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产业的天花板在哪里?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内容产业最接近于赌博,可能血本无归,可能赚得盆满钵满,那到底这个天花板在哪里呢?或者说到底有没有天花板? 2017年6月26日 2 条回复 1165 次浏览 剧集,娱乐,手机游戏,投资,文化产业,网络
回复 ( 2 )
总的来说我觉得互联网降低了内容的门槛,所有人都可以做内容,但如果你不做平台的话,个人是做不下的。。。但是李松蔚和雷拉又做得很好。但他们不是纯做内容的,他们是做专业的,内容只是偶尔把自己专业上的东西输出一下下。一个人如果把输出本身当成工作,那要给自己进行浇灌的时间和精力就变成了天花板。
而就产业来说,内容的定义好宽泛,出版媒体算内容,SNS 知乎也算内容产业。我觉得人们永远需要内容,但是形式是在不断迭代的,从人人豆瓣微博到知乎微信公众号。如果有所限制的话,可能是科技改革带来的媒介传播载体的改变以及人口结构改变导致的消费(内容消费)习惯的改变。
知乎会死吗,当然会。但它现在仍然是很好的载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要谈论内容产业有没有天花板,首先就要对内容产业做一个界定。
狭义的内容产业类似于自媒体,像一个团队或者作家与读者的关系,类似于文化产业的C2C。要想探索天花板,就要追寻内容从哪里来,如果只是来自于一个团队或者个人,肯定会有瓶颈的,但是自古以来又是少数人塑造规则,也推进了人类进步,所以这个天花板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另一方面,若果类似于社交平台,里面的参与者也提供内容,这样做内容天花板也会有很大的空间。
但是,知识和精神都是有时效性的,所以我觉得题主应该更关心的是当下的情况,Facebook在国外很火,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内容产生平台,但是人人却在国内发展的并不好。个人认为是因为文化不同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当前,在国内,国人并没有提高到一个很高的,人人都可成为内容输出者的角色,看似个性鲜明,特立独行之下,大家需要一种约定俗成的信仰或称之为共识或称之为底线处事所依赖的准则、价值观。此时,做内容,从此引导,感觉非常合时宜。另外,把任一内容做到极致,做出口碑在当下也都是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