模板的电商,导致我觉得我看到的北美的电商在精美程度上能秒杀国内全部。所以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还需要多学习,全球化的今天,IT 业的全球化程度更深,你今天有的技术,我明天就能实现在我家产品上,我今天网站做得独步天下,下周恐怕就有几千竞争对手做得跟我差不多。

  9. 赵铁成
    理由
    举报 取消

    亚马逊如果要类比还是和国内的京东类比好些,因为其平台的信誉影响较大。而在淘包,买家眼力看到的是一个个店家,淘宝自身只是一个市场管理员的形象。京东新蛋以及后续上线的苏宁之类,网站显然没有淘宝的页面那么热闹,当然为了照顾买家那种已经被淘宝式的狂轰滥炸的介绍信息造成的习惯,这些网站的介绍仍然比亚马逊较多。不过有一点,亚马逊用户相对喜欢分享,你可以在亚马逊用户的评价中看到非常有见解的评语,但是在国内网站上就差太多了。另外,在互联网之前美国的电话销售、邮政销售已经很成熟了,消费者心态也不一样。所以,最后看一样事物的表象要看目标群体的历史沿革和横向的环境,直接移植是没出路的。

  10. 茶人孙明玮
    理由
    举报 取消

    谢邀。

    亚马逊等海外电商网站的设计用“简陋”来形容是非常不科学的,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审美标准和运营理念。从审美标准来说,亚马逊代表了一种简洁之美,尽量不要叫太多产品之外的东西迷惑消费者,有一说一;从运营理念来说,过于负责的图片和详情设计无法提高效率,特别是像亚马逊这样的自营电商有超过(据说)千万SKU来说,负责的图片和详情设计对于美工团队就是灾难。

    所以你会发现,淘宝/天猫的图片和性情设计色彩和表现更丰富,这都是店家的付出,要是叫阿里巴巴自己的团队做看看,他们肯定崩溃;至于京东,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做到了平衡,就是不像淘宝/天猫那样花哨,但也尊重了中国消费者的习惯,画面感比亚马逊更胜一筹。

    回答完毕。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