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洁
美国大选世人瞩目,有女性朋友提到奥巴马十分兴奋,她从一开始就对美国这个遥远国度里竞选总统的黑人男性十分关注,仿佛美国大选和中国超男比赛一般(抱歉,她绝对不是关注政治的女性强人,就是仅只是一位超男迷),问她为什么喜欢奥巴马,她说,因为帅啊!随只渐渐从她那里获得了一点关于此男的信息,某次她说:“他染了白色头发,真是太有魅力太性感了啊!”“哦?你不是说他很帅吗?为什么染白色头发?难道是美国新时尚?”“什么啊,你根本不关心,政!治!”她的表情似乎关心奥巴马就是关心政治,并且将政治这个词说的很清晰很重,而其实对比她一向的关注原因却是因为奥巴马是强壮而英俊的美国黑人帅哥……
今天凌晨,媒体终于等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奥巴马已获得6300万票,破历史最高记录。新华网华盛顿11月5日电:美国各大电视新闻网5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已当选下届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得近6300万张选民票,创下美国历史上总统选举获得选民票最高纪录。中新社香港11月5日电:正在香港访问的前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今天表示,祝贺奥巴马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相信奥巴马会继续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不断加强中美之间的合作。鲍威尔表示,他一直期望美国可以出现一个黑人领袖,现在终于可以梦想成真。
作为一个对政治兴趣不大,对商业较有兴趣的人,笔者浏览新闻和听闻并分析女友对奥巴马关注的原因后却发现,这是一次很成功的“营销案例”,是一次成功的“新产品上市”策划。营销典籍上说:“商场如战场,新产品上市如何吸引您的客户群,到底采用何种战术打败对手,迅速占有市场?是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的。”美国总统大选也是如此,那么本文笔者从市场定位,中远期团队愿景,产品设计,产品外观,产品卖点,产品广告诉求,产品广告推广,品牌塑造,上市,拉动销售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们以各媒体不同时间段美国竞选流脉的新闻报道作为分析凭据。
“市场”(美国)变革的重要征兆——经济危机将导致新的市场定位和新产品出现。
营销典籍指导我们:任何一项产品,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没有有别于其它对手的特性,如果没有自己的实力支撑,如果没有叫得响的卖点、诉求点和利益点,很难在市场上一炮打响。因此,一项产品需要具有以上的特性,就必须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只有调研,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避开竞争对手的壁垒和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强有力的卖点、利益点来满足消费者。也就是说:只有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以合适的方式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卖给合适的人群。这就是营销上的“合适原理”。
通过消费者调研搞清楚:哪些好是用户最关心的?哪些好是用户无所谓的?哪些不好是用户可以容忍的?哪些不好用户无法忍受的?如果能做对消费者的需求基本一览无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一方面,能够开发设计出消费者喜欢的东西,另一方面不会设计开发消费者不喜欢的附加价值,从而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本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市场有了,竞争对手什么样?是不是有人抢占或正准备抢占?有没有边缘产品?如果没人抢占,那就是很好的市场机会;如果正有人准备抢占,那就要先下手为强;如果上述两点都没有,但有边缘产品,那就需要要对照次类边缘产品研究之,看看用户对此类产品最满意的是什么?不满意的又是什么?这样,在其了解和调研过程中,又可以再次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和市场空白,从而对之前的策划方案进一步完善修正。达到不仅领先于消费者也领先于竞争对手。
在美国影响甚大的《时代》周刊11月5日发表社论历数布什执政八年来所创造的“政绩”:美国自始至终都没找到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女兵杰西卡·林奇曾落入伊拉克人之手,阿富汗陷入崩溃,安然、世界通信、贝尔斯登、AIG、两房等先后破产,此外还有社会保障体系私有化,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等等。其文章指出,美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需要一个新的“英雄”出现,这个人将力挽狂澜将美国从危机的边缘送回安全地带重享盛世繁荣,这也是2006年以来美国国内民众的看法和观点。中新网10月15日电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纽约市法拉盛20选区市议员刘醇逸、纽约州众议会法拉盛22选区众议员杨爱伦,笃定当选22选区众议员的孟昭文和近百支持奥巴马竞选总统的亚太裔人士高举为奥巴马打气的标语牌在纽约法拉盛购物中心举行造势大会,呼吁选民在总统普选日投票给民主党提名人奥巴马。《亚洲人周刊》指出,虽然亚裔在选民中的比重很小,但由于其独特的政治倾向性,这个一直被忽略的选民群体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关键因素。
毫无疑问的是,美国的总统竞选往往不是一个人参与竞选而是一个团队,奥巴马一样不能免俗,他背后一定有一个精英团队作为智慧支撑。那么这个团队的原期愿景一定是奥巴马当选总统,而近期和中期则是一系列整合营销的有效方略,其整合营销方略势必从产品功能,产品外观,产品卖点,产品差异化几个方面精心策划而后通过有效媒体选择和投放,制造新闻点,有效公关,寻求目标受众(也是消费者——投票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