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中国,(1)随着知识化、信息化、市场化、社区化的深入发展,自主意识、自尊心里强化,自我管理、自我领导能力增强,出现了替代领导,领导需求减少的趋势;(2)随着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社会矛盾凸显,文化冲突增加,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领导需求增加;(3)随着物质需要满足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需要向更高层次跃进,凸显社会公平、人格尊严的重要性,需要柔性领导,灵巧领导力,需要面向未来的卓越领导者。这是新时期领导者面临的“三大趋势”,也是基本的情境因素。卓越的领导者要找准历史“方位感”,顺应“三大趋势”要求,把握“机会的窗口”,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提升领导能力,成就伟大事业。
在领导实践过程中,领导者的角色随着情境发生变化,移情移位。在一定程度上,领导的角色力决定着领导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导者需要着力修炼6种角色力:(1)向导;(2)主心骨;(3)伯乐;(4)勤务员;(5)标杆;(6)“医生”。这6种角色,随情境变化,不同层级、不同情势有不同要求。适应这些变化,做好每种角色,要求领导者具备相应的角色素质、能力、技巧。努力把每一种角色要求做到位,是领导科学,也是领导艺术;是领导者的素质,也是领导者的能力;是领导者的本分,也是领导者的职责。领导者的6种角色,也是6项修炼。培养领导力的过程,就是领导者自觉按照6种角色要求,自我改变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追求的修炼过程。
第一、领导者是“向导”,要加强“把握方向”的修炼。
向导就是“领路的人”。歌德有一句名言:“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就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滞,目标会丧失,力量就会化为乌有”。领导者的作用首先就是“领”。这是领导的核心价值。“思想决定行动”。引领行动,首先是引领思想,影响力根本是思想影响力,感召力根本是思想感召力,凝聚力核心是思想凝聚力。领导者就是思想的领路人,精神的“导航者”。
领导者就是“领路的人、举旗的人”。一个群体、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往哪里走?跟谁走?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革命需要方向,改革发展需要方向,这就是大思路、大主意,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领导者,就是思想走在最前面的人,指引方向的人。旗帜就是方向,领导者就是举旗的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领路人、举旗人。当代中国领导者所举起的伟大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面伟大旗帜上书写的关键词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领导者是创建组织愿景的人”。领路的人,举旗的人,必然具有远见卓识,用远见卓识塑造愿景,用愿景价值引领群众、统率群众。卓越的领导者必然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见多识广,代表了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必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必然胸怀开阔,虚怀若谷,兼收并蓄,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把组织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思想“路线图”。革命时期的“武装根据地”、“边区政府”,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改革试验区”,无疑都起到了标识前进的方向和旗帜的作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卓越的领导者具有“环境智慧”,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制定“聪明的战略”。每到年度交替之际,每个组织都会回望过去,展望来年,分析形势,理清思路,规划布局,明确目标,采取举措,动员力量,部署执行。这就是组织设计,就是行动路线图。每一个阶段、一个时期,根据环境变化,制定中期发展计划,长期发展规划,塑造组织愿景,描绘发展蓝图。这是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的需要,领导者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团结和带领追随者朝着目标奋勇前进的需要。
“把握方向”的能力,就是立足合理利用硬权力、软权力和巧权力,综合利用情商、智商、胆商,科学分析形势变化,就所处历史方位、发展方向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方向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关系生死存亡。如果方向错误,劲头再大、积极性再高、创新能力再强,也是空忙、瞎忙、添乱,用反力、破坏力。因此,卓越的领导者务必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把握方向,审时度势,走出切合自身实际的“特色道路”。
第二,领导者是“主心骨”,要加强“科学决断”的修炼。
领导就是“拍板”,“拿主意”,“做决定”。在平静的日子,也许领导者的作用并不突出,甚至组织会远离领导。但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势,一个组织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请示领导者,需要领导者的主见,胆识,决断力,需要领导者权衡利弊,作出科学决策,使追随者吃下“定心丸”。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如果组织得不到及时的决策,组织就会失去“主心骨”,成为“无头的苍蝇”、“无王的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科学的决策,需要领导者站在时代前沿,在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科学决策是从“看法”出发,寻求“办法”的过程。“偏听则暗,兼听则明”。领导者要善于用民主的方法、商量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求优劣、不分是非”,注意听取不同的声音和看法,要提防不良情绪危害团结、和谐,真正建立起畅所欲言、发表观点“零风险”机制,形成良性互动、良性争论的氛围。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的过程中解放思想,从而杜绝漏洞和失误,最终形成真正集思广益、体现集体智慧、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