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那个女建筑师辞职去做麻辣烫的行为?
最近,微博热传,一个06年开始从业的女建筑师(她自谦称自己为女建筑从业者,因为她还不是注册建筑师,网络上的文章称她是建筑小妹),今年9月辞职在上海某地开了一个麻辣烫小店。问题补充: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以及它背后反映出来的东西。 另外…这不是广告!这不是广告!这不是广告! 图删了。11.21补充:题主这个周也去试吃了一次,以下个人对此餐食的感受。蔬菜是很新鲜的独立包装,12菜2肉1面的一碗58⊙﹏⊙,对于学生来说压力比较大(吃得很饱),不过某网商有优惠所以只用了20,但是只有一次。味道没有非常大的特色,所以应该不会尝试第二次了。店铺不大,格调是有的,因为餐巾纸都是原色的那种,可见女主对店面的细致用心。所以说,吃的都是情调。过来尝鲜,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题主也是本专业的,想来感受一下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记得之前在上一门课的时候,老师让每个同学都起来说说将来想干嘛。想开店的同学非常多(如果将来想做自己事务所的也算,应该一半还多),大概学这个的都想有一个发挥自己创意或者设计想法的空间。从事建筑设计的,应该都有一颗内心压抑着的小宇宙吧,想要爆发,但是苦于甲方,上司和钱。即可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我忽然想到这个,有钱能养活自己,重要的是自由,这应该是很多年轻人理想中的状态。
回复 ( 10 )
这个行为本身并没有太多可值得评说和指摘的余地,一个非公众人物的职业选择并不理应承受公众评论的压力。然,值得“看待”的是这个“行为”背后的环境推力和这个“行为”最后火起来了原因。
从昨天下午开始,我的朋友圈就开始被这个帖子刷屏,发布此文公众号的紧邻上一篇文章点击量只有1000余条,而此篇文章在昨晚的点击率已经在10万+。无论对于小店的营收还是公众号的推广,都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个点。
我想说的有三点
建筑地产行业趋冷,裁员严重,收入缩水,一些人用“行业洗牌,优胜劣汰”这种说法,来自我安慰自己还未有所动,和暗自嘲讽转行之人。在这次寒流之际,一些技术上设计上做的很不错的设计院和单位也遭受到了重创,资深的一注也有被开,原因并不止在于整体行业水准低下,更多是由于房地产经济相较其他,具有严重的滞后性特点,供需关系的变化对地产设计行业的影响则尤其明显,导致的整体行情趋冷。妄想以,自己钻研自己的绘图和设计技巧,提高学历,努力站在行业上游,来谋求自身发展,其实是并未看到问题的关键。在市场化充分的条件下,人才作为一种要素在各行业、各职业自由流动,当一个行业热的时候,人才流进,当一个行业冷的时候,人才流出。所以想以是否转行,来判断一个人是优、是劣,并不可取。留下的自有一心做建筑设计,投入到这份事业的人才,走出去的也有看准了市场和大发展方向做出了正确选择的人才,只是每个人想追求的不一样,庸才则在哪都有。
我记得,我高中曾去跟年级主任讨论商议分班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平行班),我认为分班之后有利于各自的学习,而年级主任以“是金子到哪里总会发光的”为理由反对,我随即回答“是的,金子到哪里都是发光的,但是亮度不一样”。一些选择出走的人,并不是因为在原有行业做的不好,甚至某些人相对处于上游水平,而这些优秀的人出走的原因并不是想的那样找不到工作,工资太少不够活。他们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更高性价比的付出和回报,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所追求的东西。建筑行业本身并不比别的行业更高一等,建筑师也并不比其他职业更高一等,对于一些人来说,建成一栋建筑是目的,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只是途径,这两种想法并无优劣之分。
部分建筑学学生可能经常看不起其他专业,例如营销,一些人甚至会以为是推销、或者传销。而营销不管对于建筑方案还是其他商品,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昨日看到被刷屏的朋友圈,追溯其10万+浏览的缘由,无不在于这种营销的成功,是由于满足了一种需求。同行同专业的人,通过转发同一件“女建筑师辞职去做麻辣烫”的事件,来集体泄压。通过集体的转发,能够获得同类人对行业不景气的共通认同感,这种共同的认同感可以减缓心底的焦虑和不安全感。通过图片、设计、食材和经营,让人感觉站着也能把钱给挣了。建筑学的圈子都很小很紧密,在这样一个气氛之下,任何一个仔细雕琢了的关于行业发展的营销贴都可以得到很好地传播,诸如像考研手绘班、出国作品集培训这种机构的营销也是在风口之上了。
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去吃了。因为就在大学路,很近,步行5分钟,在3楼,房租估计省了不少。
店很小,生意不错,估计都是尝鲜的。等了大概10分钟。菜品少,每份菜都用小塑料包装包好,每份3块,比较贵了。肉类和主食付款的时候单点,肥牛和牛肚是8块钱一份,还有肉丸子,不记得价格了。
一顿吃下来花了40多吧,一个同事第一次点了差不多60,当时他就震惊了,果断退了一份牛肚。
煮好了端上来吃,没有汤的,据说是甘肃那边特有的吃法,略干,不太喜欢。吃下来感觉,味道一般,没什么特点,主要还是要蘸酱吃。
吃完走人,没有一丝留恋。
总结一下,这就是我理解中的精致的装逼吧。
总觉得吃个麻辣烫,要的就是那份洒脱,这里明显气氛不对。个人略不喜欢。应该不会再来了。
以上全是个人主观感受,不喜勿怪。
11.16第一次更新,首先感谢大多数小伙伴的赞同,不过答主是玻璃心!!接下来大概会有部分夹带私货的不友善言论!
首先表达一下个人观点:建筑师的工作,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在矛盾中寻求平衡,建筑三要素坚固、实用、美观,求一个平衡。业主的要求,建筑师的创意,施工的局限,也要求一个平衡。
答主并非强调设计和其他的矛盾,相反,答主期望部分还未入职的年轻设计师能够正视并妥善处理这些矛盾,无高下之分,只有选择的不同。
至于答主公司,某些人质疑答主太主观胡乱抱怨,您并没有亲身经历却在质疑亲身经历的人的言论,请问是谁主观?不想就这个问题继续纠缠下去了,就当是答主个人对现状的一句吐槽吧,稍作修改。大家还请多多包涵。
答主本意并非是广告,也并不认为题主是广告,某些大v文后附上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就算广告了嘛,没兴趣可以不扫啊0 0没有店址没有具体描述,一些很主观的个人看法也能被称为广告我真是呵呵哒。
对于某些知友,您大可认为我卖x被干爹包养拿了超多钱雇水军给自己刷赞┑( ̄Д  ̄)┍
————————————补充一些————————————
店主离职之前和我的关系挺不错的,是一起下午茶拼单的小伙伴。答主是玻璃心,店主妹子是神经大条的豪爽妹子,超有执行力,从策划开始到店正常开张营业,花了两个月不到。对,包括选店址装修以及定菜品。
私以为,我和她大概是两种状态,一种是对设计爱的深沉,穷死也不想转行的,平日里聊天的话题都和建筑相关,即使环境并不理想也在自我催眠,因为看到图纸看到作品的那种满足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另一种,像店主妹子那种,永远精力旺盛,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喜欢尝试各种可能性,我还记得她选店址的时候看了许多资料,列出每个备选店址的利弊横向比选,这点做过前期策划ppt的同行应该能理解,为自己打工每天都充满斗志。
这件事会让很多同行开始思考自己的状态,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应该想明白自己的目标,然后才知道如何走下去,转行也好,坚持也罢,没有谁比谁更优越。只要坚持下来,度过寒冬,相信我们都能够破茧成蝶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以下是原答案——————————
利益相关。小妹创业前同事。
说实话这个文章一推就火了这件事我们都是始料未及,毕竟店正经只开了1个月不到,算上内测时间也就才一个多月,店主自己的想法是前半年能保本一年能回本就好了。
讲讲店主,店主是个不差钱的姑娘,她做的所有事都是她愿意,她学建筑(不是什么三本或者某些野鸡学校,是厦门某正规大学五年制建筑学专业)是因为她爱画画,她辞职是因为环境太恶心,具体多恶心呢,我举个栗子,她在公司已经是施工图组上海某住宅项目的专业负责人了,当然说毕业三四年就当项目负责人多少有点不够格,但是这也在侧面肯定了她的工作能力。说回恶心人的项目,项目图纸出过无数轮,修修改改,还有各种因为施工方不按图施工,让他们后面补一些施工变更单的事,还有各种审图人防搞不定的东西都往她这里丢。做医生也许不会碰到不听医生叮嘱的病人,但是我们经常遇到不听建筑师提醒的甲方。她离职之前一直是抑郁状态,8月离职,到7月底,除了她,这项目里所有的建筑专业都离职了……
在我们公司里,看过各种互相扯皮推诿的丑恶嘴脸,做方案的时候极尽所能的吹嘘,施工图的时候极尽所能的克扣成本,这和我们理想的设计环境相差太远,设计师没有话语权。
继续说回店主妹子,她开这个店,并且标榜建筑师转行,
不是为了吹嘘情怀,是为了接活!她现在在做室内总包!
不是为了吹嘘情怀,是为了接活!她现在在做室内总包!
不是为了吹嘘情怀,是为了接活!她现在在做室内总包!
她现在手里有一个工装一个家装,她自己是总包!她之前还做好了一个工装!之前和她聊天的时候她说,她想开一个店,像某某店一样,别人来她店里吃东西,喜欢她店里的装修风格,以后可以帮别人装修。
扯个题外话,不知道别的建筑从业者怎么想,反正我是觉得,设计落了地交付了使用了,才是真正的设计,现在设计院里做的事情,简直和广告没什么区别。不讲设计讲愿景,牛逼吹上天,这是设计吗?
店主妹子做的室内,其实严格算起来算是建筑+室内设计,看她天天拿个su和业主一起推敲功能空间分布,去市场上找材料,和施工队讨论施工做法……桩桩件件都是设计。
离开设计院才能开始做设计,真是讽刺。
她为什么会火,最高票答主说的很对,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需要一个出口,宣泄对未来的恐慌。但是各位想一想,你们转发,不也是因为她店的装修风格对得起“建筑师”这个称呼吗?
你们约人吃饭会说”那有家建筑师开的麻辣烫我们去试试吧“?
还是“听说有家麻辣烫挺好吃,店装修也不错“?
作为一家店,其实这样火起来,也算好,也不算好。
好的是,更多人知道了她;不好的是,大家几乎忘了,作为一个饭店,好不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诸位建筑师同行太高看了建筑这个职业,默认建筑是高逼格职业,才有人愤怒的开喷。
其实她就是一个挺普通又挺好吃的小店。
建筑也就是一个挺普通又挺有执念的职业。
以上。
——————————————————————————————————————
这里是硬广 微信公众号
不就是跳槽嘛,把你们激动的,在这个世上混,谁没换过几份工作。
抱歉我实在对这种新闻厌烦了,离开建筑行业去开麻辣烫,干嘛不说“离开工地搬砖去开麻辣烫”干嘛不说“离开建筑行业进入餐饮行业”,前后两者处于不平等状态,明显撰写这消息的人也别有企图在制造新闻热点。
因为她首(zhang)先(de)麻(bu)辣(chou),所以才(红的发)烫。
换个蠢笨汉子,你看网友搭理他呢?
普通女建筑是辞职去做麻辣烫是网络营销
扎哈辞职去做麻辣烫才是新闻
我觉着挺好的,自己过得开心比较重要。我也想过几年自己开个店。偶尔接点设计的活。用心设计。用心生活!
女流,真名石悦,国内著名女解说,06年内蒙古高考理科状元,北京大学硕士,以擅长和喜爱的小游戏解说为观众熟知。于清华大学就读本科期间,通过在优酷网上传视频,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网络解说员,拥有超高人气和粉丝粘合度。2012年因学业原因,后因去台湾交换留学,暂停更新一年有余,于2013年回归解说圈。女流的解说风格亲切随性,又不乏幽默,被称为解说中的解说,影响并启发了后来涌现的很多知名解说员。
高考状元,本科清华建筑,研究生北大城市规划,转行去游戏公司,最近在斗鱼做游戏主播。
毕业没多久就敢辞职自己开店的大多家庭条件都挺好,不用特别为钱的事操心,就算做生意失败也不会倾家荡产,于我们这种普通人而言不具有参考意义——我们这种人光是活下来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你开店随意,转行自由,盈亏自负。
可我就是想问 这不是广告是什么?
还有回答里一片片的软广,硬广,连舔加黑真心接受不能。
你转你的行,至于把老东家拉出来狠艹一番么。。。你强调了建筑业的黑暗,就证明你麻辣烫煮的好吃了?
反正我是不会去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