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充分理解邓小平的“领导就是服务”

邓小平的领导就是服务

邓小平认为,领导者的主要工作也许不是时时出注意,处处用干部,更不是事无巨细代替被领导者去干一些事情,领导工作一定要更简约一些。领导者把服务工作做好了,就可以让被服务者大显身手,大展宏图。这也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延伸。

(一)“服务”不是后勤意义上的服务

领导服务的重点是为领导活动,为被领导者提供规范准则,提供制度框架,提供辅导指导,提供环境条件。

(二)“服务”不能太“被动”,也不能太“主动”

太“主动” 的意思是,领导者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而随心所欲的提供自己认为好的服务。作为一个领导者要了解被领导者需要什么服务,你就要给他们什么服务。

(三)“服务”与“服从”在领导活动中应是一致的

现代领导活动也是一个交换,互动的过程: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提供服务,被领导者向领导者提供认同和服从。领导者要通过服务来影响被领导者,激励被领导者,引导被领导者,促进被领导者与领导者同心同德,去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

(四)“服务”是为了提高领导的效能

20世纪初期流行的是领导特质论的观点,它着眼于领导者的识别和选拔,着重与领导者应有哪些不同于被领导者的素质和特质。其致命的缺点是忽视了领导活动中被领导者所起的重要作用。

20世纪前期领导行为论的观点,它认为领导效能的提高不是依赖于领导者的特质,而是依赖于领导者的行为与方法。比如:对“蓝领”用指领型的领导行为较为有效,对“白领”用协商型的领导行为较为有效。但事实证明这种观点也没高明多少,因为它同样忽略了被领导者和其他因素对领导活动所作的积极贡献。

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领导情境论,它认为领导效能的提高依赖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情境等多种因素的匹配和综合作用。有效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一定是适应特定的领导情境的。换言之,改变领导情境可以大大的改变领导的效能。

领导者提供服务,就是提供适合领导目标,适合被领导者需求的情境和环境,这样就能事半功倍的提高领导工作的效能。

(五)“服务”是为了应对“替代”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被领导者或其他因素也可以对领导者产生替代作用,因此,向被领导者提供服务,提供别人“替代”不了的服务,应该是21世纪领导者的主要职能。

(六)“服务”为领导艺术的提升打开了空间

领导者向被领导者提供服务,不仅需要正确的领导观,需要相应的服务能力,而且需要服务的艺术。同时,个性化服务也是很重要的。

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提供优质服务是一种间接领导,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领导,是一种人性化和艺术化的领导。

需要指出的是,领导工作的大趋势是简约 化的,因此做为领导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领导服务也应该是简约化的,换言之,要注意把不必要的领导服务简约掉。

作者:李建奎 中层经理

生于河北承德,管理学科班,现为某大型企业集团执行董事。主编《人体健康环保工程学》、《神奇的生物光素》,著有长篇小说《一条狗命》、《亲人的影子》,《李建奎中篇小说自选集》,诗集《半两乾坤365》、《花开花落365》,中篇小说《我叫来子》,《闪婚》,《这么干能行吗》,《那片土地》,《别逼我出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