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 B2B 的场景下企业不选择 B2B 第三方支付?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在企业对企业的场景下,如A企业的需要采购B企业的一批货品时,B企业的为什么不提供B2B支付方式?是现在的B2B支付体验太差吗? 2017年6月13日 10 条回复 1804 次浏览 B2B,平台,支付,第三方,网上银行
回复 ( 10 )
原因多方面。
1、各行业信息化程度不同
一般信息化程度越高的B2B业务,对电子支付的接受程度越高,B2B支付就广泛采用,例如各地保险资金等的集中代收付、航空旅游等。
很多B2B的行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在业务系统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对电子支付的采纳程度肯定并不高。
2、B2B行业的支付手段、金融工具更加多样化,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尚不完善
传统商业对B2B行业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包括:
a、商业银行比较成熟的支付结算工具:支票、汇票、银行本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经常采用汇款、信用证、托收等。
b、各种金融创新工具: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资产证券化手段。
这些传统金融工具,能够全方位满足B2B行业支付需求。
目前国内的各种互联网B2B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金融手段,解决方案还是相对单一,尚不完善。
例如B2B行业常见的担保交易,虽然有一些互联网平台也在做这块,但仍然局限在某个行业或产业链某个环节,这对诸多较为依赖传统金融工具及解决方案的B2B行业而言,单一的B2B支付尚不能完整解决其核心痛点。
3、很多B2B支付(例如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需要与ERP、财务软件及业务系统对接整合,实现ERP、财务、业务系统、支付的一体化,提高效率,而这需要传统ERP、财务软件服务提供商支持,虽然像用友、金蝶也在布局这块,但短期应该很难有大的突破。
楼上诸位有木有做过B2B电子支付项目的呢?以我的经验看,B2B支付理所当然的需要优化,否则管理软件厂商每年接那么多网银接口的订单就显得很奇怪了。
但是,网银接口的实施难度和客户体验真的好差好差。
为什么这么差?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国的银行不做为导致的。一个前置机,要甲方申请,乙方实施,手续走下来就得两周。实施当中,乙方找不到银行,得甲方找银行,但是甲方又没有技术能力,所以得一起找银行对接口。一旦上线,银行接口三天两头的出问题,甲方不明所以,乙方不被通知。
能不能做对公API呢?技术上能,就是不给您做。
躺着能挣钱,干嘛要站着干活?
我公司就是做B2B的,最近也在接触第三方支付平台,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1.现金流
一件商品,经过生产商,分销商,终端三个步骤,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前边两个流通环节都可以理解为B2B。那么,在整个供应链链条中,什么最重要呢?答案是现金流!
关于现金流的价值可以参考京东一直在亏,刘强东为什么还那么有钱? – 财叔的回答
那么,如何增加自己手中的现金流呢,通俗的讲,就是对上游晚一点付钱,对下游早一点收款。所以你会看到分销商对上游借款都是3个月账期,付的是6个月承兑。这样子就相当于把现金在手里多9个月。银行的承兑汇票很容易的就实现了这个功能,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何做到??
2.费用
现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于企业都是收费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费用是流水的千六,企业实力大一些的可以谈到千三。这部分费用对于B2B中的企业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因为B2B的流水太高了!
以药品流通行业来举例,国控、华润、上药2014年交易额都是千亿上下,九州通也有500亿,如果这些交易通过第三方平台,光手续费就得多少!
暂时就想到这些,以后想到其他的再更新吧。。。
纵观目前所谓B2B 2.0代表性企业,譬如找钢、找塑等大佬,他们也没有支付,无论是自营还是代销仍然采取的线下打款转账等方式,有机会也去了找钢网和找塑聊了下,并不是他们没实力搭建支付,是仍然觉得不合时宜。传统企业转型在国内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众所周知B2B来源于美帝,国情不一样。
当然了,也不排除很多B2B平台在平台之初就把支付考虑到里面,有直接和银行搭建支付通道的,赚利息,银行给多少多少日息的,也有和第三方支付合作的。前者人力成本高,后者速度快。但国内几大行内部都对企业之间的大额支付流程都没理清楚,加上央企、国企或者大企业内部流程复杂,十分费力。怎么说来着,这是一个趋势,可能还需要时间。
杨学海、马春荃两位说的好。
1.内控。B2B第三方支付和B2C不一样,C只需要单人完成,B端支付是一个严谨、多步骤多环节控制的资金支付过程,最终的支付结算企业都希望能够和前端订单/立账、审批挂勾起来确保风险最小化。
2.凭据。虽然现在很多企业最终的支付结算仍然和前端的订单/立账、审批是脱开的靠人和制度去做,但第三方支付怎么能够象现有的银行(包括网银)或其他结算方式那样获得“可信防伪”的支付回单凭据。这个要依赖国家政策和银行、税务等大佬们的意见和推进,现在的电子发票、电子回单慢慢有些进展了,但还不够。
3.金融监管。支付宝、微信支付…之所以国家只允许在一定额度下进行支付,应该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出于金融监管的考虑,避免资金在政策允许范围以外不依法流转,举个例子,A企业有钱,B企业没钱,但如果B想找A借钱,从目前国家金融监管政策来说,是需要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委托借贷款,而不能直接借贷,当然私下交易处理的我们不谈。之所以这样,是为了避免很多没有真实购销或服务关系的B2B之间资金流转。我就曾见过一家企业老板,专门用网银来回倒钱走流水,就是没有基于真实购销关系的资金流转,如果只是类似支付宝、微信支付一样地推出B2B第三方支付,技术上是可以,仅仅就刚才的例子,就更方便了部分不守规矩的企业,B2B之间的资金流转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总之,B2B比B2C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复杂度。
对C而言,决策、购买执行、付款、使用大部分时间是同一角色。
对B而言,分别变成了领导、采购、财务、生产等不同角色。决策过程和付款场景相对较绕。
公共账号的权限分布也是个问题,让财务上采购的账号进去付款?那得绑定吧,绑定是件很让财务担心的事。
安全也是要素之一。
所以小老板们还是很愿意的,规范的大的企业就难了。
B2B的支付比较复杂一点,一个是流程上多一个环节,需要两人同意银行才放款。另一个是支付的可能不完全是货币,比如商票,需要协商贴息。再一个对帐期敏感,差一天到账就是好几万的利息,加上银联对于第三方企业支付采取的是隔日到账制度,要么有本事自己开个清算银行?
。
我暂且把题主的问题理解成B2B线上电子商务在实际的商品贸易环节中的推进情况。
首先,我们认为,无论B2B还是B2C(C2C)的互联网化都是解决了以下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效益、效率、安全、体验。(题主提到的使用体验的问题,在B2B的交易场景里面,只排在最后一名。)
其次,使用者教育。随着B2C(淘宝+京东)近十几年对于消费者的教育,B2B的互联网化在认知层面的门槛相对有所降低(跟行业从业人员以及行业痛点有一定关系)。
第三,但因为B2B交易的两端都是企业或者商人,对于效益、效率的要求极为严格。所谓无利不起早,不能解决实际痛点,这个“B”的生意是无法推到互联网上做去的。举例:政府报告中“供给侧改革”的前提是因为产能过剩,市场配置失灵,采购两端、上下游过度分散且直接沟通成本过高。所以,如果能够切实解决生产端的销售渠道问题,采购端成本下降问题的B2B平台才有存在的价值。
物流B——》A
资金流A——》B
因为题主没有给出AB之间到底的业务关系是分销还是采购?
分销模式:B卖给A1+A2+A3+A4……
集采模式:B1+B2+B3+B4……卖给A
也就是说要想把A跟B互联网化。就需要在使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后,可以帮助B卖给更多的AN,增加B的销售收益;帮助A可以收到更多的BN的报价降低购买成本。同时因为账户对账系统,降低A跟B在对账方面的时间,提升效率。
综上,只有解决核心痛点的产品才可以提要求,比如“滴滴”推动了出租车司机成为智能机普及度最高的群体。
以上。
感觉现在B2B并没有像C2C发展得那么迅速,B2B仅仅起到媒介作用,让采购方企业和供货方企业迅速连结,相比传统采购流程企业能够得到快速找到价格和质量最优的合作方,但其他流程还是偏向于走传统。一是观念没有转过来,二是技术还没发展成熟
有B2B需求却不选择 B2B 支付的,说白了就是需求不到位,B2B支付不足以撼动传统支付在企业的使用。除非我用上你B2B支付,明显的预期到客户会增加,现金流会增加,成本会降低,否则企业真的没动力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