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将要创业的人和团队,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技能)?

理由
举报 取消

从事了多年的销售和市场工作,从内心深处想自己干点事业,但感觉比较迷茫

2017年5月26日 7 条回复 1044 次浏览

发起人:兔撕鸡大老爷 初入职场

胸中藏傲骨,下笔可摧城。Wechat:19510487中国最大编剧经纪公司:如戏,内容总监。专栏掌柜:故事贩卖机、大故事家。欢迎写手、自由编剧私信勾搭。Ps:朕有维权骑士团。

回复 ( 7 )

  1. 兔撕鸡大老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想讲鸡汤,讲身边朋友的显著优点。

    行动派/执行力。

    那些身体力行的实践派,哪怕只有概念没有具体战略措施,却更具备创业者的素质。拥有完美商业计划的创业者,反而不一定成功,这些人总想走捷径,项目落地能力一般很弱。

    创业讲求“在行动中不断探索”,光写计划书,讲营销想法是没用的,许多想法实践起来是两码事。

    那些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普遍拥有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在生活中不断思考,这比读鸡汤更有价值。我想你还见过一些人,明明对商业很有研究,却陷入过度分析中不敢采取行动。

    行动,能突破一切迷障,不断试错才能趋近于“更好”。

    缺乏安全感。

    见过许多优秀的创业者,其实他们内心对创业充满不安。即使已身处行业浪尖,也时常会吐露忧虑。这群人对各项销售数据和细节非常敏感,时刻想找原因,害怕被淘汰。

    他们常说没觉得自己有多成功,很害怕一不小心被市场挤下来,这种害怕失败的人往往格外专注,愿意采取一切行动取得成功。我很佩服这种人,他们不会“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思维开阔,足智多谋。

    身边的三位朋友最开始并没什么资源,总能想出各种办法争取流量,各种方法都愿意尝试。通过不断试错,摘取那些方法的长处,最终一步步取得成功。

    其中一位朋友姓邹,思维出了名的敏锐,能举一反三,看破关键性问题。他白手起家,两年内在这城市开了十几家店铺。到现在,又在多个产业上有了发展。而我们都认为,这不会是他的终点。我市青年创业者几乎都知道他,还佩服的不得了。

    重视现金流。

    不管是我认识的企业老板,还是朋友们,都十分重视现金流。只在账面上的应收帐款,根本无法解决近忧。

    记得以前做零售的时候,给某位经销商延长了付款期,师傅知道后暴跳如雷。“如果开了先例,就还会有下一次。现在只拖一个星期,以后就敢提一个月、一个季度。你付得起责任吗?”

    别以为是谬论,这是真正的人性。细思极恐,我回师父:“是啊…然后就会像很多餐馆那样,被签帐拖死。”

    师父白了我一眼,说他年轻的时候就犯过这个错,被我老爸会骂死…现在轮到他说我了,这完全是因果报应……

    一般来说,想要良性运作,最好找能现金垫付的商业伙伴合作,与供应商也要保持紧密联系。你不想被应收账款拖死对吧~

    不惧怕麻烦。

    又要提到邹了,他除了开阔进取,还能守业改进。他不怕员工们能惹出一堆麻烦,发现问题并改进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麻烦不可怕,最怕被藏起来,发育成致命的毒瘤。”

    某些隐患一但被发现,会来点小奖励、口头表彰,并通报各店进行改进。对于通报前犯错的人,问题不严重的不深究,甚至还感谢发现了这个错误。

    他那嘴巴皮子太会说了….

    充分了解行情之后无所畏惧。

    在多数人规避风险的时候,优秀创业者却从中看到了潜在机会。他们无所畏惧,不怕抵押房产、透支信用卡来筹集创业资金。在某种程度上,创业者是极端乐观主义者,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念,而他们投入的资金和时间终会收到回报。–摘自某鸡汤。

    许多成功人士好像都这么做了,这是媒体让我们看到的一幕。

    讲真,上面说的这种成功人士,对那个行业会有丰富的了解,对趋势也能分析的头头是道。不管是创前,还是创中,你有了这种深度认知,不妨一试。

    不过现在大行情这么不友善,铩羽而归的几率非常大。不留后路的行为,是对身边的家人的不负责!

    我身边赌上所有却扑街了的有三个,两个不太熟,说看错了行业趋势。一个很熟,从头到尾都在秀逗、光会说却不会落地的思考者。

    所有鸡汤,在没正视自己能力时,都是带有剧毒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这则鸡汤本没什么错,但抛开剂量谈毒性,那还蛮可怕的。

    永保激情。

    我认识的创业者还有企业家们(魏建军等人),都拥有无尽的激情和正能量,能激励他们长时间工作。哪怕员工们都已经回家休息,他们都能忙到大半夜,不解决誓不罢休。那份饥渴、兴奋、与热望,能够为企业带来繁荣昌盛。

    这种激情是能正态传播的,详见长城汽车近十年来的迅猛发展。

    (对不起,不是想安利长城,按接触过的人和企业说事,才是对言论的负责。)

    可塑性强。

    如果你遵循一种固定的运营方式,那么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低。如果你愿意倾听,你的顾客和员工会告诉你,哪些产品和服务会为你提供最大的价值。

    聪明的创业者会不断改进、优化他们的商业理念来应对市场反馈。

    世上大多数决策都是可以优化的,乔布斯如何把苹果做到极致,你应该清楚。他会不停的更新理念,甚至上周强烈反对的创意,这周就好像是他自己创造的那样沾沾自喜。

    不断自省。

    创业者没有上司监管,正因为缺乏人督促、指正。很容易走弯路,忽视自身弱点。因此,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公司的绩效表现。根据反馈的意愿,来进行提高。

    那些被动反馈信息也需要十分注意,比如客户投诉、被竞争对手反超等等。

    正如之前说的,每一个商业数据都是你的侧面描写。不管好坏,事出必有因

    乐于迎接挑战。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员工会试图逃避,或者干脆放弃,创业者却需要迎难而上。拥有良好的心态,挑战只会激励创业者更努力地工作。在优秀者眼中,并没有什么困难是难以逾越的。

    每一波创业热点,都容易引来许多模仿者。优秀的企业依旧是领头羊,只因为他们以终为始,不停的勇创高峰。

    偏执。

    有些创业者会被认为固执己见、怪异、甚至是苛刻的,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

    每一个好的团队,总需要一位偏执狂,完成对品质的严格把控。有些固执的女士还被运用在人事管理上,即使我认为她的理念再不人性,也无法否认她在公司层面上的益处。

    当然了,我说的那位燕女士私下处事很公道,服。

    善于调整。

    通常人们会认为,创业者们都很容易失败。的确如此,还有人经常失败。有两位朋友三创才站稳脚跟。他们失败了,没有沉湎于消极情绪。他们擅于自我总结,还积极与我们讨论,完全不把失败当做丑事。

    不要命的捂住伤口,只会让它化脓。

    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曾经在一个帖子里讲过一个事例。

    天使投资人常问一个问题:“你的项目能给社会创造什么贡献?”他们为何重视公益性呢?

    公益性代表了引爆点,能炸出一片受众,宣传上也有了立足点。譬如,科技型能推动受众生活体验、母婴、教育产品能拔高国民基础、优质的平价快餐能够让更多的平民受益。

    简单的说,公益性等于利益点,民众觉得十分受益,才可能大卖。如果时至今日,你还没懂你要做的产品有什么引爆点、公益性。那投资人也只能说:呵呵。

    相信不少人背离了这一点,这个点,也被叫做企业价值。

    稳准狠的产品,最能满足市场需求。

    集思广益。

    我认识的一位张先生,曾是猫人的创始人之一,不过他过早的退出了合伙人圈子,至于为什么,我不好过问。后来他依靠别的产业东山再起,他这个人十分注重交流,开会也不讲废话。

    “做商业,你周围要有一群聪明人,你应该让他们发挥作用,听取他们的意见,才能做的更全面。一个人的思想始终是狭隘的,需要通过他们来补充整个策略。”

    他除了招聘踏实的员工,还会招聘有思想有点子的员工,他的合伙人萧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断的沟通调查,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做出更正确的判断。

    在当今社会,碰运气成功的人并不多。许多老板会听取合理性建议。

    Ps:也见过和遇到过几个事例,建议被否决而提议人愤愤不平。其实,要么建议不符合当前的格局,要么步子太大,老板怕扯到蛋。他心中的算盘,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完全正确的建议,却没被启用,那说明你值得更大的格局。

    你最好反思一下,是不是你想太少了。

    专注。

    商业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度专注自己的工作。

    美团的成功,在于专注干好一件事情,倾尽心力去优化细分市场,没有为寻找新商机而分散精力。早它两年起步的糯米团购,当初是人人网的下属机构,玩的不够开放,也不够专注。即使2014年被百度收购后,也没什么良好表现。

    痛定思痛的百度公司,推出了更具卖点的百度外卖,一举火爆了整个市场。其实早在2012年,我和邹就讨论过做外卖平台….(那时我刚入行,并不知道饿了么什么的.他倒是知道。)当时觉得本钱太少,难度颇大没有进行实施。现在回想一下,其实没什么特别难的,起码会占领家乡市场..

    再说邹的一个故事。

    自从他那两年的成功运作,不少小青年找他共创项目。他分神做了两个小项目,结果都做毁了。

    实际上不是他的能力不行,一开始他全权监管,那两个项目都是盈利的。他以为做的足够好,可以托付给合伙人了,可惜那几个合伙人都是鸡汤创业者,懂理论无实践。虽然品质没下降,但服务态度、营销积极性都太差了,三下两下弄的客人没兴趣再来。弄残之后,他再来抓生意就没多大用了。

    从商的人都知道:忠诚度降下来容易,再升上去那真是太难了。

    跟我说这事的时候,他气的直瞪眼,最后放弃了那两个项目。他再找合伙人的标准,不再是看钱的多少。

    “我缺的不是钱,而是有态度的合伙人。”

    他承认,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管是他之前的成功,还是那两个项目初期的顺利,都跟专注有关。现在他做到了相应的平衡,身边人开始具备实干的各种要素。

    这个简短的真事,我想有太多东西引人深思,请各位慢慢体会。

  2. 杨毅
    理由
    举报 取消

    原先本来是回答另外一个问题的:曾经的销售冠军,如今变得如何落魄我该怎么做? – 杨毅的回答,但我发现那个答案放在这里会更合适一些。

    前两天通过微信群认识一个朋友,曾经的销售冠军,资源整合的能力非常强,对于政府的政策也吃得非常透,也能够获得不少起步资金。但先后4次创业,有的还拿到了B轮,获得的额外投资大大小小有1000多万,但4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

    我和他有过简短的沟通,但这简短的沟通中,我却发现了几乎99%的创业者都面临的共性问题:不懂管理。不仅如此,你看看中国有多少民营企业的老板重视管理的?问题就在这里了。

    有句话叫“成在经营,败在管理”,说得非常好。尤其是对于那些金牌销售出身的创业者,他们自认为销售能力牛逼顶天,资源整体能力超一流,就自认为可以凭此实现前路畅通无阻。这其实是最大的错误。

    如果你是光杆公司,靠你一个人就可以撑起整个公司的业务,不用管理队伍,你绝对可以忽视管理的存在。但只要一涉及到团队合作,就必定要知道如何用人所长。

    我上次沟通的那个客户,一直在非常热门的互联网行业创业,但在核心问题上都出现了管理问题:1、没有核心的财务管理人员,导致资金规划不足,资源浪费严重;2、团队用人不力,很多想法没法执行;3、产品开发缺乏远见,因为其是销售出身,却一手掌控产品开发大权,没有专业的人才来负责。他自己也承认,一直都缺少核心的技术人才,创业几年一直是吃过去销售能力强的老本,并最终坐吃山空。

    认为销售牛=一切都牛,这是优秀销售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销售也只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环节而已,除非你是贸易公司,否则其他环节忽略了,早晚会出问题。

    对于题主来说,尤其是你已经从事了多年的市场和销售工作之后,如果要开始开创的进程,有以下几点建议作为参考:

    1、保持敏锐的商业嗅觉。这一点可能是天生的。你要知道如何寻找商业蓝海;即使加入竞争激烈的一片红海,也要知道如何差异化才能获得更好的市场。

    2、务必要重视团队管理。这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要知道如何用人,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二是要知道如何为团队核心成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或前景;三是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要学会利用团队的力量去弥补,不要把什么事情都控制在自己手里,尤其是你不擅长的事情,一定不要自以为是,否则你不仅干不好,也会把团队中想干事的人逼走。

    3、一定要具备超强的抗压能力,以及在关键时刻冷静分析的能力。有可能你3、5个月都没有客户,这个时候一定要挺住,并寻找对策。

    4、一定要抱有长远打算,不要有干一票就走的投机心理,否则永远长不大。前文所说的那个朋友,他自己就坦白抱着很强的投机心理去创业,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以“赚钱”为导向,多了一些浮躁,而少了一些把基础打扎实的基本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稳固的基础,包括有前瞻性产品、完善的服务体系、超强执行力的队伍、深入人心的品牌建设。没有稳固的基础,哪来的百年基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永远不可能做大做强。

  3. 何建湘
    理由
    举报 取消

    成功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我们通过对大量成功创业者的能力素质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领导力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发现其共同特征:共有20项能力素质对于创业者而言,至关重要。其中有15个素质项目(表格中标注为星号)为必要的能力要素,另外5项为“补充性”能力要素,或者说是可以增强创业者成功可能性的因素。例如,在一些高端技术或者特殊领域的创业,创业者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经验技能都很重要,但是在其它领域,这方面的要求就未必是必要性能力要素了。详见成功创业者核心素质模型图及能力素质释义说明。

    素质分类 能力要素

    成就特征 ★成就导向/动力 ★竞争意识 ★冒险精神

    服务与助人特征 顾客服务能力 ★人际理解与体谅

    影响特征 ★价值观引领 ★说服能力 ★关系建立能力

    管理特征 ★决策力/个人视野 ★组织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认知特征 专业知识及学习能力 经验与技能 ★创新与变革能力 信息搜集能力

    个人特征 ★诚信正直 ★自信心 ★纪律性 ★毅力 ★适应能力

    本文内容摘自《创业者实战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何建湘)

  4. 陈宇辉
    理由
    举报 取消

    基础篇:

    1.足够的抗打击能力;

    2.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

    3.高效的执行力;

    4.分清任务主次和长远的能力;

    5.辨识人才的能力;

    6.人际关系协调处理能力;

    7.危机应变能力;

    进阶篇:

    1.财务管理能力;

    2.市场开发能力;

    3.团队协调能力;

    4.对外攻关能力;

    5.团队研发能力;

    6.风险应对能力;

    高阶篇:

    1.内外洗脑能力;

    2.运营吸金能力;

    3.政府协调能力;

    4.内部审计能力;

    5.角色分工能力;

    6.资本运作能力;

    7.产业整合能力;

    8.危机责任意识;

  5.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困境,有能力化解他人的迷茫。

  6. 安老板
    理由
    举报 取消

    超高执行力;

    重大决策能听进去别人说话并认真考虑;

    资金链与融资渠道,承诺注资的可靠程度;

    紧急事件预案;

    团队的默契和磨合;

    敢于坚持的心和敢于放弃的心。

  7.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那些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往往比搞销售市场的人更容易创业皮功!不要相信所谓成功鸡汤,那是成功之后才需要喝的,创业成功一定不是趾高气扬的策划,往往是被逼无奈下的选择!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