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友包晓光老师话题《万祥军的阴谋三部曲》原文:
包晓光 发表于 2008-12-26 13:14
“社会生活&时政评述”这个圈子搞得红红火火,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万祥军老师付出的更多。在此,剖析一下万老师的经营理念,也算是表达对万老师的感谢。
三部曲之一:纳贤
创业之初,万老师不辞劳苦,东家坐西家聊,除了获取创作灵感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挖掘人才。
当初我收到邀请,看了看,退出圈外,对本圈子没有产生兴趣。后来又收到邀请,圈子也越加红火,觉得有些信息可供参考。因为不喜欢太多的话题干扰,于是,没有加入圈子,但时常来溜达溜达。后来不知何时逐渐离不开这个圈子了,正式加入。
三部曲之二:护贤
万老师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量,不管是什么风格的话题,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都兼收并蓄,一律支持,真正做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作风——今天正好是毛主席的诞辰。
在这个圈子中,上帝不是顾客,而是发话题的成员。有的圈友遭到别人的排斥和谩骂,万老师坚决站在圈友一方,那种封建式的守护之情,颇令人感动。
三部曲之三:用贤
万老师身先力行,并善于发掘成员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交圈的思想碰撞中,万老师凝结出一系列成果。自己做到了,对其他成员也是严要求。万老师用文章回答了我的问题之后,就开始叫板,要求我必须用文章来回答,后采用激将法逼得我不得不写出一篇文章交差,从此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现在写了三篇。
于是我发现了万老师的经营理念:在思想碰撞中必须产生成果,在成果中再进行思想碰撞……这样,产销结合,完成了中国企业要完成而未完成的自主创新之路。
这样的结果就是个人与圈子、与价值中国网站共同成长,我称之为三利;对于万老师的为人和才能,我是心服、口服再加上佩服,一个字——服!
蓄谋已久,醉翁之意不在酒!
万祥军自曝68天的阴谋和家丑
—-读圈友包晓光老师话题《万祥军的阴谋三部曲》的狡辩!
特别提示:
社交圈经营大赛活动 自2008年8月起至2008年10月,短短的三个月,《价值中国》创意并举办的社交圈经营大赛拉下帷幕。
功夫不负有心人,本人10月18日无意中得知此消息并积极参与!短短的时间,本人主持的三个社交圈在广大圈友们的参与、支持和帮助下都纷纷挤进了社交圈排行榜前十名。
68天是指
我从2008年10月18日起正式经营我的三个交友圈至包老师今天(2008年12月26日)发文《万祥军的阴谋三部曲》,我进行狡辩止,时距68天。
作为商人,写博客是要讲效益的。不用怀疑,很多写博客的商人还没看到效益。这里说的效益主要指浏览量高升和网络销售改观。为什么很多朋友看不到效益呢?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常见的答案是博客现在太小众化,不足以承担商业任务。
很多博客朋友们在当开播课的时候期望值定的过高或促使动机就不明确,比如把它定位为辅助商业网络,通过它来充当网络营销,将公司信息,产品信息等资料发到博客网上,而且天天重发,等着客户上门,或主动出击寻找客户。这样起步就忽略了“博客”的本职作用,他就不会被其他博客所接受,因为内容空洞,无思想,再加上本身我们的空间就被广告所充实,甚至产生了厌恶,怎么能被接受。
必须对自己博客应达到的作用及其动机进行客观明确
一是利用博客平台展示自己。网上交流贸易缺少的就是一种“信任”,不少买家手里拽着钱,不敢松手,生怕一松手就上当。而“博客”正好给了我们表现自己的舞台,只要我们把自己对客户的真诚,对生意的老道,精通,为人的厚道在你的博客中展现出来,还有可以把产品的附加信息,你对商海人生的感悟等在你的博客中表露出来,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而且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博客后优为重要。如果你不是诚信通会员,没有网铺,那更需要博客了。
二是利用博客的平台充分了解对方。 现在,在与新客户交谈(贸易通聊天)时,我会很快打开他的博客,对他有个初步的印象。
1、不管他的博客的质量如何,他是真诚的和你交流了,他就应该能够成为你的朋友或合作伙伴;
2 、他在博客中做了假,我能相信他吗?不能吧,最起码可认为他为人不正直也有可能他就是一个骗子,是要提防的。 识别做假有两个直接的办法进行判断:一是虚高的“访问量”,表现为只有几篇转摘的文章,而且某几篇的浏览量特大,又没有网友的评论。这是他用技术手段做上去的。二是虚高的评论数:同样只有几篇转摘的文章,为了增高浏览量,他伪造网友评论,用“匿名”方式写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发上几十遍,当天就成为“最顶博文”。
笔者同意博客小众化一说。博客比起老大哥——论坛,确实够弱小。但弱小的东西可以产生让人惊讶的能量。惊人能量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通俗地说,博客能否起作用,能起多大作用,完全取决于主人,68天(2008.10.18—-2008.12.26)天内我的感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