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理财推出的周知宝为啥有12%的年化收益,靠谱吗?

理由
举报 取消

活期做到12%,在目前的行情下很难得。 可是按照投资理论,风险和收益对价,周知宝为什么能做到?

2018年2月1日 10 条回复 1778 次浏览

发起人:Robot 管理大师

回复 ( 10 )

  1. 李增新
    理由
    举报 取消

    利益相关:周知理财的联合创始人李增新。

    同事通知我来看这个问答。为自证,我向知乎以“广告”名义举报了此问题,以下是知乎处理结果:

    无需多说,是不是广告,自己看。

    用产品说话,键盘侠别BB。

  2. 周勇
    理由
    举报 取消

    很高兴有关于P2P、周知理财、周知宝的理性探讨。我说说我的看法。

    1,P2P的价值所在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情况非常普遍,P2P的存在解决了这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投资者,他们长期面对的难题是10万-100万的资金无处可投。银行理财收益太低,信托私募门槛太高,股市风险太大。P2P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态,只要投资得当,正是让这部分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的投资机会。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P2P投资中,提高确定性。

    2,如何提高投资的确定性

    我们看到P2P不断出现跑路和诈骗事件,但在3000多家P2P平台中,他们不是主流。通过专业的评价体系优选50-100家作为投资标的,是提高投资确定性的好方法。既往也有投资者采用小样本,比如投资20家左右的平台获得了年化20%的收益。

    3,标的分散一定会带来风险的下降吗

    不一定。分两层来说。

    首先就分散投资本身来说。风险的降低,取决于具体如何分散。比如,分散的家数是否足够多。家数少,风险其实没有充分分散。我们也看到业内有类似的网贷基金,对应的P2P平台在3家左右;还有的分散到50家以上,但有1-2家平台的投资占比超过30%,所谓分散投资不过徒有虚名。

    再就是分散投资的标的在选择上是否科学。这个选择必须是多维度的标准和长时间观察的结果。

    周知从2014年5月份开始对P2P持续观察,并在2014年底推出了内部版P2P平台透明度报告。同时,我们引入了羿飞网贷评级。这种情况下周知推出了网贷基金,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周知宝。

    然而,分散投资依然有不能分散的风险,那就是系统性风险。也就是整个P2P行业出现问题怎么办?

    考虑到监管部门对P2P行业的监管态度为底线监管、鼓励创新,P2P业务模式的法律风险不高。这样,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P2P借款企业的还款能力。近期受资金充裕影响,借款企业在P2P平台上的借款利率都在下降,这意味着平台的正常回款风险比2014年、2013年有所下降。

    当然,实体经济存在继续下行可能,何时经济企稳还不确定,如何应对这一系统性风险,我们的应对办法是设立熔断机制。也就是网贷基金的预期年化收益低于6%时,网贷基金将清盘,我们会将投资者的本息还给大家。

    这样操作我们相信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系统性风险。

    4,只有穿越熊牛的评价体系和创新产品才可以投资吗

    “不熟不做”,是周知的核心理念。它提示对于不了解的金融产品不要贸然投资,但并不是说只要不了解就不去碰。当我们碰到新的投资种类时,应该先学习、了解,然后再入手,而不是对新事物一概拒绝。

    P2P网贷基金是一个创新型产品,出现的时间不足2年;羿飞的评级系统做了6年。他们都没有经历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是否就没有经过熊牛的考验呢?

    对金融产品保持审慎,独立思考,都是必要的,也是周知倡导的。但是如果说没有经过严重的金融危机检验的,我们就不做,照这个逻辑,从2009年以后的金融创新产品我们都不能碰。假设下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将会发生在2025年,那是不是从2009年到2025年这16年中的创新性金融产品我们都不做呢?

    这就要说周知的另一个理念,看空不做空。

    在做理财投资的规划时,我们要规避雷区,这是所谓“看空”。“看空”的同时精选投资品种,在了解的基础上去投资,以获得收益的提高,并保证安全性。这是“不做空”。

    事实上,羿飞的评级系统推出6年间,P2P行业是一个不断规范发展的6年。对于那些不规范的P2P平台,这6年是它们不断走熊的6年,同时是那些规范的平台不断走牛的6年。羿飞的评级系统中没有出现过那些走熊的平台,正是评级系统稳健性的体现。

    5,关于周知的定位。

    在内容板块,周知团队成立之初,内容生产就不是自媒体模式。因为周知的内容生产是由团队完成的。比如,微信号内容是由前财新传媒编委、宏观新闻部主任李增新带领的编辑团队完成的,同时周知有自己的专业分析师、理财规划师,他们每周固定推出周知研报。

    周知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我个人能支撑的。它不是自媒体,而是成型的新媒体。

    在金融板块,我们团队里有前银行高管、理财规划师,都有很深厚的金融功底。这使得我们对产品的风控非常有把握。

    说这些,希望对网贷基金、对周知宝有更多的探讨。感谢关注和参与讨论。

  3. 张真真
    理由
    举报 取消

    利益相关:父母亲都是金融从业者,本人是周知客的投资用户。

    周知宝是方舟计划的活期产品。总的说来,方舟计划完整定义了“网贷基金”这个概念,也就是以P2P为标的的投资基金。标的选择都是一些信息较为公开,风控相对严格,得到投资者和风投机构认可的平台。

    而且,项目还有知名投资人羿飞的网贷评级做支持,现在就等着看最后成绩怎么样。

    做P2P投资,有两个必须守住的关口:一是分散投资,二是严选平台。因为平台本身良莠不齐,2011年、2012年参与P2P的很多投资者今天已经消失了,被残酷的市场淘汰了。到今天我们可以做出一个结论,个人投资者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将资金分散到一个足够安全的地步,然而足够分散是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

    方舟计划作为网贷基金可以通过承受收益波动性风险来规避大坏账。为什么它能做到?这就要从一条最基本的投资纪律“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说起。这句话很多人都会说,但是其中的逻辑和金融学原理却不见得人人都知道。

    有朋友曾经问过,我有100只鸡蛋,如果能检验出最好的3只篮子,算出这3只篮子的数学期望,然后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这3只篮子里,不就能确保稳定高收益了吗?

    先看按照这个朋友的想法(把100只蛋全部放到最好的3只篮子里)会有哪些结果:

    第一,3只篮子的确没有辜负期望,给了投资者最好的回报,赚大了。

    第二,3只篮子并没有像期望的那样给与投资回报,投资者亏得很惨,再无任何财力进行新的投资。

    你可能会疑惑,不是选了最好的3只篮子吗?怎么会血本无归呢?

    问题出在对“数学期望”的理解。所谓期望值是对所有可能发生结果的平均值的估计,期望仅仅是平均值,但是具体到某一个投资人头上的结果是随机事件。即便期望值很高,也存在着血本无归的可能性。投资者一定要牢记,建立在数学期望基础上的投资方式,其正确性是统计上的正确性。而所谓统计上的正确性则意味着必须要有把投资分散到尽可能多的平台,才能保障收益。

    从目前各家网贷基金的分散投资情况看,只有周知宝做到了分散到100家以上的平台。

    如果投资单一平台,那么发生债权危机的时候,平台可能不给大家兑付。然后进入一个诉讼的阶段,大家开始扯皮维权,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跑路了,根本人都找不着。但是如果是P2P基金,它是100个标的中的一个,它的损失最多占到整体的1%,换句话说方舟计划由于这一个坏账的出现,可能会损失1%的收益率:比如说这个基金原来收益是15%,出现这么一个极端情况之后,它就变成14%,绝对不至于出现大坏账。

    我参加了周知客的新品发布会,当时羿飞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他是如何参与的。产品风控主要使用的技术手段就是羿飞所制作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他个人在六年左右的投资过程中总结的一套方法,他长期监测了36家平台,基本上运行了六年过程,没有一家平台真的出问题。市场检验证明羿飞的这套系统是有效的。

    “我可以把整个分析方法还有整个系统交给周知客的团队来运作,让他能够通过团队覆盖到上百个平台,希望出现一个安全性、分散性远高于行业,而且收益还比它好,性价比也好的产品,这是我们的一个专业诉求。”这是羿飞在方舟计划发布会上说的。

    即便是这样,目前市场上同类网贷基金能做到10%的收益,而周知宝做得比市场平均水平高两三个点,这就要考验他们产品经理的水平了。大家的运行原则都一样,你能发现哪个平台好,然后适当分仓,在更科学的结构下做到比市场平均收益高。目前看来周知宝应该是做到了的,但是它申明了是浮动利率,未来会怎样发展还要继续观察。

    当然,按照这个思路下来周知宝产品也会有一个缺点,就是因为有更高的配置要求,所以做不到其他基金规模那么大。因为优质的债权市场上是非常缺的,如果想要规模,就要引入一些比较差的债权项目,到底是追求好的市场表现,还是追求规模?整个盘到底要做多大?这些都需要继续观察。

  4.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值得围观,但我不会掏钱买,网贷基金的发展没有具体的监管单位吧,它到底是归证监会还是银监会?P2P貌似是归银监会管,而基于P2P平台的发展起来的网贷基金是归证监会管理吗?如果归证监会管,那么能否场内交易呢,是否有场内交易代码?就像分级基金或场内货币基金一样?

    网贷基金的投资模式让我想到了 次级债。P2P就是类似次级债的平台,而网贷基金是在此基础上的衍生品。而P2P的贷款对象都是一些被银行划为低信用等级的中小微企业。这风险还是存在的(关于P2P领域的问题,这个话题讨论的比较充分:e租宝事件会不会给整个P2P行业带来系统性风险? – P2P 网络借贷平台)。

    尽管有的高赞回答提到说:“产品风控主要使用的技术手段就是羿飞所制作的系统,

    他长期监测了36家平台,基本上运行了六年过程,没有一家平台真的出问题。市场检验证明羿飞的这套系统是有效的。周知宝做到了分散到100家以上的平台。”

    但是这6年的时间也就是2009年到2015年的时间,这里面没有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没有经历过产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刻,而且08年引爆金融危机的就是次贷危机。这又让人想起了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故事。那么牛逼的技术风控在系统性金融危机面前照样脆弱不堪。

    而且和股票不同,股市里就算被套只要公司不是很差,还是有机会回本的。而这个网贷基金如果金融危机级别的风险,又会如何呢?我不了解。(今天正好,证券时报有一则新闻,说的是私募的事情:办公场所已易主 投资者维权遇困境

    另外

    百度搜索网贷基金这一关键词,就会发现,网贷基金国内外都是金融创新的新产品:

    新型网贷投资基金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

    美国出现首支网贷封闭基金 行业前景被看好

    既然是新产物,那么套用周知节目的经典台词:投资理财,不熟不做。

    而且通过百度搜索,网贷基金的投资标的里,也会基于分散投资原则去投资货币基金和分级基金A。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直接自己去投资这些标的呢?

    找到一篇文章,介绍周知宝的宣传文:周知评论 | 羿飞:为什么网贷基金大有可为-i悦读

    看了看,基本算是介绍的比较清楚。但是国内网贷基金谁监管?如何监管?设立网贷基金是否有门槛标准?我还是不清楚。

    总之,作为使用周知这样一个比较著名的网络财经自媒体做信用背书的网贷基金,还是值得观察的,但在我真正了解网贷基金各种风险前,我不会投资它。 当然我相信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还会买的,毕竟国内的个体投资者数量庞大。P2P今年全国的成交量也是放量大增。

    ———————————

    20151212 看到了周勇老师的回答,解答了一些问题。我还是会继续观察的。

    金融创新也就意味着进入了野蛮生长的时期,P2P在2015年国家出台规范性意见后,算是慢慢从野蛮生长阶段步入相对规范的阶段。但是其金融创新衍生品肯定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对于我这种稳健投资者还是没有信心去参与的。

    什么时候,这类金融创新进入场内交易阶段,我会去尝试购买一些。但目前如果处于场外基金交易阶段,我还是不会去购买。因为场外申购赎回的交易成本还是比场内交易大。

    另外,周勇老师用的是创业者的角度去回答金融创新风险的问题,我则从稳健保守的个体投资者的角度思考我的风险(特别是非金融本身的一些社会和法律风险)。我的疑问只代表我个体的想法,其衍生产品创新肯定会吸引那些勇于拥抱金融创新的偏好相对高风险的群体。

  5.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挺热闹哈,先说我是真真的盆友,大家不要暴戾~信息这么畅通的时代,只要不欺骗,无所谓什么软文硬文,能提供有效信息才是最最最重要的。(不管白猫黑猫。。。就是好猫!

  6. Mario Chiu
    理由
    举报 取消

    客观来说,周知理财的视频节目做得很好。言简意赅,向大家解释了看似复杂的金融现象。但对于周知理财等类似P2P理财产品,我个人是坚决不会投的。每个人应该投资自己,投资的技能,实现全民创业!

  7.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对于有些回答真是呵呵哒,还有广告的,真是呵呵呵呵哒。

    我想说,不要都拿一个“网贷理财不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种万金油式的回答敷衍。不可否认其重要性,但并不能概全好么,不要所有关于p2p理财都来这句话还么,鸡汤人生有意思?

    除了鸡汤,还有数据好么,现在网贷数据的体量变大,还需要一种分析能力叫“数据分析”好么。当然还有其他着眼点,网贷理财,没个一些坏账好意思说自己专业于p2p理财?

  8.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靠谱,明显广告,没保障。不建议投,大概这样,年底了都懂。自融的开始赶业绩发广告防止爆炸了

  9. 用户头像
    理由
    举报 取消

    期货无杠杆操作 风险怎么样 长期收益能赚钱吗 比起短线交易风控如何控制 投资原理 时间和空间那个重要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