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丸子 管理大师

世界没有变,只差多看一眼

回复 ( 2 )

  1. 杨欢欢
    理由
    举报 取消

    正好上次开会碰到过电猴网的人,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这个产品。

    说一下个人的分析,对招聘市场确实没那么熟,从感觉去说。

    一般来说,一个市场是否允许一个产业的存活,取决于供需关系是否能够解决。任何没有解决或者解决的不好的供需关系,都会带来机会。

    招聘市场也是。

    老三大招聘网站解决了传统相对低效的线下招聘向相对高效的线上招聘的转型。其中,51job本身自己的线下DM就做的非常发达。但是,随着转型线上后,需求的分众化,老三大招聘的解决进度就比较慢了,也因此出现了众多类型的招聘网站,因为不是HR,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去说,说的不对还请见谅。

    老大三网站没有解决不同层级人员与不同企业之间的匹配关系,比如说校招职位、普通社招职位、高端职位的分层,只能说各有特色,但并没有彻底解决,也经常会出现各种错误的匹配,相信在二十世纪初用招聘网站的人深有体会,当然,那个阶段,信息的流通并没有现在这么迅猛,也因此,老三大招聘在前十年还是有水可喝。

    最先跳出来的应该是招聘中最高端的猎头类职位。此类职位一般都是面向中高端人士,并且相对难以搞定,需要深度沟通,企业的HR通过正常的渠道一般较难搞定。这部分职位油水最高,同时,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骨干及中层变得相对稀缺,而同时,伴随着互联网走入职场的一代也已经过了职场早期的青涩,逐步变成中坚力量,他们需求自己价值的最大变现,但对于猎头来说,这部分人又相对分散,需求平台聚合。因此,这部分需求逐步被发掘出来,猎聘网的出现,应该说基本是应时而动,可以说,基本满足了这一段的供需关系。

    之后出现的是最低端人群需求的发掘,因为老三大那种试图满足所有渠道需求的系统导致上网发简历门槛并不低,大量的劳动力人群并没有这么复杂的能力,而58之类的满足相对低端人群的分类网站机会出现,因此,58、赶集也曾经发掘过这一块儿市场,但也是因为一勺烩策略,导致最终的结果不算特别理想,但至少也填补了一部分市场空缺,供需关系得到一定的解决,但并没有100%的解决,这部分重线下的招聘,是需要大量人力去进行地面的协调,他们的雇主支付能力相对又差,或者说,单位生产力溢价有限,导致价值相对有限。

    在之后,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垂直化人群。以拉钩为代表的互联网招聘开始狂飙突进,当然,也要感谢《职来职往》等职场节目对于职场文化的普及,而这一波爆发,其实是借助了互联网一代的力量,从IT人群为核心扩散,跟知乎、微博早期的策略一样,借助网络生存深度最深的一代力量进行扩散,实现借力打力的效果。行业的快速扩展带来的机会,是拉钩抓住的一个很好的点,因为互联网的产业扩张和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人群数量和质量的欠缺导致对于大部分企业招聘来说,已经从传统招聘的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用钱换时间的策略,在互联网行业较为凸显,而在互联网产业,人又是第一生产力,所以,针对互联网行业招聘匹配效率的提升,能够实现需求的快速满足,匹配了行业特性和需求,因此,拉钩才能狂飙突进。

    而现在出现的boss直聘、100offer等,是针对特殊需求的更进一步满足,与拉钩本质上是一脉相承,但是事实上类似于三大和猎聘的关系一样,更垂直。

    电猴网面临的电商市场,事实上也是一个较大的垂直行业,供需比,尤其是随着商业电子化的不断驱动,需求量必然较大。但难度个人感觉还是较大的。因为整个行业的人才供给量并没有足够充分,所以做成类似于boss直聘、100offer等规模还是有一定机会的,做成拉钩要看机遇了。

    这是我个人的分析,有问题,欢迎拍砖

  2. 王竞竞
    理由
    举报 取消

    现在招聘市场越来越火热,一些行业细分的招聘软件也诞生了,除了电猴网,做电商招聘的还有叮咚快聘,由于现在的招聘软件太多了,虽然这些新起的招聘软件都做了行业的细分,但是想要做出知名度还是得凭借特点和服务。比如叮咚快聘的特点之一就是视频面试,能让应聘者跟HR更好的互动。服务方面就是,面对HR的要求,叮咚快聘会人工挑选简历,主动推荐给HR,对HR来说是非常省时省力的一个选择。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