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600万吨出口吹弹立破 钢铁企业押赌政府调税

 600万吨出口吹弹立破 钢铁企业押赌政府调税

□《现代物流报》记者 王亚彬 实习记者 李协商
“钢材出口连续数月强劲反弹,行业对政府调税的预感越来越强,本报独家获悉部分钢企出口订单突然生变,此时的出口行为变动更像是对政府下一步行动的一种试探和赌博……究竟是什么在搅动市场对调控政策再度出手的预期,企业出口行为还将发生怎样的微妙变化?本报记者历时近一月采访追踪,试图揭开企业赌徒心态背后的玄机和真相。”
“是不是又要出台关税政策了?”近日,这样的传言在市场突然鹊起,并如火如荼地开始传播。而这种情形,自6月以来屡屡再现。
究竟是什么在搅动市场对调控政策再度出手的预期,企业出口行为又在发生怎样的微妙变化?
唐钢集团承钢公司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他们不再与客户签订长期出口合同或隔月合同,而改签短期出口合同,“这样是为了规避国家可能出台的关税调整政策对出口利润带来的风险。”
记者调查发现,提前调整出口行为的企业不止承钢一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次他们似乎押对了方向。下半年钢材月出口量突破600万吨心理防线指日可待。

出口订单的忽然跳动
实钢物资有限公司的林立举这段时间就一直是忧心如焚。
这位来自上海的企业家最近忙个不停。“现在能出口就尽快出口。”林所在的公司是本钢、沙钢、新余钢厂等在上海地区的代理商或一级代理。
据他称许多企业开始将出口订单的交货日期提前。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国家肯定会出台有关的政策,估计六月份出口额会在600万吨左右,国家七八月份会出台政策进行适当调控。”在电话里,林立举的语气中充满坚信和肯定。
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充足的出口货源。
“能不发愁嘛,有(国际)订单却没有货源。目前国内钢厂供给的货源有限,销售商并不能提前签订订单,只能随行就市。”武汉龙发钢铁物资有限公司外贸部秘书郑丽无奈地表示。
5月底以来,许多贸易商的库存越来越紧张了。
尽管国外需求强劲,但是由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众多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出于企业社会责任等因素的考虑将销售的重点向灾区转移。
国内资源的紧缺使去年企业赶在政府调税前集中突击出口的情形难再出现。郑丽表示,“(公司)六月份的出口额和五月份的并没有太大的浮动,决定出口额的不光是订单量,是由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在不能满足更多国外出口订单的情况下,他们公司正在适当加大国内市场的贸易比重。
许多国内贸易商同样反映,在旺盛的国际需求下,从钢厂提货越来越困难,许多钢厂开始将集中直销出口。
鞍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公司孙先生告诉记者说,较五月份,鞍钢六月份的出口额又有一定的上升,增幅在正常范围之内。
自年初开始,这种出口增幅就一直存在,大约在20%左右。“增幅部分主要以钢厂直接出口为主。”
在孙先生看来,拉动企业钢贸出口的主要是国内外价差过高的原因,每吨钢铁国内外差价大概在300美金左右,而“在国内销售几乎都不赚钱。“
唐钢集团承钢公司的出口订单同样出现了变化。
承钢内部人士表示承钢在合同组织上,加强与进出口公司的协作,不再签订长期合同与隔月合同,以此达到当月组织、当月交货、扩大出口量的目的。
连月来,通过到首钢、天钢、宣钢等钢企考察发现,承钢签订的短期合同在销售上占有优势。
5月份,唐钢集团承钢公司共出口钢材39000吨,创公司单月最高水平。

600万吨心理防线失守?

5月份钢材出口突破了500万吨,创下年内新高,而6月份出口再创新高也似乎已无悬念,这自然引发市场对调控政策再度出手的强烈预期。
我的钢铁网资深分析师徐向春告诉本报记者,“我认为下半年出口水平月度大概在450万吨~550万吨之间波动,如果不控制,达到600万吨,出台政策的可能会更大。”
600万吨——这一数字似乎成了目前市场预期政府调整关税的最后心理防线。
“达到600万吨以上,铁定出台关税政策,从目前的情况看,突破700万吨都有很大可能。”鞍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公司孙先生肯定地说。
国内众多研究机构更加倾向于这种说法。
“6月份、7月份很有可能逼近600万吨,甚至在600万吨以上,出口相当好。”在近日召开的河北钢市论坛上,国内知名研究机构mysteel首席分析师贾良群分析认为,首先,国际钢铁市场是有缺口的,第二,我们是在内外价格活动中调整的,如果中国的出口量减少,只能使出口价格进一步上升,钢厂和经销商都会按照出口价格来出口。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钢厂今年比去年四五月份挣的钱还多,出口一吨板多挣1000多元钱,螺纹钢多挣700元钱,建材要多挣600元 ,冷轧板是600,出口肯定要升,“收益上去出口量肯定也要上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计,今年中国出口钢材可能在4800万吨左右,钢坯150万吨左右,折合成粗钢比去年减少2000万吨左右,下降27%。
但贾良群表示全年钢坯加钢材出口大概是5600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可能要减少1300多万吨,下降19%。

作者:王亚彬 初入职场

多家媒体撰稿人,曾获全国经济新闻3等奖,第二十六届河北新闻奖二等奖,出版《后危机时代上海钢贸企业战略发展路径》等著作。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wangyabin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