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决策得失与科学决策

决策是一个领导者或领导集体的重要职能,好的决策能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错误的决策不仅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会葬送事业和前途,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说,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然而,历朝历代都有过这样那样的决策失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并非如此,只要决策多一些调查研究,多参考一些相关因素,多考虑一些相关各方,就少一些决策失误。如果我们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多方面地考察论证,就会保证决策不失误,甚至能够使决策成为历史杰作。

一、决策失误的历史教训

有史以来,各种决策失误不计其数,每一次决策失误都会造成巨大损失。特别是在信息化以前的年代,由于信息不全面或不对称,上下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上级的决策很难考虑到到下面的全部情况,就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因此,“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自慰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无奈,都是因为信息掌握不充分所致。除以上客观原因之外,也有不少主观上的原因。

纵观长达四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灾难,真是触目惊心。比如在中英鸦片战争的关键时期,被道光皇帝委以重任的“扬威将军”奕经,不在战场上做充分的抗敌准备,却用解梦、占卜等迷信手段预见未来,指挥军队,结果导致大败,被迫接受城下之盟,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整个社会性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时期。又如清朝为收复新疆,安定边境,从康熙朝起,就一直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经营,经过百余年的努力,到道光前期,新疆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融合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料此时,清廷派驻喀什噶尔的参赞大臣斌静,却不能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繁荣当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反而酿成大祸。再比如清朝乾隆年间的清廉运动,出发点本是很好的,但把穿旧官袍作为清廉的标志就未免显得十分荒唐了,结果造成各级官员都穿旧官袍,使旧官袍比新官袍贵上数倍,成为紧俏商品,完全扭曲了普遍的价值规律,成为一个历史笑柄。在现代社会,由于在某些方面认识上的局限性,一些决策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比如最近人们反映的水价、运价偏低问题,导致企业宁可交环保罚款,交排污费,不愿意投资建设污水处理系统,运输车辆宁可冒车毁人亡的风险,超标准载货量数倍运输等等。这些虽然不是当前的决策失误,是过去历史条件下决策的局限隆所致,但我们现在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决策,也是一种失误,是对上述现象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因此,一个伟大的决策者,不仅能成功做出决策,而且能及时地调整决策,保持政策的科学合理性。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项决策日趋科学合理,纠正了不少的过时的,错误的决策,从而解决了一些多年难以解决的问题,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

任何决策都是着眼于解决某些问题或推动某项工作而做出的,但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决策实行的结果与预期存在很大差距,甚至事与愿违,或者是有一定作用,但有时顾此失彼或“药不达所”或“矫枉过正”,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使一项出发点很好的决策大打折扣。

造成决策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方面。是指有些官员淡漠百姓利益、谋求个人私利,或者是刚愎自用或者嫉贤妒能或者贪财好利等等,没有把决策的服务目标或利益诉求放在群众那边,而是放在自己这边,其决策必然不能利民,也就不能利国,更不能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决策必然产生失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但在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一些:如清道光皇帝错用奕经造成中英鸦片战争的失败,几乎丢掉国家和政权;明嘉靖错用仇鸾任总兵官引发“庚戌之变”,给国家造成重大灾难等等,不一而举,这些都是因错用了作风、品行不端的人,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错误决策,虽然用人者不是主观上故意,但所用之人却是主观故意的。二是客观方面。这也是本文重点要研讨的问题。一般而言,多数执政者都希望任内大有作为,为人民群众多做些好事、实事,给后人留下良好的口碑,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经常会发生决策失误的,这种失误我们可以叫作技术性失误。造成这种技术性失误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失真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可有些时候有调查研究就未必有发言权,就是因为调查研究的过程缺乏真实可靠性,没有深入到事件当中去,没有深入到当事人当中去,没有看到真实全面的图景,而是道听途说,这样的调研结果自然不可信。总之,就是决策所需的信息失真,误导了决策者,使决策出现偏颇或失误。比如清乾隆年间发动的文字狱、20世纪50年代发起的大跃进和70年代发动的文化大革命都是缺乏很好地调查研究,或根据失真的信息对国内国际形势判断失误造成重大决策的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地损失,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也是如此,信息失真必然造成形势误判,而形势误判必然造成决策失误。因此说,决策失误的主要根源是信息失真。

作者:袁清溪 初入职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