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什么是定位?(发表于《新营销》2008年第8期)

自1969年杰克·特劳特提出“定位”以来,定位论已经四十不惑。然而,定位到底是什么呢?大多数人还是困惑,你看市场上失败的产品和平庸的企业那么多!这就是你的机会。无论任何时候,谁能首先搞懂定位,谁就能在人生游戏中领先一步。

定位的定义

所谓定位,就是让你的品牌在顾客大脑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

这个定义,是从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确立定位论的奠基之作《定位》中得来的。简单吗?但要真正理解它,需要掌握其中包含的三个要点可不容易,你得首先跟你头脑中原先根深蒂固的观念做斗争——事实上,如果人们能轻易改变头脑中已有的观念,也就不存在“定位”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三个要点是什么吧!

第一要点:定位的对象是品牌

所谓定位,就是让你的在顾客大脑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

你的产品会给顾客多方面的体验,但顾客最终把它们都浓缩到你的名字里存入记忆。名字就是一个锚,顾客关于你的一切联想都靠它来拴住。大家知道,锚是确保船舶安全的必不可少的设备,起着固定船、稳定船的作用,没有锚或锚的质量不好、船锚断裂,你就是航空母舰,遇到大风大浪也照样翻船。在商业中,一个好名字就是帮助你抗击风浪的锚具。

1995年盖天力制药推出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被业内称为“白加黑震撼”。但1997年开始白加黑因价格、渠道混乱迅速滑坡,到2000年销售额仅有2300万元,盖天力也被东盛公司收购。随即在2000年11月,白加黑就借PPA事件重新崛起,2001年销售额达到2.67亿元,进入感冒药市场前三强之列。白加黑为什么能够起死回生?最重要的是它平中见奇的名字,既好记又形象表达了品牌的定位与产品特性——“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几乎让人听一遍就记得住。市场周研显示,“白加黑”的品牌知晓率稳居同类产品榜首。

就顾客心智的角度来说,名字本身就是第二个定位方法。事实上,不管你花了多少钱,起作用的只是名字而已。因此,定位论认为,营销的核心就是打造品牌,而你最重要的营销决策就是给产品命名。

这个观念好懂,但容易接受吗?哪里。传统营销从来没有真正理解它。

由于传统营销是从4P发展而来,产品而非品牌被作为营销的核心,产品概念被一再延伸,向顾客提供“更高价值”成为公司获胜的关键。遗憾的是,更好的产品并不奏效,而追求“顾客充分满意”的努力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利润。

被喻为“现代营销教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管理》(第12版)中对“定位”的定义是:“定位就是对公司的供应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从而使其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的行动。”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定义有模有样,但支撑它的理念仍然是产品信仰。这个微妙的差别导致的结果却不能小看,科特勒在其被尊为“营销圣经”的大部头中虽然用两章的篇幅专门来讲品牌,但对品牌名称却只是作为品牌元素写了聊聊数笔而已。这根本不足以应付当今品牌竞争的需要。你若照此实行,先天基因就会有很大缺陷。

当今中国企业最缺的就是品牌信仰,由此品牌的名字问题也被普遍忽视。不知有多少企业家、创业家有好的产品、好的创意,却仅仅栽在了名字上。不信你到超市里看一看,算得上好名字的有多少?从这一点上说,他们压根从一开始就不是在打造品牌,而只是在卖产品——难怪卖场的进场费“猛如虎”呢!

产品谁都会做,卖出不同则要倾注心力打造品牌。奥利奥(Oreo)凭借风靡全球的广告语“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和神秘、简短、琅琅上口的名字,成了一种有趣的饼干,甚至成为一种美国的独创性产品,尽管这种奶油夹心饼干根本没有什么独创性可言。

里斯和特劳特说的好:“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好了,现在提到定位的第二个要点——

第二要点:定位的地点是心智

所谓定位,就是让你的品牌在顾客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然而,很多人还不知道竞争的决胜地点在哪儿呢!按传统营销的4P理论,显然是渠道,于是我们看到深度分销、终端制胜成为中国营销最受宠的策略。现实却表明,这种努力用错了地方,因为决定产品/品牌命运的不是渠道,而是顾客的心智。

2003年,科龙推出低端品牌“康拜恩”,借助于强大的分销渠道,康拜恩冰箱、空调短期内销量迅速增长,双双跃居行业第五,引起不少专家惊呼。然而,2006年海信并购科龙后,却放弃了这一品牌。这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很简单,康拜恩拥有的只是过去的销量和一个低价格,并不具有多大心智价值。现在,这个品牌被格林柯尔授权给佛山康拜恩和中山康拜恩两家公司使用,不仅无复往日风光,今后也不会有任何成就。

那要怎样赢得顾客心智呢?首选方法是做第一个进入顾客大脑的品牌。但很多品牌往往是第一个进入市场,并没有成为心理上的第一,这就给了后进品牌捷足先登的机会。比如在白加黑面世之前,中美上海施贵宝已于1994年推出了日夜百服咛,可日夜百服咛并没有依靠其独特区隔进入消费者的认知,反被白加黑抢占了这一定位,以致于很多消费者以为日夜百服咛是模仿白加黑的。

作者:侯惪夫 管理新人

即侯德夫,特里定位工作室创始人、首席咨询师,《新营销》特邀研究员,2007年推出全球第一部“定位论”集大成之作——《重新认识定位》,2010年出版《超越科特勒——定位论与中国营销新方向》,正式提出定位论是“营销学中的马克思主义”。QQ号:houdefu@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