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论当前企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

去年十月份以来,国家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连续出台了“经十条”、“金九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钢铁、石油、化肥和硅片等价格有所回升,让人有一种“大地微微暖气吹”的感觉。似乎随着自然界春天的到来,金融危机就要成为过去时。其实,这场全球金融危机还远没有看到边际。我们只有积极应对,放眼长远,才能争取主动,成为这场金融危机的真正赢家。 一、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 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当然,还有深层次原因如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等。所谓次贷危机就是银行对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和还款能力证明,或者 […]

查看全文

三鹿奶粉事件敲响了中国质量创新的警钟

三鹿奶粉事件敲响了中国质量创新的警钟 文/汪华斌 最近三鹿奶粉事件成为中国社会产品质量问题的中心,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它造成群发性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调查发现,奶粉受到一种叫做“三聚氰胺”(被称为“假蛋白”的化学品)的污染。 然而对于如何受污染,三鹿集团却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董事长田文华说:“这次的事情,是原料奶的收购过程中有人在谋取非法利益;我们检测非常严格”。问题是检测严格,为什么企业自己又没有发现呢;原来是我们的质量链与质量创新出现了问题。 想当初我们的企业为了制造红心鸭蛋,竟然用苏丹红作为鸭食料;结果竟然还被一些单位归结为技术创新。如果不是 […]

查看全文

“危机门”对企业来说是所大学校!

“危机门”对企业来说是所大学校!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天灾人祸! 对于众多品牌企业来说,在经历了艰难的原始积累生存期后,在其发展的道路上,总会不可避免的遭遇意外或类似突发事件的“危机门”。每每这时,许多企业就会慌了手脚,乱了心智,由于缺乏应对心理准备和解除危机最佳方法,往往在自认倒霉中使原先构建的品牌大厦美誉度一泻千里。真是得不偿失啊。 市场环境是变幻莫测的。我们的企业,尤其通过多年打拼积累了良好形象和不错口碑的品牌企业,从现在起就需要补上一堂如何应对“危机门”的课程。纵观世界企业发展史,许多著名品牌都曾经历过危机的煎熬和考验,麦当劳、可口可乐、宝洁 […]

查看全文

营消目标战略定位:应对关系,紧抓亮点

营消目标战略定位:应对关系,紧抓亮点 文/管益忻 在确定“营消”目标主体,确定其目标内涵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方向相悖的矛盾关系,该如何处置呢?简单说,当然是一定要紧紧抓矛盾的主导方面,寻求科学的处置方案。就是说,抓住亮点,抓住顾客价值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今天,营消目标的全球化视野是建立在公司顾客群的获得能力基础上的。在日益迈向客户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企业即使是中小企业亦不是绝对存活不下来。反过来讲,即便大规模的企业,若不能以真正获得一定客户群作为平台,那也要垮台。 多年来的激烈竞争,中国啤酒行业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消失了,最后胜出的三大家和第二集团几十家企业,其总经销量占到行业全部销量的61%, […]

查看全文

创新永远是市场需要

创新永远是市场需要 曹秀 金融风暴再次掀起,全世界为钱东奔西驰,各国不断拿来措施进行救市,或搞刺激经济。可是并不能解决基本问题,金融市场照样存在问题,存在矛盾。存在各式各样不利因素。中小企业也是如此,被金融市场搞得乱七八糟,谁也没办法搞活经济。实际上这是一种东施效颦,企业和企业之间,银行和银行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并没有进入到实质阶段。金融风暴只是刚刚刮起,尚未有什么动静就让各国惊惶失措,加上媒介叫喊,于是金融风暴真的刮了起来,各国开始自己吓自己了。 其实,金融风暴并不算什么,只不过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经营方式,也是垄断方式。资本主义每隔几年都有金融危机,要不就是通货膨胀,如果没有这些现象就不是什么资本主义了。由此可见,金融危机或通 […]

查看全文

段俊平:董仲舒的”度制”管理思想给当代中国的启示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走上了复兴与崛起之路,国力强盛,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接近两位数的增长让世界为之羡慕。但伴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物欲的横行、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的遗失、自然的生态恶化、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贫富的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民众正在出现“道德真空,欲望膨胀,贪婪腐化,身心失调”等种种弊病,虽然这些不是社会的主流,但是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人们。其中贫富的两极分化尤为突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许多社会问题其实都是贫富两极分化的产物。当一个国家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大多数民众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拿不到相对应的报酬,甚至有些人群长期生活在低保线下的时候,那么社会的稳定性就会 […]

查看全文

创需:普通员工的创新法则

    一   一般来说,组织将一群零散个体组织起来的目的有两个,一个目的是制造,另一个是创造。   但一些人并未意识到:制造和创造之间的区别,并非体力劳动者和知识工作者之间工具上差别,而是首先来自组织内部和外部两种角度的不同。   第一,制造向内、创造向外。   内部是产品,外部才是需求。这是常识。某种程度上,不懂得需求的盲目创新或将创造产品等同于创造需求,才是失败创造的罪魁祸首。通俗点说,创造犹如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产品,另一头挑着需求,只有当产品和需求相一致,才会出现较高的创造率;相反,产品和需求之间的脱节,才是导致创造率低的根本原因。但糟糕的是,由于工业社会的巨大惯性依旧延续了向内管理员工的恶习;相反,外部需求是什么以及如何创 […]

查看全文

外企天花板的成因分析

     “苍蝇撞到玻璃上,有光明没前途,”这是许多在外企工作过的人形容自己处境的一种说法,多少带有一点无奈。“外企天花板”既是一种现状,也是几代在外企工作过的本土人士的一种纠结心理的总结。他们大多怀着无比憧憬的心情进入到了全新的环境,但绝大多数都会止步在某个层级,无论多么努力和出色,仍然无法进入到核心决策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和多维的,类似的分析文章也有很多,本文尝试透过一些不同的视角,去探讨“天花板”形成的深层原因。   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的基本决策结构   总部决策,本地化执行,这是现代跨国企业的基本管控方式。它保证了公司统一意志的垂直传达,以形成一 […]

查看全文

超级整理术,水到渠成的管理力

   一张苦瓜脸、一身简洁的打扮,没有回想到他就是创出优衣库、DOCOMO、麒麟发泡酒等超级畅销产品的幕后创意人,而一本《超级整理术》的出版,又把他推向了一个创意科学派的盟主地位,重新迎接传统创意人士的品头论足,他,就是佐藤可士和。 一个有着理工科思维方式的创意策划高手,一个相信大创意就在客户脑中的谦逊者,一个工作和生活浑然天成的工作狂,就是他,继台湾戏剧大师赖声川之后再一次揭破了创意的不可知论。相比赖声川创意学的深不可测和高山仰止,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则像朴素和简单得多,好像只要克服了自己的认知障碍,就可以循序渐进地修炼出空间、信息和思考的超级整理术,而生活和事业的创造力,就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感觉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随心而至。 […]

查看全文

《整体管理》连载九十:两害相权何者轻?

五、两害相权何者轻? 实际上,今天的中国人普遍徘徊于两种婚姻模式中,并在徘徊中向现代交易型婚姻漂移。一方面,传统婚姻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其浓烈的亲情和生儿育女的天伦之乐令人难以割舍,一曲“常回家看看”迅速走红全国,《父亲》、《大哥》、《激情燃烧的岁月》创下了近期收视率之新高,就是明证。新《婚姻法》的主要倾向也是试图确认传统婚姻的地位,阻挡交易婚姻的蔓延。另一方面,人们又已经普遍地个人主义化和利己主义化了,无法适用传统婚姻内含的集体主义要求,性教育、同居、试婚、即合即离、婚内性自由(婚内强奸的对立面)、自由婚外恋、男子生育权、财产分割、责权利清晰化等交易型婚姻的成份不可抑制地产生出来。其实,这就是&ldquo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