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户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忘记密码了?输入你的注册邮箱,并点击重置,稍后,你将会收到一封密码重置邮件。

罗百辉:掀起模具行业的电子商务热潮

编者按: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模具生产在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模具总产值约680亿美元,我国在2005年模具销售额已达到610亿人民币,名列日本、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汽车、电子、电机、电器、仪表、家用电器和通讯等产品中,60%~85%的零部件都需要通过模具成型,中国模具行业的营销竞争从阶段性步入常规化,并从国内延伸到国际,将在国际贸易上出现了重大转折。模具行业的电子商务热潮将是2009年中国模具行业发展新的趋势。

模具钳工工艺信息化管理之痛

钳工,是一种切削加工、机械装配和修理加工的手工作业,因常在钳工台上用虎钳来固定工件操作而得名。对于模具生产商来说,钳工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活儿,尽管处于加工流程的最末端,但一套模具的组装完成完全是在钳工组长的指挥下进行的,他们会负责模具的生产计划安排,跟踪加工进度并最后装配试模,因此往往掌控了整个模具的加工流程。

宁海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作为长三角一家模具龙头企业,主要专注于家电类和汽车类注塑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该公司在模具的生产管理上一直沿用传统的钳工承包制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有着管理简单、利益驱动机制强、效率高的优势,但在企业规模扩大、顾客要求日趋提高、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其管理的综合效率逐渐降低,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模具行业内质量、成本以及交货期的竞争要求。而佛山市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也遭遇了另一种钳工管理之苦。这家主要从事家电、视听、通讯、办公用品、汽车内饰件等塑胶模具的制造生产商,采用了分科的方式来避免钳工承包制带来的问题,但由于没有专门的工艺设计部门,所有模具的工艺安排仍然主要由钳工师傅和生产管理干部负责。所以,在科尔内部,钳工师傅和生产管理干部是公司最为重要的“流动资产”,因为他们脑子里积累了若干年的工艺流程,而这些正是决定公司所有模具生产安排是否能正常进行的关键所在。

其实,许多中小型模具生产企业都是应用这种管理模式,让钳工来管理整套模具的生产,对于企业而言该套模具的管理负担减轻了,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对全厂生产资源合理调度、协调全部模具生产进度的主动权,这也意味着企业对生产成本和生产质量的控制无能为力。尽管“钳工”之困往往出现在中小型模具生产商中,但是大型模具制造厂也有自己的忧虑,中国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国模具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中国最早的车身模具制造厂,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曾为一汽和全国几十个厂家提供了整车或零部件的冲模、主模型、检验夹具、焊接夹具等模具及技术服务,这样一家大型模具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已经拥有一定经验,但是其工艺设计部门的李工仍然忧心忡忡,因为像一汽模具这样的大厂,往往同时在制的模具就有近上千套之多,而在这十几万个工序过程中常常会包含大量的工艺知识,如果全靠人为统计的话,难以实现有效积累。“这种知识上的浪费,比资源浪费更可惜。”李工叹息道,如果再次遇到同样工艺时,仍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重新设计工艺,很大程度上耽误了生产交货期。另外,当客户提出新的要求使得产品发生变更后,有些工件就需要修改工艺,但是往往该工件仍在按照原来的工艺进行加工,由于不能及时暂停,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再次影响了模具交货期。

对症下药

无论是中小模具生产企业的“钳工”管理之困,还是大型模具制造商的交货期问题,最终归结起来都落在了“人”的因素上:宁海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由钳工组长依靠个人经验和积累来控制整套模具的生产进程和调度;佛山市科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钳工师傅和生产管理干部成为了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无法依靠人工统计积累大量的工艺知识,且在工艺发生变动后,无法做到人为地及时控制。模具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就在于“工艺”二字,所以模具生产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那些掌握着模具生产工艺的钳工组长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中,他们也就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资源。而模具生产的信息化就是要把他们脑子里的工艺拿出来,搬到电脑里,成为企业的固有资产。

把工艺规范化、标准化正是模具生产信息化的关键。在某些模具加工中,按规定工人应该在初次加工完后先交送检验再转入下一道工序,但有些工人为了节省时间会自行省掉这一步,这很可能会在模具接近完成时才发现问题,造成资源和时间上的极大浪费。所以我们在项目实行中会给企业设计带条码的工艺卡,每次送检都要刷卡才能代表这道工序全部完成,这样工人就不能逃避检验了。

如今,宁海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虽然在钳工管理上仍然采用承包制,但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全厂统一的工艺管理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开始针对不同的模具,如冰箱模具、洗衣机模具等制定出不同的标准工艺,所有的模具生产都按照工艺标准去制定工艺流程,然后由eMan排程系统根据模具工艺去自动安排生产计划,再下发到生产车间,所有生产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加工零件的工序检验也随之展开。同时,外协管理权也已经回归到了生产部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eMan的“车间计划查看功能”监控各个生产组的工作量是否超标,所以现在各钳工组长对外协请求的提出已经非常谨慎。而佛山科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把工艺电子化之后也获益匪潜。2006年春节期间,两位中层管理干部相继辞职,公司立即决定提拔两位钳工,经过不到10天的培训,他们便迅速掌握了相关工艺流程和eMan系统管理模块的操作,使得公司生产管理得以正常运营。

作者:罗百辉 企业高管

罗百辉,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国际模具机械产业》、《国际五金塑胶产业》杂志社长/总编、金模网(gmold.info)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深圳市管理咨询行业协会会员、华通咨询公司特聘培训专家、多家工业媒体专家顾问/编委、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中国谋士联盟实战派谋士,清华大学盛景商学院MBA,制造业资深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