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合伙创业需要注意什么?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们是很多年的朋友,想一起加盟一个甜品店,出资是一人一半,我们也知道有一个要有拍板权,分成想46或者55,如何分工之类,然后想为了防止因为利益闹各种不愉快,想写个合同什么的,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大神求答

2017年8月14日 2 条回复 1339 次浏览

回复 ( 2 )

  1. 自由飞
    理由
    举报 取消

    首先题主要认识到一点:合伙的生意做不长久,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原因见《合伙(二)》)

    然后才有了题主的担心和我们接下来的谈论。

    我认为,合伙应该注意三点:

    1、加入自愿。

    你可能说:“我们怎么不是自愿呢?不可能有谁强迫他啊!”

    但实际上,很可能因为他碍于面皮、不善表达,或者因为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他对于合伙中的条款有自己的想法,但却没有真实的表达出来。为什么?心存侥幸啊。他觉得以我们的关系,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现在提出来,不是得罪人吗?我枉做小人……

    所以,题主一定要相当的细心,察言观色,听弦外之音。努力做到大家真的是心甘情愿毫无顾虑的签下这合伙协议。

    2、经营专断。

    你已经提到了不能“五五”制,这说明你有了这种意识。

    但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如果到了需要用股权来表决的时候,双方已经彻底撕破脸皮了!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这几乎是灾难性的。

    假设你用“六四”制,谁愿意做小?勉强做了小,他的积极性也自然就小了。

    但及时果敢的决断又是企业经营必须的,怎么办?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是:各司其职。比如你管销售,销售我就不插手(可以建议但你说了算);我管生产,生产的事你就不要插手。插手的意思是:可以建议商量但最终你说了算。如果真的这样,其实“五五”制也不是不可以。

    3、退出自由。

    但无论如何,矛盾终究不可避免直到不可调和。所以,这时候,一个良好的退出机制就非常重要了。

    题主要注意:如果成立公司,法律意义上,股东是无法退出的!他的股权只能转让,无法“抽出”。这保证了公司之外的第三方,但却造成了股东之间的大冲突。

    所以,必须自己订立条款明确退出机制。

    这里面可以采用的方式就太多了,但一个大原则:能够方便的想退就退且退出方利益不受损害。

    当然,这样做就有一个问题:那大家就不齐心了?但强扭的瓜不甜啊!

    所以,这就是我最后要说的:

    任何一个组织,必须有一个挑大梁的,比如就是题主你。那么你就要有一种决心和狠劲,即使所有的人都跑光了,我一个人还能继续撑着往前走!这才是你成功最可靠的力量源泉。

  2. 卓嗣善
    理由
    举报 取消

    做出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这是 YC 一直信奉的一句话,历经 11 年时间,见过 1000 多家公司,我知道我们选择了正确的信条。事实上,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你所做的任何事都没有“做出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这件事更重要。你可能是公司极好的代言人,你可能具备极强的融资能力,你甚至对技术方面也颇为精通,但如果你没有打造出一款满足真实需求的好产品,你就算不上成功。

    如果你还在找寻一个 idea,那么我的建议是,去解决一个你亲自碰到的问题。这样的话,至少这个产品有一个人真的需要(虽然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当你也成了目标市场的一部分,你就能自然地获取一些市场洞察。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你要尽快从“只为你自己服务”转变到“满足他人的需求”。而要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你就得先去了解这部分人。他们对你目前做出来的东西满意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尽量多跟你的用户交流,即使这会影响到生意一开始的规模。事实上,我所了解的公司中,没有一家认为自己跟用户沟通“过多了”。

    另一方面,你要对自己的想法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因为好的想法总是在不断迭代、进化的。

    在所有 YC 的公司里面,这种类型的公司最著名的例子就是 Airbnb 。他们最初提供的是一些供会议使用的气垫床,后来从会议室变成卧室,再到整个房屋。关于最后一步的进化还有一个小故事。话说 Barry Manilow 要出去旅游,他的鼓手是早期的Airbnb 房主,于是他跟 Airbnb 说,Barry 要出去旅游了,他是否能在这个期间将屋子出租。Airbnb 那时还有一点迟疑,因为他们那时候还叫做 AirBed and
    Breakfast,还不是 Airbnb 。不过最后,他们还是说了 Yes,后来这种模式就成了 Airbnb 的主要业务。

    所以有时候,用户就是你的路标。当创业公司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要保证公司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的方法就是打造产品,不断跟用户交流。无他。

    保持专注

    Stay focused

    YC的 1000 多家公司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最成功的那些创始人都是始终专注于他们的产品和用户,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顶尖创业者不会将时间花费在其他事情上。

    下面我列了几个点,这些是创始人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地方。

    ·
    跟投资人喝杯咖啡

    ·
    与潜在的收购者攀谈

    ·
    社交

    ·
    招募顾问

    ·
    建立合作关系,希望带来更多用户

    ·
    在做出真正的事之前,就花大量时间在PR上

    ·
    在社交媒体上撕扯

    ·
    各种参会

    度量增长

    Measure your growth

    如果你做到了我说的前面两件事,那么增长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同时也是一条衡量你是否真正做到的标准。如果你的增长率不错,比如每月保持 10 %的增长,那么公司是处于一条正确的轨道上。如果不是,要么你不够专注,要么公司没有在做正确的事。

    在 YC,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You make what you measure(度量使你更进一步)。你需要确定一个增长的目标数字,然后专注朝着那个方向不断努力。而最好的度量指标就是收入。

    专注于增长还可以让你免于陷入“否认现实”的状况,这是创业者的严重危机之一。由于某些原因,创业者总会在公司碰到问题时做出“否认现实”的判断。

    比如,创业者经常会否认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他们还会否认自己把时间花在了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否认现实”几乎是创业公司的隐形杀手。但是如果能专注在“增长”这件事上,那么你就不会一味否认,因为数字本身的涨落就说明了一切。

    当然,如果你连“需要专注于增长目标”本身也予以否认的话,那我就无话可说了。我们经常会听到创始人说:“我们目前不会专注于‘增长’这个目标。” 有些时候,这么做没错。但往往当我们听到创始人这么说的时候,你都可以想象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什么。

    知道公司是否属于“默认生存”

    Know if you’re default alive

    光是保持增长还不够。公司可能有不错的增长率,然而还是会死。比如你把钱烧完了,再也融不到资。

    关键问题在于,你是否处于所谓的“默认生存”或者“默认死亡”的状态中(Paul Graham 在 2015 年 10 月曾撰文探讨过这个问题)。“默认生存”(Default alive)指的是,如果公司支出保持当下水平不变,收入稳定在某个增长水平,那么你会在烧完钱之前达到盈亏平衡点。反之,“默认死亡”(Default dead)则代表你做不到。

    我们现在会向所有的 YC 创业者提出这个问题,要求他们明确答案。问这个的好处在于,你除了能知道某个公司的运营状况外,你还能将创始人们拉出“否认现实”的惯性中。因为“钱快要烧完了”是他们经常否认的另一个事实。

    保持相对低的支出水平

    Keep expenses low

    为什么创业公司会把钱都花完呢?因为花超了。现在创业公司主要的开支就是工资,所以开支太多又等于“招太多人”。如果说创业公司在第一阶段会犯的大错是“做一个没人要的产品”,那么在第二阶段的错误就是“招过多的员工”。

    我清楚地了解“过度招聘”有多么危险,因为 YC 的公司经常会犯这个错误,不管我们如何提醒他们。

    过度招聘带来的后果就是你犯错的空间也被挤压了。公司烧钱的速度越快,留给扭亏为盈的时间越少。对创业公司来说,因为通常是由缺乏经验的创始人管理公司,同时又在做创新性的事,所以公司步入正轨的时间往往比你预期的要更长。这其实是一个致命的组合——你想,如果你在把事情做出来之前就花光了钱,你就不得不在公司看起来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就去融更多的钱。这样一来,即使你走在正确的路上,现阶段看起来也会显得不靠谱。投资者一般不喜欢这样的公司。

    因此,如果你融到了钱,必须对“花钱”这件事持以相当谨慎的态度。在招聘时,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不乐观状况。比如把事情做成所花费的时间,比你预期的要久得多。如果在创业公司里有一件事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不可预见的麻烦”。

    我总是见到一些创业公司在正确的轨道上死掉,就是因为他们的团队扩张过快了。

    融资变得更难

    Fundraising gets harder

    当创业公司要以“丑小鸭”的面貌去融资时,它会变得饱受争议。而之后的轮次更为艰难。那些种子 / 天使融得非常顺利的创业者总以为 A 轮也是如此,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经常听到创始人说,“我们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钱,现在打算出去融个 A 轮。” 说得就好像他们要再去趟 ATM 机取钱那般轻巧。而当我们问及公司现在的状况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发展比较慢,烧钱比较多。结果就是,我们不得不告诉他们,你们融到 A 轮的希望极其渺茫,为了活下去,公司必须大转型。

    很多创业者不知道的是, A 轮投资者与种子轮投资者的视角是有区别的。种子投资人看的是“希望”,A轮投资者看的是公司的业务表现。他们清楚地知道,VC 的回报大多集中在大赢家。因此,只有当公司清晰地展现出赢家路径时,他们才会想投你,并且还可能付一个高价。而即便公司是在一条正确的路上,但仍处于从“希望”向“业绩”的转变过程中,他们不会投资。对他们来说,一个创业公司是处于正确道路的半道中,还是走在一条错误的道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以上就是我对创业者的六条忠告。你可能觉得我所描述的创业公司处境非常可怕,但没办法,我看到的现实就是如此。不过有个好消息是,这是一张相对完整的 list 。如果你避开了我所提到的这几个雷区,那么恭喜你,公司的状况应该不错。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在做一个用户真正想要的产品,专注于让用户更加满意,并且确保业务有不错的增长率,没有过度招聘,那么,你将成为命运的主宰者。要知道,这一点,极少数人能够做到。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