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做事敢为人先 做人甘为人后

他说,人生四大幸事就是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像我就是生得好,现在就希望活得长,病得晚,死的时候痛痛快快的,不要拖来拖去的。

他的确生的好。

似乎是前世累积了一切适应这块大陆的基因,一旦出生,他便无所忌惮,无所畏惧地疯狂生长。根,深深地扎进厚重的泥土;枝叶,在风雨的历炼中婆娑摇曳;野火烧过,死而不亡,浴火重生;他也会在曼妙的晨曦和黄昏,与星月对话,与雨露吟咏。

在常规体制下,他游刃有余,但他又大刀阔斧地把常规砍劈成一地碎片——他成了一株闪耀着个性光芒的野草。

这株疯狂而真实的野草,叫严介和。

通透

出身书香世家,他传承了这个家族求知好学与勤于思考的底蕴与资质,这或许是人性之根。在这根基上,滋生出思想,影响着性格,成就了自身的价值判断。他也坦言, 我最感兴趣的是对未知的渴求。这种渴求,使他不断成长,丰富,成熟。

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做中学语文老师,十年,这是沉寂的十年,也是修炼的十年,是把根深深扎入地下的十年,在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个雨天。

书香门第的功底,使他具备了对自我和社会的反思能力和丰富的文化素养,这点在以后的企业和人性的发展上,都为他增添了诸多文化光辉。有人这样形容他的文学功底,“深谙修辞,咬文嚼字,排比句一堆一堆的,有点类似于单口相声,语速极快,排山倒海。”

在软件之外,他还有意锻炼自己的身体,培养自己的胆识。对他来说要能文能武,文韬武略,不可缺一,才能成就大事。十多岁时,他练习轻功,从五层楼一跃而下,竟然毫发无伤,再大些他就能肩挑300余斤。这或许也是在今后若干年不管是沐风栉雨,还是柳暗花明,他都能够从容面对的原因吧:有所准备,有所储备。这些是他的生命哲学之根,没有阅历的人生,没有苦难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

最穷的时候,他说,“我真的太苦了,在农村呆了三十多年,妈妈编的草鞋都舍不得穿。”他从编草帽一天挣一毛钱开始,到太平洋建设掌控几十上百子孙企业,这时他说,“我在阳光下挣钱,在月光下挥金如土,我这个人从来都是视金钱如粪土。”企业如同搭上了高速列车,他也从贫瘠之地走上了财富之巅。直到2006年却突兀地粲然跌落,还没等人们愕然叹息一声,他又浴火重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凤凰涅槃”。

三十年累积的阅历与苦难,经历的人情冷暖,事态炎凉,对于普通人来说,似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但他说,小成靠苦难,大成靠灾难。

他最崇尚的是惟有生活才是永恒的老师。哲学来自生活,来自用心切实地触摸用手真实地打造的这个世界。

圆融

老子《道德经》:“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而严介和讲:没有舍哪来得?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中庸就是妥协,没有妥协哪来的和谐?他教育员工要“守正出奇,方圆做人”,而自己要“360度处人”。

他还创造了“卡、斌、引、尖”四原则:能上能下,能文能武,能屈能伸,能大能小。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

这种进退有度,张弛有道,收放自如的思想,在矛盾丛生,荆棘遍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下,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冲击,磕碰,伤害,变被动为主动,利人利己,在自保的前提下实现了更长远的发展。

他深谙中国传统文化,连大文化人于丹都说,“严介和就是一个骗子,说自己是包工头,他在传统文化上的造诣比我强几倍。”而严介和自己也认为,“无所不胜,文化也。”这种文化,便是严氏的“圆融”文化。

同样,在感性的文化之外,这位教书先生凭借着“BT模式”一举打造了如今的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给自己带来了过百亿的身价。之后,又创造性地有了BOT、BOO、BOOT……还会有什么?时间,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

这成功,除了本身的慧根,更得益于他以独到的小眼睛洞彻中国国情和社会潜规则,在做事上,将“圆融”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说自己“既聪明,又能干,更听话”。

在收购国企方面他“只关注亏损的企业”,他的打包并购方式,解决了很多地方国企的困境。由于很多困难国企已成为地方政府的沉重包袱,太平洋集团的打包并购在彼时的历史环境下,得到了不少地方政府的欢迎。他坚信这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正面意义的商业模式,“收购国企替地方政府背下困难国企的包袱,并解决失业、下岗等社会问题,这使当地政府对太平洋建设有良好印象。”

他说,“企业家要读的书,第一本就是政治学,高智商的企业家往往是政治链出问题。政治链出问题就是苦难生活的开始,工厂要破产。所以我们的政治水准要提高,政治悟性要提高。”

在政商关系中,企业家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资源和政策的不可控性,往往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如何理顺和政府的关系,得到最有利的资源,成了许多地方私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但严介和一改传统企业家对上层建筑的唯唯诺诺,惟命是从,甚至钱色交易,行贿受贿等被动形象,而是用互利的理念,通透的智慧,值得信任的人格和魅力,赢得了政府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严介和 初入职场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05年,在胡润中国百富榜上排名第二而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物。严介和先生1960年生于江苏淮安,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