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豆瓣App iOS 3.0? 举报 理由 举报 取消 2018年1月5日 10 条回复 1703 次浏览 App,application,program,Store,产品,应用程序,社交,网络,豆瓣
回复 ( 10 )
整个豆瓣大app的逻辑就是先用书影音等核心功能把你骗上船,然后给你强推已经被证明单独拎出来无法成立的“达罗”,“红桃9”等玩意儿。
你说他们怎么就这么大的(一定要有颠覆性创新的)执念呢?老老实实做朴实一点的全站 feed 流不好吗?
先挑明观点吧:其实把「小事」移到首页做些新尝试,说得再大也只能算是有争议,没有人可以准确预见趋势,我们不知道豆瓣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不是基于自己的产品规划和数据支撑。但对订阅/推荐内容(也就是现在的「精选」)的大调整简直是不可原谅的事情。为什么?粗暴地把 V2 最最核心的豆列订阅功能给直接废了?!(哦,个人信息里还能看到,有个屁用… / 更新:原来豆列订阅又搁回广播里了。这就好比微信把公众号内容给移到了朋友圈里…)这是对 V2 重点引导的使用方式的彻底否定啊!次次这么搞,还有多少忠实用户愿意跟着你耗费精力?真不把用户放心里啊…
—————-
豆瓣忠实用户,从豆瓣说到大豆瓣 App 第一版一直用过来。
V1:哪里都是聊天室
V2:什么都是豆列
V3:不再追求产品整体大一统(聊天室和豆列从产品结构逻辑讲都是极简而严密的),在质和量之间选择了后者的小事(我比较认同 @陆辰 关于小事的 分析,我们在评论中进一步讨论了这个话题)
豆瓣每一版的主打都是需要用户投入精力去养成新习惯的。而那些好不容易被培养出来的优质用户,在下一版就会发现自己被组织无情地抛弃了。
P.S. 我倒是无所谓啦,反正每版主要用的都是书影音和广播(这个入口之深倒是从来没变过…)
推荐阅读:狼来了 – 维基百科
豆瓣3.0的设计简直棒,出来绿色界面“遇见你,真美好”,然后,很利索的闪退了。这是什么?这就是人。
从汇聚一亿人的生活趣味 到 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 我们不难发现豆瓣一直想从简单的图书、影音的索引,转向基于兴趣的社交,豆瓣不甘心只做一个数据库,于是从一开始第一版的聊天室开始,到第二版本的豆列,再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具体存活状况的小事,豆瓣一步一步在社交化的路上步履维艰。
豆瓣3.0整体结构分为:首页(小事)、精选、书影音、圈子(广播+聊天室+小组)、 我
综合评分:★★✩,所以我去商店给他评了★,谁让他不把广播放出来╭(╯^╰)╮
结论:每一个版本的豆瓣都是一场从头开始的旅行,豆瓣大概是仅次于阿里 丧心病狂追求社交化的大厂了
谢@ShimmyHe 邀
一直没玩豆瓣,被熟人邀了,去装了App来强答一题。
大家都退后,我要开始装逼了!
Icon:颜色上选择了和iOS系统应用 电话 短信 微信一致的绿。仔细看的话 绿色饱和度和微信的接近比系统Icon要低。微信Icon没有明显渐变方向,豆瓣Icon 似乎有淡淡的渐变。看起来似乎和微信走的一个路子,实际上差了一些,因为 用单一未艺术化的汉字做图标填充,这个豆还没有亮到可以浓缩成一个符号的的地步。作为对比可以看看 大众点评的人形和淘宝的金箍。哪怕是知乎的icon 知字也有小细节。一个随大流不犯错的方案吧,乏善可陈。
打开App:5个tab 首页,小事,书影音,圈子,我的。
首页:看起来像是一个门户网站时期留下来的设计。看起来和贴吧好像是吧?但是贴吧默认打开并不是首页而是贴吧噢。
小事:没搞明白是什么,公共留言板?Gossip空间?
书影音:内容,豆瓣的一大部分用户来源是通过内容分类的兴趣聚集来形成的。现在说电影都会经常提一下 豆瓣评分多少。可见在这一块是有口碑的。
圈子:社交,我懒的登录不提了
我的:设置页面,人人都有 不说了。
如果没有其他信息铺陈,我第一次看到这个App的话,我的直观印象是:这是个定位和贴吧接近,都是通过内容和兴趣来聚集用户的产品,但是分类非常的僵硬,电影,读书,电视,活动,想做的很多,做出来的形式的容纳性却很小,贴吧用一个简单的起名形式可以容纳很多的主题分类,大到哲学学科,小到一本书。
豆瓣的产品UI设计估计被折磨的不轻,页面布局 轻微的有点问题,在5s屏幕上 想要容纳的东西太多,结果是什么重点都没有,而小事这个 timeline简直就是反人类,我第一次见到 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头像不清晰,昵称小字体灰色的 Timeline 而且整个timeline的来源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文字是有多好多棒,要首先被看到?能拍照不写字才是面向大众的应用啊,你看Pintrest 就没那么多废话。可能是我老了吧,不知道年轻人是不是这样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最不缺的就是内容,缺的 符合个人需求的高质量内容。从目前豆瓣App给我的感觉来看,我根本不会用~
最后说豆瓣的社交,我爱人之前还在豆瓣发发她写的录的歌,结果被满屏约炮的豆邮给弄生气了,就不玩了。
很长的PS:实际上我一直以来都不是豆瓣的用户,唯一用过且用的多的是豆瓣FM(著名的减法产品),豆瓣在技术圈内给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不论是前段时间豆瓣搞了个开源,以及线下活动里遇见过的豆瓣工程师给我的印象是:年轻,拥抱变化,在新技术上一点都不保守。整体印象很好。其实豆瓣算是国内互联网的奇葩(这个是夸),基本上每个国内每个互联网公司初期的时候都能看到他美国老师的影子知乎(Quora)百度(Google)阿里(亚马逊)微信(whatsapp),豆瓣走的这个路线 是一直独立自主创新的,这点还是很值得鼓励的。但是似乎豆瓣在产品和运营方面的名声远没有技术来的大,互联网公司技术是很重要的,但技术毕竟是工具,只有工具好的话,那就是装备发烧友了,不过豆瓣也不年轻了,现在还是发烧友 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市场不等人。
如果不在以兴趣社交来看豆瓣,换个角度,会发现把小事放在首位,会更有意思。
因为从内容上看,小事是最轻的内容,且更新频次高。把它和精选、书影音放一起,会发现:内容重量是由小到大的(这也是几个tab的排列顺序)。内容分级更全,需求覆盖也更全。
而有了小事,用户行为的最大变化是:刷豆瓣成本降低了。豆瓣在不知不觉间从兴趣出发占领了用户更多闲暇时间。这点和朋友圈类似,只是手段不一样。
所以,如果抛弃掉兴趣社交,从“闲”这个场景看豆瓣会不会更有意思?而兴趣,只是实现占据巨大闲暇场景的其中一个切入口而已。让你选小事,也只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如果某天当大家无聊,“闲” 的时候能想起豆瓣(现在是朋友圈),那价值就很大了。也许也回答了:“我不知道用豆瓣干什么” 的问题 —— 也许本就不需要干什么吧。让人觉得不无聊就很好了。
我的理解是,小事是为兴趣社交做场景的尝试。
小事已经比找同好,把“我们怎么认识”做的更有场景感了——以前是你有个猫奴的标签,现在是你在晒你家猫的生活琐碎——但是对于“认识后能干啥”,还是没有什么明确的场景。可是很奇怪,好像还是没有特别强的认识别人的欲望。
但是在用小事的时候,我发现,在看附近的人的小事的时候,我会有强很多的看的动力——无论男女和内容。仔细琢磨自己的感觉,好像是因为,觉得认识后有下文的可能性更强。
于是我就有了一个想法:
场景社交要成立,最关键的是认识前的场景成立(我们都喜欢养猫),还是认识后的场景成立(我们约一炮吧)?
如果关键是认识后的场景,是不是社交本身是个伪命题,认识后能干啥才是需求?
我们在豆瓣上看到了很多因为兴趣而交友的案例,但是它真的反映了“和兴趣相投的人交朋友”的需求吗?会不会是因为后面跟了一个“未来持续地看你优质内容”的需求。而事实上,这是不是用一个强的内容消费的需求去带动一个并不那么强烈的社交需求?如果是这样的话,重点就又回到做内容分发的老路上了。
如果上面想的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做兴趣社交的重点,是不是就应该去强化做出各种各样的“认识后能干啥”的场景呢?
这样的话,能不能做出足够多这样的场景,就是兴趣社交成不成立的关键点了。
=============
增加一个讨论:
有同学说:感觉所谓的“社交”,就是因为说不明白或者没法归一到一种行为的“认识之后该干什么”,才叫“社交”。不然都是垂直产品。
我的看法是:所以,如果所谓的“社交”没法脱离明确、高强度的“认识之后该干什么”而独立、普遍存在的话,它就是个伪概念。
在我看来,本来作为我的电影书籍界的谷歌,硬是去主打起了支付宝累似的朋友圈圈圈,小心圈丢了自己
多好的豆列功能,3.0不大力改进,反而全盘删去,然后捧给我们一坨热乎乎的小事……
豆瓣的产品经理太精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