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实战高效的深度招商模式

招商是成长型企业颇为头疼的问题!招商如同征婚,目前许多行业的招商,出现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经销商数量有限,而生产企业严重过剩,最终导致企业之间的美女(经销商)争夺战加剧,许多企业心态失横,不惜血本的加入征婚游戏,甚至采取坑蒙拐骗的手段,不惜一切代价获取美女“芳心”!面对众多厂家的“死缠滥打”、大献殷勤,造成经销商特别容易“花心”,出现脚踏两只甚至多只船的情况屡见不鲜。婚姻需要经营,厂商关系同样需要用心经营,但由于厂家缺乏经营婚姻的理念,厂商矛盾频繁,一方面很容易让“第三者”插足,同时也造成厂商离婚率特别高,这就给那些新加入企业提供了切入机会。招商讲究“门当户对”,知名企业凭借经济基础(规模实力)、人品(企业的文化)、事业心(百年品牌的梦想)等雄厚的资本,很容易获得实力经销商的青睐,小企业凭借丰厚的嫁妆(赌博式的政策),也容易获得部分贪心经销商的一见钟情,而成长型企业颇为尴尬,不被有实力的经销商看好,同时也让那些只重嫁妆的经销商所“鄙视”,只能处于夹缝中徘徊,艰难的走在征婚路上!

作为数量颇多的区域成长型白酒企业,招商是企业的重中之重,许多企业是月月招,年年招,形成“狗熊拜苞米”的状态,前面在招,而老经销商在不断的流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呢?主要因为成长型白酒企业在招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招商心态不对路,厂商仅为简单交易关系

心态决定命运,许多企业本身招商的心态和动机“不纯”,出现“闪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这样的企业追求“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把厂商之间的合作理解为交易关系,货销出去了,卖的好不好,就看你经销商的本事了,“圈钱”才是这样企业的真正目的。

2、疲兵耗战的人力战术

一对一的进行招商,仅仅是依靠招商人员的单打独斗、个人能力招商,遇到个人能力强的,还能给忽悠几个经销商,能力欠缺的,在市场上走马观花的溜一圈,一个经销商也没“逮”到,只能被企业“炒鱿鱼”,然后,企业再换人继续忽悠。很多企业往往是招商人员变动频繁,来来往往,企业的宗旨只有一个,有没有本事,就看你能不到忽悠到经销商了,在不经过系统培训,招商物料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把招商人员推上了战场,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3、缺乏有效的市场布局、跑马圈地式的招商

许多成长型企业,在招商前缺乏合理的市场规划和布局,是到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先在这个城市招,还是先在那个城市招?企业往往是无目的无思路,本身招商之前就缺乏明确清晰的市场定位。这样的白酒企业常采用的方式就是粗放的跑马圈地式,只要招到经销商、能够打款进货进可以,那还管什么市场布局,区域规划呢!

4、经销商选择无目标

招什么样的经销商,经销商选择的条件是什么,在目标经销商的确定上,很多企业都没有明确的定位,无论白猫、黑猫,戴住一个就是好猫!这是许多企业的心态,也是招商效率低下、无效果的关键因素。

5、赌徒式的招商

比如赌徒式白酒的企业招商现象,在一年一度的糖酒会上暴露无遗。很多企业都把赌注压在糖酒会上,在这样的招商盛宴上,许多企业都是一掷千金,拼上血本也要吸引经销商的关注。赌徒的最终结局,相信大家也能知道。

6、招商无计划和细心筹备

招商之前缺乏详细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这是许多企业招商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招商失利的根源所在,缺乏计划和准备,往往导致在经销商的寻找、筛选和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7、招商手段单一,招商信息传播面太窄

要么依靠简单的广告征婚,要么依靠一对一的人员招商,招商手段过于单一,导致招商信息传播面太窄,许多经销商根本接触不到招商信息。

招商已经成为许多成长型企业的“心病”,招商中出现如此之多的问题,出师不利是正常现象。招商是企业市场推广的基石,招商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招商模式,目前,成长型企业常用的招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高空广告招商:

这是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常用的模式,而广告媒介主要是立足于区域电视台,在电视广告招商的同时,还可以针对消费者进行品牌宣传,以增强经销商的信心,一举两得。高空广告招商的操作常用手法就是仅在某一时间段内投放广告,仔细关注一下电视台的白酒广告,很多品牌往往是“昙花一现”,那就是做给经销商看的。

二是:诱惑式招商政策配合低端媒介广告:

铺货、配人、免费送车、帮你做市场等等招商政策,在一些区域报纸的板块广告上频频出现,颇具诱惑力,这是一些小型企业常用的招商模式,并且现在许多知名企业的延伸品牌产品,也对这样的招商模式情有独钟。不过,作为经销商要小心谨慎,不要误入圈钱的陷阱。

三是:一对一的人员招商模式

这是许多企业常用的招商模式,把招商的希望寄托在招商人员身上,企业在招聘招商人员的时候,往往看重的是有没有渠道资源,有的甚至从具备成熟渠道的白酒企业挖人,然后借助某一人的渠道人脉关系来拓展自己的渠道,这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作者:缪金宾 中层经理

缪金宾,倡导低成本实效营销,中国品牌总榜2007年度100位优秀品牌专家之一,曾就职于国内外知名企业,历任区域经理、市场总监、营销总监、总经理等职位,具备十多年一线市场营销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