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领导艺术会不会通向奴役之路?

简介:《整体管理》一书是作者多年来学习、辩论、思考、实践的结晶,也是作者的思想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写完此书,作者自我感觉是终于想清楚,说清楚了,“夕死可矣”!

生于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既是万幸,也是不幸。万幸的是,善于思考学习的个人可以无拘无束地选择生活方式,选择生活意义。不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不得瞪大眼睛接触各种各样的观点、主张、学派、思潮,无穷无尽地阅读,无穷无尽地思考,无穷无尽地反省自身的实践,见不到尽头。作者相信,绝大多数人一旦真的面临这种选择,一定将无所适从。事实上,当今社会人心的混乱、浮躁、焦虑正是由此而来。

自由主义者似乎并不重视人心的不安,他们更重视物质成就,更重视程序正义。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必须有规则。至于有没有意义,这纯粹是个人的事情。问题在于,当游戏和规则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时,当程序正义常常背离实质正义,当起点公平的规则常常与弱肉强食的正反馈机制结合在一起时,当物质成就激发起越来越强烈的攀比心理时,造成两极分化时,人们不可能满足于自由主义提供的社会解决方案。

《整体管理》既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新探索,也是对社会运行机制的新探索,还是对人生意义的新探索。而这正是本书超出一般的企业管理类书籍之处。

第三篇 领导艺术与修养

在探讨了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后,读者也许已经懂得在企业的什么层次、什么领域可以靠制度来协调,以及如何设置制度;在什么层次、什么领域需要靠文化来协调。但是,到底怎样靠企业文化来协调复杂的中上层业务呢?这就涉及到领导艺术问题。

概括地说,领导艺术是将个人的远见卓识化为团队的远见卓识及日常行动的艺术,也是识人、用人、裁人、激励人、约束人、开发人、教育人、培养人的艺术,还是个人认识逐渐深化、心胸逐渐开阔、人际关系逐渐和谐、人生逐渐圆满的艺术,更是团队成长、融洽、成熟的艺术,是团队成员的民主能力逐渐增长,团队民主性逐渐增强的艺术。领导艺术达到极致后,由无数人组成的企业就会显得高度协调,每个人的缺点都会逐渐改正,而优点却可以不断增加。领导人指挥企业可以如臂使指,运用自如。在没有新的战略部署时,企业可以自动高效运行,持续壮大,利润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在有新的部署时,企业既能迅速分离出部分资金、技术和干部力量,组建新的企业;亦可以随时加速、减速、转向运行。当领导人交替时,逐级都能产生合格的接班人,使企业基业长青。关键性的市场、技术、生产信息和建议可以及时传递到领导人那里,得到有效的处理。

显然,这样的领导艺术只对那些具有战略远见的领导有价值,只对那些真正关心企业或组织成长发展的领导人有价值。当然,对希望成为此类领导人的读者也有价值。对那些玩弄权术、拍马奉迎、只关心个人“前途”的领导人,或者只想个人赚钱发财、过把瘾就死的读者,学习投机术更有价值,学习领导艺术却是得不偿失。


第一章 争议领导艺术

第一节 领导艺术会不会通向奴役之路?

谈到领导艺术,很容易让习惯了自由主义思维的人起疑,而自由主义思维已经深深地扎根多数人的头脑。自由主义者会认为,这样的领导艺术是不民主、不平等的,体现了专制政治的一贯思维。别说企业的领导,就是国家的领导也没有资格教育人、培养人。人们进企业工作,不是为了被教育、被培养、被改变的,而是与企业签订了一项工作契约。员工按契约工作,企业老板也按契约发薪水,双方是平等的、民主的、自愿的。如果老板可以按照自身的“领导艺术”,一种神秘主义的东西,来任用、选拔或解雇员工,而不是按照明确的契约或规则来选拔或解雇员工,那么,老板和员工之间就不再是平等的、自愿的契约关系。员工就会不得不去猜测老板的意图,迎合老板的喜好,最终成为老板的奴隶。表扬和批评也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老板可以靠表扬和批评来塑造一个员工,教育、培养一个员工,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那么这位老板就扮演了一个上帝的角色,而员工则在思想上进入被奴役状态。这是绝不能容忍的。

应该说,这种批评是很有来历的,也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话又说回来,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企业,自由主义者能否找出一个有完整、明确、详尽无遗的雇用契约,可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全部问题?事实上,一个严格的自由主义者既不能创办企业,也不能加入企业。因为企业中必然存在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必然难以用明确详尽的行为契约加以确定,必然存在上级对下级的支配权,必然是那些懂得领导艺术的上级更能调动下级的积极性,而下级也必然愿意在一个能够教育培养自己的领导下工作——因为没有哪个下级受过如此严格的自由主义思维训练。自由主义者其实并不懂得,严格的自由主义其实是彻底的无政府主义。不但不要政府,也不要企业,甚至不要家庭,不要一切、哪怕并非永久的“垄断性人际关系”,即不要任何组织。这样的自由主义者实际上生活在他自己的理想中,而不是生活在现实中。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就有这种自由主义思维。他们进入企业后特别善于挑毛病,特别善于讥讽领导,特别警惕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人遇到这种大学生,经常不知所措,经常言不由衷地表扬这类大学生文化水平高,肯动脑子,有勇气。殊不知,这只是他们的自由主义或无政府主义的思维习惯在作怪而已。他们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稍不顺心,就发牢骚,就跳槽。一旦放到班组长岗位上,一准把班组生产搞坏。对于这些人,实际上应该指出他们思维习惯的问题。如果他们不能认识自己的问题,一味地起破坏作用,那只能劝他们早日成为自由职业者。

作者:韩德强 管理专家

韩德强,1967年7月生,浙江绍兴人,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和MBA讲授《企业战略管理》以及《管理学》两门课程。演讲深入浅出,风趣生动,逻辑严谨,充满激情,很可能是中文世界里最出色的演讲大师。清华大学卓越总裁班最受欢迎的讲师。曾连续七次为中国广州核电集团EDP培训授课。还为航天科工集团、赛特集团、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等大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