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3 )

  1. 王星鈦
    理由
    举报 取消

    最好是现在互联网和实体相结合的,现在不都提倡互联网+吗?

     什么企业有机会呢?我认为,上升的云和大数据是巨头生态圈的游戏,BAT早已明了;而向下沉的O2O则带来大量的新领域龙头崛起的机会。我们不想去简单罗列各行业+互联网,那让人纷繁、焦躁而迷茫,而是希望能够摸索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向,来真正理解这场“互联网+”的革命,才能真正享受整场的资本盛宴。我们首次提出要根据两类不同行业的属性,来寻找最有机会在第二代互联网里胜出的企业

     互联网重构之后,中国将迎来继人口红利后的下一个红利——大数据红利,引领世界互联网体验升级潮流。

  2. Adair Matthew
    理由
    举报 取消

    创业需要有激情,有干劲,但也必须得有计划有谋略。其实创业这个词,在古代是形容开辟江山当皇帝的。还记得诸葛亮的出师表吗?开篇就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所以大家干创业这件事,实际上在古代就等同于打天下了。打天下要胆量,有激情,但还得有计划,有谋略。古代呢,一般军师就是干谋略,搞筹划的。

    那么今天呢,我就给大家当回军师,解读下创业者如何打江山。现在很多创业者由于看了太多马云,史玉柱,潘石屹,这些人的演讲。老是喜欢天马行空的谈战略,谈企业规范化,谈管理制度。企图用这些理论去带领初创团队创业成功,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这些人已经是成功人士了,基本上是功成身退的讲话模式,而不是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应该学习的。

    确实马云干阿里巴巴,他干成了,刘强东确定干京东他也干成了。但是别忘记了,这些家伙条件很好,他们成功融资了。有强大的风投在后面支持他们烧钱玩,他们有资本犯错。他们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完全可以认准一个项目,不断的做探索市场,反正失败了再来就是了,钱花不完。

    但现实是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是囊中羞涩。很难在刚开始的时候,就知道做什么一定能成。如果去死磕一个项目,就会发现还没开张呢,口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创业其实是,眼中明明要做成A项目,结果开干的时候干成了B,干着干着项目变形成了 C,结果最后赚钱却是在D上面,最后在D项目上进行聚焦,打造产业链。

    所以我建议小资金创业者不要一上来就定战略,一定要选择打游击战。游击战是怎么打得呢,有奶便是娘。就是一开始直接奔着利润去的,什么活赚钱,我们就干什么。先保证能活下去,活下去才有资格谈别的。

    在打游击战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去寻找自己那块“根据地”。这块根据地就是在打游击战的过程中,发现的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找到了这个能盈利的根据地过后,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根据地上培养出自己的王牌团队。打造团队,定战略,做运营。

    这其实就是构建商业世界中的壁垒,根据我们自己的能力,开始构筑自己的防御壁垒,开始练兵,以便于保住老巢,扩大战果。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各位创业者一定要切记,打游击的目的是为了白手起家,是在生存中求发展。很多人打着打着就喜欢上了打游击战,从来没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的意识。最后就打成了流窜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一句话“革命要有根据地,就像人要有屁股!”就说明了打游击战的目的是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有了根据地你才有资格去谈发展。

    创业的一切目的是为了盈利,而现在很多年轻创业者们忽略了这点。他们把创业理解成有个项目,然后成功的融了资。几个哥们开一家公司,回去印几盒名片,我叫董事主席,你叫首席执行官,自己的同学脖子上都挂上个CXO,然后在一起开会定战略,谈发展,其实都是纸上谈兵。

    战略永远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所谓战略,是走一步看一步,一步一步干出来的。所以邓伟人讲:“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这个道理,哪里有什么先见之明?哪里能算到后面几十年的事情?伟人在厉害,他也不是上帝。一切目的为了生存,先生存再求发展,再规范化,再求战略,再谈制度。一切金钱来源于行动,一切行动都是为了金钱。

我来回答

Captcha 点击图片更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