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前几天,全国各大超市都是人流客流最大的时候,在超市新年堆头陈列中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品牌将外包装的创新运用到新产品新年退出中,大吨位的堆头陈列和各具创意的堆头设计以及产品外包装下足了功夫,比如咖啡,套装的咖啡搭配勺子杯子已经算不得创新和吸引人,仍然是一瓶咖啡和一瓶伴侣,有的品牌外包装设计的复杂而豪华,看起来外表装试用的材料价格已经超越了产品本身;还有红酒类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一瓶红酒竟然用一只皮箱作为外包装销售……
购买此类产品的人大都不是自用而是用于送礼,这也是中国特色新年的一种表现,针对市场推出满足需求的产品已经成为众多中国乃至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快速获取利润的捷径。
我们不否认确实有很多企业采用如此方式,针对中国本土市场节假日采取高级包装创新,卖场堆头创新,利用消费者送礼要豪华要糜费要铺张要有派头的心态进行极端包装达成销售拉动购买。
有人说,商业界有两个天堂,一个是美国——投资天堂;一个是中国——营销天堂。
经济危机似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只有脚踏实地才有生存延续的可能,任何投机取巧都将成为历史的笑话。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正是对那些试图创造“神话”的人们的最响亮的一记耳光,歌里唱的明白:“这个世界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是谎言一定会被戳破,是肥皂泡一定会被吹破。
来自美国的这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正是大范围的极端“创新”导致的难以监管监管不力,导致的高疯狂度泡沫的破裂。
所谓创新,不是制造泡沫的搅拌器具,而是应该采用客观,实际的调研,研究并佐拌良心,良知,道德,对人类负责的态度进行的一次认真的,有效的,对内对企业有提高销售获得市场份额的作用,对外对社会对国家有经济提升产业升级的带动才是真实的,实际的,值得推广的创新。
吹牛皮者早晚会被吹破的牛皮包裹成别人的猎物。
那么,当前中国营销思想需要什么转变?
1. 从唯利是图到企业后续发展。
2. 从铺张浪费高空拉动到深挖产品内涵
3. 从什么人什么钱都想拿下到细分产品市场将产品卖给适合的人卖给需要的人。
4. 理清产品种类寻找没有被覆盖的品类满足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5. 公平竞争,友好竞争,本着繁荣市场共同成长原则竞争,而非相互诋毁杀戮,终止自伤800伤人1000的错误对决.
6. 培育市场,精耕细作,杜绝破坏市场导致整个行业糜烂溃败而死。
7. 树立环保理念,在中国当下市场环境中,环保理念一方面指营销思想的“环保”——整洁,不做攻击性,无耻行为,以牺牲自身道德攻击竞争对手的所谓“竞争”;另一方面指,在产品外观设计和包装设计中不做无用包装浪费资源浪费人财物,对国内资源从微观环境着手改变,以有效,杜绝浪费,保护国内资源为准则,从产品内涵入手生产和创新实实在在的好东西好产品好品牌为消费者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
……
笔者特别链接过往杂志中关于日本环保和新产品推广访谈一则以期说明笔者观点:
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光触媒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据统计,从1997年到2002年,我国光触媒用户数量逐年递增,目前用户数量已达到十几万的规模。据报道,今年5月初,台湾在举行生物技术应用大展前,就对展览场地进行了光触媒消毒。在广东,广州军区空军后勤医院、南方都市报大楼等单位采用光触媒对办公环境进行治理前,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均超标,在治理后,有害物质大大低于国家标准。今年4月,东莞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也全部进行了光触媒处理,取得了极其良好的效果。
《现代营销-学苑版》:柴尾先生您好!请简单介绍光触媒在日本的应用情况。
柴尾:说起光触媒的应用,我需要先谈谈它的产生背景。
光触媒在日本也属于新兴技术。它的发现也很偶然。我做个不太妥帖的比方,跟居里夫人发现铀类似。1967年,当时在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生藤岛昭惊奇地发现∶对放在水中的氧化钛单晶体进行光线照射,水被分解为氧和氢。这一结果被定名为进行本多藤岛效果(Honda-Fujishima Effect),闻名于世。此名称是以藤岛先生与当时他的导师本多健一的名字组合而成的。这之后,日本国内众多的学者加入研究,经过近30多年反反复复的探索,逐渐将这种借助光的能量进行氧化分解反应的原理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在这种现象中产生的氧化钛起了专门的称谓叫“光触媒”。
光触媒其实是一种新兴的环保材料,在日本的应用也刚刚开始。它从单纯的除臭、杀菌作用逐渐延展渗透到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改造、环境保护领域中。举个例子∶光触媒最初应用于分解、驱除房屋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甲醛、乙醛、氨等。慢慢地,光触媒所固有的杀菌、自清洁性能开始广泛应用于洁净空气、水质等各种人类环境工程中。
《现代营销-学苑版》:根据您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这个专利技术在日本的应用情况,那么,我很好奇的是,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将这一产品引进中国呢?