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公司找买家,再找工厂做货,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模式如何存活?相比工厂自己的外贸部,优势在哪?

理由
举报 取消
2017年10月21日 10 条回复 1168 次浏览

发起人:chris 初入职场

工作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

回复 ( 10 )

  1. 肖斯塔-科帕奇
    理由
    举报 取消

    1)空手套白狼也是核心竞争力,没有极好的实力,极高的信用信誉,狼不但不给你套,还可能咬你一口吃掉你呢。

    2)外贸公司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有可能跨行业整合了多家工厂资源,单独一个工厂不一定能做。就像汽车公司不生产大部分零件,这些零件全部外包,既有钢铁,又有合金,又有橡胶,又有塑料,还有织物,绳带 ,皮革等等上万个零件。但客户买的是整车,不会只买上万个汽车零件中的其中一个。

    3)工厂永远都缺钱,大型工厂现金流还没有普通规模的外贸公司多。

    4)工厂专业程度仅体现于产品本身,而贸易是一个系统,不光有产品,还有各种流程控制与环节控制,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2. 落地雄心
    理由
    举报 取消

    我能不能严禁光感谢不点赞?

    ~

    今天7月26号,我开心。

    开心就更新一下,给大家出点

    我说过,我到今天都是贸易商,就是那空手套白狼的。

    我就说说我和我的竞争对手,也就是那些外贸型工厂的不同。

    在最开始,我往国外卖的都是简单型号,价格低廉,对质量要求不高,量比较大一些,供应商是一家不涉及外贸的企业,很小,但是做事比较踏实。

    但是说实话,我的挣头不多,利润率低,拼死拼活的也挣不了几个钱,勉强糊口而已,而且多数情况拿不到单子,很简单,厂家的价格比我还低。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后来逐渐涉及一些高级型号,利润比较丰厚一些,但是这样的单子不多,也一直不是我开发的重点,我的擅长高级型号的厂商也只有一家,这样的工厂很少,我的可选择余地也不是很大,但是我还是有余地的,这是必须有的。

    直到有一次和两家温州的企业合作,我的思维和境遇才出现了彻底转变。

    这两家厂商都是做简单型号的,价格很低,这是他们吸引我的原因。

    他们的价格真是很低,我真的很佩服温州人。

    我干了这么多年,算成本只要心里一转个就知道一个产品该多少钱,但是她们总能做到低到超乎我想象。

    但是不超出我想象的是:他们的利润比我还低。

    合作了几次之后,我却吃了不少苦头,他们价格虽低,但是质量成问题,交货也乱七八糟,交货期也太长,给我和我的客户带来不小的麻烦,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稳住了我的现有客户。

    很明显,我选错了厂商了。

    有一天,我和他们无意中谈起了高级型号,纯属闲聊,我问他们能不能做,价格怎样。

    这一问才发现,他们要么不能做,要么做起来价格奇高,我心里明白了,在这方面他们不行。

    不但他们不行,整个浙江一带的涉及外贸的厂商,绝大多数都不擅长高级型号。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条我早就知道也自认为明白但实际上并没有理解透彻的道理:

    产 业 升 级!!!

    自此,我转变市场开发的思路,将经营重点放到了高级型号上面,而且这些年随着我对客户心理揣摩的加深,我向客户强调我们不但擅长高级型号,而且注重“”质量,交货期和服务“”。

    很自然的,我和那家擅长高端型号的供应商大大加强了合作。

    擅长高端型号的就一定也擅长低端型号嘛,所以和以前也并不矛盾。

    就这么,我走上了一条“”高端“”路数。

    我的竞争小了很多,很简单,我能做,别人不能。

    我的利润多了不少,我卖一套,顶他们卖几百套。

    低端型号我也做,但是质量好,价格相对略高。

    说实话,有些时候,低端产品我已经不接了,报个高价格想把客户赶走,可没想到他们一样买账。

    反正质量好,供货稳定,服务周到,低端产品也一样。

    低端混着就是累,高端就是舒服,真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有强大的供应商做后盾,技术方面从来难不倒我们。

    而且我的价格一直很公道,别看我只是个中间商。

    哦,对了,我可是有自己品牌的哦,我在客户的面前,是不折不扣的制造商。

    有时候我也想将来要不开个厂子吧,但是开厂子真心烦,想不到的事情一个接着一个,我这样干多舒服?有单就做,没单就拉倒,每天就上半天班儿,事儿挤到一块去我才会忙一整天,

    我那供应商的遭遇,有时间我再和大家聊吧,今天先到这儿。

    所以你问我贸易商和厂商之间的优劣势?

    你们自己掂量吧。

    ~~~~~~~~~~~~~~~~~~下面才是最开始的

    Fuck 空手套白狼这种难听的话,这说得不就是老子吗?大家说这个逼我装是不装?!

    先占个坑,有赞了再来答。

    ~~~~~~~~~~~~~~~~~~~~~~~~~~~~~~~~

    2个赞啊才,那我还是忝着脸答一发吧。

    先自我介绍,我就是个trader,从业时间,无可奉告,所属行业,无可奉告,年收入,无可奉告,手底下多少人,无可奉告。

    因为这些都不重要,你以为我真是来装逼的吗?

    题主说空手套白狼,这话太难听了,倒买倒卖怎么能算空手套白狼呢?中间商难道是骗子吗?

    个人认为,目前做中间商不是不行,而是比较难,难易程度得看行业。

    低附加值的行业,中间商非常难以生存,利薄啊,而且这样的行业竞争往往极其厉害,在这个开放的市场,电子商务很发达,一个中间商有多难做可想而知;再者,这样的行业,走货都靠量,量很大,一个中间商得承担更多的风险。

    高附加值的行业,从价格、利润角度来讲,给了中间商生存空间,但是这样的行业往往门槛高,要么得懂技术要么得有门子。

    哪个容易?哪个都不容易,只能说高附加值行业对中间商来讲比较有前途,而且将来迟早得转型。

    将来等我手里客户群到一定规模了,我也转型~~~建立工厂,招募技术人员,直接面向国内外终端客户,和竞争对手刺刀见红、进攻退守,最终形成技术壁垒……MD,跑题了,我擦擦口水,咱接着聊。

    再说相比公司的外贸部有何优势。

    答案是没优势。你牛逼的话,技术方面厉害也就是和工厂打个平手。

    比如我,我这行业专业性就比较高,仅仅是报价就非常考验个人经验和技术,我是干的时间长了,成百个型号的产品,我现在基本能做到掐掐手指头就能算出价格来,这个型号谁能做谁不能做。

    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你看看,如果我和工厂竞争,我有什么优势呢?优势就是,几乎没有我不会做的型号,因为我背后是一个供应商体系,从这方面讲我是几个打一个,技术全面,我的服务也就全面。

    但是!工厂也可以做到啊,自己做不了就交给别的工厂呗。

    我什么劣势呢?价格,这是必然的,真较量起价格来,我恐怕只能输,因为利润率,别的行业不知道,至少我这一行,工厂的利润率应该是我的2到3倍,你说怎么打价格战?好在市场这么大,总有残羹剩饭给我吃,运气好里面还会有肉丝儿,而且毕竟国内外、人与人隔阂(中性词,纯描述)尚在,这才有我的活路。

    所以啊,和工厂比起来,有没有优势很大程度上看个人能力,什么技术、服务,而且这种优势也是很容易被抵消的,没有一样优势是中间商天然具备的。

    劣势反倒很明显,自己想吧,不细说了。

    对于一个外贸型公司(注意,不是外贸公司)来讲,可靠的做法是,和一家工厂深度合作,和几家工厂保持友好关系,这样,可以稳稳当当挣几年好钱。

  3. David shen
    理由
    举报 取消

    之前公司从国内工厂拿货卖给国外批发客户,刚好符合你的问题。

    我们公司价值在哪?

    找买家不是一个电话一封邮件就能搞定的,是一个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首先这个人得懂英语,不仅仅是过四六级的,而是要能像母语一样使用英语,电话邮件沟通都得很顺畅,同时还必须有很强的业务沟通能力,另外还得熟悉产品和业务,了解客户所在国行情,知道怎么找客户。当然并不是每一样技能都得很精通,但需要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比如你英语差一点,那沟通能力强一点也行。但如果每一样都比较弱或者某一样不行,是很难赢得客户信任的。其次和客户建立合作,绝对是个体力活。初期你得想方设法吸引客户注意,邮件怎么写得体,广告怎么打效果好又便宜,哪里去搜集客户的信息。找到目标客户后你得考虑怎么跟他沟通比较适合,比如国外的客户你总不能你有空就给他打电话吧,得算好时间,像美国白天你这边是半夜,那你就得守到半夜再给他打,比如客户很反感你没完没了扯下去,你怎么在5分钟的电话时间里讲清楚你的产品,摸清楚他的需求,让他对你的产品产生兴趣?要知道第一个机会没把握住,后面可能就在也没有机会了。如果客户进一步了解,你得充分摸透客户的意愿,为他提供周到的服务。比如准备好的样品,如果客户有特殊需求得和工厂沟通尽量满足。客户急着看样,你就得发快递,不急的可以发海运。客户看样不满意需要再发,所以一定要提前充分沟通了解清楚客户的需求。样品和快递价格都很高,是不是要客户承担一部分费用?你怎么在客户满意度和公司利益之间做平衡?如果工厂想找这样的人成立外贸部,不说工资,你觉得他们找得到这样的人不?

    客户终于下单了,首单一般很谨慎,量很小,小批量工厂都很不愿意做,报价也会高很多。你是不是得说服工厂帮你做,这样才有继续合作的可能?小单工厂报价高,你得砍价吧,砍不下来你自己要不要亏欠卖给客户,亏多少可以接受?决定做了,要保证客户能准时拿到货,你得时时关注工厂生产进度,有的工厂正在给你做呢,外面接到个大客户,发现你这边没啥利润,直接赔你钱说不做了,这时你得使出浑身解数再去沟通,或者想办法换厂做。还得了解下国家大事,比如G20开了,工厂得停工,雾霾来了重污染企业会被查,你没提前安排好就会出事。好不容易出货了,你得了解目的地国运输,海关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海运便宜但速度慢,空运贵但速度快。如果因为客观原因导致的货物延期,工厂是不赔你的,但你得赔你的客户,或者使用更贵的物流方式来保证货物准时交付。有的客户很专业有自己的清关团队,只要货物能到对方口岸就不用管了,但这种客户利润低竞争激烈。有的客户比较小,清关啥的都不知道,但利润相对高一些,你得自己找靠谱的清关公司保证货物按时交到他手上。美国正式报关的货物收20%的关税,但你利润可能都没那么高,售价上再加那么多税客户就不愿意买了,你就得想办法逃税,怎么保证货物能逃掉税又不被查,需要很多经验。最后客户好不容易收到货了,该松一口气了把,结果客户收到货,发现和样品不一样,或者经济形势变了他破产了,或者根本就是个骗子,于是货款都很难拿回。如果你公司刚起步,话语权小或者业务员不专业,客户是要先货后款,工厂是要先款后货,资金流也是个挑战。这整个流程的把控能力,没有几年运营的老手是做不好的。

    3个月过去了,好不容易做下第一单,发现还亏本了,但是你的人工费房租水电还在付钱啊。那只能等客户下一单了。但客户什么时候有下一单,真不好说,做个十个客户稳定一个客户。以后就靠这个客户养公司赚钱了。结果业务员一看你赚钱这么轻松,一辞职就把客户带走了,几个客户被带走就有可能导致公司运营不下去。所以大客户还得自己开发自己维护比较好

    等你公司慢慢做大了,就开始培养自己的供应链,形成自己的产品特色,养成了自己的忠实客户群,这个时候工作是会简单很多,客户会定期下单,工厂也稳定给你供货,沟通成本和风险会大大降低。但95%的公司都熬不过第一个阶段。你所见到的活下来的公司只是一小部分,看似空手套白狼,但后面的付出真的很大很大,很多外贸公司的老板都是全年无休半夜守着客户,两三天跑一次工厂。即使这样最后也有很大概率失败,甚至把前几年的积蓄都赔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小工厂都只和外贸公司合作,而不会自建外贸部,老板贪心想外贸公司那点利润都吃掉,自己建外贸部,几百万花了连泡都没冒一个就没了,还和原来外贸公司关系搞僵,最后关门大吉。

  4. 彭睿
    理由
    举报 取消

    香港台湾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模式,为什么可以成功?服务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国内工厂没有好的服务意识,素质水平太低。

    有新加坡的客户跟我吐槽过: 在展会上认识个浙江的供应商,后来打电话询问价格,对方拿起电话就是“干嘛!买什么?”

    我也经常被工厂坑,发次品过来。。

    不过我一直觉得,一些新思维的年轻人开工厂做外贸,一定会比外贸公司好很多

  5. 伟大的LUCAS
    理由
    举报 取消

    你看来真的是不懂什么叫服务~~~客人更多的不是要产品,而是服务,很多工厂以为自己是工厂可以更好的服务客户,其实,外贸部除了对自己手头的产品熟悉以外,什么都不懂,那么请问,什么客人一辈子只需要一种产品呢!!!!

  6. 一撮燃烧的胸毛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是人家的劳动成果,怎么到了楼主口中变成了空手套白狼了

  7. 吃鱼人
    理由
    举报 取消

    什么叫空手套白狼?人家掌握的信息不值钱?我认为能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外贸人的价值不低于一个毫无创新能力的工厂!很多人总觉得只有实体才叫成本,而知识服务创新都一文不值。

  8. 花瑟
    理由
    举报 取消

    如果是一个懂技术的外贸公司,也是创造价值的。客户想要一个新需求没有现成产品可以满足,外贸公司可以联系各个工厂调配实验,而这种东西可能厂家的工程师认为是胡搞乱搞叫销售别跟进了,客户自己与厂家沟通不畅也就放弃了,但是如果有一个外部人员施加压力来推进的话,说不定是可以成事的。

  9. songbird44
    理由
    举报 取消

    验厂 检品 客源 进出口权 垫预付款 打样费 别以为伺候客户是那么好搞,如果搞得好,你家老板早自行另开贸易公司了。

  10. 游丹尼
    理由
    举报 取消

    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通过信息和服务赚钱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香港利丰集团,做外贸都知道。一年销售额好像是200多亿美元。

    以下摘录自报纸的报道:

    ——–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香港利丰(行情,资讯,评论)每天处理1000多份订单,4月1日,一家美国零售商向利丰下了一张30万件男裤的订单。利丰没有工厂、没有纺织机、没有面料、没有染料,也没有拉链,甚至没有雇用任何一位裁缝师。

    然而,这笔订单可以一个月后出货了——钮扣来自中国,拉链是印度制造,纱是在巴基斯坦纺的,然后在中国织成面料并染色,最后成品则在孟加拉或者越南缝制。

    由于客户要求的时间很短,利丰一接到订单,市场部门向客户提供产品设计资料,达成一致意见后从遍布全球的10000家供应商中挑选不同的合作厂商,找到最适合的生产者,组织一座“虚拟工厂”。产品出来后,由利丰办理进出口文件、清关手续、安排出口运输和当地运输等。

    所有的供应流程都在利丰的掌控之下,利丰是名副其实的供应链“虚拟之王”。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形势却发生了变化。

    ——–

    大的贸易商掌握供应链,小的贸易商提供优质服务。

    简单认为的价格低就一定能抓到客户是很多工厂一厢情愿的想法。

    ——

    公众号“外贸内参“(waimaoneican),整理外贸各行业top 100客户信息.利丰集团的信息晚点也会更新。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