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代康 初入职场

生前不必久睡,死后必定长眠

回复 ( 5 )

  1. Shanna Jiang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看题目定期报告就知道应该是上市公司要披露的,报表是经过审计的一般不会有数据错误,所以我就估计是谁再整理分析用基础数据的时候错误的用了合并报表的资产和负债,但是用了归属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没加少数股东的权益肯定平不了。

    然后我好奇心太强按中报每股净资产搜到了公司是兰太实业,翻了中报果然是猜的那个原因。

    ————————————————————11.18日更新—————————————————

    下面聊聊从这个表中能看出哪些信息,旨在抛砖引玉,未能详尽还请见谅,如有错误还望指正。

    我们还是按题主的要求仅从这个表本身的数据出发,不加入其它额外的信息,由于我对兰太实业这个公司也不了解,所以分析推测的结论可能和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

    分析路径还是最简单的横向比较(财务比率)和纵向比较(变化率),个人一般会习惯从三张主表依次分析出发(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最后再到三张表的交叉信息分析(借助财务比率)

    ————————————————————我是分割线—————————————————-

    1、资产负债表信息

    ①各期负债率大于75%

    ②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总额及相对比例均基本维持稳定(资本结构稳定)

    分析:

    ①这种高资产负债率的企业基本集中在金融、房地产、传统重工业或制造业实业等;

    ②这家企业从资本结构特点看来应当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

    2、利润表信息

    ①毛利率在25%左右,中等偏下

    ②同年内各期收入比较均衡

    ③15年净利润和收入的增长率明显弱于14年,但是15年的毛利情况却比14年好

    ④利润总额常年为负,15年半年度和14年半年度纵比差别不大,但同年内利润总额亏损呈扩大趋势

    等等!为什么你这净利润会比利润总额大,净利润不是利润总额减所得税费用就得到了吗,这是不是又用了合并的利润总额、母公司的净利润?!

    于是这里我偷摸着又找到了兰太实业的中报看了一眼,题主,我感觉受到了伤害↓

    分析:

    ①这种毛利水平不属于暴利行业但是也不太低,应该不是传统重工业,收入规模和毛利水平也不太适合纯粹的金融业,作为房地产的话资产规模太小了,再加上之前说的应该是属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企业,所以基本上这个企业应该是属于非完全竞争的制造业或者包含一定服务业、金融业的综合实业;

    ②这家企业所在行业或经营业务应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③这家企业在其经营的主营业务领域应有一定的定价能力,收入增长率方面看,该企业主营业务可能具有一定周期性,结合15年中国经济环境,该企业主营业务还很可能属于经济周期敏感度较高的行业;

    ④另一方面,考虑到营业外收支正常企业还是比较少发生、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各期差别还比较大,所以通过上述利润总额表现估计这个企业的费用项目对利润的侵蚀还是比较严重;

    ⑤附加一个信息,14年这个企业母公司净利润为正,但是合并利润总额为负(继而合并净利润为负),说明14年这个集团纳入合并范围的下属单位中有亏损的,拖累了整个集团的业绩表现。

    3、现金流量表信息

    这一部分只能看到表面上的15年整体资金规划较14年改善了,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收支平衡,并配合投资策略做了融资操作。15年半年度投融资性现金流出虽略有增加,但15年的整体资金状况好了,净现金流量为正,资金有结余。

    因为给的都是各类现金流量的净额,没有给出每个类别包含的明细项目,而这些明细项目差一点点,涉及的经济活动和战略布局都会完全不同,恕我无能没办法得到特别有价值的信息。

    4、交叉信息(借助财务比率)

    ①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倒算出截止15年6月底股本大概是3.57亿(因为表里经营性现金流是一级数据,比其他数据四舍五入产生的误差小,用这个比较接近实际)

    ②各期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有差别

    ③净资产收益率和扣除非经常损益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计算出各期的非经常性损益

    分析:

    ①3.57亿的股本规模不管在A股哪个版块都应当属于盘子比较小的,再加上观察资本结构可以看出目前企业主要依靠债务融资,所以后期应当有很强的股权融资能力和潜力;

    ②这个企业在14-15年之间可能发生过增发、扩股等改变发行在外普通股数量的事项;

    ③企业每年大概有1、2千万非经常性损益,相比公司的利润规模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由于没有非经常性损益的明细事项,所以不能进一步分析。

    ——————————————————————————————————————————————

    先写这么多吧,有想到再补充

  2. Wifs P
    理由
    举报 取消

    泻药。估计是摘抄时的低级失误,常见的一种是漏掉了MI,另一种是漏掉了在某些GAAP下单独列报的金融工具,比如redeemable preferred shares。

  3. 张涛 Josh
    理由
    举报 取消

    这是谁家的报告?请提供出处。

  4. DFIAN
    理由
    举报 取消

    计算总资产的时候是 控制观,计算股东权益的时候是 所有权观,差异在少数股东权益。

  5. 匿名用户
    理由
    举报 取消

    一看加起来少了,肯定是少数股东权益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