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老外的经,中国人如何念?——50本商业领袖必读物

中国有句话叫: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没发现,其实经也是外来的。外国的经是有影响力的,但最后中国崛起还需要我们自己的经。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远在千年之前,宋朝诗人王安石就充分意识到了书本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涌现了两次大的读书热:一次是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压抑太久的人们精神上极度贫乏,于是如饥汉扑向面包一样啃上了各种书籍。《约翰·克里斯朵夫》、《悲惨世界》、《简·爱》、《老人与海》、《百年孤独》……这些名字曾经带来的震撼和沉醉,让我们记忆犹新;一次是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在致富道路上磕磕碰碰的中国人,开始向国外那些商业书籍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捷径。《世界是平的》、《追求卓越》、《基业长青》、《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些商业书籍无不让人耳目一新、启发匪浅。
但古人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伯乐的儿子拿着父亲的《相马经》去找千里马,最后带回家的却是一只癞蛤蟆。对于中国企业家们而言,按图索骥显然是一枕黄梁美梦。“我们爱美,但有所节度;我们尊重知识,但不沉溺;我们追求财富,但这为的是追求超越,而非想做愚蠢的炫耀。”在对待书本和财富的态度上,古雅典执行官佩里克里斯的告诫值得中国企业家们深思。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改变千万普通人的命运

励志类,(美国)戴尔·卡内基著,其中《人性的弱点》于1986年10月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推出。

柳传志很苦恼!
1990年代末,柳传志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在内定杨元庆为联想集团接班人后,这位老实肯干的年轻人仍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还需要费力打磨。与具有天生领导才能的孙宏斌相比,杨元庆显得过于内向、羞涩,甚至一度不敢大声说话。于是柳传志交给公关顾问公司一个“秘密任务”:对杨元庆进行“美容塑身”!杨元庆接受了卡耐基课程强化训练,内容包括如何当众讲话、人际交往、职场礼仪、克服内心的羞涩与恐惧及领导力等。如果没有卡耐基,恐怕今天坐在美国总部办公室的杨元庆会少了几分从容与自信。
卡耐基于1937年出版的《人性的弱点》一书,至今已经译成58种文字,全球总销量近亿册,除《圣经》之外无出其右者,稳居成功励志类图书榜首,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另外,卡耐基的代表作还有《沟通的艺术》、《人性的优点》、《演讲与口才》等,每一本书都风靡全球。影响了爱迪生、爱因斯坦、甘地、莫扎特、希尔顿、王永庆等众多伟人。
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年代。“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北京一位叫顾城的诗人,在名为《一代人》的短诗中,直接抒发了自己被压抑的激情与渴望。但大家很快便发现,成功致富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光着的双腿被刺得鲜血淋漓。1986年,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开始在大陆出版,其后,关于卡耐基成功励志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成功是有规律和经验可循的!
1986年,鼓励大家成功致富的邓小平,再度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在同年4月份《人民日报》一篇名为《乡土奇葩》的长篇报道中,鲁冠球被誉为“共同富裕的典型”;当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杨元庆,跑进了刚刚兴起的中关村,在柳传志的“蛊惑”下加入了联想的队伍,开始热火朝天地四处推销倪光南发明的中文电脑;而在创业热情激荡之下的王志东,更是等不到毕业的那一天便下海了。他白天在街上兜售软件和二手电脑,晚上则跑到阴冷的地下室去听北岛、顾城等人的诗歌朗诵会……
“脚下的地在走,身边的水在流,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当年的5月9日,在一次演唱会上,崔健代表这一代的年轻人吼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和自卑。是厚厚的《卡耐基成功全书》,让这代年轻人又有了期待来日扬眉吐气的希望和勇气。

《追求卓越》:仍是一种远在天边的美景

管理类,(美国)汤姆·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合著,龙向东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丁磊很急切!
2000年,如果你跑去为网易创始人丁磊算命:“3年之后,你将成为中国首富!”这位当时29岁的年轻人一定会骂你神经病!当年的4月份,曾经如雄鹰高翔的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却突然被冷箭击中、一头栽了下来。新浪的股价跌到了1.06美元,搜狐的股价跌到了60美分,而直线下坠的网易股份,更是跌到了离地平线仅仅只有53美分的距离。
2001年,遭受巨大挫折的丁磊,跑到中欧管理学院去听了一次课。正是在这堂课上,老师给他介绍了两本书:一本是《追求卓越》,一本是《基业长青》。两本书如两针兴奋剂,立即驱散了在他血液中疯长的绝望病毒。
《追求卓越》1982年在美国出版以来,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管理类书籍,它被译成近20种文字,全球发行量高达900万册,被称为“管理圣经”,曾一度成为“美国商业的拯救者”。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杰出企业的八个特性:一、偏好行动而不是沉思;二、在产品和服务上接近顾客的需求;三、鼓励自治和放松,而不是紧密监督;四、对雇员的态度是鼓励其生产力,避免“我们”和“他们”这种对立情绪;五、以一种被称为“走动式管理”保持与大家的紧密接触;六、“专注于自身”以保持商业优势,因此避免了无关的风险;七、组织结构简洁,人员精干;八、对目标同时保持松紧有度的特性,但却不窒息创新的控制系统。这些特性,几乎为未来20年的商业管理奠定了基本格局。
2000年,《追求卓越》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新世纪的曙光似乎对中国格外惠顾:这一年,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垄断企业陆续在纽约或香港上市;第二年,中国更是“三喜临门”——申奥成功、加入WTO、举办APEC会议。整个中国的经济似乎正在朝“卓越”大踏步前进。但多年以后再看,当时的愿望可能过于美好和一厢情愿,我们在通向卓越的道路上还有阻力重重、麻烦多多。
而对于中国的很多行业来说,却在那一年遭遇了迎头一瓢凉水——彩电行业低贱到了甚至论斤卖的地步,股市用无耻做为自己继续大肆圈钱的通行证,而互联网行业直接跌进了马里亚纳海沟。
当《追求卓越》一书登陆中国时,“汽车疯子”李书福根本无暇顾及,他正在为自己的汽车准生证而绞尽脑汁奔忙着。2008年4月29日,他在北大发言中大倒苦水,称自己当初很傻很天真,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造汽车,现在仍然发展得很慢很艰难。8年过去了,对于“很艰难”的李书福们,“卓越”仍是一种远在天边的美景。

作者:张小平 中层经理

商业观察家、CEO品牌专家。新唐智库、CEO品牌网创始人,商业文化杂志副主编。曾荣获“2010年度蓝狮子中国最佳本土商业作者”,“2012年度和讯华文图书大奖”之“最佳公司传记图书奖”。著有《再联想:联想国际化十年》、《首富长青:刘永行刘永好兄弟中国式创富》、《首富真相: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等书。关注研究领域有:互联网趁势、CEO品牌建设、企业品牌提升和文化建设、企业风险防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