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叫兽选择了用文案这个事情来分析营销策略的问题?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个人理解是,设计文案的过程本身,就像是设计一个缩小版的营销战略计划或一个活动。因为一个优秀的文案它是包括了:你的目的,你的受众,你的内容,你的渠道等等营销重要要素,因此以文案作为载体,讨论商业分析中营销相关,或许比较合适。 2017年11月9日 10 条回复 1244 次浏览 市场营销,战略,文案,管理咨询
回复 ( 10 )
“我为什么用文案作为切入点来分析战略问题?”
其实,我的做法并不特殊,相同的做法在历史上已经多次出现。
1
如果上世纪70年代有知乎,这个问题可能是:
“为什么特劳特(定位理论创始人)选择用广告作为切入点,来分析战略问题?”
当下风靡中国的定位理论,帮助无数企业规划战略(比如特劳特咨询公司经常说的,10年帮加多宝从1亿到200亿之类的),在70年代最初被特劳特提出来的时候,其实仅仅是广告理论,不是战略理论。
没错,定位最初就是从被商业理论界看不起的广告学出发的,抓住了当时美国企业普遍面临的痛点:经济危机导致的滞涨(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日本的崛起(优质低价的日货70年代大举进入美国)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美国企业结束了粗放蓬勃增长的阶段,在消费者面前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这个时候,怎么抢夺有限的消费者注意力,怎么超越竞争变成了大多数消费品企业解决不了的难题。
而定位理论就是为这个难题服务的(清晰定位来占据消费者心智)。
后来,特劳特的定位理论逐渐发展,开始脱离广告本身,开始讲营销。(比如后来提出了什么商战啊之类的概念)。
再到后来,定位理论在中国大火,又开始超出营销本身,开始讲战略。(PS.这一部发展,邓德隆的功劳应该比较大)
(这里需要插一句,虽然定位理论在中国被发展成了战略理论,但在美国却没有那么大影响力,战略学大牛们,基本不认定位理论是战略领域的。比如明茨伯格在《战略历程》里总结10大战略流派,就压根没照顾特劳特老爷子,没有定位理论。)
总之,定位理论的发展,走过了“广告学”到“营销学”最终再到“战略学”的路程。
2
如果上世纪20-30年代有知乎,那么这个问题可能是:
“为什么麦肯锡选择用会计作为切入点,来分析战略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麦肯锡是全球最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虽然李叫兽经常黑麦肯锡的一些做法,但不可否认这一点)。
但麦肯锡一开始也并不是专门搞战略的,麦肯锡的创始人杰姆斯·麦肯锡(James Mckinsey),是芝加哥大学的会计学教授,一开始以会计为切入点为企业做咨询。
我们知道,会计学的强调的是“控制”(比如成本控制等),所以基于这套“控制”和“分析”的思维,麦肯锡也延展到管理咨询业务(比如工作流程优化、组织架构设计等)。
(当然,这些功劳其实主要是James Mckinsey的继任者的)
再后来,麦肯锡就开始着重强调自己的战略咨询业务,并且声称是全球领先的战略公司。
所以麦肯锡的方法论,也走了这条路:
类似的,IBM、SAP、埃森哲这样的咨询公司,从“信息技术理论”开始,发展到“管理理论”(强调我们的ERP系统是服务企业管理的,而不是系统本身),最终也发展到战略理论(强调信息系统集成和战略的关系)。
3
从上面两个例子,你应该看得出来,企业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很多都是从操作层理论开始(比如广告、文案、信息系统、会计),到中层理论(比如营销,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再到高层理论(企业战略)。
这个理论发展的过程,其实很像一个人在企业中升职的过程。
定位理论的发展史,就像一个员工,从“广告专员”,到“营销总监”再到“CEO”的过程(只不过在美国没有发展成CEO,战略学专家们不怎么认定位)。
麦肯锡理论的发展史,就像一个员工,从“会计”,到“财务总监”或“运营总监”,再到“CEO”的过程。
而李叫兽也不例外,也要遵循这个普遍的历史过程。李叫兽先从文案出发,再到市场营销,再到战略。毕竟: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4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管广告、文案、会计、人力等理论,最终都会发展成战略理论?
一句话:战略学是企业理论界的皇冠明珠。
就跟研究所有的工程学、材料学,到了尖端和深处,都要研究基础物理学一样,研究所有的企业经营问题,最终也都要研究战略学。如果说基础物理学是技术领域的皇冠明珠,那么战略学就是企业经营领域的皇冠明珠。
一个材料学专家,在本身材料学领域不论做的多好,在理论界的影响力,永远不如做基础物理学的牛顿、爱因斯坦。
同样,一个会计学专家,在成本控制等领域不论做的多好,在理论界的影响力,也永远不如做战略学研究的迈克尔波特、克里斯坦森、明茨伯格等人。
(或者,你间接对比下顶级广告人和顶级战略顾问,每小时薪酬的巨大差异就知道了。)
5
为什么战略学是企业理论界的皇冠明珠?
我们首先知道:任何的企业理论,本质上都是为了改良企业经营(就跟任何的技术类理论,本身都是为了提高人类生产力一样)。
而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环节的改良,都远不如战略环节的改良重要。
一个好战略能够发挥的强大杠杆效应,会超过任何一个会计师、广告人、销售员所能够贡献的最大力量的极限。
当年加多宝把凉茶从药用品市场剥离出来,定位“怕上火”,进入大众消费市场,从不到一亿的销售额,到几百亿销售额。
如果就“你能卖多少罐凉茶”作为KPI,那么这一战略发挥的绩效,远超任何销售人员和团队工作能力的极限——激励销售员,可以让销售额从1亿变成1.1亿;优化配送效率,可以让销售额从1亿变成1.2亿;并购同等规模的竞争对手,可以让销售额从1亿变成2亿。
但是只有战略上的优化,才能让销售额从1亿变成几百亿。
(这里提醒一下,做战略可不是空想思考,而是有思考的行动。战略不仅仅是制定一个报告,而是制定明确的长期作战指导方针,并设计协同性的企业行动——比如文案、销售、财务、运营等各种行动的协同配合。)
当然,即使无数研究证明了战略的重要性,仍然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一点,CEO尤甚。很多CEO还在忙着优化局部细节,忙着批评某个文案海报颜色不对,忙着多招一个人,忙着多谈一个合作,而不是优化企业战略。
因为在创业,前段时间见了个投资经理,问我:
“李叫兽,你觉得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负责人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应该是要考察我)
我说:
“任何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都是能否有效制定并利用战略,以此来维持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而这也是企业负责人、CEO最重要的工作。”
结果让我目瞪口呆的是,这个投资经理竟然充满底气地说:“企业,包括企业创始人,最关键就两件事,一个是找钱,一个是找人。”(这其实是一个普遍观点。)
是的,很多人竟然这么想。缺钱缺人的企业,竟然把缺钱缺人的原因,归因为企业家寻找和谈判能力不行(无法说服资本或者找到员工),而不是归因为企业家战略能力有问题,导致企业缺乏价值,最终资本和人才都不想来。
抱着这种思维,必然让人把“吸引资本”“吸引人才”的方法,归到了“进一步提高CEO谈判能力”,而不是归到“进一步提高公司战略价值”。
6
既然战略学是企业经营的皇冠明珠,为什么有些人不直接研究战略本身,而是先从企业具体业务出发?
一方面,对于很多人来说(比如李叫兽),一开始直接讲战略,难以让人相信。
毕竟,大部分人,特别是有资历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战略或者低估战略的价值,也不愿意相信一个90后年轻人懂战略。
相比之下,“一个拥有文案特长的人”,甚至更细分一点,“一个学习能力强,懂当下流行的新媒体文案的人”,就显得容易接受多了。
另一方面,空讲战略难以落地,也难以形成对具体行动的指导。
毕竟,只说“战略”,特别是在当下大多数人丝毫不认可战略工作价值的时候,会让人觉得这是“没用的东西”“虚无的东西”。
但是如果是讲“文案”,然后再讲文案的时候背后体现战略思想,就容易执行多了。而且,有悟性的人,自然可以把李叫兽文案类文章背后的战略思想或者营销方法,应用到非文案领域。
如果说还有一点,就是:文案理论的证明,远远比战略容易太多了。
李叫兽毕竟没有太多资历、荣誉和高大上光环,又经常需要提出一些违反当下大众普遍认知的观点,必然会激起一些人的反对。这个时候,我自然需要对方法理论本身进行解释和证明,而文案的证明难度远远低于战略。
(PS. 这里说明一下,这种证明是为了针对“反对”,而不是“反驳”,反对的人会直接说“李叫兽胡扯”“李叫兽too young”,而反驳的人会具体说“文章哪里可能有局限”。反对是基于情绪的,反驳是基于理智的。)
文案理论基本上来自于认知科学,有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研究可以直接证明。(比如广告情感诉求和认知诉求有互相削弱作用,很容易证明)
而战略理论则更加抽象化,基本没有太多方法可以直接证明(比如“战略要扬长避短”,你要怎么证明)
这个时候就会引起很多争议,读者的大部分时间可能是用来想“跟我日常理解不一样,怎么反对一下?” 而不是用来想“这篇文章,哪些观点对我比较有用?”
7
所以,综上所述,我承认,我通过文案来讲营销,通过营销来讲战略。
这样做,既是自我奋斗的结果,也考虑了历史的行程。
ps.
看到 @小马宋老师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我不是不想自己回答,而是当时本来Mark了一下这个问题想下班后回答,结果后来忘了。
我看到叫兽也关注了该问题,他不想自己回答。
虽然他跟我说过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但我也不想马上就说出来,我只是来做一些提示。
李叫兽做所有事情的出发点是基于一个策略,一个策略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更快地达到你想要的目标,而所有的策略又必须考虑自身特殊的条件和背景以及竞争状况。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李叫兽不直接讲营销策略,而是先从文案入手讲营销?
如果你能分析出来,我觉得,你已经初步具有了李叫兽的思维。
这么回答会不会被喷?
有战略高度
李叫兽思考文案的立足点比一般的广告人都要高一些。
如果说文案也有道法术
那么,怎么写文案是术的层面
文案背后的营销策划是法的层面
心理学和社会学才是道的层面
叫兽在道的层面颇有研究,虽然不能说俨然大家,但已经超过99.99%的文案
这时候,你还能说叫兽是一枚文案吗
人家思考的就不是文案的事
比较简练,容易像钉子一样被敲进消费者的脑海。
因为不另辟蹊径没人看啊。
李老师是有货的,同时也很会经营自己的品牌,这才是所谓搞营销的人最值得学习的。
李叫兽的某一篇讲战略设计的文章中,提到了如果一条产业链上某个环节参与者太多,就会降低这个环节的回报率,这个时候产业链上别的环节往往有较高的回报率(比如组装电脑的联想,dell,HP VS 做芯片的Intel)。在这个大众创业都想卖自己产品的年代,李叫兽主推营销帮助大家卖东西,依稀让我看到了当年大家去加州淘金,自己却特立独行卖牛仔裤的Levis。
那么,为什么从文案入手呢。这个涉及到时代的变迁。传统媒体时代,商家可以通过广播,电视这些手段强迫你看广告,一遍一遍给你洗脑。纸媒也算,因为那个时候信息渠道太少,谁占据了渠道谁就有洗脑能力。即使把“恒源祥羊羊羊”说100遍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渠道不值钱了,在微信搞个公众号,开个微博就有了自己的渠道。这个时候,大家可以选择内容,可以抗拒洗脑。吸引人的内容变成了比渠道更重要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能让大家愿意把你的话听进去就变得特别重要。文案的内容甚至标题不吸引人,即使你花了再多的版面费,读者还是直接跳过。
这,就是文案在这个时代的意义。
从更实际的角度去分析:
其实李叫兽本身是一个挺年轻的人,看经历应该是30岁以内,意味着也就是并像营销大牛那样足够大的影响力、社会资源、背景、案例。
在这种状况,如果是从营销理论、战略然后推论到文案、执行,会有几个问题:
1、空洞、沉闷
理论是单调、抽象的,人对知识、学习有一种惰性,越简单越好,因此才有众多化繁为简的论点而流行。
从文案开始,然后反推战略,可以避免在开始阶段被大多数人忽略。
2、缺乏说服力
战略往往有单一的正确性,而不同公司的战略又需要对行业、企业有非常深的理解。当缺乏足够专业性的时候,论据论点就缺乏说服力。
从文案开始,反推战略,先提出文案的问题,这是真实存在且容易被人认同的。
3、不易操作
选择不同战略往往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过大、过泛,无法通过碎片化传播进行比较有效的分析,由于受各种因素太多,所以对战略的正确性评估其实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如果有统一的认识,往往又不需要再进行分析了,因为市场就证明了。
而从文案开始,推广文案的诞生背景、竞争分析、产品特点、利益点选择、表现层面,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标准,做营销分析比较容易。
其实,归根到底,在李叫兽当时、包括现在的状况,从文案出发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1、李叫兽目的是创业,讲文案是让他成功创业(吸引受众)的一个策略。
2、为什么要用文案作为突破点,这里更多的原因是市场对新媒体的日益追捧,而文案是新媒体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此前并未出现过一个指导文案这个如此细分的职业的人,就像现在蹦出来一个大师,号称有100种方法教你修水龙头而不重样,估计也会受到追捧
3、个人也看李叫兽,我认为李叫兽说的东西有可取之处,当然也有很多累赘的地方,把自己的方法论往成功案例上套,就是一个例子,这样经常会得出很多没有用的废话结论,很多营销大师都这么干。
4、李叫兽的弱点在于经验也即自己做过的案例不多,强项是理论,不过切入的点很大众,策略是成功的,后续如何就真要看自己操刀的案例说服力了。
叫兽应该是在创业中
既然是创业,就应该有创业的东西。平台应该是各类媒体(知乎,微信,XXXXX之类的各种),至于以后会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有了平台就要有商品,凭叫兽经管出身的背景,卖的就是【知识】,再细分一下就是【战略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好比你是饮食创业的,人家问你是干什么的,你说搞饮食的,可是饮食那么多种,你到底是什么饮食?你想了下,找个【小切入点】,说我是卖米粉的。人家就满意了。
而文案就是叫兽的【小切入点】,说自己是搞战略的,总归让人觉得有点太虚了,所以用文案作为一个【小切入点】反应背后的【战略】
以上,都是我乱猜的,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