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吉鹏: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集团董事
更多介绍请见仁达方略网站www.ren-manage.com
联络王吉鹏:13522265678wjp@ren-manage.com
在当代社会,参与、协作、奉献已成为现代企业员工值得倡导的一种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参与管理是企业兼顾满足员工各种需求和效率、效益要求的基本方法。员工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发挥聪明才智,得到比较高的经济报酬,改善了人际关系,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且由于员工的参与,改进了工作,提高了效率,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益目标。根据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统计,实施员工参与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一般都可以提高50%以上,有的可以提高一倍至几倍。
打造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团队,首先是要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树立共有的价值观,用共同的价值观来引导整个团队;其中,提炼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关键的一节,让企业核心价值观像灯塔一样,照耀员工的行动。
我们一再论述,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手段,塑造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改造人。那么,无庸置疑,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塑造由员工自己参与形成,通过共同的参与,员工起到了塑造价值和传达价值的双重作用,对于后期价值观的推进和导入肯定要顺利得多。
企业价值观不是领导或“一把手”的价值观,而是共同价值观,要得到大家的认同,首先要征求大家的意见。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公司价值观,通过广泛的宣传和讨论,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企业价值观是怎么产生的、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企业价值观确立之后的重要环节就是导入,其实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进行导入时,不要采取强压式的,而是要让大家先结合每个员工自己的具体工作进行讨论,首先必须明确公司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价值观,接下来是我们每个人应如何改变观念,使自己的工作处处体现价值观。
我们是在为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提供人力资源咨询过程中偶然接触到航油的“12345”工程的。想不到她已经在航油实行八年,随着对她的了解的加深,我们发现了很多的想不到。其中最大的想不到是,她具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也收到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在企业运行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典型案例,她的发起人和直接推行者却从没有使用过“企业文化建设”这个字眼。
航油的企业文化起步很早,根据宣传部蒲部长的回忆,中航油成立不久就注意到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认识到企业要有文化,要有企业精神,要有自己的标志。当时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很薄弱,翻译介绍国外的东西也不多。他们的第一步也是从企业形象导入开始的,至今这个由蒲部长自己设计的标志还在用::取航空的AIRPORT和油料的OIL的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圆寓意着团结、圆满、虚怀若谷、从零开始等多种意象;A呈现出三角形的结构,既稳定又有向上的趋势,锐意进取,同时它还代表着现代和理性。
第二步该进行精神层面的建设了。但是,航油的企业精神应该是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统一思想呢?他们采取了全公司大讨论的形式:做合格航油人,树英雄典型形象这是大家公认的,没有疑义,疑义在于具备什么品质、素质、特质才能被称为合格的航油人、成为航油的英雄呢?
材料由宣传部起草,递交到党委书记那里,再推到全集团公司范围,上上下下都参与讨论《做合格的中航油人》,“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航油人什么样”——将文明懂礼貌,文化素质高,乐于助人;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充电学习业务知识,掌握现代职业技能,会使用电脑和网络;跟同事配合协作,对客户热情周到……
讨论持续了两三年,因为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更新也很快,反映到企业员工的理想标准上也在不断地变——与时俱进;此外,员工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理想标准的讨论也在不断深入。一开始是一些行为上细节,比如理想的员工是不应该随地吐痰,不应该说脏话,衣着要整洁,后来逐步深入,进入理念和精神层面。加上宣传部和党委的进一步引导并加以归纳,总结出时代、社会、客户对航油人有哪些要求……再用这些要求规范员工的行为。这期间,领导也积极参与到讨论当中,领导认可了的东西支持起来力度就非同小可了,另外,因为有了领导的认可,按照要求以身作则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宣传部长蒲广济后来说,企业文化推进的过程就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文化牢固地甚至顽固的扎根在员工的心里,成为员工自觉的下意识的行为习惯。那种寄希望于通过一个星期的突击学习来改变员工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是行不通的,因为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天然的就是“牢固的”、“顽固的”、“根深蒂固的”。
他的这番说法让我们联想起著名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
1993年,企业文化在全国升温,中航油的“12345工程”也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地搞了起来:集团和党委联合发文件启动,所有单位都要传达,宣传部巡回演讲、传达、培训、指导,并且检查督促,集团上下都被调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