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云药行业的一封信——云源胶囊崩盘

云药行业的一封信——云源胶囊崩盘

每当说起云南宏达(花粉田七口服液)曾经与太阳神一道开创中国现代营销之先河,云南盘龙云海(排毒养颜胶囊)首创概念营销之先例,我们云南营销人也曾经笑傲过全国的时候,作为云南营销人之一的我也会有一种自豪感,但再想想目前云南的营销界,特别是医药保健品、食品行业对于全国来讲,是一片萧条,我感觉有点像阿Q说“我祖上曾经也阔过”的酸涩。在云南品牌整体没落的时候,我们的邻居贵州却在崛起,贵州益佰(克咳)、贵州百灵(咳速停)、贵州同济堂(仙灵骨葆)等品牌在走向全国,贵州德昌祥(妇科再造丸)这样的老品牌也在焕发生机。酒类就更不用说了。而云南品牌,除了“云南白药”这个百年品牌,曾经的“排毒养颜”、“皮康王”、“云南红”以外,医药保健行业、食品行业我们还有什么?
云南号称中国的动植物王国,十多年来也出过不少产品,但大多都胎死腹中(在云南都立不住脚),更别说走出云南。云南的品牌到底痛在哪儿?
本人从1999年进入“云南白药”开始,十年来有八年的时间耕耘在云南的医药保健品市场,体验过云南医药保健品市场的风云变幻,看到过不少云南品牌的诞生和消亡。今天来讨论云南品牌到底痛在哪儿,只不过想尽一份作为营销滇军一员的责任罢了,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如果通过这么一说,让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有一些启发,那本人也就感到欣慰了。
一个品牌要成功,需要支撑的元素很多。对于这些品牌的生生死死,我基本都见过,也参与过一些,但主要是从它们的广告中去分析这些产品痛之所在,因此分析得不一定十分准确和透彻。不过有一句话叫做“策略不对,一切白费”,在我看来,云南品牌的痛大都在策略上。
营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正在进行市场运作的品牌而言,本书的论点只是作者在写作时对该品牌的一种看法,也许在本书出版发行时,这些品牌的营销思想已发生变化。另外,在评说过程中,如果对某些品牌或人造成无意的伤害,本人在此深表歉意,这并非本人的恶意伤害,就事论事而已,望得到各位的详解为谢!
营销只要“功劳”不要“苦劳”
市场不同情弱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是弱者说的话。市场是残酷的,市场是功利的,成者为王败者寇,过程再艰辛,失败了就为寇,也成不了失败的英雄。
当一个人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时候,人们或许会念其“苦劳”而再给他一次机会。但在营销工作中,若不能将“苦劳”转变为“功劳”,也就是不能将营销投入的费用促成产品的销售,那往往是血本无归。“苦劳”对于企业来讲也就没有任何意义,难怪有些老板才会说,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苦劳”为何不能变为“功劳”
策略不对,一切白费”。一个产品的营销策略,产品的定位是整个营销的核心,是营销的方向,核心不对,方向不对,推广的手段再多,传播投入再大也没有用。大量的广告投入和多样的推广手段,会产生一定的销量,从而会掩盖策略的失败和定位的偏差,还会促使产品加速死亡。一切创意都是为了策略和定位服务,离开了正确的策略,准确的定位,再令人叫绝的创意也不能促进产品的销售。
没有了正确的策略、准确的定位,一切的投入的“苦劳”都不会变成产生销售的“功劳”。
海王金樽的广告创意可以说是令人叫绝,广告投放力度也是强得让人发晕。但海王金樽的定位是需要应酬的商务、公务人群。而所有解酒产品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在喝酒的时候,一旦知道有人事先服用了解酒药,那桌上喝酒的气氛也就荡然无存,所以服用解酒药是一个很秘密的行为。但喝酒前服用解酒药,在时间上很难把握,产品的效果也就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醉后服用解酒药,虽说“第二天可能会舒服一点”,但醉后总是不舒服,醉后用解酒药的作用也就不会太大。海王金樽的目标人群-商务、公务应酬人群,这一人群毕竟不是喝酒的主流人群,解酒的需求也就相应减弱。在喝酒时有“你不醉我不尽兴”的拼酒量人群中,大多数都是喝10元以内的白酒,也是喝酒最广泛的人群,但这样的人群却很不太可能为了喝酒而花40多元钱去买海王金樽。因此,海王金樽策略上的失误、定位上的偏差、导致它的营销在市场上很多的“苦劳(投入)”没有变成“功劳(产出)”。
对于医药保健品的营销来讲,特别是新药和保健品,如果不能将“产品是什么?”“能干什么”“为什么能干?”的信息传递出去,那再大的投入也不会的产出。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这类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疾病)的。告诉他们产品能干什么,就是告诉他们购买这个产品的理由,告诉他们“产品为什么能干”就是告诉他们(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今天)优先选择自己产品的理由,甚至是放弃以前自己经常购买品牌的理由。
正确的策略来自对于行业的深刻洞察和对行业变化的准确把握,准确的定位既能充分体现产品的优势,又能与市场的高敏感点相结合。“东方圣酒”定位为营养白酒,而老百姓却认为白酒会伤身,喝白酒更多是一种无奈,并非主动。要补充营养,人们一般不会选择白酒,因为其他的营养产品比比皆是,并且都比白酒安全、可靠得多,所以“营养白酒”的定位与市场的敏感点不符,大量的广告投入也不会有理想的回报。“诗仙太白酒”如果把定位放在“李白斗酒千杯后写诗”上,我想它肯定卖不动,一方面“诗仙太白酒”与当年李白喝的酒联系不大,再说李白喝的酒也不一定是好酒;另一方面老百姓即使知道“李白斗酒千杯后能写诗”,不会写诗也不想学李白喝“诗仙太白酒”后写诗,这样的产品定位虽说是可以体现酒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但这样的文化不是大众文化,这样的定位与市场的敏感度不相结合,广告打出来以后很难形成共鸣,广告的效果也就不会太好。
说商场如战场,人们往往只理解为与市场上竞争品牌间的战争。其实营销也如战争,只是战争的对象是消费者。对于消费者的战争,同样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正确的策略、准确的定位就是攻心,没有正确的策略、准确的定位,强行地大量投入广告宣传,那就是攻城,即使成功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出钱买吆喝!
态度不端正比能力不到位更可怕
很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在纳闷,别的产品在做广告,销量是呼呼上升,自己的产品也是在做广告,甚至广告的投入比别人还大,产品却在货柜上生灰尘,销不动。有时别人只做了一个媒体的广告,地面工作也做得不怎么样,自己是“海陆空”全方位地推进,销量却不如别人。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产品的营销策略不对、定位不准,但不少人却在感叹时运不佳、财运不对,或者埋怨下属执行力不够。所谓的职业经理操盘手,也往往是在埋怨老板的投入不到位、后续的资金不足。试想一下,老板的资金怎么可能投入到这样一个无底洞里去呢?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如果我们不能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那么“失败”绝对不可能生出“成功”这个孩子。当一个品牌运作失败,除了资金、人力等企业内部的因素外,只有我们从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去分析、去研究,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在保健品炒作中,有两块市场是被关注最多的,一是减肥,二是补肾,中国女人皆肥胖,男人都阳萎。所以在前几年内蒙药会上最多就是补肾和减肥,在策划云源胶囊壮阳产品的过程中,公司对男性性功能市场作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主动性健康”理论,制定了简便易行的启动方案,在全国大量投放广告,特别是云南昆明(报纸、公交、路牌、电视媒体等)的高空轰炸,并在全国启动了六大市场。也总结了一些有益的操作经验, 但最终策略不对导致失败,一切白费!我作为云源胶囊的营销总监对云源胶囊的策略失败,再一次证明企业的成与败,靠的是思想。市场不光是靠广告轰出来的,策略不对,再大的广告投入,也很难获得营销成功。云源胶囊广告投入得不小,但在市场上却是一朵浪花都没起。云源胶囊作为壮阳速效产品是从补肾市场分化、发展出来的。“伟哥”被传媒炒响后,生产延生护宝液的沈阳飞龙推出的“伟哥开泰”从补肾市场细分出壮阳市场。各种口服类壮阳保健食品也紧随其后,纷纷挤进了壮阳市场。由于需求广大,一时各类壮阳产品在药店和性用品店大行其道。云源胶囊又走温+速效类产品,企图对前两代产品进行综合,云南市场炒做比较火暴的,但就因公司董事长追求利润化,所以单盒单粒价格高到4元以上;如果说我现在的分析都是“事后诸葛亮”,那么对我自己策划的云源胶囊的分析就是“事中谏官”。云源胶囊是我和董事长全程策划出来的结果,我现在来分析和评判它们,或许会有些不妥当(因为我还是这里的营销总监),甚至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解,但是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脊背,如果公司董事长能够通过我这只另外的眼,来了解自己看不到脊背上的问题,使产品的销售更上一层楼,即使被误解我认为也是值得的。云源胶囊上市的第一期报纸广告,公司营销部就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得出这样的广告不会有效的结论,其结果不出所料,一周四个整版(其中三个为彩版)的广告,十几个整版广告投下去,一个月后的终端情况反应显示,销量不尽如人意,甚至连问的人也不多。
云源胶囊的报纸广告内容,虽然打了十几个整版,报纸广告停了也没几个月,但人们对它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这样的广告,这样的市场运作想不失败都难。

作者:张英杰 中层经理

张英杰,医药终端、商务及临床突围,快速制胜的法宝。张英杰云南白药集团终端培训师、云南英茂药业营销培训师、云南中丹红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监。主导及参与多项药品、保健品营销、专卖店设计、生产管理、推广咨询服务,在医药及保健品营销策划方面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家医药杂志撰稿人,即将出版《药保品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