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穆峰就“家电业能不能依靠外资战略投资者”答记者问

八月初《数字家电》记者曹迪匆匆来访,让穆峰这厮就“家电业能不能依靠外资战略投资者”谈些看法,我惶恐不已,虽涉行业无数,但都深度有限,不敢妄自菲薄,只得赶鸭子上架,认真应对。

媒体介绍:

《数字家电》是目前中国家电行业中,最具前沿和前瞻力的专业财经管理杂志。其关注和报道的焦点是:活跃在亚太地区的国内外家电厂商(例如:海尔、长虹、东芝、飞利浦等)、渠道商、原材料提供商以及政府、专业研究机构的相关信息,深入挖掘海内外重大热点新闻事件,提供市场决策建议,解决目前该行业急需信息,而又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采访背景:

我国家电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成长、重组后,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理性,市场格局趋于稳定,许多走在前例的中国家电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走好下一步,如何让本企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最近一段时间陆续出现海外投资机构入股中国家电企业的事件,令整个业界关注:赛博认购苏泊尔绝大部分股权,商务部批准高盛入股美的电器,国际IT巨头微软以约9400万元人民币认购四川长虹1500万股股权,用于双方合作的电视卡项目。外资机构入股中国家电企业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近两年?背后又有哪些隐情?

转让一部分甚至绝大部分股权,是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技术?学习管理经验、还是更好地国际化转身呢?究竟家电业能不能依靠外资战略投资者呢?

采访主题:

家电业能不能依靠外资战略投资者

采访问答:

《数字家电》:海外投资机构的进入会给中国家电业带来哪些影响?(好处?坏处?请具体说明)

穆峰:好处——

暂时来看,家电企业会得到一些资金、技术乃至管理经验,解决燃眉之急,吸收许多新的东西。

坏处——

1、中国家电业的自主品牌将逐渐沦失,而这些企业未来的企业性质归属将决定中国家电业未来的成败。

2、更依赖投资者的技术,而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神经则会麻痹,失去更多机会。

3、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扩张带来挑战。战略投资者有自己的全球战略规划,企业也有一套战略谋略,怎么能保证两者之间没有冲突,而要说明的是跨国企业战略投资的着力点在于中国市场,当你出它的圈后,或许会侵害它其他市场的投资利益,肯定有摩擦。

总体而言家电业依靠战略投资是弊大于利,眼前有力,长远发展则有害。

《数字家电》:为什么外资入股中国家电业偏偏发生在近两年?(有中国家电业的发展现状决定的吗?)今后是否还会出现外资入股事件?

穆峰:的确,近两年中国家电业日趋成熟,赚钱要稳定些,外资入股风险更小。如今家电企业想要引进战略投资的也都引来了,而后的快速成长型企业很难出现,因此外资入股也会少见。

《数字家电》: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主要是为了解决本企业的什么问题呢?(资金、技术、管理?)有没有别的更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穆峰:每个企业侧重点不一样:长虹牵手微软,看上的是技术;美的电器引入高盛,要的是资金;还有的是多重并重。就技术而言,惟有自主研发才有出路,靠卖身也只能捡些人家嘴里嚼过的东西,何来国际竞争力;还有资金,如果这些中国公司缺少资金的话,说明现有的融资方式本身存在缺陷,或者是管理层没有为这类公司定做资金的辅导计划,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供应充足。再看管理,你说走出去需要本土化,需要用当地人的管理方式处理问题,这咱们不懂,那好,你就雇佣当地人当企业高管,像海尔一样,没必要用股份换经验,不划算。

《数字家电》:如何看待跨国企业对中国公司一直采取技术封锁战略,企业能否通过让出一部分股权换来自己公司的技术进步呢?

穆峰:一定的技术进步或许有可能,但不要奢望拿到人家的最新技术,顶多是它已淘汰或者用不上的二流技术,没人傻得给竞争对手增强实力。毕竟战略投资者只是控你些股份,还不能算自家人,既然还是两家人,那就得说两家话,它的杀手锏肯定不会给你。

《数字家电》:如何看待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企业只是为了完成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战略,并不可能帮助中国实现全球化的战略,这一问题?

穆峰:跨国企业之所以要在中国市场搞战略投资,原因很简单——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能赚钱。请注意,要赚的钱来自中国市场,而其他市场不需要你这个中国企业填充,谁都知道同业竞争是经营大忌,况且许多重点市场还是人家的大本营,又怎容他人染指。因此说跨国企业能帮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战略,纯属戏言。

作者:穆峰 企业高管

资深营销策划人,家装o2o最深入的研究者,最早系统提出并阐述了“互联网装修(家装)”模式,《家居电商周刊》主编(公众号jiajuds1),50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专栏作者,10年营销策划、公关传播、网络营销经验,著有《“颠覆”传统家装,互联网家装的实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